蔡伦
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促进了中国乃至世界文化的进步与发展。西汉前期,已经发明了纸。东汉时期,蔡伦在总结前人造纸经验的基础上,用树皮、麻头、破布和旧鱼网做造纸原料,扩大了原料来源,降低了造纸的成本,同时又提高了纸的产量和质量,人们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将他改进的纸称为“蔡侯纸”。
1 .湖南耒阳是蔡伦的故乡,耒阳政府为了纪念蔡伦,以蔡伦命名,主导建设了一些旅游休闲项目和街道,如“蔡伦纪念园、蔡伦竹海、蔡伦路”等。蔡伦之所以受到人们的称赞,主要是因为他
A.发明地动仪 B.写著《史记》 C.改进造纸术 D.发明“麻沸散”
【答案】C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蔡伦改造纸术、用树皮、麻头、破布、渔网等造成便于书写的纸,人称“蔡侯纸”,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变革,是我国古代影响世界的四大发明之一,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2 .古人常用“学富五车”来形容人学识渊博,但也反映了书写材料的落后。东汉时,蔡伦开创了书写材料的新局面,主要是因为蔡伦( )
①扩大了造纸原料来源,降低了成本
②革新了造纸方法
③提高了纸的质量和产量
④引进和改进了欧洲的造纸技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学过的知识已知,西汉早期,已出现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用麻作成)。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后人把这种纸叫做“蔡侯纸”。蔡伦革新了造纸方法,造纸原料容易找到,降低了成本,而且提高了纸的质量和产量。引进和改进了欧洲的造纸技术表述错误,因为造纸术从中国传入欧洲,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所以此题选A。
3 .一位美国作家写了一本《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其中蔡伦被排在首位。这其中的原因是
A.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B.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C.蔡伦品质高尚
D.蔡伦编著了《齐民要术》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东汉时候,宦官蔡伦总结西汉以来的经验,用树皮、破布、麻头和旧鱼网做原料造纸,改进了造纸术,这种纸被普遍应用,人们称为“蔡侯纸”,造纸术的发明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B项符合题意;A项说法不准确,排除;蔡伦品质高尚说法本身正确,但不是在《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中被排在首位的原因,C项不符合题意;《齐民要术》是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D项不符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4 .发明是一种创造,改进则是一种完善。有关蔡伦与造纸术的关系,下列表述准确的一项是( )
A.西汉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B.东汉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C.西汉宦官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D.东汉宦官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小题考查的是蔡伦。西汉时期发现了用麻做的纸,在世界上最早发明了造纸术。东汉时候,宦官蔡伦总结西汉以来的经验,用树皮、破布、麻头和旧渔网做原料造纸,改进了造纸术。这种纸,原料容易找到,又很便宜,质量也提高了,逐渐普遍使用。为了纪念蔡伦的功绩,后人把这种纸叫做“蔡侯纸”。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5 .蔡伦、郑和等人被某国际机构评为影响世界发展排名前100名的伟人。网络红人、历史教师袁腾飞曾说:“宦官……只有两个不错的,青史留名,蔡伦和郑和。”蔡伦和郑和青史留名是因为:( )
A.蔡伦和郑和都是出了名的宦官 B.蔡伦发明了纸张,郑和传播了纸张
C.蔡伦改进了造纸术,郑和七下西洋 D.蔡伦发明了造纸术,郑和是伟大航海家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东汉的蔡伦改进了造纸术,推动了文化发展,郑和七下西洋经历了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
6 .湖南省当地政府为了纪念蔡伦和突出蔡伦贡献,主导建设了一些旅游休闲项目和街道,如“蔡伦纪念园”“蔡伦竹海”等,蔡伦之所以受到人们的称赞,主要是因为他( )
A.出使西域归来 B.完成了著作《九章算术》
C.改进和推广了造纸术 D.发明了“麻沸散”
【答案】C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东汉蔡伦改造纸术、用树皮、麻头、破布、渔网等造成便于书写的纸,人称“蔡侯纸”,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变革。是我国古代影响世界的四大发明之一。故C符合题意;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故A不符合题意;《九章算术》是中国西汉时期的张苍、耿寿昌所撰写的一部数学专著。故B不符合题意;华佗发明了“麻沸散”,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7 .在日本,有蔡伦宫;在法国,有蔡伦博物馆;在美国,造纸博物馆里陈列着蔡伦的画像。这么多国家纪念推崇蔡伦是因为他
A.被册封为“龙亭侯” B.发明了造纸术
C.改进了造纸术 D.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西汉末年我国出现了纸,东汉的蔡伦改进了纸,造纸术在世界范围的传播,促进了文化的积累和交流,促进了教育的推广和普及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文明的进程。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
8 .《后汉书·蔡伦传》:“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后汉书中对蔡伦的评价,主要突出的是蔡伦的什么贡献( )
A.发明地动仪 B.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C.改进造纸术 D.编订《千金方》
【答案】C
【解析】
【详解】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东汉时,宦官蔡伦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工艺,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植物纤维为原料造纸,纸的质量大大提高。人们为纪念蔡伦,把他改进的纸称为“蔡侯纸”。C正确;地动仪是我国东汉时期的科学家张衡发明的,A排除;北宋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B排除;孙思邈是唐朝的名医,著作有《千金要方》。D排除;故选C。
9 .公元2世纪初,蔡伦被封为“龙亭侯”,食邑300户。美国《时代》周刊公布的“有史以来的最佳发明家”中蔡伦上榜。蔡伦受到如此重视,是因为他( )
A.联系大月氏夹击匈奴 B.发明了造纸术
C.改进和推广造纸术 D.创立了太平道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
早在西汉前期,我国的劳动人民就发明了纸。东汉时期,蔡伦在总结前人造纸经验的基础上,改进造纸术,降低了造纸的成本,同时提高了纸的产量和质量,为人类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杰出贡献。故C项符合题意;联系大月氏夹击匈奴是张骞通西域的目的,故A不符合题意。发明造纸术,是西汉的事,蔡伦是东汉人,故B不符合题意;创立了太平道的是张角,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0 .美国天文物理学家、数学家麦克·哈特在他所著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将蔡伦排在中国的第七位,以评价蔡伦对世界文明所做出的杰出贡献。下列属于蔡伦的贡献的是:( )
A.改进造纸术 B.编写了《九章算术》
C.写成了《伤寒杂病论》 D.引进佛教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东汉时,蔡伦改进造纸术,推动了人类文化事业的发展,故A符合题意;《九章算术》是数学专著,故B不符合题意;张仲景写成了《伤寒杂病论》,故C不符合题意;佛教在西汉末年传入中国,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1 .美国作家马克·科尔兰斯基认为,蔡伦的贡献不亚于苹果手机发明者乔布斯。这主要是因为蔡伦
A.提出了“治未病” B.改进了造纸术 C.设计制造指南车 D.创制《大明历》
【答案】B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蔡伦是东汉人,他用树皮、麻头、破布和旧渔网等材料制成植物纤维纸,扩大了原料来源,降低了造纸的成本,提高了纸的质量和产量.为了纪念蔡伦的功绩,人们把他改进的这种纸叫做“蔡侯纸”,故B项符合题意。“上医治未病”最早源自于《黄帝内经》所说: “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A项不符合题意。黄帝发明了弓箭和指南车,C项不符合题意。中国著名数学家、科学家祖冲之创制《大明历》,D项不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12 .下图中的“纪念园”位于湖南省耒阳市蔡子池畔,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3A级旅游风景区。该纪念园的主题是
A.纪念蔡伦改进造纸术
B.纪念蔡伦造出了世界上最早的纸
C.纪念造纸术发明过程
D.纪念蔡伦被东汉政府封为“蔡侯”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项,东汉时候,宦官蔡伦总结西汉以来的经验,用树枝、破布、麻头和旧渔网作原料造纸,改进了造纸术。后人为了纪念他的功绩,把这种纸叫做“蔡侯纸”。故A项正确。B项,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是出土于甘肃天水的西汉早期用麻做的纸。故B项错误。C项,造纸术的发明过程在纪念园无法体现,也不是其目的。故C项错误。D项,不符合史实,蔡伦改进的纸张被称为“蔡侯纸”,这并不是说他本人被封为“蔡侯”。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
13 .如下图是我国发行的纪念蔡伦的邮票,是《中国古代科学家》这套邮票中的一张。人们纪念蔡伦,是因为他( )
A.造出了千里船
B.发明了造纸术
C.改进了造纸术
D.创编了五禽戏
【答案】C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时期的蔡伦改进了造纸术。A项造出了千里船的是祖冲之;B项西汉时期就发明了造纸术;D项华佗创编了五禽戏。故选C。
14 .初一学生林珊在古字画市场发现一张蔡伦的纸,摊主说是秦朝时期的,非常珍贵。但林珊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当即指出,蔡伦的纸最早出现在( )
A.西汉以前 B.西汉初期 C.西汉末期 D.东汉时期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用破布、麻头、旧渔网做原料,大大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所以答案是D。
15 .西汉时已经有麻纸、絮纸。东汉蔡伦使用树皮、破布、旧渔网等生活中的废旧或廉价材料,大大拓展了造纸的原料来源,使大规模造纸成为可能。材料说明蔡伦
A.改进造纸原料 B.发明造纸工艺
C.改变书写方式 D.传播造纸技术
【答案】A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材料“东汉蔡伦······,大大拓展了造纸的原料来源,使大规模造纸成为可能”可知,材料说明蔡伦改进造纸的原料来源,使大规模造纸成为可能,故选A项;根据题干材料“西汉时已经有麻纸、絮纸”可知,西汉时期,我国已经出现了纸。因此,蔡伦是改进而不是发明造纸术,排除B项;纸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改变了人类的书写方式,排除C项;题干材料没有涉及造纸术的传播,排除D项。
16 .《后汉书﹒蔡伦传》记载:“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 ……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由此可得出结论蔡伦
A.是纸的最早发明者 B.因造纸有功而被西汉皇帝封侯
C.扩大了纸的用途 D.降低了造纸的成本
【答案】D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蔡伦利用一些常见的麻头、破布、旧鱼网等作为生产纸的原料,降低了造纸的成本,选项D符合题意;蔡伦不是发明者,只是改进了造纸术,选项A不符合题意;因造纸有功而被东汉皇帝封侯,选项B不符合题意;扩大了纸的用途,材料中没有体现,选项C不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蔡伦改进造纸术的意义,回答本题应抓住关键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17 .日本有蔡伦宫,法国有蔡伦博物馆……,蔡伦受到海外人们尊敬,主要是因为蔡伦发明了造纸术,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错误: 订正:
【答案】错误:发明了 订正:改进了
【解析】
试题分析: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纸是汉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杰出的发明创造。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这种纸,原料容易找到,又很便宜,质量也提高了,逐渐普遍使用。为纪念蔡伦的功绩,后人把这种纸叫做“蔡侯纸”。
考点:造纸术
点评:考查学生对蔡伦贡献的理解,是改进而不是发明造纸术。
18 .东汉的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答案】错误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促进纸的使用,而不是发明造纸术,因此题干所述为错误。
19 .阅读下图回答:
图片一:纸发明前的书写材料
图片二:蔡伦改进造纸术
(1)图片一中的书写材料存在哪些不足?
(2)纸发明在什么时候?蔡伦在造纸术方面作出的贡献是什么?
(3)造纸术的发明和传播有何意义?
【答案】(1)书写难,沉重不宜携带,价格昂贵等。
(2)西汉。改进造纸工艺,用价格便宜的树皮、麻头、破布等作原料,提高了纸的质量,更易推广。
(3)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
【解析】
【分析】
【详解】
(1)依据图片一“纸发明前的书写材料”可知,纸问世之前,古人把文字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或竹木简及丝帛上面。但龟甲和兽骨书写难,竹木简沉重不宜携带,丝帛价格昂贵等不足。
(2)依据所学可知,西汉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东汉时,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术;用价格便宜的树皮、麻头、破布等作原料,提高了纸的质量,更易推广。此后纸的使用日益普遍,逐渐取代竹木简和丝帛,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便利了典籍的流传。
(3)依据所学可知,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都是从中国辗转流传过去的,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20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后汉书·蔡伦传》记载蔡伦改进造纸术后:“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材料二: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都是从中国辗转流传过去的
——《中国历史》
请回答:
①材料一中蔡伦是哪个朝代的?当时他采用了哪些造纸原料?这样的纸有什么优点?
②从材料二中你能得出哪些信息?
【答案】①东汉;树皮、破布、麻头、旧渔网等植物纤维;优点: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
②我国发明了造纸术并传到了世界各地,是中国对世界文明做出的伟大贡献之一。
【解析】
【详解】
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蔡伦是东汉时期的人物;蔡伦在总结前人造纸的经验的基础上,用树皮、破布、麻头、旧渔网等植物纤维做造纸的原料;扩大了原料来源,降低了造纸的成本;同时又提高了纸的产量和质量。
②根据题干中“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都是从中国辗转流传过去的”可以得到一下信息,我国发明了造纸术并传到了世界各地,是中国对世界文明做出的伟大贡献之一。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