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謇
1 .2020年1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南通博物苑,参观张謇生平展陈,了解张謇兴办实业救国、发展教育、从事社会公益事业情况。习近平指出,张謇在兴办实业的同时,积极兴办教育和社会公益事业,造福乡梓,帮助群众,影响深远。这说明
A.张謇是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先贤和楷模
B.张謇兴办实业实现了中国的经济繁荣
C.张謇兴办教育推动了中国的教育发达
D.张謇是中国社会公益事业的开创者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题干材料中“张謇”“兴办实业”“兴办教育和社会公益事业”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选项可知,选项B、C、D只是体现了张謇事迹的某一方面,比较片面,且部分说法不符合史实,A选项完整概括材料中张謇的相关事迹,A符合题意;故选A。
2 .(2014原创)光绪二十年(1894年)慈禧太后六十大寿设恩科会试,张謇得中一甲一名状元,授六品翰林院修撰。可是后来毛泽东同志在谈到中国民族工业时却说:“轻工业不能忘记海门的张謇”。对于毛泽东的话理解正确的是( )
A.张謇做状元后成为科学家,为民族工业发展做出贡献
B.张謇曾经担任过民国工商部长,为轻工业做出贡献
C.张謇主张“实业救国”,兴办大生纱厂
D.张謇主张“教育救国”,创办复旦公学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张謇作为状元实业家,在近代中国的民族工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上占有一席之地。本题考查的主要是张謇对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贡献。故选C。
3 .作为晚清状元,张謇提出“父教育,母实业”的思想,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张謇的企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迅速发展,但到20世纪20年代中期,就开始每况愈下了。以下对张謇企业兴衰的理解中,不正确的是
A.“父教育,母实业”思想体现了发展经济与重视人才并举的思想
B.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有利于张謇的企业迅速发展
C.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为张謇企业的发展开拓了空间
D.日本大规模侵华是张謇企业迅速衰落的直接原因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材料中张謇不仅创办了民族企业,还创办了学校,表明张謇不仅关注经济发展,而且重视教育,A项正确;20世纪初,列强忙于“一战”,无暇东顾,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这为中国民族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B项正确;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使得群众抵制洋货,使用国货,为中国民族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内部条件,C项正确;20世纪20年代中期,一战结束,列强卷土重来,加紧对中国的侵略是张謇企业迅速衰落的直接原因,日本大规模侵华开始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D项错误,但符合题意。故选D。
4 .电视纪录片《张謇》登陆央视纪录频道向海内外观众讲述先贤张謇兴办实业、经营城市的故事。为了实业救国,张謇创办了( )
A.江南制造总局 B.大生纱厂 C.汉阳铁厂 D.轮船招商局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据所学知,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主张“实业救国”,并身体力行,回乡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B符合题意;ACD项是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与张謇无关,排除。故选择B。
5 .有学者指出:后人赋予张謇很多头衔,我更愿意称其为“先贤”,张謇的知识视野,是“救世”的。企业家以盈利为目的,无可厚非,而张謇是想通过企业盈利来实现其家国情怀。他是中国近代最伟大的儒商,没有之一,而是唯一。该学者意在强调张謇( )
A.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 B.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
C.经营的企业盈利丰厚 D.是近代最伟大的儒商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考查点】张謇兴办实业。
【解题思路】抓住材料关键信息“张謇是想通过企业盈利来实现其家国情怀”“他是中国近代最伟大的儒商”可知,该学者认为张謇兴办实业是想通过盈利来挽救民族危亡,说明其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因此称其为中国近代最伟大的儒商,A项正确。B、C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表述片面,排除。
6 .鉴于张謇在近代史上对实业和教育的贡献,我国开工建设的万米级载人深渊器科考母船被命名为“张謇”号。张謇在上述领域的贡献有( )
①创办大生纱厂 ②创办《新青年》 ③创办《生活》周刊 ④创办南通博物苑
A.①③
B.①②
C.①④
D.②③
【答案】C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大大加深,清末实业家张謇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发展民族工业,他创办了大生纱厂和南通博物苑。故①④符合题意;创办《新青年》的是陈独秀,故②不符合题意;创办《生活》周刊的是中华职业教育社。故③不符合题意。故选C。
7 .张謇放弃高官厚禄,回到家乡创办纱厂,但他的纱厂最终被吞并。对此评述正确的是 ( )
A.张謇舍本求末,他的失败毫不足惜
B.张謇作为一个书生,不懂市场,失败是必然的
C.在多重压榨之下,中国民族工业创办艰难
D.“实业救国”的口号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状元实业家张謇。张謇创办的纱厂最终被吞并,说明了当时在封建主义、帝国主义的多重压榨下,中国民族工业创办的艰难。A、B项是对张謇兴办实业的错误认识。张謇兴办实业虽然失败了,但他“实业救国”的口号是正确,值得肯定的,所以答案选C。
考点: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艰难起步·近代工业的兴起·状元实业家
8 .张謇放弃高官厚禄,回家创办实业,但他的工厂最终被吞并。下列对此事的评价,正确的是( )
A.张謇舍本逐末,他的失败毫不足惜
B.张謇为一介书生,不懂市场,失败必然
C.“实业救国”的口号被实践证明是不能救中国的
D.在多重压榨之下,中国民族工业创业艰难
【答案】D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三座大山的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中国民族工业创业艰难,张謇的工厂最终被吞并。D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
9 .张謇在创办第一家工厂时,引起了轰动。原因是
①张謇的身份和他的举动按当时的社会观念看,反差太大
②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开办工厂是风险很大的事情
③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在当时是新生事物
④张謇事先做了大量宣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帝国主义在中国开始工厂,刺激了地主、资产阶级开办工厂,张謇抱着“实业救国”的信念,创立了大生纱厂。张謇是状元实业家,他的身份和他的举动按当时的社会观念看,反差太大;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开办工厂是风险很大的事情;仔细审查①②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
10 .2020年11月12日,正在江苏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南通博物苑,参观张謇生平展,盛赞张謇是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先贤和楷模。下列近代工厂中,与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性质相同的是
A.江南制造总局 B.轮船招商局 C.汉阳铁厂 D.福新面粉厂
【答案】D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属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福新面粉厂成立于1912年12月19日,由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创立于上海,它与茂新面粉公司共同构成当时中国最大的私营面粉企业集团,属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D符合题意;ABC三项的内容都属于洋务运动时期的成果,不符合题意;故选D。
11 .2017年3月17日,为进一步挖掘张謇的创新实干精神,推动实业兴国,远离泡沫经济,塑造中国特色商业文明,由《文化纵横》杂志社主办的“张謇大生论坛”在江苏南通举行。对张謇的观念意识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商轻农 B.工商皆本 C.重利轻义 D.实业救国
【答案】D
【解析】
【详解】
依据材料信息“张謇的创新实干精神,推动实业兴国,远离泡沫经济、张謇大生论坛”可知,此事件与张謇有关。张謇的“兴国之梦”是“实业救国”。《马关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在中国开矿设厂,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直接剥削中国人民。清末状元张謇深感要挽回中国的利益,必须发展本国的工商业,于是他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回乡创办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故D符合题意;ABC与题干无关,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状元实业家张謇提出“实业救国”主张。
12 .2020年11月12日,正在江苏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南通博物苑,参观张謇生平展,赞扬张謇是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先贤和楷模。张謇的事迹很有教育意义,他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创办大生纱厂,带动很多中国人走上的道路是
A.变法图强 B.实业救国 C.民主共和 D.民主科学
【答案】B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张謇是中国近代民营企业家的先贤和楷模,他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创办大生纱厂,主张实业救国并带动很多中国人走上的道路,故B正确;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变法图强,故A错误;孙中山是民主共和的缔造者和捍卫者,故C错误;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掀起了新文化运动,主张民主与科学,故D错误。综上故选B。
13 .“修京张铁路,壮中国国魂;弃状元名衔,筑民族之城”这副对联中涉及到的近代杰出人物是( )。
A.左宗棠、张之洞 B.詹天佑、张謇
C.詹天佑、李鸿章 D.张之洞、张謇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修京张铁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5年~1909年以詹天佑为总工程师,设计并修筑了京张铁路,这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根据题干信息“弃状元名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张謇,清末状元,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并身体力行,主动放弃高官厚禄,毅然回乡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因此“修京张铁路,壮中国国魂;弃状元名衔,筑民族之城”这副对联中涉及到的近代杰出人物是詹天佑、张謇,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通过题干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得到所学知识点的能力,属于理解层面,难度比较大。本题的解题关键是“修京张铁路、弃状元名衔”,依据所学知识,修京张铁路的人物是詹天佑;弃状元名衔,创办实业救国的是张謇。
14 .假设小明驾驶时光机器回到了1918年,碰巧遇到了状元实业家张謇,张謇开心地对他说:“这几年的生意特别好。”小明帮助张謇分析了生意好的最主要原因,他应该说的是( )
A.“你自身善于经营”
B.“你是状元,身份特殊”
C.“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
D.“辛亥革命的成功冲击了封建制度”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材料中的时间“1918年”,结合所学可知正好是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主要原因是一战期间,欧洲各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在客观上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故C正确;AB是主观原因,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项也是原因,但不是最主要原因,排除。
15 .请阅读下列材料:
(1)张謇投资实业的目的是什么?
(2)张謇提出的口号是什么?
(3)分析张謇的企业在一战中发展和一战后走下坡路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1)挽救中国的利益,发展本国的工商业。
(2)“实业救国”。
(3)辛亥革命的影响;帝国主义列强忙于战争,无暇东顾,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等。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再度受挫。
【解析】
【详解】
(1)结合“实业救国”的口号可得出目的是挽救中国的利益,发展本国的工商业。
(2)结合所可得出是“实业救国”。
(3)根据所学回答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的原因即可。走下坡路的原因结合所学可得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再度受挫。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5年,新科状元张謇在日记中写道:“和约十款,几餐中国之膏血,国体之得失无论矣。”
材料二 张謇在担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实业总长时给各省的电文中指出:“窃念实业为民国将来生存命脉……已成者当竭力保存,未成者宜事先筹划。”
材料三
(1)据材料一可知张謇是在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后写下这段话的 日记反映了张謇当时怎样的心情
(2)材料二体现了张謇倡导的什么主张 (不得照抄原文)结合学过的张謇事迹,你如何看待他弃官回乡办厂这一举动
(3)据材料三.概括1902——1927年间民族工业的发展趋势及你作出判断的依据 。(均不得照抄图中数据)
【答案】(1)《马关条约》签订(或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痛心,愤懑,忧国忧民。(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均可)
(2)“实业救国”。张謇抛弃世俗偏见,身体力行实业救国;敢为人先,具有开拓精神;为国分忧,造福家乡,为发展民族工业作出了贡献。
(3)由上升、迅速发展到发展减缓;新增工厂数和资产总额从不断增加到逐渐下降。
【解析】
(1)依据材料一的关键时间“1895年”“和约十款”,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刚刚结束,《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2)依据材料二中“窃念实业为民国将来生存命脉”,说明张謇认识到了创办实业的重要性,为此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从中使我们看到了张謇敢为人先、开拓创新,一心为国为民着想的高尚情操。
(3)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可知,1902-1927年间民族工业的发展趋势由上升、迅速发展到发展减缓;第二问依据图中数据可知,新增工厂数和资产额从不断增加到逐渐下降。
1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感谢李兄发来祝贺之函,然而我虽考取状元,不仅没有欣喜反而满心困惑……。”
——张謇给朋友的回信
(1)考上状元的张謇为什么不仅没有欣喜反而会满心困惑?
材料二:19世纪末,“状元办厂”的故事流传一时,张謇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创立了大生纱厂,由于经营有方,纱厂的规模逐渐扩大,一战期间,纱厂得到了较大发展。然而好景不长,20世纪20年代以后,纱厂就负债累累,最后被吞并。张謇创办实业的经历恰恰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一个缩影。
——摘自中华书局版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张謇创办实业的经历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一个缩影”。
(3)状元实业家张謇身上有哪些优秀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4)张謇的企业由盛而衰的事实给我们带来怎样的认识?
【答案】(1)因为当时签订《马关条约》,外国加强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企业前景堪忧。
(2)①19世纪末(或甲午战争后),民族工业有了初步发展;②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繁荣;③20世纪20年代以后(或一战后),民族工业陷入困境。(答出三个阶段,符合题意,意思相近即可)
(3)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和不惧世俗的勇气、敢于拼搏创新的精神等等。
(4)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民族企业没有广阔的前途,实业救国道路行不通;国家要强盛,必须发展工业;中国的工业化发展之路艰难曲折;民族独立是实现工业化的前提等。(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因为当时签订《马关条约》,外国加强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企业前景堪忧。考上状元的张謇深感要挽回中国的利益,必须发展本国工商业,他突出了“实业救国”,毅然回乡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的企业。
(2)根据材料二“19世纪末,“状元办厂”的故事流传一时,张謇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创立了大生纱厂,由于经营有方,纱厂的规模逐渐扩大,一战期间,纱厂得到了较大发展。然而好景不长,20世纪20年代以后,纱厂就负债累累,最后被吞并”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19世纪末(或甲午战争后),民族工业有了初步发展;②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繁荣;③20世纪20年代以后(或一战后),民族工业陷入困境。
(3)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状元实业家张謇为了挽救民族危亡,放弃自己的状元前途,回乡创办了民族企业,他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和不惧世俗的勇气、敢于拼搏创新的精神都值得我们学习。
(4)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张謇的企业由盛而衰的事实告诉我们,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民族企业没有广阔的前途,实业救国道路行不通;国家要强盛,必须发展工业;中国的工业化发展之路艰难曲折;民族独立是实现工业化的前提等。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的有效信息,总结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和原因,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艰难的过程,由此学生应该从中得到认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不能让中国很好的发展和进步。
18 .(探究开放题)2003年6月,南通各界采取各种方式,纪念我国近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著名实业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张謇诞辰150周年。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日前也为大型画册《张謇》题词:“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建设社会主义祖国”。南通大街小巷随处都可见纪念活动的标语、条幅。6月24日,江苏省工商联、南通市委、市政府在100年前由张謇创办的更俗剧院举行纪念集会,将纪念活动推向高潮。
想一想:
(1)结合教材,说说今天我们纪念张謇的原因有哪些?
(2)今天我们纪念张謇应该学习他哪些高尚品质?
【答案】
(1)张謇是我国近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著名实业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为了发展本国的工商业,他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并身体力行,主动放弃高官厚禄,毅然回乡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
(2)今天我们应该学习张謇热爱祖国的精神和敢于冲破世俗观念的创新精神。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民族实业家张謇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解答如下:
(1)今天我们之所以纪念张謇,主要原因是张謇是我国近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著名实业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为了发展本国的工商业,他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并身体力行,主动放弃高官厚禄,毅然回乡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
(2)我们应该学习张謇的爱国精神和敢于冲破世俗观念的创新精神。
考点:实业家张謇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分析评价能力,张謇是辛亥革命后著名的实业家,他弃官经商,实业救国,也是我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对振兴和发展我国的民族工业做出了重大贡献,他的爱国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19 .材料一:张謇说:“天之生人也,与草木无异,若遗留一二有用事业,与草木同生,即不与草木同腐朽。”
材料二:从1901年到1907年,张謇先后创办了19个企业单位,初步形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大生资本集团。发展民族近代工业需要科学技术,这又促使张謇热衷于兴办新式学堂(创办了南通大学),在外地还先后参与或协办了复旦学院、吴淞中国公学、南京高等师范、河海工程学校等大专院校……
---摘编自《中国近代工商人物志》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张謇进行过哪两方面的“有用事业”实践。(4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张謇在上述实践前开展的“有用事业”是什么。取得了怎样成效?(4分)
(3)综合上述问题和所学知识,概括张謇对“有用事业”认识变化的主要原因。(4分)
【答案】(1)兴办企业或实业;创办教育机构或兴办各类学校。
(2)科举考试。考中了状元。
(3)甲午战后严重的民族危机;借鉴发展了前人的救国主张及实践教训等。(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1)从1901年到1907年,张謇先后创办了19个企业单位,初步形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大生资本集团。是张謇兴办实业;发展民族近代工业需要科学技术,这又促使张謇热衷于兴办新式学堂(创办了南通大学),在外地还先后参与或协办了复旦学院、吴淞中国公学、南京高等师范、河海工程学校等大专院校……是张謇创办教育机构或兴办各类学校。
(2)根据课本知识所知,张謇在兴办实业前,参加过科举考试,并考中了状元。
(3)《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列强加强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出于爱国情怀,张謇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在其家乡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
考点:近代民族实业家张謇。
点评:本题第一问和第二问是对我国近代民族工业中张謇创办实业的基础知识的考查,第三问是对张謇创办实业的原因的考查。把历史事件放在了时代背景中考查。
20 .(课后活动)
毛泽东说: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讲到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
你知道哪些张之洞、张謇创办近代民族工业的故事?
【答案】张之洞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创办了一系列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如汉阳铁厂和湖北枪炮厂,都是他主持创办的著名工业,在当时影响极大。张謇为晚清状元。他主动放弃高官厚禄,走上“实业救国”之路。他最先创办了著名的大生纱厂,后又建成了广生油厂、通海垦牧公司、大达外江轮船公司等许多企业,形成一个初具规模的大生资本集团。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该集团发展遇到困难,逐渐走上衰败破产的道路。
【解析】
【分析】
【详解】
略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