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第2课
目录
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孔子与老子
百家争鸣
【课程标准】
1.通过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变法运动的必然性,了解老子、孔子学说。
2.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
问题:你知道春秋时期有哪些霸主吗?
晋文公
齐桓公
宋襄公
秦穆公
楚庄王
吴王阖闾
越王勾践
春秋列国形势图
看图学史
1.列国纷争
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越王勾践
吴王阖闾
齐桓公
晋文公
楚庄王
另一种说法: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看图学史
春秋五霸
战国形势图
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央
问题:你知道战国时期有哪七雄吗?
看图学史
燕
齐
赵
魏
韩
楚
秦
问题:上述史料反映了哪些矛盾?
史料一反映了诸侯国君与周王之间的矛盾
史料二反映了卿大夫与诸侯国君之间的矛盾
史料探究
史料一(前707年),王(周桓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郑师合以攻之,王卒大败。祝聃射王中肩。
——《左传》
史料二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史称“三家分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史料探究
史料三
战国七雄(并存)
春秋五霸(相继)
问题:上述史料反映了哪些矛盾?
史料三反映了诸侯国君相互之间的矛盾
问题:从政局、制度、阶级三方面,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哪些问题?
政局:王室衰微,诸侯混战,君臣易位——礼崩乐坏;
制度: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的瓦解——制度弊端;
阶级: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尖锐——贵族政治弊端。
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打破了民族之间的界限,促进了民族融合
史料 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战争可以结束分裂割据局面,使国家走向统一,从这一方面来说,战争具有积极性。春秋时期便处于这种特殊的历史环境中,当时,诸侯林立,战争不断,大国争霸给人民带来极大痛苦。但我们应该看到,战争的积极意义占据主导地位。战争打破了各族间原有的界限,为各族的交往、融合 创造了有利条件。
——马兴《春秋时期山西境内北狄的华夏化及其对华夏族的影响》
史料探究
问题:上述史料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民族融合的因素有哪些?
2.华夏认同
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一)经济发展
1.农业:冶铁技术出现,铁制农具广泛使用,牛耕也得到推广。各国纷纷兴建水利灌溉工程,如都江堰、郑国渠,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率。
◎考古出土的春秋时期的铁制农具和穿有鼻环的牛尊
◎都江堰
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一)经济发展
2.工商业: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货币流通广泛,各地涌现出一批人口众多、商贾云集的中心城市。不少私营工商业主聚集了大量钱财,有的富比王侯。
◎流行与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国货币
◎现藏于河北博物院的“错金银四龙四风铜方案座”
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二)变法运动
邹忌改革
李悝变法
申不害变法
商鞅变法
吴起变法
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商鞅变法】
奖励耕织
军功爵
废井田,开阡陌
什伍制
统一度量衡
建立县制
连坐制
焚烧诗书
军事
经济
政治
文化
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课堂探究】阅读教材,结合所学知识,探究商鞅变法有哪些影响?
积极影响:
1.商鞅变法顺应历史潮流,集列国变法之长,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
2.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消极影响:
1.商鞅变法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
2.商鞅变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与压迫,特别是连坐法的推行,给广大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
3.商鞅变法并未与旧的制度、文化、习俗彻底划清界限。
1. 孔子的思想
孔子画像
材料一
材料二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论语·颜渊》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为政》
材料二
子曰:“有教无类” ——《论语·卫灵公》
三、孔子和老子
(1)地位:儒家学派创始人
(2)思想主张
①核心观念:“仁”,即关爱他人
②政治思想:主张统治者顺应民心,爱惜民力,“为政以德”,通过以身作则的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主张恢复西周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也承认制度随着时代变化应当有所改良。
③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④文化贡献:整理《诗》《书》《礼》《乐》《易》《春秋》等文献,被称为“六经”,其言论被编纂成《论语》。
孔子画像
1. 孔子的思想
2. 老子的思想
老子画像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老子》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老子》
材料四
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 ——《老子》
(1)地位:道家学派创始人
(2)著作:《道德经》(《老子》)
(3)思想主张
①世界观:天地万物的本原是“道”
②哲学观:追求天人合一,具有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史观;包含着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揭示出事物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对立统一的矛盾;认为物极必反,柔能克刚。
③政治观:对现实不满,反对制度束缚,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甚至退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
老子画像
2. 老子的思想
1. 百家争鸣的时代背景
(1)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形成了宽松的社会环境。
(2)具体原因:
①经济上: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②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纷争,分封制瓦解。
③阶级关系上:士阶层崛起,并受到各国诸侯的重用
④思想文化上:教育和学术的下移,从“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
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诸子)以此驰说,取合诸侯。 ——班固《汉书·艺文志》
材料一
四、百家争鸣
2. 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
学派 代表人物 思想特点
儒家 孟子 认为人性善,提倡“仁政”,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学说,是中国早期民本思想的基础。
荀子 认为人性恶,主张隆礼重法,强调“天行有常”,又提出“制天命而用之”。
道家 庄子 把“道”作为最高准则,宣扬天道,崇尚逍遥自由,提出“齐物”的思想。
墨家 墨子 主张“兼爱”“非攻”,提出“尚贤”的政治主张,讲求实际功利,代表下层平民利益。
法家 韩非子 主张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控制臣民,体现了中央集权的政治思想,提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的主张,代表新兴地主阶层利益。
阴阳家 邹衍 认为五行间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提出“相生相胜”理论。
孟子画像
孟子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下》
材料一
“仁政”,民本思想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孟子·告子上》
材料二
性善论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
材料三
义利观
2. 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
荀子画像
荀子
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荀子·天论》
材料一
天命观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荀子·性恶》
材料二
性恶论
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众庶百姓则必以法数制之。
——《荀子·富国》
材料三
礼法并施
2. 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
3.百家争鸣的历史影响
(1)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不仅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基础,而且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影响十分深远。
各学派的深远影响:
①儒家: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②道家: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③法家: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深化理解
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1)社会制度:是我国奴隶制度逐步瓦解,封建社会逐步形成的社会大变革时期。
(2)政治上:处于国家分裂时期,长期战争不断,出现了“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人民厌恶战争,渴望统一,整个社会出现统一趋势。随着新兴地主阶级的成长,各国掀起了变法运动,逐步建立起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
(3)经济上:随着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开垦荒地增多。奴隶主将新开垦出来的田地变为私产并出租,这些奴隶主转化为封建地主,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产生,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确立。农业、手工业发展,商业兴盛,在此基础上出现了新兴的封建城市。
(4)文化上:各国统治者处于争霸需要,礼贤下士,招揽人才。诸子百家的活动推动了学术文化的繁荣,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课堂检测
1.先秦儒家学派主张将“学”“思”和“行”相结合,“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形成了“养心、养气”之说,即所谓“求放心”“有心养心”“养浩然之气”等等。这说明先秦儒家学派
A.强调仁礼重要性 B.注重主体自觉性
C.突出教化功能性 D.主张格物致知论
B
2.先秦时期某思想家提出了“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的主张,这位思想家最有可能是
A.老子 B.墨子 C.荀子 D.韩非子
C
3.庄子《齐物论》开篇即提出“吾丧我”的命题。“丧我”并不是丧失自我,而是去掉纷繁芜杂的“诸我”,消除种种“是非”、“成心”,复归生命本源的虚静灵台,达到物我两忘的超然境界。这体现了庄子
A.反对儒家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规范 B.崇尚自然,超越功利的精神追求
C.向往道德自觉的礼乐文明的社会 D.认为道是世界的本源,永恒不变
B
4.孟子认为:“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拉住小孩不让其坠井,这就是良能,孩提长大就自然会孝敬长辈的人,这就是良知。孟子意在
表达
A.良知论 B.性善论 C.仁政观 D.孝道观
B
5.战国某思想家认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该主张体现了
A.儒家效法先王,实行“仁政” B.法家倡导与时俱进,实行变革
C.墨家向往和平,倡导“非攻” D.道家呼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B
谢
谢
观
看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习题
一、选择题
1.先秦儒家学派主张将“学”“思”和“行”相结合,“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形成了“养心、养气”之说,即所谓“求放心”“有心养心”“养浩然之气”等等。这说明先秦儒家学派
A.强调仁礼重要性 B.注重主体自觉性
C.突出教化功能性 D.主张格物致知论
2.我国古代有一位著名的思想家,他首倡私人办学,提倡“有教无类”。在他的思想体系中还提出了
A.“仁政” B.“克己复礼” C.“兼爱” D.“君舟民水”
3.先秦时期某思想家提出了“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的主张,这位思想家最有可能是
A.老子 B.墨子 C.荀子 D.韩非子
4.战国思想大解放,诸子思想不断传播,其影响不仅作用于知识分子和学术界,也广泛渗入社会层面,形成了战国时期个体对自我的关注、对自由的追求和不懈的进取精神。这表明百家争鸣
A.促使人文主义精神的出现 B.为新的文化价值观确立提供条件
C.使社会价值观念日益趋同 D.繁荣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教育
5.庄子《齐物论》开篇即提出“吾丧我”的命题。“丧我”并不是丧失自我,而是去掉纷繁芜杂的“诸我”,消除种种“是非”、“成心”,复归生命本源的虚静灵台,达到物我两忘的超然境界。这体现了庄子
A.反对儒家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规范 B.崇尚自然,超越功利的精神追求
C.向往道德自觉的礼乐文明的社会 D.认为道是世界的本源,永恒不变
6.“它是世界文化遗产,是自然与文化、人类与环境、水利工程与山水风光和谐融合的千古奇观,2 0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的效益,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材料中的“它”是指( )
A.大运河 B.郑国渠 C.都江堰 D.筒车
7.“孝公用商君……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汉书·食货志》)“务本”主要是指( )
A.建立县制 B.什伍连坐
C.奖励耕织 D.焚烧诗书
8.张荫麟在《中国史纲》中提道:“秦地本是戎狄之区……直至孝公变法时,秦人还不脱戎狄之俗。例如他们还父兄子弟和姑媳妯娌同寝一室,这大约是沿着游牧时代以一个帐幕为一家的经济办法。这种陋俗经商鞅的严禁才消灭。”该论述中的秦国的社会转型表现在( )
A.编制户口,加强国家管理
B.奖励军功,取消世卿世禄制
C.废除井田,承认土地私有制
D.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推动小农经济发展
9.齐景公向孔子请教如何为政,孔子说:“国君要像国君的样子,臣子要像臣子的样子,父亲要像父亲的样子,儿子要像儿子的样子。”齐景公高兴地说:“对呀,要不这样,即使有很多粮食,我还能吃得着吗 ”这说明孔子提倡 ( )
A.仁者,爱人,理解和体贴他人
B.克己复礼,人们应贵贱有序
C.政在爱民,国君要严于律己
D.仁政治国,人际关系要和谐
10.战国时,荀子游访秦国后,在《强国篇》中谈道:秦民风淳朴,官吏忠于职守,士大夫效忠王室,朝廷办事效率高,“故四世(自秦孝公起的四位国君)有胜,非幸也,数也”。荀子的观点可以说明( )
A.秦国的四位国君很有作为,秦的强盛是必然的
B.秦国军事上的胜利是偶然因素所致
C.由于秦国统治政策得当,其强盛成为形势发展的必然
D.封建经济发展是秦国强盛的根本原因
二、综合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末作(工商业)文巧(华而不实)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舍本而事末作,则田荒而国贫矣
——《管子·治国》
材料二:国家军事——行政消费大大超过生产性消费;非生产人口的消费大大超过生产人口的消费;生活性消费大大超过生产性消费;奢侈性消费大大超过正当性消费。四大比例失调,消费重心严重倾斜,说明这是一种在大一统集权统治体制下才可能产生的,具有强烈政治军事色彩的、畸形病态的社会消费结构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三:中国的城市与商业一贯发达,但中国的商业与城市一向都是在体制内发展的,受社会主流体制的节制与约束。商人与社会上其他成员同流,并不具备超主流体制的特殊身份……而且,历朝历代都有非常强大的官办商业,这几乎成为中国社会的一大传统。中国的城市主要不是起商业功能,而是起政治功能,是中央政府统治全国的政治中心。
——钱乘旦《前资本主义世界发展:东方普遍性与西方特殊性》
(1).概括材料一体现的经济主张及其理由。
(2).指出材料二反映的中国古代社会现象及其产生根源。
(3).依据材料三,概括阻碍中国古代城市商业发展的因素。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能不能提出一个政治理想国理论和具有普遍意义的政治原则,是衡量能否成为政治思想家的基本标志之一。孔子留下的言论虽然很零碎,但有关这个问题的阐述还是比较明确的。孔子的政治理想国和政治原则就是他常说的“有道”二字。总的说来,孔子的“有道”的政治理想包括所有人都要按照“礼”的规定,贵贱有等,上下有序。为了维护礼之“分”,不使其走向破裂和对立,要在“分”中注之以“和”与“仁”。
——摘编自薛明珠《孔子“有道”的政治理想及其现实意义》
材料二
孔子认为,礼乐制度的松弛、崩坏,导致社会动荡,极力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重建社会秩序。孔子曾把重建礼乐秩序的希望寄托在统治者身上,称:¨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他一度入仕为官,以求实现其治国理想。他还提倡“学而优则仕”,其弟子亦多有入仕者。孔子认为一个人要成为完美的人,必须用礼乐规范个人的言行举止。个人“不学礼,无以立”,在言行上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摘编自王钧林《中国儒学史》
材料三
孔子的学生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回答说“爱人”。所谓“爱人”,一方面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另一方面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就称为“忠恕之道”。为调节君臣、父子等人际关系,孔子要求双方互相尊重。比如父亲要儿子讲孝道,也就应当以慈爱对待儿子。儿子不愿父亲对他不慈,他就要以孝来对待父亲。以此为例,可以推广到其他方面。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政治理想的主要原则。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孔子关于礼的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思想在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参考答案
1.B
解析:题目中“养气”“养心”和“学”“思”“行”都强调自己对自己的督促,体现主体自觉性,故B项正确;题目中“养气”“养心”与仁、礼没有关系,故A项错误;题目中强调的是自己对自己的约束,并不是需要教化,故C项错误;“格物致知”是指探究事物原理,获得智慧与感悟,而题干强调的是自己对自己的约束,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
2.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有教无类是孔子的教育主张,其中孔子还主张“克己复礼”,B正确;A是孟子的主张,排除;C是墨家的主张,排除;D是荀子的主张,排除。故选B。
3.C
解析:材料“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体现的是礼法并治的主张,这是荀子的主张,C正确;老子主张无为而治,A排除;墨家主张兼爱、非攻,B排除;韩非子主张变革,D排除。故选C。
4.B
解析:从材料中的“形成了战国时期个体对自我的关注、对自由的追求和不懈的进取精神”等信息来看,战国时期诸子思想的传播为新的文化价值观的确立提供了条件,故答案为B项;战国时期我国没有出现人文主义精神,排除A项;材料中的现象促使社会价值观发生分化,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不是这些思想对文化教育的影响,排除D项。
5.B
解析:材料“复归生命本源的虚静灵台,达到物我两忘的超然境界”体现的是庄子超脱自我,崇尚自然,超越功利的精神追求,B正确;ACD与材料无关,未涉及相关信息,排除。故选B。
6.C
解析:由“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可知,应选C项。因为只有都江堰位于成都平原。
7.C
解析:从材料可知其“倾邻国”“雄诸侯”的主要原因是“务本”,即对农业的重视。故C项符合题意。
8.D
解析:本题考查商鞅变法的相关内容,容易错选A项,误认为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是为了户籍改革,其实,是为了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转型。故选D项。
9.B
解析:孔子的言语体现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制度,他想按照周礼要求恢复社会等级秩序,达到贵贱有序,这反映了他思想中“礼”的有关内容。
10.C
解析:由荀子的所见可知,“非幸也,数也”的意思为不是幸运的、偶然的,而是形势发展的必然。
11.【答案】 (1)主张:重农抑商。理由:发展农业可以富国强兵;弃农经商会导致国家贫弱。
(2)现象:社会消费结构呈畸形病态。根源: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3)阻碍因素:社会主流体制的制约;商人的社会地位不高;官办商业强大;城市主要起政治功能的作用。
12.【答案】 (1)主要原则:仁与礼。
(2)社会背景: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礼崩乐坏;思想活跃;井田制逐步瓦解,土地私有制开始形成。
(3)积极作用:强调仁爱,有利于提高人的自我道德修养;倡导在处理社会伦理关系方面充分尊重他人,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