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仁爱科普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2-08-27 22:00: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中国的气候
气温和温度带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我国主要 的灾害天气
降水和干湿地区
思考:冬季风的特点及成因?
秦岭—淮河
特点:
1.等温线密集,数值南高北低表明南热北冷,南北温差大,达50℃。
2.我国东部地区0℃等温线过秦岭—淮河一线。
3.最冷漠河
成因:
1.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光热少
2.昼短夜长
3.冬季风加剧北方的严寒
思考:夏季风的特点及成因?
特点:
1.等温线稀疏,南北温差小,普遍高温
2.最热吐鲁番盆地
成因:
1.太阳直射北半球,光热多
2.昼长夜短
热带
亚热带
暖温带
中温带
寒温带
青藏高寒区
影响?
秦岭—淮河
返回
冷气流
锋面雨带推移规律五月份
暖气流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五月南部沿海地区
冷气流
冷气流
冷气流
五月
梅 雨
梅 雨
梅 雨
锋面雨带推移规律六月份
暖气流
冷气流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六月长江中下游地区
六月
伏 旱
锋面雨带推移规律七八月份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七月、八月华北、东北地区
七·八月
锋面雨带推移规律九月份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九月南撤到南部沿海地区
九月
我国降水的时间变化总结
结 论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南部沿海地区
长江中下游地区
华北、东北
5月
6月
7、8月
9月
10月
开始迟结束早雨季短
北方雨季
南方雨季
开始早结束迟雨季长
夏季风的进退
东部地区雨带推移
递减
800
400
200
湿润区
半湿润区
半干旱区
干旱区
影响?
返回
与同纬度地区比,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气温年较差大,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较大
特征

表现
评价
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




雨热同期




气候复杂多样




易出现灾害性天气,造成农业生产不稳定
高温期和多雨期集中于夏季
有利于农作物、森林和牧草的生长,使我国南方地区虽处于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区却没有形成沙漠
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地势和地形又增加了气候的多样性
使我国农作物及各种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
思考
我国为什么形成这些气候特征?
气候影响因素
纬度位置:南北跨纬度50度,热量差异大。
海陆位置:中纬度地区离海远近不同,降水差异大。
季风影响:冬季风,干冷,加剧北方严寒;夏季风,暖湿,带来丰沛降水。
地形地势:迎风坡—多雨,北风坡—少雨;地势高—寒冷,青藏高原高寒气候
影响气温、降水
形成我国气候特征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示意图
东南季风
西南季风
非 季 风 区
季 风 区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大致以________岭 、___山、____山、________山、______
山为界。
大兴安

贺兰
巴颜喀拉
冈 底 斯
返回
例:
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岭主峰太白山海拔3767米,从南麓的厚畛字镇(海拔约650米)开始攀登山峰,是旅游者参加太白山生态旅游,徒步登山的主要线路。
(1)旅游者自南坡向上攀登,将依次观察到的自然植被是:常绿阔叶林、 、针阔混交林、 、高山草甸,当旅游者到达高山区域,从背包中取出由山下准备的密封包装食品时,发现密封包装袋鼓起来了,这是因为大气压 . 所造成的。
(2)在一般情况下,顶峰与厚畛子镇的气温相差约 ℃,因此旅游者在上山前就应该考虑到温差,准备相应的服装。当旅游者到达3400米以上,就进入了高山草甸。这里地势比较平坦,上山的小径逐渐消失,这时旅游者应用等方法 来确定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