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的发明与发展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显微镜的发明与发展。
2.初步了解科学技术是相互促进的。
3.学习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
4.培养观察能力。
【学习重点】
1.初步了解显微镜的发明与发展。
2.学习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
【学习难点】
难点:学习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
【学习过程】
一、思考导入
用放大镜观察物体,为了解显微镜作铺垫。
1.分小组,观察一些物体。
2.交流讨论:实事求是的描述看到的现象。
二、合作探究
(一)学习使用放大镜
1.认识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各部分名称和作用
目镜:含有一个透镜。
物镜:放大倍数不同的低倍透镜和高倍透镜。
镜筒:上面装有目镜,下面装转换器和物镜。
转换器:装有物镜,可以转动,每转动一次可以将一个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置于镜筒下。
载物台:放置标本的平台。
标本夹:把标本固定在载物台上。
通光孔:可以让光线通过。
反光镜:反射光线,照亮载物台上的标本。
准焦螺旋:转动螺旋可以使镜筒靠近或远离载物台,以便看清标本的像。
镜臂和镜座:显微镜的躯干。
2.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取镜和安放
(2)对光: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
(3)安装玻片标本
(4)观察
(5)用文字或图画记录观察结果
(6)观察完毕,整理显微镜。
3.练习使用显微镜
4.对于使用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讨论,如:对于透光不好的标本,怎样观察?
5.讨论、汇报: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时候有什么不同的发现?
(二)学习显微镜的发明和发展过程,初步了解科学技术是相互促进的。
1.第一架显微镜是荷兰眼镜工匠詹森父子在1590年前后制成的。(社会背景:荷兰的眼镜制造业比较发达,透镜的研磨技术居世界领先地位,对各种透镜有较多的了解。由于社会的需要,在荷兰首先发明了显微镜。)
2.胡克等科学家利用显微镜的科学发现。
3.阿贝根据光学研究的成果,提出改进光学显微镜的方法,人们最终制成了现代的光学显微镜。
4.电子显微镜的发明。
5.讨论:通过了解显微镜的发明与发展,我们知道什么道理?
三、展示研讨
1.初步会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
2.初步了解科学与技术是相互促进的。
四、延伸拓展
课后思考题: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显微镜的知识?
2 / 2(共32张PPT)
显微镜的发明与发展
第一架显微镜是荷兰眼镜工匠詹森父子在1590年前后制成的。
伽利略改良了詹森父子的显微镜。
英国科学家胡克自制显微镜观察细小物体,1665年出版《显微图谱》引入“细胞”。
1878年,德国物理学家阿贝发明现代光学显微镜,放大2000倍左右。
20世纪30年代,第一架电子显微镜出现,能放大200万倍左右。
电子显微镜
使用显微镜观察到的物体
血细胞
白蚁的头部
打结的头发
大头针和针眼
房间里的灰尘
海盐晶体
蝴蝶的翅膀
流行感冒病毒
硫磺晶体
螺旋类芽孢杆菌
丝绸纤维
香烟过滤嘴纤维表面的烟雾粒子
蝴蝶的头部
血液凝块构造(红色为红血球,蓝色为血小板,黄色为纤维蛋白)
一、显微镜的结构
显微镜
机器部分
光学部分
镜座、镜臂、镜筒
转换器、粗细准焦螺旋
载物台
目镜、物镜
遮光器
反射镜
显微镜
目镜
镜筒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镜臂
镜座
转换器
物镜
压片夹
通光孔
载物台
反光镜
目镜与物镜的比较
放大倍数 镜头长度 透镜大小
10x
12.5x
放大倍数
透镜
长
短
大
小
目镜与物镜的比较
放 大 倍 数 镜 头 长 度 透
镜
大
小
10x
40x
放大倍数
镜口率
镜筒长度
盖玻片厚度
长
短
大
小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取镜和安放
2.对光
3.安装玻片标本
4.观察
5.记录观察结果
6.收镜
取镜和安放
从镜箱取镜时,要用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显微镜一般安放在试验台偏左位置,便于左眼观察,右边记录。
让镜筒向前,镜臂向自己,然后安放好目镜和物镜 。
不要用手触摸镜头。
对光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通光孔;
转动载物台下的遮光器,选一较大的光圈对准光孔;
左眼注视目镜, (右眼也要睁开),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看到白亮的视野;
当光线强时,让平面镜对着光源,光线弱的时候,用凹面镜对着光源。
安装玻片标本
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观察
眼睛从侧边看着物镜头和标本之间,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但不要触及玻片;
左眼看目镜内,同时反向缓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到物象为止,再稍稍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象更加清晰。
记录观察结果
用文字或画图记录观察结果。
收镜
转动粗准焦螺旋,升高镜筒,取出玻片;
用擦镜纸揩净目镜和物镜,用清洁纱布揩净镜体;
再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并将镜筒下降,然后将显微镜平稳地放入镜箱内保存。
谢谢!显微镜的发明与发展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显微镜的发明与发展。
2.初步了解科学技术是相互促进的。
3.学习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
4.发展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
1.初步了解显微镜的发明与发展。
2.学习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
【教学难点】
难点:学习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让学生用放大镜观察物体,为了解显微镜作铺垫。
1.学生分组,观察一些物体。(注意放大镜的正确使用)
2.学生实事求是的描述看到的现象(体会放大镜的不足)
二、新课教授
(一)学习使用放大镜
1.认识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各部分名称和作用
目镜:含有一个透镜。
物镜:放大倍数不同的低倍透镜和高倍透镜。
镜筒:上面装有目镜,下面装转换器和物镜。
转换器:装有物镜,可以转动,每转动一次可以将一个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置于镜筒下。
载物台:放置标本的平台。
标本夹:把标本固定在载物台上。
通光孔:可以让光线通过。
反光镜:反射光线,照亮载物台上的标本。
准焦螺旋:转动螺旋可以使镜筒靠近或远离载物台,以便看清标本的像。
镜臂和镜座:显微镜的躯干。
2.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取镜和安放
(2)对光: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
(3)安装玻片标本
(4)观察
(5)用文字或图画记录观察结果
(6)观察完毕,整理显微镜。
3.学生练习使用显微镜
4.对于使用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讨论,如:对于透光不好的标本,怎样观察?
5.讨论、汇报: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时候有什么不同的发现?
(描述、比较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到的现象的差异。放大镜与显微镜在探究活动中的作用)
(二)学习显微镜的发明和发展过程,初步了解科学技术是相互促进的。
1.第一架显微镜是荷兰眼镜匠詹森父子在1590年前后制成的。(社会背景:荷兰的眼镜制造业比较发达,透镜的研磨技术居世界首位,对各种透镜有较多的了解。由于社会的需要,在荷兰首先发明了显微镜。)
2.胡克等科学家利用显微镜的科学发现。
3.阿贝根据光学研究的成果,提出改进光学显微镜的方法,人们最终制成了现代的光学显微镜。
4.电子显微镜的发明。
5.讨论:通过了解显微镜的发明与发展,我们知道什么道理?
三、教学评价
1.初步会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
2.初步了解科学与技术是相互促进的。
四、课堂小结
1.教师请学生回顾总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谈一谈收获。
2.教师总结:今天,我们主要学了关于显微镜的发明与发展的内容,课后同学们查找一下显微镜的相关材料,拓展自己的科学知识面。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