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济南版生物
第一单元 奇妙的生命现象
第一章 认识生命现象
第一节 生物的基本特征
1.(2012东营,1)广利河作为连接黄河和渤海、贯穿东营市中心城区的主要河流,经过近几年的综合治理,成为美化环境、造福群众的靓丽风景。在显微镜下观察一滴广利河的水,发现有一些能运动的绿色颗粒,下列不能作为判断这些小颗粒是生物的依据是 ( )
A.有细胞结构 B.有应激性 C.体小且为绿色 D.能生长繁殖
2.(2012威海,1)某活动小组调查校园里的生物,发现有蜻蜓、蚂蚱、小鸟、蘑菇及各种树木花草。下面是同学们对这些生物共同特征的概述,其中错误的是 ( )
A.都能进行呼吸 B.都能排出体内的废物C.都能生长和繁殖 D.都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第二节 生物的生活环境
1.(2012烟台,5)收看新闻联播时,首先看到转动的地球呈现绿、白、蓝三种色彩,它们分别是生物圈的?( )
A.岩石圈、大气圈、水圈 B.大气圈、岩石圈、水圈
C.岩石圈、水圈、大气圈 D.水圈、大气圈、岩石圈
第三节 生物学的探究方法
1.(2012烟台,12)人们常说“煮过的蔬菜没有新鲜蔬菜营养好”,你认为获得证据的有效方法是( )
A.比较煮前和煮后蔬菜的重量 B.比较煮前和煮后蔬菜的叶绿素含量
C.测试煮过蔬菜的水的酸碱度 D.比较煮前和煮后蔬菜的维生素含量
2. (2012烟台,20)右图是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的探究蚯蚓习性的实验装置图,你认为他们探究的问题是( )
A.蚯蚓对光线有怎样的反应 B.湿度对蚯蚓生活有怎样的影响
C.蚯蚓对环境有怎样的影响 D.蚯蚓是怎样运动的
3.(2012东营,4)下表为某同学探究“温度对黄粉虫生活的影响”的实验设计,但还不够完善,下列对其修改正确的是( )
位置 黄粉虫 光照 温度 湿度
纸盒左半侧 20只 明亮 15℃ 适宜
纸盒右半侧 20只 阴暗 30℃ 适宜
A.左右两侧黄粉虫的数量可以不同 B.左右两侧都应保持30℃
C.左右两侧都应保持在阴暗环境中 D.左右两侧可以湿度不同
4.(2012枣庄,36)下表是探究绿豆种子萌发所需外界条件的实验设计,如果还要探究绿豆种子萌发是否需要光,还需设置5号瓶,对5号瓶的处理是( )
1号瓶 2号瓶 3号瓶 4号瓶
处理方式 洒入少量清水,使餐巾纸湿润,然后拧紧瓶盖 不洒水,拧紧瓶盖 倒入较多清水,使种子淹没,然后拧紧瓶盖 洒入少量清水,使餐巾纸湿润,然后拧紧瓶盖
放置环境 25℃、有光 25℃、有光 25℃、有光 4℃、有光
实验结果 种子萌发 种子不萌发 种子不萌发 种子不萌发
A.5号瓶应放置在无光的环境中,其他处理与1号瓶相同
B.5号瓶应放置在无光的环境中,其他处理与2号瓶相同
C.5号瓶应放置在无光的环境中,其他处理与3号瓶相同
D.5号瓶应放置在无光的环境中,其他处理与4号瓶相同
5.(2012聊城,6)黄瓜果肉细胞与人的口腔上皮细胞都有的结构是( )
①细胞壁 ②细胞膜 ③细胞质④细胞核⑤线粒体⑥叶绿体⑦液泡
A.①⑥⑦ B.②③④⑤ C.②③④⑤⑦ D.①②③④⑤⑥⑦
6.(2012威海,28)在探究活动中,有时为了避免偶然因素影响实验结果,需要进行重复实验,然后取平均值。下列探究活动中属于这种情况的是( )
A.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B.探究二氧化碳是否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C.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 D.测定反应速度
7.(2012济南,8)巴斯德认为,肉汤变酸是微生物引起的,这些微生物来自于空气。他通过设计的曲颈瓶(如右图),证明了这一假设。巴斯德采用的探究方法叫做 (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测量法 D.调查法
8.(2012泰安,2)下列四个实验装置中,哪一个用来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更科学
9.(2012潍坊,1)科学家珍妮·古多尔在深入坦桑尼亚国家公园长期从事野生黑猩猩行为特征的研究过程中,所采取的主要研究方法是 (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测量法 D.调查法
10.(2012潍坊,25)将某种细菌接种到盛有细菌培养基的培养皿中,在无菌环境下培养24小时。其处理方法、培养温度和现象结果如下表( )
表中不能成为对照组的是
A.编号①和编号② C.编号①和编号④ B.编号①和编号③ D.编号②和编号⑤
11. (2012宁津, 7,4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进行了六次人口普查。下表是第三、四、五、六次人口普查的部分数据表,请仔细分析并回答问题:
次 数 时 间 全国人口总数(亿) 占人口百分比 年 增 长率(%)
男性% 女性% 性别比%
第三次 1982.7.1 10.319 51.50 48.50 106.30 2.10
第四次 1990.7.1 11.600 51.60 48.40 106.60 1.48
第五次 2000.11.1 12.953 51.63 48.37 106.74 1.07
第六次 2010.11.1 13.705 51.27 48.73 105.20 0.57
(1)我国人口普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社会保障、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况等。历次普查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 。
(2)请在右边坐标图中画出第五次普查的全国人口总数直方图。
(3)1982年,我国将计划生育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自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年增长率呈现逐年 趋势。
(4)在我国总人口中,男女性别呈现出的特点是 。
第四节 生物学的研究工具
1.(2012德州,1)下图中,通过下列哪项操作能实现视野“甲”到视野“乙”的变化?( )
A.调节遮光器换用大光圈
B.调节反光镜换用凹面镜
C.向右上方移动装片,并换用高倍物镜
D.向左下方移动装片,并换用高倍物镜
2.(2012东营,17)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第一次使用的目镜为5×,物镜为10×;第二次使用的目镜为10×,物镜为45×。那么,第二次观察到的情况与第一次相比( )
A.视野亮,细胞数目多 B.视野暗,细胞数目少 C.视野暗,细胞数目多 D.视野亮,细胞数目少
3.(2012枣庄,1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显微镜就是生物实验中常用的观察仪器。显微镜在对光时应先转动 ( )
A.粗准焦螺旋 B.转换器 C.遮光器 D.反光镜
4.(2012济宁,3)小明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发现视野中的物像不是很清晰,应调节显微镜的( )
A.细准焦螺旋 B.粗准焦螺旋 C.反光镜 D.遮光器
5.(2012威海,9)小清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了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后,兴奋地把显微镜轻轻挪动给同组同学看,但其他同学却看不清楚物像。要想重新看清物像,应首先考虑进行的操作是( )
A.转动转换器 B.调节反光镜的角度C.调节粗准焦螺旋 D.调节细准焦螺旋
6.(2012济南,3)一台显微镜有如下一些镜头可供选择,如果想使物像放大50倍,应选择哪组镜头
A.①和② B.④和⑤ C.①和⑤ D.③和⑥
7.(2012济南,25)关于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脸操作,下列哪一项说法不正确 ( )
A.显微镜视野中光线太暗时,可以转动反光镜选择凹面镜
B.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要从侧面注视物镜,直到物镜接近装片
C.显微镜视野中的物像偏左下方,要使物像移动到中央,应向左下方移动装片
D.临时装片的盖玻片下有气泡看不清物像,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
8.(2012潍坊,2)右图是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根毛细胞图,则该细胞在载玻片上的放置状况是( )
第二章 观察生物结构
第一节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1. (2012烟台,3)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临时装片时,为了更清楚地看到细胞核,恰当的做法是( )
A.用碘液染色 B.换用高倍镜 C.换用大光圈 D.移动玻片标本
2.(2012德州,3)下列材料和用具中,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该用到的是( )
①生理盐水 ②清水 ③稀碘液 ④消毒牙签 ⑤刀片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②③⑤
3.(2012东营,2)正确地盖盖玻片是成功制作临时装片的关键。图1所示制作临时装片时盖盖玻片的操作,正确的是( )
4.(2012东营,聊城,3)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洋葱表皮细胞和人体口腔上皮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 )
①细胞壁 ②细胞膜 ③线粒体 ④细胞核 ⑤叶绿体 ⑥中央大液泡 ⑦细胞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⑦ C.②③⑥⑦ D.②③④⑤
5.(2012枣庄,20)制作洋葱鳞片叶临时装片的正确步骤是( )
①用镊子撕取实验材料 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③擦拭载玻片、盖玻片 ④用碘液给实验材料染色 ⑤将实验材料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并收收展平 ⑥盖上盖玻片
A.①②③④⑤⑥ B.③①②⑤④⑥ C.③②①⑤⑥④ D.①③②⑤⑥④
6.(2012宁津,21)下图中的A~D是四位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时,出现在视野中的物像。其中最可能是因为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而形成的图像是 ( )
A B C D
7.(2012淄博,泰安,1)与植物细胞相比,草履虫缺少的结构 ( )
①细胞膜②细胞壁③叶绿体④细胞质⑤细胞核⑥液泡
A.①③⑤ B.③④⑤ C.②③⑥ D. ①④⑤
8.(2012泰安,3)下列关于“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对光时,应该让较小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B.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目镜内的物像
C.物镜与目镜的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越多D.可观察到细胞壁、细胞核和液泡等细胞结构
9.(2012潍坊,3)将死亡的细胞浸泡在一定浓度的水溶性染色剂( PI)中,细胞核会被着色;将活细胞浸泡其中,其细胞核不着色,但将PI注入到活细胞中,细胞核会被着色,因此可将PI应用于细胞死活的鉴别。其鉴别的基本原理是( )
A.活细胞的细胞核能够分解PI
B.死细胞和活细胞内细胞核所含的物质不同
C.活细胞的细胞膜能够阻止PI的进入
D.活细胞的细胞壁能够阻止PI的进入
10. (2012临沂,22)以下论述中正确的是
A.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就是物像的放大倍数
B.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使用生理盐水的目的是杀灭细菌
C.制作临时装片时滴加碘液的目的是为了杀死植物细胞,使其不能移动
D.显微镜视野中物像移动的方向与标本移动的方向是相同的
11.(2012·山东菏泽.22.4分)请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在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图甲中所滴的液体应是 .
(2)图乙、丙、丁分别表示使用显微镜时的一个步骤,其中图乙所示操作的目的是能够在显微镜中看到一个明亮的视野。那么这一步骤的名称是 。
(3)进行图丙所示操作时,眼睛注视所指部位的目的是为了避免 。
(4)在图丁状态下观察时找到相关物像后,如果需要进一步放大,操作的步骤应该是先把要观察的物像调整到视野中央,然后转动 换用高倍物镜观察,不清晰时可用细准焦螺旋调节。
12.(2012滨州,26,7分)图3中,甲、乙是不同生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丙显微镜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 是植物细胞,对比甲、乙两图可以看出,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共有的结构是
(填写图中字母)
(2)细胞的代谢与遗传受[ ] 的控制,其内含有遗传物质。
(3)甲、乙两细胞的D中都含有能量转换器是 。
(4)在“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中,刮取口腔上皮细胞前,需向载玻片上滴加
(5)使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如在视野中已经找到要观察的物像。可以调节显微镜的
[ ] ,使物象更加清晰,如要观察的物像位于视野的左上方,应将装片向 移动,使之位于视野的中央,便于观察。
第二节 细胞的分裂与分化
1. (2012烟台,4)能够接受刺激、产生和传导兴奋的组织是?( )
A B C D
2. (2012烟台,11)骨髓移植能够治疗白血病,因为健康人的骨髓中有大量的造血干细胞,可不断产生新的血细胞(如右图),这一过程称为细胞的( )
A.生长 B.分裂 C.分化 D.分类
3. (2012滨州,8)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癌细胞不断分裂但也不再分化
B.细胞分化可形成不同的组织
C.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的细胞可以继续分裂
D.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
4.(2012德州,4)青蛙个体发育的过程是: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完成这个发育过程需要( )
A.细胞分裂 B.细胞分化 C.细胞生长 D.细胞分裂与分化
5.(2012枣庄,22)在洋葱根尖细胞分裂过程中,首先进行分裂的是(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6.(2012威海,10)当你吃甘蔗的时候,首先要把甘蔗茎坚韧的皮剥去;咀嚼甘蔗茎时会有许多的甜汁;那些咀嚼之后剩下的渣滓被吐掉。从组织构成器官的角度分析,构成甘蔗茎的组织有( )
①保护组织 ②营养组织 ③输导组织 ④上皮组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2012泰安,7)若用右图表示植物细胞的两项生理活动,则图中①②分别表示的是
A.①细胞生长,②细胞分裂 B.①细胞分裂,②细胞分化
C.①细胞生长,②细胞分化 D.①细胞分化,②细胞分裂
8.(2012宁津, 1,4分)你从一个受精卵发育成长为一个小帅哥、小美女,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奇妙变化。下图所示为人体组织形成过程。请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①②③表示细胞 的过程,④表示细胞 的过程。
(2)人的大脑皮层主要由上图中的 组织构成。
(3)与人体的结构层次相比,小麦植株的结构层次中没有 。
第三节 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1.(2012威海,6)下列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中,柳树不具有的是( )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2.(2012泰安,8)下列关于动植物体结构层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动植物的各种组织都是由细胞分化形成的
B.植物叶片的表皮、动物的血液都属于组织
C.植物的叶、花、种子和人体的心脏、血管都属于器官
D.动植物共有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第二单元 多彩的生物世界
第一章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节 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
1. (2012烟台,7)卷柏又名“九死还魂草”, 它极耐干旱,能“死”而复生,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它的繁殖方式是( )
A.分裂生殖 B.孢子生殖 C.种子生殖 D.有性生殖
2.(2012滨州,2)有根,茎、叶的分化,但不产生种子的植物类群是( )
A.藻类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3.(2012德州,8)右图中关于4种植物共同点甲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
A.都有开花现象
B.都有根茎叶的分化
C.都可以用种子进行繁殖
D.都有叶绿素,可进行光合作用
4.(2012聊城,14)下图所示四种植物,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四种植物中最低等的是甲 B.四种植物都有根茎叶器官的分化
C.四种植物都能产生种子 D.四种植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5.(2012宁津,23)某同学将水稻、苹果、松树归为一类,把贯众、海带、卷柏归为另一类。则他分类的主要依据是( )
A.根的有无 B.种子的有无 C.果实的有无 D.陆生或水生
6.(2012威海,11)生长在水中的满江红有根、茎、叶,但没有花、果实和种子,它属于( )
A.被子植物 B.裸子植物 C.蕨类植物 D.藻类植物
7.(2012淄博,3)下列植物中,可以用孢子繁衍后代的是 ( )
8.(2012泰安,9)“西湖春色归,春水绿如染”和“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中,加点的诗句分别描述了两类植物大量繁殖后的自然景观,这两类植物分别是
A.藻类植物和蕨类植物 B.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
C.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D.苔藓植物和藻类植物
第二节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1.(2012宁津,22)取甲、乙、丙、丁四组大小、发育程度相似,质量相同的新鲜菠菜叶,作如下处理:
组别 甲 乙 丙 丁
涂凡士林的部位 不涂 上表皮 下表皮 上、下表皮
再将上述四组叶片置于通风处,则出现萎蔫现象的先后顺序是( )
A.甲→乙→丙→丁 B.甲→丙→乙→丁 C.丁→乙→丙→甲 D.丁→丙→乙→甲
2.(2012泰安,16)练习徒手切片时,右手要捏紧两片并紧的刀片,主要目的是
A.防止刀片从手中滑脱 B.防止刀片划伤其他同学
C.使切下的材料足够薄 D.便于迅速地来回切割
3.(2012泰安,17)将刚摘下的叶片放入70℃的热水中(如右图),会发现叶片表面有许多小气孔产生,并且下表皮的气泡比上表皮的气泡多,这种现象说明了叶片的
A.下表皮光照较强 B.下表皮气孔较多 C.下表皮颜色较深 D.上表皮生命力弱
第三节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1.(2012滨州,11)以下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的相关描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把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昼夜,叶片内的淀粉会运走耗尽。
B.叶片的遮光部分与暴露部分可以形成对照。
C.将叶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是为了脱去叶绿素。
D.叶片的遮光部分滴加碘液后变蓝色。
2. (2012德州,6)右图所示装置先放暗处一昼夜,然后用铝箔纸将甲叶片全部包裹,乙叶片不包裹。在连续照光数天后,摘下甲、乙叶片通过去除叶绿素和漂洗后,再滴加碘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包铝箔纸的目的是为防止水分散失
B.该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C.滴加碘液之后,甲叶片呈蓝色,乙叶片呈黄白色
D.该实验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需要照光后才能由叶片合成
3.(2012东营,6)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天竺葵的绿色叶片放在暗处12小时,再将此叶片一半曝光,一半用锡箔遮光。经过一段时间光照后,用碘蒸汽处理叶片,结果发现叶片的曝光部分显蓝色,遮光部分显棕色(图2),该实验可以证明( )
①光合作用需要水 ②光合作用需要光
③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④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4.(2012宁津,39)二十世纪,科学家希尔曾做过下图这个实验,有关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装置b中气泡内的气体是氧气 B.装置c中无气泡产生是因为缺乏二氧化碳
C.实验表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D.实验表明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5.(2012济宁,8)高姐的烤地瓜软香甜、口感好、易消化,且营养丰富,很受市民的欢迎,可你知道地瓜中的淀粉来自( )
A.根细胞利用无机物自身合成的 B.根细胞从土壤中吸收并积累而成的
C.叶肉细胞制造后运输到根部的 D.根细胞合成后并进一步转化而成
6.(2012威海,16)光合作用的实质是( )
A.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B.制造有机物,释放能量
C.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 D.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7.(2012威海,17)下列实验中,所用试剂不能很好地达到使用目的的是( )
实验名称 所用试剂 使用目的
A 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碘液 染色
B 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生理盐水 保持细胞形状
C 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清水 溶解叶绿素
D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碘液 检验淀粉是否被消化
8. (2012泰安,18)我们平时吃的葱、蒜苗,其地上部分呈绿色,地下部分呈白色,这是因为
A.只有地上部分具有叶绿体 B.地上部分可获得充足的氧
C.叶绿素在光下才能够合成 D.叶绿体在光下才能够合成
9.(2012泰安,19)地球上种类繁多的植物可为人类提供赖以生存的两种基本物质,这两种物质是
A.水、二氧化碳 B.水、氧气 C.葡萄糖、二氧化碳 D.有机物、氧气
10.(2012聊城,30,9分)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将一盆天竺葵放置黑暗中一昼夜,选取其中一个叶片,用三角形的黑纸片将叶片的上下两面遮盖起来(如图一所示),置于阳光析照射一段时间后,摘下该叶片,去掉黑纸片,经过酒精脱色、漂洗、最后用碘液检验。请分析回答:
(1)将天竺葵在黑暗中放置一昼夜的目的是 。
(2)叶片的一部分遮光,一部分不遮光,这样处理可起到 作用。
(3)图二是对叶片颜色的装置,正确的是 ,图中标号 代表的是酒精。
(4)脱色过程中,盛有叶片烧杯中的液体逐渐变成 ,脱色后的叶片呈现的颜色是 。
(5)在脱色后的叶片上滴加碘液,图一中 部分变蓝,说明该部分含有 。
(6)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
11.(2012济南,3)下图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知识体系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l)图中的①、②、③、④分别表示光合作用的 、 、 、 。
(2)在把光合作用的原理应用到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人们总结出了许多提高光合作用率的方法,如 、 等。
(3)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具有重要意义:绿色植物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 ;绿色植物使生物圈的空气中 的浓度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
第四节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1.(2012德州,5)仔细观察右图气孔所处的状态,推测植物可能进行的生命活动有(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 D.以上都有可能
2.(2012东营,23)图示可以简洁、直观的表示生物的生理过程,图11示一片正常进行生理活动的叶片,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与不同生理活动有关的物质,箭头表示物质进出的方向。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若为光合作用示意图,则①②③④分别是二氧化碳、氧气、水、有机物
B.若为呼吸作用示意图,则①②③④分别是氧气、二氧化碳、有机物、水
C.若为蒸腾作用示意图,则②指的是水蒸气
D.绿色植物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晚上进行呼吸作用
3.(2012枣庄,21)小麦种子内储存的化学能来自太阳能,刚刚收获的小麦种子堆积贮存久了会发热,小麦种子中完成这两种能量转化的结构分别是( )
A.细胞核 液泡 B.叶绿体 线粒体 C.细胞质 线粒体 D.叶绿体 细胞膜
4.(2012宁津,33)温室大棚栽培蔬菜时,夜间常常适当降低大棚内的温度,其最主要的目的是( )
A.降低温度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B.温度降低,呼吸作用减弱,有机物消耗减少
C.温度降低,蒸腾作用减弱,减少水分的散失
D.温度降低,光合作用增强,有机物积累量多
5.(2012威海,14)下列不能进行呼吸作用的是( )
A.萌发的种子 B.晒干的种子 C.煮熟的种子 D.刚收获的种子
6.(2012泰安,20)要检验绿色植物在呼吸过程中释放二氧化碳,以下哪一项条件是必需的
A.把植物完全浸没在水中 B.在黑暗无光条件下实验
C.用具有根茎叶的植物 D.将植物先暗处理2小时
7.(2012·山东菏泽.23.6分)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右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活动。装置中玻璃板与无色透明钟罩之间用凡士林密封,钟罩内放一只盛有某种液体的小烧杯。请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若小烧杯中的液体是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二氧化碳),要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应该怎样设置对照实验 。(2分)
(2)若小烧中的液体是澄清的石灰水,要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是否会产生二氧化碳,应将实验装置置于 环境中,其目的是为了防止植物进行 作用。
(3)在实验过程中,钟罩内壁会出现水珠,这是叶片进行 作用散失的水分凝聚而成的,这些水分是通过茎的木质部中的 自下而上运输来的。
8. (2012滨州,27,7分)图4是植物叶片的生理活动示意图,圈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不同的物质。箭头表示物质进出的方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光合作用是在叶肉细胞的 中进行的。若此图表示植物在适宜光照下光合作用过程的示意图:则②代表 .
(2)若此图表示植物在暗处时呼吸作用示意图:则②代表 ,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 。
(3)在蒸腾作用过程中, C代表的物质通过叶表皮的 扩散到外界空气中,蒸腾作用可以促进植物体内的 从很向上运输。
(4)根据叶片的结构和功能的特点,可以判定叶所属的结构层次是
9.(2012德州,6)某校初一学生王晓菲是班生物科技活动小组的成员。为了研究光照、水分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她做了如下实验:①取4个同样大小的花盆,分别装满同样的土壤,并编号;②再选取4株同样大小的大蒜幼苗分别植入4个花盆土壤中,处于适宜的、相同的深度;③将这4个花盆分别放在不同的环境中,按下表要求连续管理20天,进行观察并记录。请回答(4分):
编号 环境条件
1 室温(20℃),光照充足,适量浇水
2 室温(20℃),黑暗中,适量浇水
3 室温(20℃),光照充足,不浇水
4 室温(20℃),光照充足,过量浇水
(1)生长状况最好的应是 号花盆的幼苗。
(2)将1号与3号、4号花盆进行比较,可以研究 对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3)4号花盆中的幼苗最终死亡,原因最可能是 。
(4)这个实验在设计上存在着缺陷,请指出: 。
10.(2012枣庄,41,8分)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动,设计了A、B、C三个实验装置,实验在夏天某一晴朗的上午进行。请据图分析回答:
(1)中午,兴趣小组的同学看到有的塑料袋内壁上有一些小水珠这些小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 ;下午,兴趣小组的同学打开袋口,发现有的塑料袋内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细木条复燃,这些气体来自植物的 ;傍晚,兴趣小组的同学再次给植物套上塑料袋,扎紧袋口,第二天天一亮就打开袋口,发现有的塑料袋内的气体可以使燃烧的火柴熄灭,这些气体来自植物的 。(本小题空均要求填生理过程)
(2)若要探究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A、B、C三个实验装置中最合理的是图 。 是植物体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若要证明该结论应选取的实验装置组合是图 。
(3)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是图D中的﹝ ﹞ ,该结构主要分布在叶片的 表皮(填“上”或“下”)。
11.(2012宁津,2,4分)某同学用玉米幼苗作实验材料,利用下图实验装置进行探究活动。装置中隔板与无色透明钟罩之间以及隔板中央小孔与玉米茎之间都用凡士林密封,钟罩内放一盛有某种液体的小烧杯。
(1)若小烧杯中的液体是澄清的石灰水,将装置放在暗处一段时间后,小烧杯中的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可证明玉米幼苗的呼吸作用产生了 。
(2)若小烧杯中是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则要探究的问题是 。要验证这一问题,需要设置一组对照实验,其对照实验装置中小烧杯里的液体应为 。
(3)若要探究玉米幼苗的蒸腾作用,该装置需改变的是 。
12.(2012淄博,16,5分)右图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角度看,甲、乙、丙中不可缺少的成分是 和 。
(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 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开始的。
(3)①②所进行的生理活动是 。
(4)人类过度使用煤和石油,造成温室效应,破坏了生态环境。因此应倡导低碳生活,请你举出两种低碳的生活方式: 。
13. (2012潍坊,26)(9分)以下是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对学校植物园内各种植物的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帮助他们作出合理的解释。
(1)由于茎内 的活动,使得园内杨树的茎逐年加粗,该结构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上属于 .
(2)植物体内的各种有机物来源于植物的 .
(3)请说出植物园内"银杏果"与"杏果实"的区别 .
(4)请用反应式表示出收获的萝卜、黄瓜放置久了出现“空心”现象的原因:
.
(5)通过下图所示实验过程,得出的结论是 .
第五节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2012枣庄,23)2012年枣庄市委、市政府提出:创建国家级森林城市,营造绿色家居家园。大量植树造林既能美化环境、绿化环境,还能控制温室效应。其控制温室效应的依据是( )
A.绿色植物能吸收有害气体,净化空气
B.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能放出氧气,增加空气中氧气的浓度
C.绿色植物可以防风固沙,保持水土
D.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能吸收二氧化碳,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2.(2012济宁,2)俄国著名植物生理学家季米里亚捷夫说:它(绿色植物)是窃取天火的普罗米修斯(天神),它所获取的光和热,养育了地球上的其他生物,而且使巨大的涡轮机旋转,使诗人的笔生辉,你认为对这段话最准确的诠释是 ( )
A.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 B.绿色植物能进行呼吸作用
C.绿色植物能进行吸收作用 D.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3.(2012淄博,17,5分)请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1)大棚内栽种作物,为了增产,在增强光照的同时,农民常向大棚内施放“气肥”,“气肥”主要是通过叶片的 进入植物体内,可增强植物的 作用。夜晚农民常把塑料大棚掀开一个小角,使冷空气进入以降低室温,其目的是 ,利于有机物的积累。
(2)移栽植物时,常在阴天或傍晚进行,并剪去大量枝叶,其目的是 。
(3)农田土壤板结或水淹时,植物受害的原因是 受到抑制,因而栽种植物时要及时疏松土壤和防涝排涝。
4.(2012泰安,62,7分)右图是自然界中碳循环,水循环的图解,请分析回答:
(1)图中①②代表绿色植物参与碳循环的部分生理过程,其中进行①过程的细胞结构是__________ _,①过程所发生的变化是_____ ___进行过程②时伴随着物质变化所发生的能量变化是__________ __ _
(2)图中③④所代表两类生物其中_______ __(用代码表示)是以生态系统分解者的角色参与碳循环的
(3)除了碳循环,自然界还时刻进行水循环,如绿色植物还可以不断地从根部的___ __从土壤中吸收水分,通过叶片表皮上的_______向大气中散失水分,从而促进自然界的水循环。
(4)综上所述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生理过程把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紧密联系起来,对自然界的碳循环,水循环起到重要的作用。
第二章 生物圈中的动物
第一节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1. (2012临沂,23)在观察蚯蚓运动的实验中,要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其目的是
A.有利于蚯蚓的运动 B.有利于蚯蚓正常呼吸
C.便于蚯蚓留下运动痕迹 D.保持蚯蚓身体的柔软性
2.(2012泰安,34)世界上许多国家成立了蚯蚓养殖厂,并把蚯蚓养殖厂称为“环境净化装置”。蚯蚓能用来净化环境的主要原因是
A.能在湿润土壤的深层生活 B.身体柔软,能在垃圾中钻洞
C.身体分节,运动灵活自如 D.能分解枯叶、朽根等中的有机物
第二节 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1.(2012·山东菏泽.2)生物体的形态结构总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蝗虫具有外骨骼,不易被天敌吃掉 B.鲫鱼身体呈梭型,用鳃呼吸,适于水中生活
C.家鸽前肢变成翼,适于空中飞翔 D.野兔神经系统发达,能迅速躲避天敌
2. (2012烟台,18)“鸟的全身都为飞行而设计”。与鸟类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点是 ①前肢变成翼 ②长骨中空 ③胸肌发达 ④体温恒定 ⑤有气囊 ⑥有复杂的繁殖行为(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③⑤⑥ D.②③④⑤
3.(2012东营,9)下列连线能正确表示生物与其气体交换部位的是( )
①蚯蚓——体壁 ②蝗虫——气门 ③鲫鱼——鳃 ④家鸽——肺和气囊 ⑤鲸——肺
A.①②④ B.①④⑤ C.①②③ D.①③⑤
4.(2012枣庄,35)青蛙不能成为真正的陆生动物的原因是( )
A.体温不恒定 B.生殖离不开水 C.皮肤辅助呼吸 D.变态发育
5.(2012聊城,19)生物体的结构是与其生理功能相适应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鲤鱼用鳃呼吸,适于水中生活 B.家鸽前肢变成翼,适于空中飞行生活
C.蝗虫有外骨骼,适于陆地干燥环境生活 D.乌龟背部有甲,适于水中生活
熊猫
青蛙 麻雀
鲫鱼
6.(2012宁津,24)右图中的黑色部分表示四种动物共有的特点。则该特点是( )
A. 卵生 B. 用肺呼吸C. 体温恒定 D. 具脊椎骨连接而成的脊柱
7.(2012宁津,25)下列有关鸟类适应空中飞行生活特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心脏有四腔,体温恒定
B.消化能力强,飞行时可随时排出粪便
C.骨骼和肌肉都很轻且薄,有利于减轻体重
D.有气囊辅助肺呼吸,吸气和呼气时都能进行气体交换
8.(2012济宁,15)下列哪一个是真正的鱼( )
A.鲸鱼 B.甲鱼 C.鲫鱼 D.章鱼
9.(2012威海,5)右图阴影部分表示四种动物的共同特征。该特征是( )
A.卵生 B.用肺呼吸C.体温恒定 D.具有脊柱
10.(2012淄博,13)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一次实地考察中,观察到了蚯蚓、青蛙、家燕、家兔四种动物。下列有关这些动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蚯蚓的体内没有脊柱 B.青蛙的幼体即可用鳃呼吸又可用肺呼吸
C.家燕具有筑集、孵卵、育雏等行为 D.家兔的生殖发育方式为胎生、哺乳
11.(2012泰安,35)下列关于动物形态结构特点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鲫鱼身体呈流线型有利于减少游泳时的阻力B.节肢动物体表的外骨骼可防止体内水分的散失
C.家鸽体表的羽毛是其适于飞行最主要的器官D.兔的牙齿分化,盲肠发达与其植食性相适应
12.(2012济南,1)请将下列动物的形态结构或生理功能特点的序号填写在有关动物后面的横线上
蝗虫 鲫鱼 家鸽 家兔
①双重呼吸 ②胎生、哺乳 ③用鳃呼吸 ④体表有外骨骼 ⑤体内没有脊柱 ⑥体内有膈 ⑦体温恒定
13. (2012烟台,28)(6分)在生物学探究学习过程中,经常要应用“问题——假设——检验——结论”的方法,在方法论上称为“假设——检验”认知模式。如下图:
(1)“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实验的假设是 : ,检验的方法是: 。
(2)“小麦种子的呼吸作用”实验的假设是: ,检验时应用的原理是: 。
(3)“金鱼藻的光合作用”实验的假设是: ,检验后得出的结论是: 。
14.(2012泰安,61,6分)下图是人们常见的几种动物,请分析回答:
(1)若根据体内有没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将图中的动物分成两组,则与A在同一组的动物有_______________(用代码表示)若根据生殖方式将图中的动物分成两组,则与A同在一组的是_____________(用代码表示)
(2)图中动物适于生活的环境不同,呼吸方式也有明显区别,如图中适于陆地生活C能用________呼吸,适于水陆两栖生活的A用肺呼吸,但肺不发达,需要借助_______辅助呼吸.适于空中生活的E有与肺相连通的_____辅助呼吸.
(3)从 运动方式看,图中C和E都适与空中飞行,试写出它们的翅适于飞行的共同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两点).
第三节 动物的运动
1.(2012·山东菏泽.3)下列模式图中,能正确表示骨骼肌与骨、关节之间关系的是
2.(2012滨州,14)手提重物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所处的状态分别是( )
A. 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B.二者都舒张
C. 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D.二者都收缩
3.(2012枣庄,24)“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下列哪项不是鸟类适应飞翔生活的身体外形特征( )
A.身体呈流线型 B.体表被覆羽毛 C.长骨大多中空 D.前肢变成翼
4.(2012济南,1)活动的骨连结叫关节。关节能够既牢固又灵活,下列哪一项与灵活有关 ( )
A.关节面和关节腔B.关节头和关节窝 C.关节软骨和滑液D.关节囊和韧带
5.(2012泰安,36)高等动物的运动不仅依靠运动系统,还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其完成一个动作的正常生理活动顺序是
①骨骼肌收缩 ②肌肉附着的骨收到牵拉产生动作 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
A.③①② B.②③① C.①②③ D.②①③
6.(2012潍坊,5)关于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运动系统由骨、关节、骨骼肌组成B.关节由关节头关节窝和关节腔组成
C.骨骼肌由肌腱、肌腹、血管和神经组成D.关节软骨和关节腔内的滑液,增强了关节的灵活性
7.(2012威海,35,9分)动物与其它生物之间最重要的差别,在于它们大都能通过运动,主动而有目的地改变其空间位置。而动物多种多样的运动方式,使得它们能够到达地球上几乎任何一个角落,因此,在生物圈中,动物是最活跃、活动范围最广的一类生物。
(1)动物有哪些运动方式?
动物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大体可分为游泳、爬行、行走、__________、跳跃、攀援、飞行等类型。一种动物的运动方式可以只有一种,也可以有多种。如,蝗虫的运动方式有飞行、爬行和___________。
(2)动物运动方式多样性的意义是什么?
对于不同种动物来说,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是对不同____________的适应。如鱼的游泳是对水中生活的适应,蚯蚓的蠕动是对在土壤中生活的适应。
对于同一种动物来说,活动的范围越大,生存环境的范围也越大,也就越有利于寻找食物、逃避敌害和_____________。如在空中飞行的动物较生活在水圈、岩石圈中的动物,可跨越更大的空间;再如,许多动物具有多种运动方式,活动范围可以跨越多种环境。这也是___________能够成为地球上种类最多、分布十分广泛的一类动物的重要原因之一。
(3)动物的运动方式是怎样形成的?
动物现今运动方式的多样性,是亿万年进化的结果。动物的运动器官是动物运动的结构基础,动物通过___________产生了新的性状,_____________对新的性状起到了选择的作用,再经过长期不断的积累,动物运动器官的形态、结构与它们各自的运动方式就都形成了很好的适应。如蛙趾间有蹼适于游泳,袋鼠后肢发达适于跳跃;再如,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运动是由于__________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运动的动力来自_____________的牵拉。
第四节 动物的行为
1.(2012烟台,24)三棘鱼是一种容易在玻璃缸中饲养的鱼类。繁殖期间,雄三棘鱼的腹部会由银白色变为红色,并经常发生相互间的猛烈袭击行为,但对银白色的雌鱼,雄鱼却会主动示爱并带入自己的巢穴产卵。下列对雄三棘鱼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雄鱼的腹部变为红色表明已进入繁殖期
B.繁殖期的雄鱼会袭击红色的三棘鱼
C.繁殖期的雄鱼会和银白色的三棘鱼和平共处
D.雄鱼在繁殖期的攻击行为是后天学习获得的
2. (2012滨州,13)哺乳动物的学习行为比两栖动物更复杂和高等,这有利于( )
A.亲代抚育后代 B.获得配偶 C.繁殖更多后代 D.适应复杂的环境
3.(2012枣庄,25)“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的诗句分别描述了这两类昆虫的( )
A.觅食行为 繁殖行为 B.攻击行为 觅食行为
C.迁徙行为 繁殖行为 D.觅食行为 防御行为
4. (2012宁津,37)下列哪项是动物的学习行为( )
A.母鸡生蛋 B.老鼠钻洞 C.蜜蜂酿蜜 D.黄牛耕田
5.(2012济宁,18)白居易的诗曰: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它描绘的是母燕的( )
A.贮食行为 B.繁殖行为 C.攻击行为 D.防御行为
6.(2012威海,11)生长在水中的满江红有根、茎、叶,但没有花、果实和种子,它属于( )
A.被子植物 B.裸子植物 C.蕨类植物 D.藻类植物
7.(2012威海,7)孔雀开屏的行为属于( )
A.防御行为 先天性行为 B.繁殖行为 先天性行为
C.觅食行为 学习行为 D.攻击行为 学习行为
8.(2012济南,2)下列动物的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
A.公鸡报晓 B.老马识途 C.狗辨主客 D.鹦鹉学舌
9.(2012泰安,37)“人有人言,兽有兽语”,动物能利用“行为语言”传递信息。下列除哪项外,均为动物传递信息的“行为语言”
A.昆虫分泌性外激素引诱异性 B.蜜蜂发现蜜源时跳圆形舞
C.老母鸡“咯咯”的召唤小鸡 D.乌贼遇到敌害时释放墨汁
10.(2012泰安,38)人之所以成为“万物之灵”,从行为方面分析,主要是因为人类具有最强的
A.捕食行为 B.学习行为 C.防御行为 D.繁殖行为
11. (2012临沂,27)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先天性行为是动物体内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
B.学习行为是动物后天学习所得,与遗传因素无关
C.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中“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
D.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对动物的生存都有重要意义
12.(2012聊城,29,8分)仔细阅读以下材料,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随着“江北水城”积极遴选“生态城市”的建设,生态环境获得了进一步的改善,每到冬季来临之前,东昌湖又见野鸭归来。常有“喜鹊之乡”的东阿县鹊巢星罗密布,鹊声悦耳动听,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材料二:蚕农发现,雌雄蛾从茧中钻出来,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爬到一起交配,否则,因寿命短暂会失去传宗接代的机会。雌雄蛾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爬到一起,完全是靠它们之间释放的“气味”和闻到“气味”实现的。
材料三:随着人类对野生动物保护意识的加强和对动物行为研究工作的深入,人们发现很多野生动物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一些重要行为丢失,如野马只会在水槽中饮水。为了恢复野马在野生条件下饮水能力,把原先导水入槽的橡胶管的拉向水坑,一步步诱导野马去水坑饮水,从而恢复野马的野外生存能力。
(1)材料一中列举了两种生物的不同行为,即野鸭的 行为和喜鹊的 行为,从动物获得途径看,它们应属于 行为,这种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 所决定的。
(2)材料二中的雌雄蛾依靠“气味”爬到一起,这种“气味”在生物学上叫做 ,这一实例表明了动物个体间能够进行 。
(3)材料三中人们对野马进行了野外饮水训练,野马所形成的水坑饮水行为属于 行为,这种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 获得的行为。
13. (2012潍坊,30,8分)某同学以桑叶和其他植物叶为食,通过让隔离饲养的家蚕进行食物选择,探究“家蚕取食桑叶是否属于先天性行为”。请帮其解决实验中的相关问题:
(1)家蚕的发育过程为__ __发育。
(2)该实验要求所选取的其他植物叶子最好和桑叶的颜色、形状相似,原因是 。
(3)为排除学习行为对实验的影响,研究小组最好选择第____组家蚕为实验对象。
①咀租来的体形较大的蚕;②租来的体形较小的蚕;③用受精卵自己孵化的蚕
(4)实验过程中,应以 为变量设计实验环境,让隔离饲养的家蚕进行选择。
(5)下图是该同学将剪成相同形状的桑叶和芹菜叶以及家蚕在玻璃板上放置方式的设计,休认为相对合理的是
(6)实验过程中需更换实验对象(家蚕),重复几次上述实验。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第五节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2012聊城,泰安21)近几年来,大棚农作物养殖业蓬勃发展,为提高大棚农作物的结果率,在棚内放养了一些蜜蜂,这体现了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 )
A.维持生态平衡 B.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帮助植物传粉 D.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第三章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
第一节 病毒
1.(2012·山东菏泽,4)下列有关病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营寄生生活 B.能繁殖后代 C.有细胞壁 D.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2.(2012威海,13)下表列出了四种生物所具有的细胞结构(表中“√”表示有,“×”表示无),其中不正确的是( )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核 细胞质 叶绿体
衣藻 √ √ √ √ √
草履虫 × √ √ √ √
酵母菌 √ √ √ √ ×
艾滋病病毒 × × × × ×
A.衣藻 B.草履虫 C.酵母菌 D.艾滋病病毒
第二节 细菌
1.(2012聊城,20)科学家研究发现,幽门螺旋菌是引起胃肠道疾病的病原体,与植物细胞相比,幽门螺旋菌的细胞结构特点是( )
A.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B.没有细胞壁 C.没有细胞膜 D.没有细胞质
2.(2012济南,4)与真菌相比,细菌特有的结构特点是 ( )
A.细胞有细胞壁 B.细胞内没有叶绿体
C.由一个细胞构成个体 D.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3.根瘤菌与豆科植物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它们之间的这种关系是
A.互生 B.寄生 C.共生 D.腐生
第三节 真菌
1.(2012枣庄,26)老师把刚刚制备的痢疾杆菌装片与酵母菌装片交给小刚同学,让其贴上标签。小刚同学区分二者的依据是( )
A.有无细胞壁 B.有无细胞膜 C.有无细胞质 D.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2.(2012聊城,2)素有“中国双孢菇之乡”的莘县,种植的双孢菇闻名遐迩。双孢菇生长所需要的条件不包括( )
A.水分 B.温度 C.有机物 D.阳光
3.(2012泰安,41)下面中的4种生物既存在明显区别,也存在共同特征。下列关于它们的叙述错误的是
A.没有细胞结构的是③ B.有成形细胞核的是①②③
C.具有荚膜和鞭毛的是② D.①②③④都可营异养生活
4.(2012潍坊,8)细菌和真菌共有的特征或作用是( )
A.依靠孢子进行繁殖 B.细胞内无成形的细胞核
C.都是单细胞个体 D.多数种类在生物圈中属分解者
第四节 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2012·山东菏泽.1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微生物作用的是
A.帮助植物传粉受精 B.使动植物和人患病 C.引起食物腐败 D.产生抗生素
2.(2012聊城,3)大豆植物的根部生有许多根瘤,根瘤中有根瘤菌,这一实例主要说明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 )
A.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B.能引起植物疾病C.与植物共生 D.与植物竞争
3.(2012淄博,14)日常生活中,许多食品、药品的制作都要利用细菌或真菌,下列各项中属于人类对真菌利用的是 ( )
①制酸奶②酿酒③制醋④生产青霉素⑤做面食
A. ①②④ B. ②④⑤ C.①③④ D.②③⑤
4.(2012潍坊,9) “豆粮间作,瓜类和豆类轮作”的种植方式能够提高作物产量,主要原因是该方式( )
A.通过增加种植密度,抑制杂草生长
B.能够利用植物固氮,提高土壤肥效
C.通过调整害虫的食物链,减少病虫害
D.通过增加单位土地的有效光合面积,提高光能利用率
第四章 生物的分类
第一节 生物的分类方法
30.(2012威海30)下表是根据各类植物的特点,对大豆、玉米、银杏、蕨菜、葫芦藓、水绵六种植物进行的分类。其中②和⑥分别表示的是( )
A.玉米和蕨菜 B.大豆和水绵 C.银杏和葫芦藓 D.玉米和水绵
第二节 生物的分类单位
1.(2012·山东菏泽,5)在生物分类等级中,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最多的和最少的分别是
A.种、界 B.界、种 C.门、界 D.种、科
2. (2012烟台,2)生物分类的最基本单位是?( )
A.门 B.纲 C.科 D.种
3.(2012聊城,4)冠县的鸭梨、茌平的圆铃大枣、莘县的香瓜,都是“江北水城”的特产。下面对它们的分类不符合植物分类依据的是( )
A.都属于种子植物 B.都属于被子植物 C.都属于双子叶植物 D.都属于陆生植物
4.在生物的七个分类等级中,所含生物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相似程度最高的是
A.种 B.科 C.门 D.纲
第一单元 奇妙的生命现象
第一章 认识生命现象
第一节 生物的基本特征
1-5.CD
第二节 生物的生活环境
1-5.A
第三节 生物学的探究方法
1-5.DACAB 6-10.DBCAD
11.(1)调查法 (2)见右图 (3)下降
(4)男性多于女性
第四节 生物学的研究工具
1-5.DBAAB 6-10.BDC
第二章 观察生物结构
第一节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1-5.AAABC 6-10. ACDCA 11—15.
11. (1)生理盐水(2)对光(3)物镜和装片相碰(4)转换器
12.(1)乙 CDB (2)C 细胞核 (3)线粒体(4)生理盐水 (5)3 细准焦螺旋 左上方
第二节 细胞的分裂与分化
1-5.DCCDD 6-10.AB
8.(4分)(1)分裂 分化 (2)神经 (3)系统
第三节 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1-5.DD 6-10.
第二单元 多彩的生物世界
第一章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节 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
1-5.BBDDB 6-10.CAB
第二节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1-5.ACB
第三节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1-5.DDBBC 6-10.ACCD
10.(1)将叶片中的有机物消耗掉(或消耗掉有机物)
(2)对照 (3)乙 2(4)绿 黄白色 (5)未遮光 淀粉(5)光
11.(1)原料 条件 产物 场所 (2)合理密植 提高光照强度 (3)营养物质和能量 氧气和二氧化碳
第四节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1-5.DDBBC 6-10.B
7. (1)再设置一个同样的装置,将小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换成清水(2)黑暗 光合(3)蒸腾(4)导管
8.(1)叶绿体 氧气 (2)二氧化碳 变浑浊 (3)气孔 水分和无机盐(4)器官
9. (1)1 (2)水、空气 (3)根部不能进行呼吸作用 (4)样本(或大蒜幼苗)数量少
10.(1)蒸腾作用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2)A 叶 A和C(A、C)(3)6气孔 下
11.(1)二氧化碳 (2)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清水(蒸馏水) (3)移走小烧杯
12.(1)生产者 分解者(2)绿色植物(3)呼吸作用(4)随手关灯、不用一次性筷子
13. (l)形成层组织 (2)光合作用 (3)银杏果(银杏种子)的外面无果皮包被,而杏子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表述合理即可得分)(2分) (4)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2分) (5)蒸腾作用的强弱与叶片的表面积有关,表面积越大,蒸腾作用越强,表面积越小,蒸腾作用越弱。(表述合理即可得分)(2分)
第五节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5.DD
3.(1)气孔 光合作用 减少呼吸作用的消耗(2)减少蒸腾作用散失水分(3)呼吸作用
4.⑴ 叶绿体 二氧化碳和水变成有机物和氧气(或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并放出氧) 释放有机物中的能量(意思对即可) ⑵ ④ ⑶ 根毛 气孔⑷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及蒸腾作用
第二章 生物圈中的动物
第一节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1-5.BD
第二节 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1-5.ABDBD 6-7.DCCDB 11—15. C
12.蝗虫④⑤ 鲫鱼③ 家鸽①⑦ 家兔②⑥⑦
13.(1)鱼的尾鳍能产生前进的动力,改变运动的方向 (用木板或纱布)捆绑鱼的尾鳍,观察鱼运动的变化
(2)小麦种子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金鱼藻在光下产生了氧气 金鱼藻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
14.⑴ B、D、E,C、D、E ⑵ 气管 皮肤 气囊 ⑶ 大、薄、轻(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其它言之有理的说法也可)
第三节 动物的运动
1-5.DDCCA 6-10.D
7.(9分)(1)奔跑(或蠕动等) 跳跃(2)生活环境(或环境) 繁育后代 昆虫
(3)变异 环境 骨 骨骼肌(或肌肉)
第四节 动物的行为
1-5.DDADB 6-10.BBADB 11-15.B
12.(1)迁徙 繁殖 先天性 遗传物质 (2)性外激素 信息交流 (或通讯) (3)学习 生活经验和学习 两方面答全得分
13. (I)完全变态 (2)防止叶子的颜色、形状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表述合理即可得分) (3)③ (4)桑叶和其他植物叶(2分) (5)D(2分) (6)减少实验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表述合理即可得分)
第五节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5.C
第三章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
第一节 病毒
1-5.CB
第二节 细菌
1-5.AAC
第三节 真菌
1-5.DDCD
第四节 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5.ACBB
第四章 生物的分类
第一节 生物的分类方法
1-5.B
第二节 生物的分类单位
1-5.ADDA
光合作用
叶绿体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氧气
光能
①
③
②
④
蛇
天鹅
鲫鱼
家兔
有茎叶
叶脉为平行脉
(一片子叶)
叶脉为网状脉
(两片子叶)
种子有果皮包被
种子无果皮包被
有种子
有根
无根
(假根)
无茎叶
无根
无种子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植物
PAGE
第21页共21页
2012年山东生物中考试题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