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周长表格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周长表格式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10-25 07:11: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周长》
学科 三年级数学
学情 分析 新课标指出:要结合实例认识周才,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才。《周长》是一节概念课,这一课是在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只有对周长的概念做到真正理解对后面的周长计算、测量及应用有更好的认识。 本课的教学以学生最大程度参与为基本原则,采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到学习中,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发现知识和学会学习的过程,因为周长是一个数学概念,在整个小学阶段,大部分概念没有下严格定义,而是从学生所了解得实际事例或已有的经验出发,帮助他们感悟概念的本质属性。所以本节课的教学结合了大量实物图形,通过学生的感知,动手操作来理解周长含义。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 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认识和理解周长,能测量并初步计算平面图形的周长。 过程与方法: 2.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通过自主探索,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愉悦,并对数学产生求知的兴趣和积极投入的情感。
教学 重点 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认识周长,初步理解周长的含义。
教学 难点 理解平面图形的周长,学会探索图形周长的测量方法。
教学 准备 教师:教学通2.0、网络空间、课件、尺子、 学生:学习单、直尺、毛线、硬币
教学 过程 一、谈话,情景引入,揭示课题 今天天气真好,老师的心情也特别好,因为和你们这么多可爱的孩子在这上课,你们开心吗?(开心)真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今天是9月3日,是星期几呀?(星期四)星期一还可以说成是(周四),师出示“周”,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个字吗?(认识)那你能用它组组词吗? 预设:(周围,一周,周长等)分别请学生解释什么意思 看来“周”字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意思,老师也组了一个词周长,周长,知道是什么意思吗?你是怎么理解的? (揭示课题,板书:周长) 【设计意图:通过聊天,让学生表达自己已有经验中对周才的理解,并提出对周长的学习兴趣,带着兴趣问题出发开始进入课堂】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一)、辨一辩(感知一周) 刚才同学们理解的周长,提到了一个词一周,昆虫王国里的小动物正因为这事起争执呢,想请你来当裁判员,你们愿意吗?(愿意)怎么回事呢,这是一片树叶,小动物沿着树叶散步,三只小动物都认为自己走了了树叶的一周,谁对了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利用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资源中心的动画素材) 1.他们是怎么走的,走的是一周吗?说说理由。 2.小结:看来树叶的一周不仅要沿着边线还要从起点出发再回到起点。 (1)像这样沿着树叶的边线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 【设计意图:利用江西教育服务平台里的资源,动画播放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辨一辩,3只小动物分别走树叶的路线,进一步感知一周是边线一周的长度,从起点回到起点。】 (二)、指一指 1.指一指数学封面的周长 除了树叶有周长,生活中还有很多物品也有周长,出示课本(长方形)数学书的封面有周长吗?请你和同桌指一指,哪一段是数学书的周长呢一人上来指,长从起点出发,沿着它的宽长宽长又回到起点,就是数学封面的周长,(数学书封面一周的长度就是数学书封面的周长) 2.找生活中的周长 生活中还有哪儿又周长呢?课桌表面的周长你能找到么?三角尺。学生汇报。2-3人尽量说完整,课桌表面一周的长度就是课桌的周长。(利用教学通2.0的配套资源课件出示数学书83页例3主题图) 【设计意图:通过指一指,找一找生活中的周长,体验从一周到周长,利用教学通2.0的配套资源课件出示数学书83页例3主题图,进一步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 (三)、描一描 1.完成答题纸 生活中物体的周长你们会找了,那你能找到这些图形的周长吗?请你描出他们的周长。 学生完成答题纸,描完了了吗?谁能说说看 描周长需要注意些什么? 展示学生作品,你们来评价看看。 利用希沃投屏助手展示,讲解。 请一位同学到讲台上展示他是怎么描的,此题用的是教学通里的资源“数学探究描一描,初步认识周长”动画。 像这从起点出发,沿着边线又回到起点,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封闭图形,小结: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2.出示角,它有周长吗?为什么。 (没有从起点出发回到起点,像这样不封闭的图形叫做不封闭图形它没有周长) 3.对比小结。 【设计意图:结合开课的谈话,让学生通过描一描,指一指等活动,使学生经历丰富的感知过程,理解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利用多媒体设备让学生清晰的从理性上认识周长,并且通过不封闭图形的对比进一步加深感受。】 (四)、量一量 1.探究直边图形周长 教师先出示下图中三个直边图形,生求出三个直边图形的周长。交流:师:这些图形有周长吗?它们的周长是多少呢?可以怎么求。 生:先量出每条线段的长度再相加。出示题目, 分组操作,问:用手机拍摄讲解,这是什么图形,你量了了几条边的长度。 生小结:有几条线段就把几条线段的长度加起来就是他们的周长(长度和)。 探究树叶圆等图形周长 小组合作探究: 师:这个圆和刚才的树叶,我们能怎测量它的周长呢?用尺子可以吗,(不可以)那应该怎么办呢,我们用实物来帮帮我们。这是一枚圆形的硬币,还有一根毛线,你有什么好方法测量它的周长吗? (1)分小组动手操作。 (2)学生汇报:绕线法,滚动法。 (3)教师用教学通里的资源“数学探究,用绳子周长”展示树叶和爱心等曲线图形的周长用绳子如何测量。 师小结:测量周长有些规则的图形咱们可以用尺子直接测量,有些不规则的图形,可以化曲为直进行测量。 (4)出示软尺,等各种尺子,人类很聪明,根据物体的形状设计了各种尺子,只要你善于动脑筋,是没有什么不能解决的。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和周长成为了好朋友 【设计意图:在初步建立周才的概念之后,引导学生探究不同图形的周长,鼓励学生利用现有工具思考并得出测量周长的不同方法,给学生提供足够思考、交流、实践、探究的空间,利用资源库的动画帮助学生更加直观的认识用绳子如何测量周长,引导学生经历体验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体会有些图形周长计算的特殊性。】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一)、想一想 1.想一想:这是一根铁丝,长20厘米,它可以变成各种图形,瞧我把它变成了正方形,还可以变成,长方形,还有这么多,这些图形有周长吗?指名表达。分类,封闭不封闭。 小结:我们知道,哪几个图形有周长,哪几个没有他们的周长又是多少呢?他们的周长都是20厘米。无论变成什么样的封闭图形,他的周长都是20厘米。 【设计意图:借助铁丝变形,实现从线段长度到图形长度的拓展,通过变形,铁丝变成两类图形,进一步巩固封闭图形与不封闭图形,在变形过程中感受化曲为直】 (二)、数一数(利用教学通里的资源“数学探究拼小正方形求周长”动画) 1. 用边长是一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下面图形,教师利用动画先拼组了几个图形,他们的周长是多少呢?(这些几何图形,你能数出他们周长吗) (1)请学生到一体机上用动画数一数。并且利用自带功能列出算式,这位同学描的是这个图形的周长吗?是多少厘米你?对答案,怎么数呢? (2)讲评小结:动画演示,描出图形的边线,沿着边线看看有几条这样的线段。 (3)讨论小结。正方形拼组一起时,我们只需要测量边线的长度。 【设计意图:在思辨过程中加深对周长概念的理解,几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拼组在一起,让学生利用自己对周才的理解找到拼组后图形的周才,也为接下来学习后后面的知识埋下伏笔】 (三)、比一比,谁走的路程长 1.三只小动物来到了格子图上跑步,这回谁走的路程长? 2.课件出示教学通资源库的“数学探究,周长—比一比”。 3.探究解决方法: (1)通过数格子计算,得到每个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再比较周长。 (2)将相应的边通过平移,转化成完全一样的图形,说明周长相等。 【设计意图:渗透转化的思想,通过媒体的直观演示帮助学生直观的了解通过平移可以变成完全一样的图形,帮助学生学会用转化的思想解决问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些什么收获呢? 回忆一下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是周长?手指板书,封闭图形一周 【设计意图:对整堂课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和概括,对重点知识画龙点睛,有利于学生将新知识纳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去,有效提高学生语言概括能力和整体思维能力。对自己的课堂表现有自己的判断。】 【板书设计】 周 长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化曲为直 【设计意图】:板书直观明了,既让学生明晰周才的概念,又让学生对于测量曲线图形的周长方法。 五、课后作业 (一)、完成数学书配套练习。 (二)、完成教学通配套课堂活动,“认识周长数学活动二和四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