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一、单选题
物体置于焦距为的凸透镜前,得到了一个放大的像
A. 若像是正立的,那么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
B. 若像是正立的,那么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而小于
C. 若像是倒立的,那么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而小于
D. 若像是倒立的,那么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
把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距凸透镜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小红用此凸透镜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第一次实验时蜡烛和透镜放在图示位置光屏未画出,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然后再移动蜡烛、光屏继续进行实验,下列实验结果准确的是
A. 第一次得到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B. 第一次实验的成像规律可应用于幻灯机
C. 将蜡烛从图中位置向刻度处移动的过程中,光屏上得到的像逐渐变大
D. 当物距为时,光屏上得到等大的像
小军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在凸透镜的两侧,蜡烛放置在刻度线处,如图所示,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的虚像
B. 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正立的像
C. 该实验现象能说明照相机的成像特点
D. 如果把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光屏上的像是缩小的
物理课上,同学们手持凸透镜观察窗外远处的高大建筑,观察到的清晰的像为
A. 正立缩小的像 B. 正立放大的像 C. 倒立放大的像 D. 倒立缩小的像
物体离凸透镜厘米时,能在光上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像,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如果物距小于厘米时,一定不能成实像
B. 如果物距等于厘米时,一定成放大的实像
C. 如果物距大于厘米时,一定成放大的实像
D. 改变物距,当像距为厘米时,在光屏上得到的是放大的像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放大的像。要使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下列做法中,可行的是
A. 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
B. 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
C. 蜡烛、光屏都不动,透镜向光屏方向移
D. 蜡烛、光屏都不动,透镜向蜡烛方向移
如图甲所示,把一支铅笔水平地放在空玻璃瓶的后方,透过玻璃瓶观察到的情形如图乙;将玻璃瓶灌满水后,将铅笔由靠近玻璃瓶的位置向远处慢慢地移动,同时透过玻璃瓶观察铅笔的像.
关于以上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如图乙,人能透过空玻璃观察到铅笔是光的反射成像,此像是虚像
B. 人透过装水的玻璃瓶可以观察到如图所示的像,此像是虚像
C. 人通过盛水的玻璃瓶可以观察到如图所示的像,此像是实像
D. 人通过盛水的玻璃瓶可以观察到如图所示的像,此像是实像
如图,小强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他得到以下结论,你认为正确的是
A. 蜡烛置于点时,在光屏上能成一个放大的像
B. 蜡烛置于点时,在光屏上能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
C. 蜡烛从点向点移动,光屏上的像逐渐变大
D. 蜡烛从点向左移动,光屏上的像逐渐变大
某物理兴趣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过程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和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A. 实验中所使用的的凸透镜焦距为
B. 物体放在点对应的位置上,成缩小倒立的实像
C. 物体放在点对应的位置,放大倒立的实像
D. 物体从点移到点的过程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小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情景,下列有关设计和说法中错误的是
A. 该装置的应用是照相机
B. 若只将光屏和蜡烛互换后,光屏上仍能成清晰的像
C. 若在透镜前佩戴一个近视眼镜,保持光屏不动将蜡烛靠近透镜后光屏上能成清晰的像
D. 烛焰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以速度从处匀速运动到处为焦距,这段时间内像移动的速度为,则
二、填空题
一幅如图甲所示的漫画立在桌面上。小霞把一个装水的玻璃杯放在漫画前,惊奇地发现:透过水杯看到漫画中的老鼠变“胖”了,还掉头奔向猫,如图乙。小霞观察分析:装水的圆柱形玻璃杯横切面中间厚,边缘薄,起到______填“平面镜”、“凸透镜”或“凹透镜”的作用,使图片横向放大、颠倒,透过水杯看到的是老鼠的______填“实”或“虚”像,此时老鼠到玻璃杯的距离满足______填“”或“”。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把蜡烛、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三者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该像为倒立、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生活中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利用了这个成像规律。
通过实验,可以归纳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请将下面的结论补充完整:
当物距时,在凸透镜另一侧形成______立______的______像。
当物距时,在凸透镜另一侧形成______立______的______像。
当物距时,在凸透镜同一侧形成______立______的______像。
当物距______时,成的是实像,而且是______立等大的。
三、实验探究题
小明用光具座、光源、凸透镜、光屏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如图所示,将光源放在刻度处时,移动光屏可得倒立、等大的清晰像,此时光屏在刻度处,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
把光源向左移至刻度处时,将光屏向______左右调节,得到像的性质与______成像性质相同。
把光源放在刻度处时,人眼通过透镜看到的像是图中的______。
用该透镜模拟探究人眼视力缺陷的实验中:出现如图的情形,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透镜向______选填“上”或“下”调整.
当烛焰距凸透镜时,能成倒立、______的实像;当烛焰向右靠近透镜移动后,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
在上一步实验获得清晰的像后,小明取了一副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如图,可将蜡烛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才能在光屏上再次获得清晰的像。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用刻度尺测量凸透镜的焦距______;
如图乙所示,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像的性质是______的实像;
如图丙所示,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刻度线处,则人眼在图中______处能观察到烛焰的像;
实验完成之后,小明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如图丁,因为近视眼镜对光有______作用,所以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若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烛焰像,在不改变凸透镜和光屏位置的情况下,应将蜡烛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解析】略
2.【答案】
【解析】解:
、把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距凸透镜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为;由图可知,此时的物距为,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其应用是照相机,故AB错误;
C、将蜡烛从图中位置向刻度处移动的过程中,物距变小了,像距会变大,光屏上得到的像逐渐变大,故C正确;
D、当物距为时,物距等于焦距,不成像,故D错误。
故选:。
把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距凸透镜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为;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其应用是照相机;
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像变大;
当物距等于焦距时,凸透镜不成像。
本题考查凸透镜焦距和凸透镜成像的特点,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特点与物距、像距的关系,难度不大。
3.【答案】
【解析】解:、已知凸透镜焦距为,保持透镜在刻度线处不动,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刻度线处,物距为,则此时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所以在光屏上可呈现烛焰清晰倒立、放大的实像,其应用是投影仪,故ABC错误;
D、由题可知凸透镜此时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把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根据光路可逆可知,光屏上能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故D正确。
故选:。
已知凸透镜焦距,首先求出物距,然后根据物距与焦距的大小关系得出成像特点及应用;
凸透镜成像时,光路可逆。
要熟记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特别搞清物距与像距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4.【答案】
【解析】
【分析】
凸透镜成像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距。
本题考查对凸透镜成像的理解,物体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像成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像光线继续向前传播,进入人的眼睛。
【解答】
同学们手持凸透镜观察窗外远处,高大建筑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5.【答案】
【解析】
【分析】
掌握凸透镜成像的几种情况,根据物距和焦距、像距和焦距的关系判断凸透镜的成像情况。
首先根据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时,物距和焦距的关系求出凸透镜的焦距,然后再通过物距和焦距,像距和焦距的关系判断凸透镜的成像情况。
凸透镜成像的四种情况: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解答】
光屏上能呈接到的像是实像。物体离凸透镜时,凸透镜能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
A.如果物距小于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不符合题意。
B.如果物距等于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不符合题意。
C.如果物距大于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不符合题意。
D.当像距为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符合题意。
故选D。
6.【答案】
【解析】
【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关键是记熟成像规律,并搞清物距像距之间的关系。
凸透镜成实像时:
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像在焦距和倍焦距之间;
物距小于像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像在倍焦距之外。
【解答】
由题意知,此时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放大的像,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像距大于二倍焦距;要使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缩小的像,则物距大于,像距处于和之间;
若透镜不动,要让物距大于,应将蜡烛远离透镜移动,此时光屏应靠近透镜移动,故AB不符合题意;
若蜡烛、光屏都不动,要让物距大于,应将透镜向光屏方向移,故D不符合题意、符合题意。
7.【答案】
【解析】
【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涉及到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等知识,属于一道光学综合题.此实验最好亲自做一下比较好。
由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当物距在一倍焦距以内时,得到正立、放大的虚像;物体在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时,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时,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
【解答】
把一支铅笔水平地放在空玻璃瓶的后方,透过玻璃瓶观察到图乙的像是光的折射成像,此像是虚像,故A错误;
玻璃瓶装满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当铅笔由靠近瓶子的位置逐渐远离时,透过透镜会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并且先逐渐变长变细;如图;
当到达某一位置时,铅笔尖忽然改变方向,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如图;继续移动像逐渐变短变小,如图;只有图情形不能在以上过程中观察到。
综上分析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8.【答案】
【解析】略
9.【答案】
【解析】解:、,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如图,时,所以,故A错误;
B、物体放在点对应的位置上,像距大于物距,成放大、倒立的实像,故B错误;
C、物体放在点对应的位置,物距大于像距,成缩小、倒立的实像,故C错误;
D、物体从点移到点的过程中,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故D正确。
故选:。
根据凸透镜成像的四种情况和应用进行判断: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
,成倒立、等大的实像,,一般用来求凸透镜的焦距。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
当物距大于焦距时,凸透镜成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
凸透镜成像的四种情况和应用,以及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像距、像之间的关系,是凸透镜成像习题的重要依据,一定要熟练掌握。
10.【答案】
【解析】解:、因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故A正确;
B、根据光路可逆若只将光屏和蜡烛互换后,光屏上仍能成清晰的像,故B正确;
C、若在透镜和蜡烛之间放一近视镜片,近视镜片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折射光线延迟会聚,故保持光屏不动将蜡烛远离透镜后光屏上能成清晰的像,故C错误;
D、烛焰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以速度从处匀速运动到处为焦距,这段时间内像移动的速度为,则,故D正确。
故选:。
当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摄像机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根据光路可逆分析;
凹透镜对光线右发散作用;
物体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像移动的速度大于物体移动的速度。
本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及特点的应用,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关键
11.【答案】凸透镜 实
【解析】解:圆柱形玻璃杯盛满水,圆柱形玻璃杯中的水中间厚边缘薄,形成水凸透镜;该凸透镜能使图片横向放大、颠倒;由乙图可知,此时的老鼠的像与甲图中的老鼠相比,是放大的,左右颠倒的实像,所以此时的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即。
故答案为:凸透镜;实;。
透明物质可以制成中间厚边缘薄的凸透镜,物体置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水、玻璃、水晶、冰等透明物质,都可以制成凸透镜和凹透镜,虽然材料不同,对光线的作用相同,成像性质相同。
12.【答案】缩小 照相机
【解析】解:由图可知,物距大于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故答案为:缩小;照相机。
当物距大于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根据这个原理制成;
本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不仅要掌握成像特点与物距像距之间的关系,而且要善于总结规律。
13.【答案】倒 缩小 实 倒 放大 实 正立 放大 虚 倒
【解析】解:当物距时,在凸透镜另一侧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当物距时,在凸透镜另一侧形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当物距时,在凸透镜同一侧形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当物距时,成的是实像,而且是倒立等大的。
故答案为:倒;缩小;实;倒;放大;实;正;放大;虚;;倒。
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
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大于二倍焦距;
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体和像同侧;
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成正立等大的实像。
本题考查凸透镜成像规律,牢记知识点即可。
14.【答案】 左 照相机 下 放大 右 左
【解析】解:光源在刻度线处,凸透镜在处,物距,成倒立等大的像,所以像距等于物距等于倍焦距,所以焦距;
光源在刻度线处,距凸透镜,即,所成像在倍焦距与倍焦距之间,即在刻度线之间,所以光屏向左移动,所成像的性质是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所成像的性质相同;
光源在刻度线处,距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选C;
像在光屏中心的上方,可通过向下调节凸透镜或向上调节蜡烛,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当烛焰距凸透镜时,即,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蜡烛靠近凸透镜,像将远离凸透镜;
近视眼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保持光屏不动,可将蜡烛远离凸透镜,使光屏再次呈现清晰的像。
故答案是:;
左;照相机;
;
下;
放大;右;
左。
光源在刻度线处,距凸透镜,根据成倒立等大的像可得出结论;
光源远离凸透镜,像将靠近凸透镜,得到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光源距凸透镜,可得结论;
像在光屏中心的上方,可通过向下调节凸透镜或向上调节蜡烛,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可得出结论;烛焰靠近凸透镜,像将远离凸透镜;
近视眼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保持光屏不动,可将蜡烛远离凸透镜。
本题主要考查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熟练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是解题的关键之一。
15.【答案】 倒立、缩小 发散 远离
【解析】解:图甲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即为焦点,则凸透镜的焦距为。
由图乙可知,物距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如图丙所示,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刻度线处,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光屏上接不到,透过凸透镜观察蜡烛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与成像物体同侧,所以应从处观察;
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使原来会聚成像的光线推迟会聚,小明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像远离凸透镜,要用光屏接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右调节,即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调节,才能使像变清晰。
故答案为:;
倒立、缩小;
;
发散;远离。
平行于凸透镜主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主轴上一点,这个点叫焦点,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焦距;
凸透镜成像规律为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此时物像同侧,我们应透过凸透镜去观察这个像;
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使原来会聚成像的光线推迟会聚,像远离凸透镜,要用光屏接到清晰的像,判断光屏的移动方向。
此题主要考查凸透镜成像的应用,要熟记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特别搞清像的特点及像距与物距之间的关系。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