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第 3节凸透镜成像规律同步练习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购物支付已进入“刷脸”时代,如图所示,消费者结账时只需面对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等,确认相关信息后,即可迅速完成交易。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光经过摄像头成像利用的是光的反射
B. 摄像头成像特点与投影仪相同
C. “刷脸”时,面部应位于摄像头两倍焦距之外
D. “刷脸”时,面部经摄像头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如图是某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和物距的关系图象分析图象中有关数据可知 .
A. 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B. 当物距时,像距
C. 物距增大时,像距也增大
D. 当物距时,成的是缩小的像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处,在透镜另一侧距离透镜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照相机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工作的
该透镜的焦距一定满足
将近视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要使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光屏应靠近透镜
A. 只有和 B. 只有和 C. 只有和 D. 只有和
多选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做了如下实验:用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移动光屏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保持该透镜位置不变,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移动光屏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图中未画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验中,烛焰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
B. 实验中,像到透镜的距离一定大于
C. 若增大蜡烛与透镜的距离,所成的像会变大
D. 若使该透镜成虚像,蜡烛与透镜的距离应小于
凸透镜成放大实像和缩小实像的分界点是______;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是______。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在屏上出现的像是 填“虚”或“实”像.
请在下图中完成物体经凸透镜成像的光路图。
小明在用蜡烛作为光源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后,发现蜡烛火焰飘忽不定,像与物对比难判定等问题,小明和老师、同学一起对实验装置进行了一系列创新创新点如图所示:光具座上凸透镜所在位置为零刻度,数值向左、向右依次增大在标有均匀格子的面板上用制成字母“”状的灯代替蜡烛光屏上标有同样的均匀格子.
请分析创新后实验装置的优点:
可以直接读出物距以及
光屏上成像更清晰、
从光屏上可以准确得出像与物的 关系.
小雨做“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实验.
首先将凸透镜放在太阳下正对着太阳光,拿一张白纸在另一侧来回移动,直到找到一个 的点,量出这个点到透镜的距离为,则说明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
将 、 、 依次放置在光具座上,并调节它们三者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 ,然后开始实验.
实验发现:当物体放在倍焦距以外时,凸透镜成 、 、 像,这就是 的原理当物体放在凸透镜的倍焦距和倍焦距之间时,凸透镜成 、 、 像,这就是 的原理当物体放在焦点以内时,凸透镜成 、 、 像,这就是 的原理.
如图所示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图,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
为了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实验环境应该______选填“较亮”或“较暗”一些。
组装并调整实验器材。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______上。
如图所示,当蜡烛距离凸透镜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找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日常生活中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
将图中的凸透镜换成焦距为的凸透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找到某一位置,使像清晰的呈现在光屏上,理由是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解析】解:
A、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光经过摄像头成像利用的是光的折射,故A错误;
B、光通过摄像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的成像特点相同,故B错误;
、当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刷脸”时,面部应位于摄像头两倍焦距之外,故C正确,D错误。
故选:。
本题考查了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和应用,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搞清每种情况下的应用。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总结、寻找规律,学着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2.【答案】
【解析】
【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凸透镜成像的应用,要熟记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特别搞清像的特点及像距与物距之间的关系。解决此题的关键是通过图象确定凸透镜的焦距。然后问题可解。
凸透镜成像时,,在图象上找到对应点,根据物距和焦距的关系求出凸透镜的焦距。
凸透镜成像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若,则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凸透镜成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
【解答】
A、由图知,当物距为时,像距也为,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距等于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像距与物距相等。所以,则故A错误;
B、已知,当物距时,由图可知,像距,故B正确;
C、凸透镜成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当物距增大时,像距减小,故C错误;
D、当物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D错误。
3.【答案】
【解析】解:蜡烛距离凸透镜时,在透镜的另一侧处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实像,是照相机的原理;故错误,正确;
此时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像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即;,
解得:。故正确;
近视镜片是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所以近视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像将延迟会聚,为使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采取的方法为:使光屏远离透镜,使像成在光屏上,故错误。
故选:。
此题主要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首先要熟记规律的内容,特别是成像特点、物距、像距、焦距之间的关系。
4.【答案】
【解析】
【分析】
根据凸透镜对光线的折射作用知: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然后可知其焦距;根据图中表示的焦距与物距,利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以确定成像的性质。
当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或投影仪。
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
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本题主要考查了测量焦距的方法和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凸透镜成实像时如果物距变小,那么像距变大,像的大小也变大,凸透镜成虚像时,如果物距变小,那么像距变小,像的大小也变小。
【解答】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汇聚于点,点即为此透镜的焦点,从焦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即为焦距,则透镜的焦距为;
A、图乙中,物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图乙中烛焰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故A正确;
B、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时,。故B正确;
C、因为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故C错误;
D、凸透镜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即,故D正确。
5.【答案】二倍焦距;一倍焦距处或焦点
【解析】解: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二倍焦距是凸透镜成放大实像和缩小实像的分界点。
当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在物距小于焦距或物体在焦点之内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倍焦距处或焦点是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
故答案为:二倍焦距;一倍焦距处或焦点。
根据成缩小和放大的实像以及等大的实像时物距与焦距之间的关系。分析成实像和成虚像及不成像时的物距与像距之间的关系。最后根据分析得出结论。
此题主要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同时考查了学生根据数据得出结论的能力。在分析时要注意成像的特点与物距的关系,通过比较与焦距的关系,得出结论。
6.【答案】实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实像和虚像的概念,知道实像和虚像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
可以呈现在光屏上的像为实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的像为虚像。
【解答】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在屏上出现的像是实像。
故答案为:实。
7.【答案】
【解析】
【分析】
利用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进行作图:过光心不改变方向;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过凸透镜会聚在焦点上;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本题主要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掌握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解答】
物体发出的射向凸透镜的光线中,通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折射后的光线的交点即为物体的像,如图为物体所成的像的光路图:
8.【答案】像距 ;更稳定;大小;
【解析】
【分析】此题是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考查了实验器材的选择、调节、凸透镜成像特点。
由刻度尺可以直接读出像距大小;
灯替代蜡烛的优点是光屏上成像更清晰、稳定,并且无污染等;
由标有均匀格子的光屏可以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解析】创新后该实验装置的优点:
可以直接读出物距以及像距;
灯替代蜡烛的优点是光屏上成像更清晰、更稳定;
由标有均匀格子的光屏可以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9.【答案】最小最亮;;
蜡烛;凸透镜;光屏;同一高度;
倒立;缩小;实;照相机;倒立;放大;实;投影仪;正立;放大;虚;放大镜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涉及了如何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及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焦距;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在桌面上依次放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心;
凸透镜成实像时,根据物距和像距的关系,能判断凸透镜的成像情况:
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距等于像距,成倒立、等大的实像;物距小于像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解答】
将凸透镜放在太阳下正对着太阳光,拿一张白纸在另一侧来回移动,直到找到一个最小最亮的点,该点为凸透镜的焦点,该点到凸透镜的距离为焦距,则焦距为;
在光具座上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要使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当物体放在倍焦距以外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就是照相机的原理;
当物体放在凸透镜的倍焦距和倍焦距之间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这就是投影仪的原理;
当物体放在焦点以内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这就是放大镜的原理。
10.【答案】较暗;主光轴;缩小;照相机;不能;像距大于主光轴的长度。
【解析】解:
为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实验环境应该比较暗,这样成的蜡烛的像更加清晰;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必须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且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这样像才能成在光屏的中央。
如图所示,当蜡烛距离凸透镜时,物距大于,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找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
将图中的凸透镜换成焦距为的凸透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物距处于和之间,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大于,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不能找到某一位置,使像清晰的呈现在光屏上,理由是像距大于主光轴的长度。
故答案为:较暗;主光轴;缩小;照相机;不能;像距大于主光轴的长度。
凸透镜成像时,前后光线相差越大,实验效果越明显,蜡烛的像越明显;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必须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且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这样像才能成在光屏的中央。
物距大于,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相距处于和之间,照相机根据这个原理制成;
物距等于,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据此可以确定凸透镜的焦距;
物距处于和之间,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大于,幻灯机或投影仪根据这个原理制成;
物距小于,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根据这个原理制成。
此题主要考查了有关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首先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特点与物距、像距的关系,并能灵活应用。
第5页,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