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
考生注意:
1.木试卷分选择題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題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題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題
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題的答題区域内
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題范国:必修1、2
、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
题目要求的。)
1·西周时期楚国国君熊渠公然宣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溢”从楚成王开始,“结旧好与诸侯,使人献
天子”;楚庄王多次引用《诗经》的语句将“保德”“安民”作为其争夺华夏霸权的基础。这一变化反映出
楚国
A.宗法制度逐渐遭到破坏
B.礼乐制度趋向于等级化
C.华夏认同观念日益加强
D.儒家学说地位不断上升
2.有学者指出:“小农经济的产生,是中国古代国家集权化进程中制度性选择的必然结果。集权国家的全
面介人,是小农经济得以维持的前提。但集权国家复杂政治生态的影响,又是小农经济招致破产的重
要因缘之一。小农经济破产之时,也就是集权国家基础崩溃之日。”该学者意在强调,中国古代
A.国家与小农的共生关系
B.国家实现了对土地的直接控制
C.政府重视农耕经济发展
D动荡与剧变是重要的时代特征
唐宋时期公共水利工程项目(主要地区)统计表
西河南山西直求江苏浙江江西湖北福建
唐
北宋
12
金及同时的南宋
73
185
上表的变化表
A.中央对南方的控制加强
经济重心南移的速度加快
C.民族政权对峙弊端显现
D.南方行政区划发生根本调整
4,转运使司在宋初设置时只是中央派驻地方的监司机构,“专主粮饷”,供应军队。到南宋后期转运使司的
属官有“主管文字”幹办公事”准备差遣”“帐幹”等,属官之下配备人吏如勾押官、前行后行等。这一
变化
A.促使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
B.说明了地方行政效率提高
C.标志古代官僚政治走向成熟
D.反映出中央集权继续强化
5,《明会典》所载的明代典章制度中,有“钞法”“钱法”,根本没有“银法”。正统时期,宝钞逐渐绝迹于民间土
地大宗交易;发展至成化年间,海外白银的大量流入及普遍使用,白银成为清一色土地大宗交易的货币
【高三10月质量检测·历史第1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