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衡木(或相应器械)上侧向行进、转身及双人对行换位与游戏》(教案)体育与健康一年级上册 人教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在平衡木(或相应器械)上侧向行进、转身及双人对行换位与游戏》(教案)体育与健康一年级上册 人教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1-10-27 09:16: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在平衡木(或相应器械)上侧向行进、转身及双人对行换位与游戏》
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依据体育课程标准,坚持以“学生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运动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意识。并在教学中给学生创造条件,给学生表现和展示的机会。
二、教材分析:
“双人对行换位”是小学水平一平衡类教材的内容。本课为第二次课。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保持平衡的基础上,在狭窄器械上双人换位,提高学生控制身体平衡能力,发展臂、腿的力量和身体的协调性。
三、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年龄都在七岁左右,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活泼好动,兴趣难持久,自我约束能力差,但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比较乐于参与体育活动,柔韧性好,模仿能力强、好奇心强、绝大多数同学在幼儿园已经接触过平衡类项目的学习,能在集体活动中和他人团结合作,完成活动任务。
四:教学环境分析:
因上午九点阳光东照,故白板放置在东边大树树荫下,防止屏幕反光。本课在有一定摩擦力的塑胶篮球场上进行。体操保护垫放置和游戏部分圆周接力跑,场地的防滑效果好。练习采用的是两米的体操凳,和30x30厘米的拼接垫,拼接垫的宽度比体操凳宽8厘米。适合作为辅助教具,由易到难,逐渐提高难度。
五、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懂得双人对行换位动作方法及同伴间的保护帮助方法。
2.技能目标:80%左右的学生能掌握双人对行换位动作,并能够独立完成,20%学生能够在同伴的保护帮助下完成动作。
3.体能与健康目标:通过本课教学,提高学生的协调性、平衡能力及上下肢力量。
4.情感目标:通过练习和游戏,让学生体验快乐,勇敢果断,懂得与他人合作、交往,表现出良好的集体意识。
六、重难点:
重点:换位时,同迈右(左)侧腿,交叉迈另一腿,身体稍内转。
难点:动作协调连贯,身体平稳自然。
七、教学程序:
针对本课的目标及重、难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程序:
开始热身部分
1. 课堂常规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体育课堂常规,学习各项规矩,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热身游戏和热身操
设计意图:热身游戏“小闹钟”调动学生的身体机能的同时集中学生注意力,接着用可爱的“小鸡舞”激发学生学习乐趣,活动相应肌肉、韧带、关节达到热身的效果,为完成主教材做好充分的准备。
学习提高部分
1.身体“内转”练习(强调身体内转,脚后跟抬起。)
2.单人过“竿”换位(强调身体内转,保持换位时身体的平衡。)
3.教师故事导入,示范、讲解双人对行换位动作方法和保护与帮助的方法。
4.在拼接垫上双人换位。
(1)跟教师口令分1、2步骤练习。 (2)听哨声练习(要求动作连贯)
5.在体操凳上复习侧向行进转身。
6.抱腰双人对行换位。(教师巡视指导)
7.拉手双人对行换位。(教师巡视指导)
8.学生展示、师生白板互动、点评。
9.小组长组织尝试没有保护的情况下独立完成动作。
(1)后进生在保护帮助下看着白板视频和技术要领练习。
(2)面对面换位的时候渗透德育教育,小伙伴之间挥挥手,打打招呼。
设计意图:在教学“双人对行换位”时,教师用低年段孩子喜闻乐见的白板动画“山羊过桥”导入课题,然后教师示范、结合视频演示讲解、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动作要领和保护帮助的方法。
辅助练习部分,通过利用教具拼接垫、小皮筋,进行分解动作和辅助练习,让学生学会换位时“迈腿”和“身体内转”技术,感受平衡,分清左右,提高身体的协调性。
主教材练习部分,教师继续利用拼接垫组织学生从地垫上逐渐提高难度到体操凳上练习。练习手段从“抱腰”换位,逐渐过渡到拉手换位,让学生掌握平衡顺利完成动作。接着请优秀学生展示,利用白板进行互动,针对问题进一步尝试独立完成。练习时设置后进生区域,跟着白板动作视频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10.游戏:圆周接力
设计意图:游戏环节教师利用本课教具拼接垫,让学生进行单双脚跳跃和圆周接力跑的游戏,游戏的同时,提高学生速度,敏捷、身体协调性和跳跃能力。使学生的身体得到全面发展。培养良好的团队精神。
(三)恢复整理部分
1.师:孩子们经过强烈的体育运动后一定很累吧,下面跟着音乐我们一起做下放松活动!
2.教师和学生一起做放松操,拉伸肌肉关节。
3.教师结合本课内容进行小结
4.师生再见
5.整理器材
设计意图:舒缓温馨的音乐响起,教师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和优美的舞姿把学生带到自由自在的情境中,跟随教师一起放松,消除疲劳以最佳的状态进入下堂课的学习,最后总结本课学习内容,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布置课后作业、收拾器材。
八、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内容、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情景等为完成教学目标而采用了讲解法,示范法、比赛法等教学方法。
九、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和应对方法:
1.练习“双人对行换位”时可能会出现失去平衡,掉下体操凳,因此教师在教具体操凳贴上上凳标记和脚丫标记提醒学生面对面换位时的距离,和上下凳的位置,防止学生重心侧倾翻凳。
2.分组自行练习以及游戏时打闹容易导致受伤,应加强保护帮助和思想教育,练习前应加强专项辅助练习。
十、教学效果预计:
1.预计80%左右学生能掌握双人对行换位基本技术动作,20%同学在保护帮助下完成动作。
2.预计本课学生练习密度:50%左右 平均心率:125次/分钟
最高心率:160次/分钟
十一、场地器材及布置:
场地器材:篮球场一块、希沃白板一台、拼接垫80块,体操凳7张,体操垫14块。
教案
学校: 班级:一年(4)班 人数36人 课次:第二课次
授课教师: 指导教师: 时间:
教学 内容 1、在平衡木(或相应器械)上侧向行进、转身及双人对行换位 2、游戏(圆周接力) 重点: 换位时,同迈右(左)侧腿,交叉迈另一腿,身体稍内转 。
难点: 动作协调连贯,身体平稳。
教 学 目 标: 认知目标: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懂得双人对行换位动作方法及同伴间的保护帮助方法。 技能目标:80%左右的学生能掌握双人对行换位动作,并能够独立完成,20%学生能够在同伴的保护帮助下完成动作。 3、体能与健康目标:通过本课教学,提高学生的协调性、平衡能力及上下肢力量。 4、情感目标:通过练习和游戏,让学生体验快乐,勇敢果断,懂得与他人合作、交往,表现出良好的集体意识。
课的结构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方式与组织措施 时 间 次数
开 始 热 身 部 分 课堂常规 1、体委整队集合,报告出勤人数。检查着装。 2、师生问好,安排见习生。 3、教师宣布本课教学内容、目标和要求。 二、反应游戏(小闹钟) 1、坐下 2、绕垫两圈 3、前后换位 4、原地跳4下 三、热身操(小鸡舞) 1、头部运动 2、肩部运动 3、上肢运动 4、腹背运动 5、弓步压腿 6、提膝跳跃运动 组织一: 教法:教师讲解上课内容,提出练习要求及安全事项。 要求:学生精神饱满,认真听讲,集合快、静、齐。 组织二 教法与学法:在音乐背景下,跟随老师做反应小游戏和小鸡舞。 要求:学生富有活力,认真模仿,动作舒展,有力度。 1 分 钟 3 分钟 3 分钟 1 次 4 x 8 拍
学 习 提 高 部 分 一、辅助练习 (1)、身体“内转”练习 (强调身体内转,脚后跟抬起。) (2)、单人过“竿”换位 二、双人对行换位练习 动作要领:两人相遇时对面站立,互拉双手,身体保持平衡。换位时两人各先迈右(左)腿,使身体稍内转,接着左(右)腿交叉迈过。两人换位后放手,保持好平衡,然后各自继续前进。 保护与帮助:两人对行换位时,保护者用手托扶住其中一人的身体。 重点:换位时,同迈右(左)侧腿,交叉迈另一腿,身体稍内转。 难点:动作协调连贯,身体平稳。 三、游戏(圆周接力) 方法一:学生分四组站于起跑线后,教师发令,每组第一名学生出发,单双脚跳过拼接垫后,绕圆周跑一圈,回到队伍与下一位同学击掌交接棒,如此依次进行,最快完成的组获胜。 规则:1、在比赛中,必须与前一个同学击掌交接棒后,才可跑出。 组织三: 教法与学法: 1、教师故事导入,示范、讲解双人对行换位动作方法和保护与帮助的方法。 2、组织学生进行双人对行换位练习。 (1)在拼接垫上双人换位。 (2)在体操凳上复习侧向行进转身。 (3)抱腰双人对行换位。 (4)拉手双人对行换位。 (5)优秀学生展示、白板互动、点评。 (6)小组尝试独立完成动作。(后进生在保护帮助下练习。) 要求:1、学生积极参与,认真思考,互相鼓励、胆大心细。 2、练习中注意安全。 组织四:(圆周接力) 组织五: 教法与学法: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练习要求及注意事项。 2、学生认真听讲,仔细观察。 3、组织学生游戏比赛并适时指导。 4、教师集中点评。 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团结协作,注意安全。 3 分钟 20分钟 6 分钟 每个练习 2 / 3 次 2 次
恢 复 整 理 部 分 教师领做放松活动 (宝宝树) 二、教师课后小结 三、师生再见,收拾器材 教法:1、教师创设意境,引领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放松身心。 2、教师针对学习情况进行小结。 3、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谈谈对本课的 体会。 要求:1、放松时深呼吸,动作舒展。 小结时学生能够倾听,互评,表达。 5 分钟 4 x 8 拍
场 地 器材: 篮球场一块、希沃白板一台、小垫子80块,体操凳7张,体操垫12块 预计 运动 负荷: 预计练习密度:50%左右 平均心率:125次/分钟 最高心率:160次/分钟
课后 反思: 首先肯定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积极主动,能跟着教师的故事导入进入到练习中,课堂氛围好,师生关系融洽。整节课练习强度,密度达标,课后学生意犹未尽。练习与游戏场地器材布置合理,利用率高。整节课基本能达到预计效果。 本节课也有不足:在教学重点的教学和提示上教师做的比较到位,但对于难点的突破,稍有欠缺。经过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基本都能掌握本节课的重点,难点部分学生能做到换位时身体保持平稳,但在动作协调连贯这点上,我发现少数学生在换位的时候还是不能一步迈到同学身后,而是用小步移动的方法进行换位,这一点在下节课教师要注意多提示换位的时候身体连贯协调。
学生心率脉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