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直角坐标系》教学案例
教学对象:年级:八年级 学科:数学 单元:第三单元第二节第一学时
教学内容:《平面直角坐标系》
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我校经过几年的研究和探索,现全校全面实施“三段六环”教学模式。(“三段”是指将一节课分成三个阶段,即自学、内化、反馈三个阶段;“六环”指落实“确立目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总结归纳——课堂检测”六个教学环节)进而真正打造高效课堂。课堂教学中借助敏特数学多媒体息技术打造个性化,智能化,高效化的课堂已经成为我校课堂教学的常态化,正是在此背景下,学校开展智慧课堂,未来课堂,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也正是按照学校的要求展示。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基础较为扎实,观察力、理解力、动手能力较强,课堂上,多数学生能积极思考问题,好奇心强,喜欢探索身边的事物,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已经有了初步的小组合作交流的经验,而本节《平面直角坐标系》恰恰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操作机会,学生已具备了学习本节课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基础。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平面直角坐标系”作为七年级学过的“数轴”的进一步发展,它是实现了认识上从一维空间到二维空间的跨越,构成更广泛范围的数形结合、数形互相转化的理论基础。它是以后进一步学习函数、三角函数及解析几何等内容的必要知识。所以平面直角坐标系是沟通几何与代数的桥梁。教材编写把“平面直角坐标系”单独作一章并放在八年级上册的“一次函数”前面,这减轻了九年级初三知识的压力,又使学生尽早认识直角坐标系这种优势的数学工具,从而更快更好的感受数形结合的先进数学思想。
教学目标
1.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概念;
2.会正确地画出直角坐标系;
3.能在建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由点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由坐标描出点的位置,并能总结出点的坐标特征。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位置确定的重要性,了解和认识平面直角坐标系,充分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难点
从自学活动中发现知识,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合理清晰地来表达出自己的思维过程.能应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法分析
本节课我采取了如下的教法:
1.设置自学提纲,鼓励学生登陆敏特数学平台进行自主学习,线上线下,课内课外,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2.教学中设置自学检测,内化知识,及时诊断学生自学的效果,利用大数据分析跟踪指导学生的学习。
3.借助敏特数学智能教学平台,实现师生,生生互动,来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成教学目标的落实。
4.教学中我将敏特数学,教学智能平台相互结合,通过三段六环教学模式,解放课堂,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让各类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课堂教学注重学生的展示、交流,思维的激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想说、想做、敢说、敢做,让学生通过平板电脑,让敏特数学的优质资源在课堂教学中得以充分发挥利用,从而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学法分析
在学法上我选择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实现教师角色上的转换,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课前勤学,课上会学,最终乐学,从而达到让素质教育走进课堂的目的。
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学要求:
硬件要求:
要求信息中心确保未来教室的多媒体教学功端能正常运行;网速平稳正常。
学习要求:
1.教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
2.要求全体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进行有效的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3.引导学生拓展应用,升华知识内涵,注重综合能力的提升。
(二)教学任务:
1.登陆敏特数学进行网上自主学习,完成敏特数学网上视频观看任务,掌握本节课的基础知识。
2.完成敏特数学网上同步课堂练习,加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完成教师设计的课堂测评练习,了解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并及时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点拨和讲解指导,内化知识。
4.学习速度快的同学完成课堂讨论,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让分层教学开花结果。
5.要求学生完成课后老师布置的网上作业。课堂教学中知识掌握不好的同学课后继续登陆敏特数学进行二次学习,完成课内课外的互补。
(三)教学过程(敏特数学助力课堂)
环节一:知识回顾---情景引入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情景再现,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无处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应用意识。
敏特数学助力课堂教学情况: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环节二:出示目标---自主学习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师真正解放学生,解放课堂,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登陆敏特数学学习平台,借助微课视频,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微课助学,激发学生的思维。
敏特数学助力课堂教学情况:全班同学利用平板电脑用自己的账号登陆敏特数学学习平台,观看微课视频,进行网上自学。通过视频观看,学习,落实教学目标,激发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学生观看视频自学的过程中,教师走下讲台,指导学生的学习,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教学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双边关系更加融合,教师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学习者的角色得以充分体现,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真正解放学生,解放课堂。我的课堂我做主,我知识我来学。
环节三: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敏特数学网上自学,了解了本节课的基本知识,但是知识的掌握情况到底咋样,应用情况咋样,必须要及时检测,了解,此环节就是检测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同时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对此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
学习效果:学生通过前面的自学,微课视频,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知道了有序数对的作用。让生活和数学紧密联系起来,加强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学生自己可以单独完成。
敏特数学助力课堂教学情况1:学生自学环节结束后教师通过设计课堂知识检测练习,及时检测学生通过自学,掌握知识的情况。同时教师及时打开对敏特数学后台分析报告,让学生了解各环节的完成情况,教师有针对性的进行二次讲解,点拨,增强学生的自学效果。敏特数学所设计的经典练习,适合各类学生的认知能力,知识点考察全面,难易适中,针对性强,有效的加强了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
敏特数学助力课堂教学情况2:为能进一步深化知识,拓展知识,教师要求学生完成敏特数学中的课堂讨论练习题,让学生自主交流,合作探究,教师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敏特数学教学平台中设计的问题讨论练习题,知识的拓展面广,内容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挑战性,学生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互相讨论完成,也可以请教老师,教学中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达到提升课堂教学高效优质的目的。
环节四:理解新知--例题讲解
设计意图:及时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进行升华。
敏特数学助力课堂教学情况:教师提问学生独立完成,引领学生回忆本节课的学习情况,学生自我展示学到的知识,获取的能力,存在的问题,同时教师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进行强调,对今后知识的应用做细节性的强调。
环节五:巩固新知--强化练习
(教师和学生共同回顾刚才自学的情况,教师通过问题的设计,了解学生自学的情况。)
设计意图:通过新课的讲解以及学生的练习,充分做到讲练结合,让学生更好巩固新知识,同时培养同学们的小组合作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教学效果:通过本环节的讲解与训练,让学生对利用新知识解决一些简单问题有更加明确的认识,同时也尽量让学生明白知识点不是孤立的,需要前后联系,才能更好地处理一些新问题。
(备注:在完成此部分教学内容时,注重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注意引导,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敏特数学助力课堂教学情况:教师设计两方面的作业,教材作业和敏特数学网上作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有选择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加强学生的人文化关怀,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环节六: 知识总结—数据分析
设计意图:通过同学们自己对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老师可以清楚的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通过大数据展示和分析,激发全体同学都能积极的利用网络空间进行自学,现在同学们回到家里就可以登陆平台进行学习, 尤其是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听懂的可以再次借助平台进行学习,进行二次加工,让学习的效果提高,有能力的学生可以提前预习,自主学习,实学习的成效更加优质,高效化。
敏特数学助力课堂教学情况:教师打开敏特数学后台大数据统计和分析,对课堂学习完成情况好和有进步的同学进行表扬激励,对学习还存问题的同学进行鼓励,对他们今后的学习提出具体的建议,教师也可以把学生学习的情况及时反馈给家长,让家长也能真实的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
第七环节:作业布置
习题(A,B组同学全做,C组同学选作)
设计意图:有效的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让各层次的学生得到自我真正的发展,为学生的学习减负。
第八环节:教学评价设计
1.教师在展示学习目标时,对学生解读学习目标的情况及时进行语言鼓励评价。
2.教师在提出自学提纲,让学生进行自学时,对各个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及时进行点评,并在自学结束后,对各组自学的情况进行检测时进行学习方法,学习能力方面的评价。
3.为能加强学生对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在微课助学环节结束后,教师及时对微课中提出的一些细节性的问题,重难点的突破方面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检测,并及时对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进行激励性评价。
4.在学生课堂内化,反馈阶段,对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表现及时进行激励性评价。
5.在课后的小结中,对本节课学生学习收获的交流时,教师及时对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情况及时进行评价。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亮点
1.用学生熟悉而又蕴含丰富数学知识的实际问题来组织教学,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亲近和价值,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研究数学的兴趣。
2.教学中留给学生足够的谈论时间和展示空间,帮助学生树立了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3.本节课以自学——内化——反馈为主线贯穿整堂课,教给了学生如何有效学习的方法。
4.敏特数学,教学智能平台助力课堂,大数据分析,真正体现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