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七上 3.1 世界的人口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地理七上 3.1 世界的人口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10-25 08:55: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世界的人口
学科 七年级地理
学情 分析 本次授课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 优点:七年级的学生刚接触地理知识的学习没多久,对于新知识的渴望度较高,兴趣较浓厚,思维活跃,有强烈的好奇心,通过前几个月的学习,已具备一定的基本地理知识。 不足:七年级学生是第一次接触人文方面的知识,在分析及表述人口增长特点及人口分布方面还存在不足,因此需要加以引导及规范,可以采用直观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
教学 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理解世界人口增长、分布特点和原因; (2)分析世界人口问题及其对社会、环境和经济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读图、绘图、计算等活动方式,培养学生获取、分析与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教学 重点 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及世界人口存在的问题
教学 难点 分析影响世界人口分布的原因
教学 准备 电脑需安装教学通2.0、希沃白板5及畅言授课助手
教学 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行为: 创设一个情境,通过假设《复仇者联盟》中灭霸要来地球,地球外交部需要选拔“世界人口普查员”和灭霸进行谈判,进而开始“世界的人口”相关知识的学习。 教师提问: 老师上课前接到了一通来自地球外交部的电话,电话里说到有一个叫灭霸的外星人要来了,那么他来我们地球做什么呢?让我们通过一段视频看看。 学生活动: 通过视频及活动,明确今天的学习课题及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 创设教学情境,通过灭霸这一电影人物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教授新课 (一)世界人口的增长 1.世界人口增长趋势 教师行为: 通过畅言授课助手将手机上的人口统计软件投屏,说明现在地球人口总数已超过77亿,通过软件也可以直观地看到人口总数在不断地增加,再加以说明根据统计平均每秒钟世界上会有4.1个婴儿诞生,让学生计算人口从10亿增长到70亿,人口每增加10亿所需要的时间,并以此推出世界人口增长的趋势。 教师提问: 自人类出现以来,世界的人口都是以每秒诞生4.1个婴儿的速度增加的吗?为什么人口增长速度越来越快呢? 2.衡量世界人口增长快慢的指标 教师行为: 先展示出生率、死亡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概念,再通过一个模型形象的向学生说明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意思及关系。 教师讲解: 容器里的水增加或者减少取决于进水口和出水口,我们把进水的速度当作人口出生率,出水的速度当作人口死亡率,那么容器内的水增加或者减少的速度就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所以衡量人口增长快慢的指标是人口自然增长率。大家注意,是衡量速度,不是总数,所以人口自然增长率越高,代表人口增长速度越快。 展示问题: 1.人口自然增长率>0时,人口总数在 ; 2.人口自然增长率=0时,人口总数在 ; 3.人口自然增长率<0时,人口总数在 。 教师行为: 为了考察大家有没有掌握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方法,请大家计算一下课本77页活动题中不同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 教师小结: 通过计算这些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个规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或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或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 学生活动: (1)计算世界人口从10亿增加到70亿,人口每增加10亿所需要的时间,得出世界人口增长趋势:世界人口增长速度不断加快 (2)思考人口自然增长率与0的关系,得出: 人口自然增长率>0,人口总数增加;人口自然增长率=0,人口总数不变;人口自然增长率<0,人口总数减少。 (3)计算不同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并总结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自然增长率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 (1)了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概念,通过模型形象生动的理解人口自然增长率是衡量人口增长速度的指标; (2)通过计算人口每增加10亿所需要的时间,让学生直观感受人口增长的趋势; (3)通过直观的模型讲解,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概念; (4)通过分析人口自然增长率数值的变化带来的人口总数的变化,让学生对人口自然增长率代表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影响。 (二)世界人口的分布 1.人口密度 教师行为: 展示“世界人口分布图”,通过赣教通2.0上的“聚焦”工具,放大图例,引导学生看图例,引出人口密度的概念,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得出人口密度大小与人口疏密程度的关系,并且总结出世界人口分布的规律。 2.世界人口稠密区与稀疏区 教师行为: 通过希沃课件制作“刮刮乐”活动,让学生通过刮刮乐形式分出“稠密组”和“稀疏组”。 让学生结合课本78页“世界人口分布图”,分组找出人口密度≥100及人口密度≤10的地区,并且分组讨论人口稠密及稀疏的原因,用时2分30秒,时间结束后,每组派一名学生代表到台上讲出本组的讨论结果。每组的教学成果通过畅言授课助手拍照传到电子屏幕上,再由学生代表上台讲解本组的成果。 在学生代表发言后,老师通过展示人口稠密区及人口稀疏区让学生看看本组找的地区和老师找的地区是否一致。在期间要引导学生分析人口稠密区人口稠密的原因及共同特征,以及人口稀疏区及其人口稀疏的原因。 通过希沃白板5上的课堂PK活动,让小组代表上来选出符合“人口稠密区”的地区和条件。 教师提问: 通过刚刚的分析,大家一起来思考总结一下影响人口分布的条件有哪些?学生活动: 通过读图及阅读课本找到人口密度的定义,并得出:人口密度大,人口稠密;人口密度小,人口稀疏; 通过分组找出世界人口稠密区与人口稀疏区,并且分析原因,展示成果并上台阐述本组成果。 结合老师展示的人口稠密区: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美洲北部和人口稀疏区:两极地区、沙漠地区、热带雨林地区和高原山地地区,对比本组找的结果进行一个补充,并在老师的引导下分析总结影响人口分布的条件有: 自然条件:海陆位置、地形地势、气候和河流等; 人文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工农业发展和交通 设计意图: 1.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读图习惯; 2.通过分组讨论及上台展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也让学生初步建立了地理各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的观念,上台展示可以锻炼学生的勇气和胆量。 3.通过“刮刮乐”形式可以增强课堂氛围,增加学生学习兴趣。 4.将人口稠密区和人口稀疏区展示出来可以让学生对相关知识点加深印象,也是对学生之前的展示进行一个补充和总结。 (三)世界人口的问题 1.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教师行为: 通过一段视频展示人口增长过快会带来的问题。再展示一些图片加以说明。 教师总结: 世界人口增长过快会带来交通拥堵、就业困难、住房紧张、粮食短缺等问题,我们发现了问题就要解决问题,我们可以采取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增长。 教师过渡: 在1982年我国为了应对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将计划生育政策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写进了宪法,那个时候的计划生育是只能生一胎,而在2016年1月1日,我国全面开放了二胎政策,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通过一则视频来看看我国为什么要开放二胎政策。 2.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 教师行为: 通过一段视频展示我国开放二胎的原因,从而引导学生找出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 教师提问: 到底是人口多好还是人口少好呢? 学生活动: (1)观看视频思考人口增长过快会带来什么问题及解决措施; (2)思考为什么我国要开放二胎政策,观看视频总结出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3)思考人口多好还是人口少好,并发表观点。 设计意图: 通过视频与图片等直观的感受世界人口增长过快与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从而让学生思考人口多与人口少是否有绝对的好坏,逐步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三、课堂小结 不管是粮食紧缺的非洲国家,还是挤公交、地铁成为常态的国家,或者是人口老龄化严重的国家,为了世界的可持续发展,人口的增长都应该与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人多好还是人少好没有一个绝对正确的答案。 恭喜今天得分高的小组成为优秀的“世界人口普查员”,请一个代表说说如果灭霸来了,你会对他说什么? 学生活动: 认真思考与聆听。 设计意图: 在小结处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的升华,突破教学重点。 四、习题巩固 1.世界人口稠密地区主要分布在( ) A.中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 B.热带雨林地区 C.干旱的沙漠区 D.地势高的高原山地 2.世界上人口稠密地区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近海平原,原因是( ) A.这里气候温和,降水较多,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农业发达 B.地处河流下游,水能资源丰富 C.地处沿河平原,便于欣赏海上风光 D.中低纬度地区,热量充足,降水稀少 3.下列国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 ) A.南美洲的巴西 B.非洲的尼日利亚 C.亚洲的中国 D.欧洲的德国 4.下图图是某个地区2010年-2020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2010年-2015年期间,该地区人口总数_____________,人口增长速度________。 (2)2010年-2020年期间,哪年人口总数最多? 五、板书设计 世界的人口 一、世界人口的增长 1.趋势:不断加快 2.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二、世界人口的分布 1.人口密度 2.人口稠密区 3.人口稀疏区 4.影响人口分布的条件 三、世界人口的问题 1.人口增长过快 2.人口增长过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