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认识时间》表格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认识时间》表格式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10-25 07:3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认识时间》
学科 二年级数学
学情 分析 通过以前的“认识钟表”的学习,学生已经对时间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认识钟表,在此基础上,教学生认识时间,使学生知道1时=60分,并学会一些有关时间简单的计算并不会太难,但由于低年级学生的生活阅历并不丰富,又是第一次接触几时几分,头脑里对时间的概念不清楚,所以帮助学生读写几时几分,初步建立时间观念并应用到作息时间,是这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 目标 1. 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 2. 让学生经历1时、1分的时间,初步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体会到时间的宝贵,养成遵守时间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3. 在认识时、分的过程中,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来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索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以及积极的学习情感与态度。
教学 重点 认识时间单位:分,知道1时=60分。
教学 难点 能5分5分地读出时间
教学 准备 课件、钟面模型、学习单。
教学 过程 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到现在我们学过了很多数字,那么你会数吗?现在老师就要请一位同学来帮老师数一数。 (1)2个2的数,数到20; (2)5个5个的数,数到40; (3)10个10个的数,数到100。 师:老师这里有一个小谜语,同学们来猜一猜,我们要上的内容就在这里面,看谁猜得对。 弟弟长,哥哥短,两人赛跑大家看,弟弟跑了十二圈,哥哥一圈才跑完。(谜底:钟表) 师: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钟表,重新再来认识它吧!(板书课题:认识时间) (设计意图:利用数字练习与谜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为学习新课创设情境。) 二、探索新知 (一)认识钟面 1.认识大格 师:钟面上都有1-12的数字,有时针、分针,还有很多刻度线,你知道在钟面怎样算是一大格吗? 生:每两个数字之间就是一大格,从12到1是1大格,1到2也是1大格。 师:你还能说说从哪到哪也是一大格吗?钟面上一共有几个大格呢?你是怎么知道的?是不是有12大格呢?我们来数一数。(小结:钟面上有12个大格) 2.认识小格 师:每个大格里有几个小格?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小格呢?小组交流后指名汇报。 (出示放大的钟面,一起数一数) 师:其他大格里也有5个小格吗?再找几个大格数一数。(小结: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 师:那整个钟面上一共有几个小格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师:12到1是5小格,到2呢?你怎么算的?到3呢?用哪句口诀?到6呢?口诀是……到9呢?从12到10有几小格?你怎么知道的?到11呢?到12呢? 生:钟面上一共有60个小格。(齐读) 在数小格时,用5的乘法口诀计算比较简单。当超出口诀的范围时,可以用每次加5的方法来计算。 (设计意图:学生对钟面上的大格和小格已有初步的认识。通过汇报与交流,加强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使学生对钟面的认识更完整、更深刻) 3.建立时、分的概念。 (1)认识“时”。 师: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大格和小格,你知道钟面上的指针是怎样走的吗?(钟面上指针走动的方向就是顺时针方向)演示:时针从12走到1。 师:它从12走到了几?走了多少?时针走一大格是多少小时? 小结: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1小时也称1时。 师:时针走2大格是几小时?走3大格呢? 师:时针从12走到4,走了几小时?你是怎么知道的?从12走到6呢?如果是从7走到11呢? 小结:看来,时针的走动一般以大格为单位。要知道时针走了几小时,只要看时针走了几个大格。 (2)认识“分”。 师:时针表现过了,分针也想出来活动一下筋骨了。(演示:分针走一小格。) 师:分针走了多少?分针走一小格是多少时间呢?(小结: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 师:分针从12 走到1,是几分?你是怎么知道的?从12走到2呢?用哪一句口诀?从12走到4呢?从12走到7呢?从12走到9呢?分针从12走到12,走了一圈,是多少分? 小结:看来,分针的走动一般以小格为单位,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一圈有60小格,就是60分。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通过动态的演示,让学生在具体形象的画面中观察时针和分针的走动情况,帮助学生清晰地建立“时”“分”的概念) 3.认识1时=60分。 师: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时和分,那时和分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我们来拨钟看一看。 师:时针指着1,分针指着12,接下来我们拨动表针。看,时针和分针同时开始走动了。分针走到了4,时针有没有走满一大格?分针继续走,走到了6,时针走满一大格了吗?走到9呢?走到了12,时针和分针同时停下。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师:通过拨钟,我们发现,时针从1走到2,走了一大格,是1小时;分针从12走到12,走了一圈,是60分。而且时针和分针是同时走同时停的。 师:是不是每次时针走一大格,分针都会走一圈呢? 师:当时针和分针同时指着数字12的时候是12时整,也可表示为12:00;当时针指向两个数字中间,分针指向6,此时便是几时半。30分也可说成半小时。 师:时针每次走一大格,分针都会走一圈。也就是说1时=60分。(板书:1时=60分) 学生齐读。教师出示课件欣赏。 (设计意图:理解时和分之间的关系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为了让学生发现这一规律,放手让学生操作、探究、思考、发现,然后通过不完全归纳,惊奇地发现:每次时针走一大格,分针都会走一圈。由此得出:1时=60分) 三、巩固提升 1.填空。 2.拨一拨 3.连一连 (设计意图:通过填空、拨钟、连线一系列的练习加深学生对“时”和“分”的认识,加强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 课堂总结 师:时间一分分的流逝,我们的课堂也接近尾声,请同学们来分享一下今天你收获了什么?
板书 设计 认识时间 分针走1小格是1分,分针走1大格是5分。 分针走一圈是60分。 1时=60分 30分也可以说成半小时
教学 反思 教学时先创设了一个愉快的学习氛围,并从已有知识出发来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引导学生观察钟面,回忆旧知,通过“你发现了什么 ”,激发学生进一步观察,从而进入新知的学习。给学生充分观察、探索、交流的时间,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知识、掌握知识。如让学生看看钟面上有些什么,进而认识钟面;让学生观察时针、分针的转动情况,进而发现“1时=60分”。在学习方式多样化的前提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课教学,采用同桌学习,小组交流的形式,注意师生、生生间的互动。学生在参与活动的同时,沉浸在探索的乐趣中,思维得到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