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圆的认识 课型: 主备人: 复备人: . 教学内容: 复备时间: 授课时间: . 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感受并发现圆的有关特征,体会圆心、半径和直径的作用。
2、通过合作交流,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用圆规画圆。 重点:体会圆心、半径和直径的作用,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难点:回顾以前学习过的轴对称图形的相关知识,探讨圆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导学环节 (内容提要) 导学流程 所需资源 关键点
学生学习 教师导控
环节一:自主学习(5分钟) 学生看书57页的内容回答问题 环节一:自主学习 学生阅读后再指名答。 举例说说生活中你见过圆形的物体。我们还学过哪些平面图形,他们是用什么组成的。 环节一:自主学习 自主画圆。 (2)感受圆是曲线图形 主 题 图 理解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环节二:探究发现(10分钟) 认识圆规,自己画一个圆 环节二:探究发现 引导学生理解圆各部分名称 组织学生理解记忆圆的半径和直径 (2)画3个圆,沿着直径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发现了什么? 环节二:探究发现 通过折圆你发现了什么?(合作研究) 通过我们的动手操作实验,我们知道了:折痕相交于( )的一点,这一点叫做( )。一般用字母( )表示,连接( )和( )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 ),一般用字母( )表示。通过( )并且两端都在( )的线段叫做( ),一般用字母( )表示。 认识圆的半径和直径
环节三:推导新知(6分钟) 环 节三:推导新知 同一圆内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阅读课本第57页的内容。 问题1:在同一个圆内,可以画出多少条直径?多少条半径? 问题2:动手量一量这些半径和直径的长度,比较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问题3:在同一圆内,直径是半径的( ),半径是直径的( )。 问题4:课本58页做一做第2题。 环 节三:推导新知 怎样画一个漂亮的圆? ((1)定圆心、(2)定半径、(3)画圆,学生边叙述边演示)。 学会画圆
环节四:运用新知(5分钟) 环 节四:运用新知 判断: 1.直径等于半径的2倍,半径等于直径的一半 ( ) 2.通过圆心的任意一条直线叫圆的直径。 ( ) 3.画一个直径是3厘米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3厘米( ) 4.连接圆心与圆上任意一点的直线叫半径。 ( ) 5.半径2厘米的圆比直径3厘米的圆小。 ( ) 环 节四: 运用新知 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关注学生认知、掌握、应用新知情况
环节五:知识反馈(10) 巩固练习 环节五:知识反馈 书60页1.2.3题。 环节五:知识反馈 指名板演第1题。 关注学生认知、掌握、应用新知情况
环 节六:小结 ( 3 分钟) 环 节六:小结 1.全班同学想想自己这节课学到了些什么? 2.怎样画直径是4厘米的圆? 环 节六:小结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环 节七:布置作业 ( 1 分钟) 环 节七:布置作业 书61页6到9题 环 节七:布置作业
板 书 设 计 圆 的 认识 圆 心 半 径 直 径
教 学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