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秦统一中国 课件(14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课件(14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0-25 14:13: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4张PPT)
朗诵诗歌,回答问题:
诗中的“秦王”指的是谁?
“扫六合”是指什么历史事件?
秦王嬴政
秦灭六国,统一中国。
秦王扫六合,
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
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一、完成统一:秦灭六国
思考
探究
阅读课本44页,思考秦国为什么能完成统一六国的使命?
原因二: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灭六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原因三:秦王嬴政雄才大略,重用贤才
原因一:人民渴望结束战乱,统一成为大势所趋
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秦庄襄王之子。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公元前247年,13岁即秦王位。22岁亲理国政,在位三十七年。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39岁),发动统一战争,陆续灭掉六国, 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
秦王嬴政
一、完成统一:秦灭六国
前222 灭楚
前230 灭韩
前229 破赵
前225 灭魏
前222 灭燕
前221 灭齐
巧记:韩赵魏楚燕齐
(喊赵薇去演戏)
秦灭六国的顺序
秦朝
咸阳
完成统一的时间
建立朝代:
确立都城:
公元前221年
争霸
兼并
统一
①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征战混乱的局面,
②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春秋形势图
战国形势图
秦朝形势图
统一六国后,秦王的心事
烦恼一:某日,秦王在大殿观察大秦的地图和周朝的地图,内心郁闷:“哼!周如此小邦,竟能与寡人一般称‘王’”。
烦恼二:秦王日夜操劳国事,每天要看重达一百二十多斤的竹简奏折,他不断唉声叹气:“唉!统一之后,真是辛苦,寡人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了,心好累。“
烦恼三:丞相建议,在离京城很远的地方封几个王,李斯却说周亡皆因诸侯祸起。秦王心想:“真纠结,到底该怎么办?
称号不尊贵
国事繁重
疆域管理
合作探究:假如你是秦朝的政治顾问,你有何良策来为嬴政分忧?
创立皇帝制度
在中央设立三公
地方郡县制
二、巩固统一: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监察
皇 帝




御史大夫
郡(守)
县(令)
军事
行政
最高统治者
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
二、巩固统一: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君主专制
中央集权
皇帝制度
郡县制度
百代皆行秦政制
功过五帝
德高三皇
伏羲、神农、燧人
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影响:
1、维护国家统一
2.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
唉!有些地方路宽阔有的太窄,朕马车差点过不去;找人问路,听不懂话,写出字,他又不认识;到楚国买纪念品,那里的人只认楚国的货币,秦国的钱花不出;我让他称一斤牛肉,他只给了八两,还说他们都是这么卖的;在酒楼吃饭,有些儒生在背后妄议国事。出来没半月,北方来加急文书,匈奴又侵犯我边疆地区...... 这样下去,怎能显示我大秦威严!
道路宽窄不一
语言文字不通
度量衡不统一
去全国巡游一番,真让朕大失所望!
思想混乱
边疆危机
方面 措施 影响
文化
思想
经济
交通
军事
统一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
统一度量衡
统一文字(小篆)
统一车辆和道路宽度,修筑驰道
北击匈奴 修筑长城
南征越族 开凿灵渠
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发展
有利于政令的顺利推行,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有利于交通往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阅读P46-48,补充下列表格内容
焚书坑儒
统一文字






统一度量衡
连接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促进南方经济的开发
军事上:
北击匈奴 修长城
南征越族 开灵渠
方面 措施 影响
文化
思想
经济
交通
军事
统一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
统一度量衡
统一文字(小篆)
统一车辆和道路宽度,修筑驰道
北击匈奴 修筑长城
南征越族 开凿灵渠
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发展
有利于政令的顺利推行,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有利于交通往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焚书坑儒
共同作用: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有利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交流,其进步作用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南达南海
东至东海
西到陇西
北至长城一带
秦朝疆域
秦朝的建立
统一时间:
建立者:
都城:
秦朝巩固统一
政治:
文化:
经济:
交通:
军事:
北:
南:
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有利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交流,其进步作用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课堂小结
公元前221年
嬴政
咸阳
创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
统一文字(小篆)
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
统一车辆和道路宽度,修筑驰道
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南征越族,开凿灵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