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八上 《第四章光现象》章测试卷
一、填空题:
1.日环食(如图)的成因是由于 ,我们生活中应用到此物理知识的现象还有 (举出一例即可)。
2.利用平面镜制作汽车内的后视镜,汽车司机可能从观后镜上观察到车内乘客的情况,而乘客也能通过此镜看到司机,这是因为 。
3.在普及农村远程教育的春风下,不少农村中学都使用了投影仪,如图。投影仪发出的光照射到粗糙不平的投影幕布表面上,同学们从各个方向都可以看到图片,这种反射叫________,投影幕布要用白色的材料制作,是由于白色的幕布可以反射 。
4.上海世博会景观水景——庆典广场“水镜”开始运行。 “水镜”即位于地面上约3至5毫米的水膜,成为世博园区主要的景观水景,受到游客青睐。如图所示,建筑物在湖中的“倒影”是由光的_________所形成的________ (选填“实像”或“虚像”).这些“倒影”看起来比建筑物本身“暗”一些,主要是因为建筑物的光射到水面时,有一部分发生______进入了水中。
5.一只花瓶放置在镜子前60cm处,则镜子中的花瓶像与花瓶的距离为 m,若此花瓶以1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运动2s,像与平面镜的距离为 m。
6.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MN为法线,仔细观察右图可知: 是入射角, 是折射角,当入射光线逆时针旋转时,折射角将 。
7.在摄影中为了达到特殊的艺术效果常在镜头前加滤色镜,在镜头前加蓝滤色镜,会让 色光通过而吸收 的光,从而使照片偏冷色调。
8.把新版50元人民币放在普通灯光下无什么特别之处,但将它放在太阳光下或验钞机下,发现人民币上有多处发出荧光,这是由于太阳光或验钞机发出的光里有较强的 。
二、选择题:
9. 在进行步枪的射击训练时,要求战士做到“三点一线”才可命中目标。下列图中不能用此现象涉及的物理知识解释的是( )
10. 如图所示,当平面镜M绕着O点顺时针转过20°时,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将( )
A.增大20° B.减小20° C.增大40° D.减小40°
11. 关于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无论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对应一条入射光线,只有一条反射光线
B.镜面反射的每一条光线都遵循光的反射规律
C.漫反射中有些光线不遵循光的反射规律
D.入射光线彼此平行时,漫反射后的反射光线彼此不平行
12. 如图是从平面镜中看到一钟表时针和分针位置,此时的实际时间是( )
A.8:20 B.4:20 C.3:40 D.8:40
13. 晴天岸边的柳树,在水中会有“倒影”,在岸边地上会有树影,这两者的成因说法正确的是( )
A.都是光的反射引起的
B.都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引起的
C.前者是光的直线传播引起,后者是由于光的反射
D.前者是光的反射引起,后者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
14. 下列有关光的现象中,正确的说法是( )
A.阳光下,微风吹拂的河面,波光粼粼,这里蕴含着光的反射现象
B.汽车在夜间行驶时,应打开驾驶室里的电灯
C.人在照镜子时,总是靠近镜子去看,其原因是靠近时,平面镜所成的像会变大
D.在暗室里,为了能从镜子中看清自己的脸部,应把手电筒正对镜子照射
15. 阳光下,在平静水面上观察水中的鱼,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甲图能看到鱼 B.只有乙图能看到鱼
C.只有丙图能看到鱼 D.四个图都能看到鱼
16. 春天,百花盛开,景色优美。我们在阳光下看到花朵的颜色是红色的是因为( )
A.花是光源,自身能发出红色光
B.白光照在花上,红光被吸收,其余色光被反射
C.白光照在花上,红光被反射,其余色光被吸收
D.花是光源,自身能发出除红光以外的其余色光
17. 关于光现象及其应用,下列连线哪一组是有错误的( )
A.光的反射 挖掘隧道,激光准直
光的折射 掬水月在手
光的直线传播 潭清疑水浅
B. 平面镜 街头拐弯处的反光镜
凹面镜 潜望镜
凸面镜 手电筒的反光装置
C.色光的三原色 红、黄、蓝
颜料的三原色 红、绿、蓝
D.光的折射 使荧光物质发光
红外线 镜中花
紫外线 电视遥控
三、作图题:
18. 如图所示,OB是一束光线由水中射到空气后的折射光线,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OA的大致方向。
19.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出一种不可见光,叫做红外线,用它来传递信息,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我们发现,当不把遥控器对准电视的遥控窗口,按下按钮的时候,有时也可以控制电视。请你仔细思考,试完成光路。
四、实验与探究题:
20.如图1所示是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小明在玻璃板前面,点燃蜡烛A并直立于直尺上,再拿另一支相同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调整B的位置,直到从玻璃板 面看去,蜡烛B和 完全重合,则蜡烛B的位置即像的位置,选取直尺的目的在于 。
(2)小丽用墨水瓶代替蜡烛进行上述实验,但是墨水瓶的像不太清楚,请你想办法帮她看清楚墨水瓶的像: 。
(4)小明认为用平面镜代替玻璃板不能完成上面的实验,小丽不以为然,她通过探索找到一种方法;将平面镜直立在桌面上,把墨水瓶A放置在镜前的边缘处,如图2所示,调整观察角度,可在镜中看到它的部分像。再将相同的墨水瓶B放到镜后并来回移动,直至其未被平面镜遮挡部分与 拼接成一个完全吻合的“瓶”,那么B的位置即像的位置。
21. 取一个激光笔、一个硬纸板、一块半圆形玻璃、量角器、胶水。
实验过程:①将半圆形玻璃用胶水粘在硬纸板上;
②让激光笔发出的激光沿硬纸板向下照射,在硬纸板上用笔画线画出所显示的光的传播路径;
③按顺序依次完成图中的四个实验,可观察到的现象如图所示。
实验结论:
(l)观察a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是:当光从空气中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光线向 方向偏折;
(2)比较a、b两次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
(3)比较a、c两次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 ;
(4)通过d实验可以看出: 。
一、1.光沿直线传播;月食、射击瞄准等
提示:日食是由于月球挡住了太阳射到地球的光线而形成的
(光的直线传播)
2.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光路的可逆性)
3.漫反射;各种色光
提示:白色投影幕布表面凸凹不平,可以把光线反射向各个方向,白色物体可反射所有色光
(漫反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
4. 反射;虚像;折射
提示: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光线射到两种介质表面时,会同时发生光的反射合折射现象。
(光的反射、折射、虚像)
5. 1.2;2.6
提示: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平面镜成像特点)
6. 2;4;变小
提示: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入射角;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折射角;折射角随着的入射角的减小而减小
(光的折射规律)
7. 蓝色;其他颜色
提示:透明物体只能透过与它颜色相同的光
(透明物体的颜色)
8. 紫外线
提示:紫外线具有荧光效应,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
(紫外线的荧光效应)
二、9. B
提示:做到“三点一线”是光直线传播的要求。而图中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汽车头灯射出是直的,都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渔民在叉鱼时将鱼叉对准看见的鱼稍低的位置叉去才可叉到鱼,这是光的折射现象。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
10. C
提示:当平面镜M绕着O点顺时针转过20°时,入射角增大20°角,反射角也增大同样的度数
(光的反射定律)
11. C
提示: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12. C
提示:有三种做法:一是画一条竖直的对称轴,将时针、分针以改轴对称,找出相应的位置直接读数;从纸的背面反读;直接读数,再用12减去读数即可。
(平面镜成像)
13. D
提示:柳树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引起的;树影的形成是由于光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光线不能通过形成的,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
14. A
提示:阳光下的水面波光粼粼是由于水面对光的反射,A正确;汽车在夜间行驶时,打开驾驶室里的电灯会造成车窗玻璃成像,给驾驶员形成错觉,B错误;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C错误;在暗室里,为了能从镜子中看清自己的脸部,应把手电筒正对脸部照射,D错误。
(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
15.D
提示:从水中鱼发出的光线经水面后折射到空气中的各个方向
(光的折射现象)
16. C
提示:看见红光是物体表面反射红光,而其余色光被吸收了
(光的色散)
17. D
提示:镜中花是平面镜成的像,并非光的折射,D错误
(光现象综合)
三、18. 如图、
提示:光从水中斜射到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界面方向偏折
(光的折射规律)
19. 提示:在本题中红外线在墙面上发生了反射,可把墙面看作是平面镜。我们知道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我们所看到的像点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所以反射光线必定与像点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具体做法是:从遥控点A向墙面引垂线并在镜后延长至A 点。作AO = A O, A 即为A的像。连接A B交墙面于O,0B即为反射光线,然后连接AO标上箭头即为所求作的入射光线,如图所示。
(光的反射定律)
四、20. (1)前;蜡烛A的像;便于比较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2)用手电筒照亮墨水瓶等;(3)墨水瓶A的像 提示:图中,因平面镜的遮档,只能看到墨水瓶B的一部分,从平面镜冲能看到墨水瓶A的部分像,调整观察角度及B的位置,使B看上去恰好为完整的“瓶”时,说明A在镜中的部分的像与B被遮档的部分完全重合,即找到了像的位置。
(平面镜成像特点)
21. (1)法线;(2)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3)增大;(4)光在垂直射向两种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光的折射定律)
N
M
空气
水
1
2
3
4
A B C D
O
M
·
遥控窗口B
·A
图1
图2
·
遥控窗口B
·A
O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