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课件(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课件(1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0-25 10:59: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提问内容:
1.公车上书时间、领导者、内容、意义。
2.百日维新的时间、内容、结果、性质、意义。
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
拒和、迁都、变法。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时间:1898年6月-9月
内容:
政治上——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经济上——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
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
文化上——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京师大学堂)
军事上——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
结果: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变法失败。
性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维新改良运动。
意义: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1840
1850
1860
1870
1880
1890
1900年
《南京条约》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马关条约》
新课导入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加剧
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学习目标
1.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八国联军侵华的经过。
2.理解义和团运动中的口号——“扶清灭洋”。
3.《辛丑条约》签订的内容和影响。
义和团的主要成员是贫苦农民,也有手工业者和城市贫民。义和团战士多头裹红巾、腰扎红带,手执大刀长矛。
义和团团员
一.义和团运动
(2)帝国主义侵略加剧,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根本原因)
(1)洋教势力的猖獗。(直接原因)
为什么兴起义和团运动?P32页
1896-1899年秋
义和拳主要
活动地区
1899年10月-1900年8月
义和团主要活动地区
义和团形势图




材料四: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
天无雨,地焦旱,全是教堂止住天。… …
兵法艺,都学全,要平鬼子不费难。
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
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
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
-《只因鬼子闹中原》揭帖
结合课本P33找出义和团都进行了哪些斗争呢?
义和团口号“扶清灭洋”(p33页第二段)
口号 进步性 局限性
“扶清”
“灭洋”
对清政府认识不清,抱有幻想。
带有迷信色彩。
鲜明地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
排斥一切洋人、洋物件,盲目排外。
二.抗击八国联军
时间:
目的:
参与国家:
经过:
知识卡片
1900年6月
镇压义和团;
维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利益
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联军
自主阅读课本第33页内容,完成知识卡片。
八国联军侵华
自主探究
“如果义和团所用武器是近代枪炮,那么,我率领的联军必定会全军覆灭”。
——西摩尔
(八国联军侵华统帅)
攻陷天津
侵占北京
慈禧西逃
下令剿杀义和团,请八国联军“助剿”
大沽口
义和团的中外反动势力的镇压下失败
中国“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
三.《辛丑条约》的签订
         《辛丑条约》签订图
  1901年9月7日清政府与德、俄、英、法等十一个帝国主义国家签订了空前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这就是李鸿章和庆亲王奕劻代表清政府与各国列强签约时的情景。
内容 危害及影响
赔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
划定使馆界;改设外务部,
严禁人民反帝活动
拆毁炮台,不得设防,允许各国驻兵
经济
外交
政治
军事
项目
《辛丑条约》的内容:
合作学习
加重人民负担,经济受制
内政外交被控制
清政府成为洋人统治的工具
军事失去自主权
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的侵华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马关条约》
根据图表,概述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开始沦为
X
不平等条约
Y
半殖半封程度
O
《天津、北京条约》
进一步加深




完全沦为
大大加深
《辛丑条约》
《南京条约》
随堂演练
1.义和团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
A.外国传教士的活动十分猖獗
B.帝国主义的侵略加深
C.清政府承认义和团的合法地位
D.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加深
2.《辛丑条约》签订时,慈禧太后曾说:“……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对这句话理解准确的是(  )
A.符合当时国际外交形势
B.说明中国综合国力、物力强大
C.中国必须与世界各国友好交往
D.反映了满清王朝腐败无能
B
D
课堂小结
北上联军八国众,把我江山又赠送,
白鬼西来做警钟,汉人惊破奴才梦。
——秋瑾《宝刀歌》
落后就要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