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化学研究些什么专题培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全国)上册(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2化学研究些什么专题培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全国)上册(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0-25 12:40: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2化学研究些什么专题培优2021_2022学年沪教版(全国)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一、单选题(共18题)
1.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中,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
A. 汽油挥发、酒精燃烧 B. 食物腐烂、钢铁生锈
C. 蜡烛熔化、白磷自燃 D. 水分蒸发、滴水成冰
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烧碱变质 B. 冰雪融化 C. 玻璃破碎 D. 海水晒盐
3.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空气 B. 矿泉水 C. 加碘食盐 D. 五氧化二磷
4.唐朝诗人王翰有诗云:“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葡萄酒具有美容养颜,抗衰老等功能,是人们喜欢饮用的一种酒精饮料。人们常利用新鲜葡萄自己酿制,其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清洗葡萄 B. 把葡萄捣碎 C. 葡萄发酵成酒 D. 用细纱布过滤装瓶
5.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下列相关活动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贴春联 B. 剪窗花
C. 燃爆竹 D. 包饺子
6.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古代发明及应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活字印刷 B. 陶瓷烧制
C. 火药使用 D. 粮食酿醋
7.人类生活需要能量。下列能量主要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
A. 电熨斗通电发出的热量 B. 太阳能热水器使水温上升的热量
C. 水电站利用水力产生的电能 D. 天然气燃烧放出的热量
8.实验室测定蜡烛在盛有一定体积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至熄灭过程中,O2和CO含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通过分析该图可推理出的结论是( )
A. 曲线②表示O2含量的变化 B. 蜡烛发生了不完全燃烧
C. 蜡烛由碳、氢、氧元素组成 D. 蜡烛熄灭时,容器内氧气耗尽
9.化学已经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在①环境保护;②能源开发利用;③新材料研制;④生命过程探索等领域中,与化学科学发展密切相关的是( )
A. 只有①②③ B. 只有②③④ C. 只有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10.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 )
A. 化学变化需要加热才能进行,而物理变化不要加热
B. 化学变化一定有新物质生成,而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
C. 化学变化有发光放热变色而物理变化没有
D. 化学变化伴随有物理变化,而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11.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纯净物的一组物质是( )
A. 干冰、空气 B. 食醋、加碘食盐 C. 甲烷、烧碱 D. 汽水、冰水共存物
12.想要在一充满空气的瓶子中,将其中的氧气除去,又不增加其他气体的成分。下列物质在瓶中燃烧可达到目的的是()
A. 红磷 B. 硫磺 C. 铁丝 D. 木炭
13.铜的下列用途中主要与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A. 制火锅 B. 塑造铜像 C. 制造电线 D. 制硫酸铜
14.下列过程中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A. 稀有气体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B. 石墨用作电极和电刷
C. 氮气用作金属焊接时的保护气 D. 干冰用于冷藏食品
15.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
A. 氧气 B. 冰红茶 C. 冰水共存体 D. 二氧化碳
16.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 可燃性 B. 颜色 C. 密度 D. 沸点
17.下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大理石做华表 B. 海水晒盐
C.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D. 黄铜与铜相互刻画
18.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宇宙牌”牙膏 B. 清新的空气 C. 蒸馏水 D. 石油
二、综合题(共4题)
19.化学知识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相应序号填空。
①煤 ②氮气 ③二氧化硫 ④二氧化碳 ⑤硝酸钾
(1)充入食品包装袋中用于防腐的是________;
(2)可形成酸雨的是________;
(3)被称为“工业粮食”的是________;
(4)属于复合肥的是________;
(5)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可吸收的气体是________;
20.用图A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实验时,取下橡胶塞,点燃红磷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橡胶塞,这时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
(2)小倩设计了如图B所示的改进装置,其优点是________(只写一点).
(3)集气瓶液面以上分五等份从下到上依次标1,2,3,4.从理论上分析,玻璃管内液面最终将上升到________处(填“1”、“2”、“3”或“4”),但实测结果液面往往偏低,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只写一条).
21.某同学利用燃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用图1实验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若该实验没有达到试验目的,可能的原因之一是________。
(2)写出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
(3)图1实验代替课本实验图2的优点是________。(答一点即可)
(4)已知金属镁在空气中燃烧,可分别与氧气与氮气反应,都生成固体物质,该实验中的红磷________(填“能”获“不能”)用镁来代替。
22.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人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________。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________(填字母)处最先碳化。
结论:蜡烛火焰的________层温度最高。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________。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石蜡中燃烧产物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B
2.【答案】 A
3.【答案】 D
4.【答案】 C
5.【答案】 C
6.【答案】 A
7.【答案】 D
8.【答案】 B
9.【答案】 D
10.【答案】 B
11.【答案】 D
12.【答案】 A
13.【答案】 D
14.【答案】 C
15.【答案】 B
16.【答案】 A
17.【答案】 C
18.【答案】 C
二、综合题
19.【答案】 (1)②
(2)③
(3)①
(4)⑤
(5)④
20.【答案】 (1)产生大量白烟
(2)测定结果更准确
(3)1;装置的气密性不好(或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读数或者红磷的量不足)
21.【答案】 (1)红磷的量不足
(2)
(3)不污染空气(或环保)
(4)不能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22.【答案】 (1)小
(2)a;外焰
(3)水雾;水;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