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狂想曲》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欣赏、表演
教材分析:《森林的歌声》是人音版教材第八册第五课《风景如画》中的欣赏内容,选自《森林狂想曲》。这首乐曲是由大自然真实的声音和乐器演奏的美妙音乐交织而成,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热闹而欢快的大森林。那些可爱的小精灵们——树蟾、白腹秧鸡、腹斑蛙、褐鹰枭、山羌、飞鼠等与陶笛、小提琴、吉他等乐器一起奏响了奇妙的森林之歌。乐曲的旋律简洁质朴,轻快流畅,采用自然小调式,富有东方情调。感受到中国的传统乐器和自然糅合后带给我们一种清凉而又纯净的空间。
教学目标:1、学生能听辩音乐的情绪,并能从乐曲中听辩主奏乐器的音色,提高音乐听觉与记忆,培养想像力。
2、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能积极主动的参与聆听、模唱、表演、等活动,充分体验音乐的乐趣。
3、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音乐活动,体验音乐学习的乐趣,增强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1、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音乐活动,体验音乐学习的乐趣,增强对大自然的热爱。
2、在欣赏的过程中,体验乐曲中各种声响,记忆各段主题曲调的顺序,提高音乐记忆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提问:你们去过大森林吗?你所知道的大森林是怎么样的呢?
师:在安徽,如天堂寨、牯牛降,还有离我们最近的大蜀山都是森林公园,大森林给人的感觉特别神秘,住着很多可爱的小动物们,让我们伴随音乐一起走进那神秘的殿堂!(PPT 音乐、图片欣赏)
提问:在森林里,是谁在唱歌?(小动物们)
师:这些小动物们的声音是怎么来的呢?你们想知道吗?(有一年由于环境的破坏,台湾的森林死亡了大量的动物。这一现象唤起了人类对自然的进一步关注。于是荒野探险家、自然观察家、自然录音专家、音乐制作人等,深入全台湾森林里实地录音,用了整整五年时间,共收集鸟类、蛙类、蝉类、虫类等近100种自然声音,制作了台湾大自然音乐《森林狂想曲》。今天我们听到的是里面的一首《森林的歌声》)
二、新授
1、欣赏乐曲
提问:乐曲中主要由哪些乐器演奏出了美妙的旋律?
2、介绍乐器并模仿演奏(PPT)
3、简介歌曲:这首乐曲是由大自然真实的声音和乐器演奏的美妙音乐交织而成,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热闹而欢快的大森林。
4、再听,随音乐模仿乐器演奏
前奏吉他 陶笛—小提琴—小提琴—小提琴—陶笛—陶笛
陶笛—吉他—小提琴—陶笛—陶笛—陶笛
5、师分别弹奏三段旋律,生哼唱
一:轻快、旋律流畅
二:委婉、流畅,又不失欢快的情绪
三:热闹、声音逐渐加强,把音乐推向高潮
6、听琴声,生辨别旋律并说出序号进行哼唱
7、完整欣赏,说出各段旋律出现的顺序
乐曲结构: A—B—A—B—C—A
8、表现歌曲
要求:分组用自己的声音模仿动物的叫声加在每一乐句的最后
青蛙——呱 呱 蛇——嘶嘶 布谷鸟——咕 咕
三、拓展
观看自然环境破坏的图片,培养学生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增强对大自然的热爱。
四、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聆听了森林的歌声,从乐曲中感受了大自的声音。我们要爱护大自然,保护大自然,从我们身边的小事做起,人人争做环保小卫士,愿森林的歌声永远这样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