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易错知识点汇总(五)

文档属性

名称 2012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易错知识点汇总(五)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2-08-29 10:46: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2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易错知识点汇总(五)
高中生物相关概念的比较
生长素和生长激素
生长素,主要是由植物的顶端分生组织合成的,其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生长激素是动物脑垂体分泌的,影响动物的生长和三大有机物的代谢,它们都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
极核和极体
极核是植物卵细胞形成时的产生,极核,卵细胞均在胚囊中产生。极体是动物卵细胞形成过程中随之产生的一种细胞,最终退化消失。
胚囊和囊胚
胚囊是植物胚珠内部结构,内有7个细胞其中最重要的是卵细胞一个和极核2个囊胚是动物早期胚胎发育到其一阶段的一种形态。
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
外分泌腺是指分泌物经导管运输到体表或消化腺的腺体。内分泌腺是指其分泌物进入血液并随血液循环送到全身广泛与组织接触,通过改变细胞的代谢而发挥效能的腺体
性激素和性外激素和外激素
性激素化学本质为固醇有雄雌两类,功能是促进生殖器官发育和生殖细胞的成熟,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
外激素是昆虫体表的腺体分泌物,有性外激素,聚集外激素,跟踪外激素,告警外激素等多种,作用是通过一种媒介影响同种昆虫,其他个体的活动起着个体间传递化学性息的作用,又叫信息激素,而性外激素仅仅是外激素的一种,它的功能是引诱同种异性前来接尾。
原生质和原生质层
原生质是细胞内的生命物质,它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脂类,核酸。原生质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它不包括细胞壁,故一个动物的细胞就是一小团原生质。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和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它是一层选择透过性膜,与植物细胞的渗透作用有关。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纤维素:由许多葡萄糖分子结合而成的多糖。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不能为一般动物所直接消化利用。
维生素:生物生长和代谢所必需的微量有机物。大致可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种,人和动物缺乏维生素时,不能正常生长,并发生特异性病变——维生素缺乏症。
生物素:维生素的一种,肝、肾、酵母和牛奶中含量较多。是微生物的生长因子。
生物实验中试剂的作用及实验方法总结
  一、化学物质的检测方法
  ①淀粉——碘液 (蓝色)
  ②还原性糖——斐林试剂\班氏试剂(砖红色)
  ③CO2——Ca(OH)2溶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④乳酸——pH试纸
  ⑤O2——余烬复然
  ⑥蛋白质——被蛋白酶水解 、双缩脲试剂(紫红色)
  ⑦脂肪——苏丹Ⅲ染液 (橘黄色)、苏丹Ⅳ染液 (红色)
  ⑧DNA——二苯胺(蓝色)
  ⑨染色体——龙胆紫溶液,醋酸洋红溶液
  二、实验条件的控制方法
  1、加水中氧气——泵入空气或吹气或放入绿色植物
  2、减少水中氧气——容器密封或油膜覆盖或用凉开水
  3、除去容器中CO2——NaOH溶液
  4、除去叶中原有淀粉——置于黑暗环境
  5、除去叶中叶绿素——酒精水浴加热
  6、除去光合对呼吸干扰——给植株遮光
  7、如何得到单色光——棱镜色散或透明薄膜滤光
  8、血液抗疑——加入柠檬酸钠
  9、线粒体提取——细胞匀浆离心
  10、骨无机盐的除去——盐酸溶液
  11、灭菌方法——培养基用高压蒸汽灭菌;接种环用火焰灼烧灭菌;双手用肥皂冼净,擦干后用75%酒精消毒;实验室或接种箱用甲醛蒸汽或紫外灯灭菌;整个过程都在实验室无菌区或酒精灯旁进行。
  三、实验结果的显示方法
  ①光合速度——O2释放量或CO2吸收量或有机物生成量
  ◆水生植物可依气泡的产生量或产生速率;
  ◆离体叶片若事先沉入水底可依单位时间内上浮的叶片数目;
  ◆植物体上的叶片可依指示剂(如碘液)处理后叶片颜色深浅。
  ②呼吸速度——O2吸收量或CO2释放量或有机物消耗量
  ③原子或分子转移途径——放射性同位素示踪
  ④细胞液浓度大小——质壁分离
  ⑤植物细胞是否死亡——质壁分离
  ⑥甲状腺激素—动物耗氧量,发育速度等
  ⑦生长激素—生长速度(体重、体长变化)
  ⑧胰岛素作用—动物活动状态
  ⑨菌量—菌落数,亚甲基蓝褪色程度
  四、实验中控制温度的方法
  1、还原糖,DNA鉴定——沸水浴加热
  2、酶促反应——水浴保温
  3、用酒精溶解叶中的叶绿素——酒精要隔水加热、
  4、细胞和组织培养以及微生物培养——恒温箱培养
  五、实验中常用器材和药品的使用
  1、NaOH:用于吸收CO2或改变溶液的pH
  2、Ca(OH)2:鉴定CO2
  3、CaCl2提高细菌细胞壁的通透性
  4、HCl:解离或改变溶液的pH
  5、NaHCO3:提供CO2
  6、NaCl:配制生理盐水或用于提取DNA
  7、琼脂:激素或其他物质的载体或培养基的凝固剂
  8、亚甲基蓝:用于检测污水的细菌含量
  9、酒精:用于消毒、提纯DNA、叶片脱色及配制解离液
  10、蔗糖:测定植物细胞液浓度或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作为碳源和能源物质
  11、滤纸:过滤或纸层析
  12、纱布、尼龙布:过滤,遮光
  13、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碱性染料,用于染色体染色
  14、柠檬酸钠——血液抗凝剂
  六、一些常见的实验方法
  ⑴、根据颜色来确定某种物质的存在:
  淀粉+I2(蓝色);还原性糖+斐林试剂(砖红色);脂肪+苏丹Ⅲ(橘黄)或+苏丹Ⅳ(红色);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
  大肠杆菌+伊红和美蓝(菌落为深紫色,有金属光泽)
  ⑵、用颜色标记法来确定原肠胚三个胚层的分化情况。
  ⑶、用荧光标记法来证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⑷、同位素示踪法: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来源; 光合作用中二氧化碳的去向;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DNA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
  ⑸、确定某种元素为植物生长必需的元素的方法:
  水培法(完全培养液与缺素完全培养液对照)
  ⑹、获得无籽果实的方法:
  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处理花蕾期已去雄的子房,如无籽蕃茄、
  诱导染色体变异,如无籽西瓜。
  ⑺、确定某种激素功能的方法:
  饲喂法,切除注射法,阉割移植法,切除口服法。
  ⑻、确定传入、传出神经的功能:
  刺激+观察效应器的反应或测定神经上的电位变化。
  ⑼、植物杂交的方法
  雌雄同花:花蕾期去雄+套袋 +开花期人工授粉+套袋
  雌雄异花:花蕾期雌花套袋+开花期人工授粉+套袋
  ⑽、确定某一显性个体基因型的方法:
  测交; 该显性个体自交。
  ⑾、确定某一性状为显性性状或隐性性状的方法:
  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体的杂交
  自交,观察后代是否有性状分离。
  ⑿、确定某一个体是否具有抗性基因的方法:
  确定小麦是否具有抗锈病基因,用锈病菌去侵染,一段时间后,观察有无锈斑出现。
  ⒀、鉴定血型的方法:
  用标准血清与待测血型混合,在显微镜下观察血液的凝集情况。
  ⒁、育种的方法:
  杂交育种;人工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细胞工程育种;多倍体育种等。
  ⒂、测定种群密度的方法:样方法; 标志重捕法
  ⒃、生态瓶的制作方法;瓶必须透明,且封闭
  ⒄、分离微生物的方法:
  平板划线法;用选择培养基培养(如:圆褐固氮菌的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细菌和酵母菌的分离)
  ⒅、测定微生物群体生长的方法:
  测定细菌的数目---显微计数
  测定细菌的重量---取一定体积的培养基,经离心分离,反复洗涤后,称湿重,或烘干后称干重。
  七、实验研究方法
  1、显微观察法 如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
  2、观察法 观察微生物的外在性状和表现等,如观察注射了甲状腺激素的小狗的活动状况,观察动物的毛色和植物花色的遗传实验等。
  3、同位素示踪法 如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用18O和14C追踪光合作用中氧原子和碳原子转移途径的实验等。
  4、加法创意 如用饲喂法研究甲状腺激素的实验、用注射法研究生长激素的实验,用移植法研究性激素的实验等。
  5、减法创意 如用阉割法、摘除法研究性激素、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的实验,雌蕊授粉后除去发育着的种子实验等。
  6、杂交实验法 如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的植物杂交、测交的实验,小麦的杂交实验等。
  7、化学分析法 如番茄和水稻对Ca 和Si选择吸收的实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等。
  8、理论分析法 如大小草履虫竞争的实验,植物根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的实验,植物向光性的实验等。
  9、模拟实验法 如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分离定律的模拟实验等。
  八、实验技术
  1、光学显微镜的使用
  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如细胞的结构,包括光镜下可看到的各种细胞器。
  2、临时装片、切片和涂片的制作技术
  适用于显微观察,凡需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材料,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如“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中要制作洋葱表皮的临时装片,在生物组织中脂肪的鉴定中要制作花生种子的切片等。
  3、研磨和过滤技术
  适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等。研磨时要先将生物材料切碎,然后加入研磨剂〈常用SiO2〉、提取液及其他必要物质,充分研磨后,往往要进行过滤,以除去滤渣,所用过滤器具则根据需要或或根据试题中提供的器材加以选用,如可用滤纸、纱布、脱脂棉、尼龙布等。
  4、解离技术
  用于破坏细胞壁,分散植物细胞,制作临时装片。
  5、恒温技术
  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恒温箱。根据题目要求选用。
  6、纸层析技术
  适用于溶液中物质分离。重要步骤包括制备滤纸条、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7、根尖培养技术 观察植物根尖有丝分裂的实验
  8、溶液培养法 探究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的实验,〈拓展——微生物生长因子的判断的实验〉;植物的无土栽培〈注意溶液浓度和溶解氧〉。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