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高二生物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绘图时,可用2B铅笔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除。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第Ⅰ卷(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老面馒头用面肥(上次发酵剩下的一小团面)发酵而成,面肥中主要含有酵母菌,兼有一定数量的乳酸菌和醋酸菌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馒头松软多孔与乳酸菌产生CO2遇热膨胀有关
B.馒头发酵过程产生的酒精不能被醋酸菌利用
C.馒头发酵过程的适宜温度是30-35℃
D.面肥应在干燥、洁净、低温环境中保存
2.尿酸氧化酶能分解尿酸(C5H4N4O3),为获取尿酸氧化酶高产菌株用以研制治疗高尿酸血症的酶类药物,科研人员从海洋泥土中取样后富集培养,3天后吸取培养液梯度稀释到10-6,然后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分离培养。挑取单菌落检测尿酸氧化酶的酶活力(用每分钟转化1μmol尿酸所需要的酶量表示),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菌株 1 2 3 4
酶活力 100 50 14 20
A.从海洋泥土中取的样品需在无菌条件下富集培养
B.需要在以尿酸为唯一氮源的固体培养基上分离培养
C.菌株3的酶活力最高,可作为实验所需的目的菌
D.分离培养时利用了平板划线法进行接种
3.如图①②③代表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新植株的三条途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外植体a、b、c来自同一植株的不同部位,它们的全能性表达难易程度一般相同
B.A1是愈伤组织,特点是排列疏松、有特定形态结构、高度液泡化的薄壁细胞
C.将含B1的试管放在摇床上,通过固体培养可以分散成单细胞,B3为胚状体
D.不同来源的C1可通过原生质体融合形成重组细胞后培养获得新植株
4.生物兴趣小组成员以西瓜5天龄幼苗子叶(子叶尚未完全展开且颜色为淡绿色)为外植体进行相关研究,得到如图所示实验结果。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开始前应对幼苗子叶和MS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
B.与愈伤组织细胞相比,胚状体细胞已经分化
C.暗处理时间长短对细胞脱分化率影响不大,但影响再分化率
D.结果表明西瓜子叶诱导形成胚状体的最适暗处理时间是1~2周
5.中国科学院团队对雌性猕猴进行克隆,成功获得“中中”和“华华”两姐妹,突破了现有技术无法体细胞克隆非人灵长类动物的世界难题,为建立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研究疾病机理,研发诊治药物带来光明前景。如图为“中中”和“华华”培育的流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过程属于无性繁殖,体现了动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B.图中的卵子实际上是次级卵母细胞
C.③过程是动物胚胎的体外培养过程,需无菌、无毒环境
D.中中、华华的性别由纤维细胞的遗传物质决定
6.我国大陆首例由试管婴儿分娩的“试管婴儿二代宝宝”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诞生,他的母亲是我国大陆首例试管婴儿。试管婴儿技术的不断进步,为许多不孕不育患者实现了做父母的心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试管婴儿技术所获得的胚胎必须通过胚胎移植给受体才能获得后代
B.胚胎移植实质上是早期胚胎在相同生理环境条件下空间位置的转移
C.采集的卵母细胞和精子都要进行相应的处理才能完成体外受精过程
D.精子接触透明带时,卵细胞会发生阻止多精子入卵的透明带反应
7.下列高中生物学实验或实践活动中,无法达成目的的是
A.在新鲜的葡萄汁中接种一定量的干酵母菌,发酵制作果酒
B.消毒后的转基因植物组织接种到无菌培养基上,经培养获得愈伤组织
C.在含DNA的滤液中加人2mol/L的NaCl溶液,去除杂质并析出DNA
D.将预处理的蔬菜混合后装坛,注入配好的盐水并水封坛口进行发酵
8.甲品种青花菜具有由核基因控制的多种优良性状,另一远缘植物乙的细胞质中存在抗除草剂基因,欲将乙细胞质中的抗性基因引入甲中。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过程A中取顶芽细胞进行体细胞杂交有利于获得脱毒苗
B.过程B中常用PEG诱导原生质体融合
C.过程C中只有融合细胞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可以正常生长
D.杂种植株的抗除草剂基因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9.现代生物技术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可能引起一系列的安全和伦理问题,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A.我国政府不支持任何生殖性克隆人实验
B.我国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生物武器
C.我国支持治疗性克隆,因其不涉及伦理问题,无需监管审查
D.我国已经对转基因食品和转基因农产品实施产品标识制度
10.生命的物质基础是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图中序号代表不同的化合物,面积不同代表含量不同,其中Ⅰ和Ⅱ代表两大类化合物。请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若Ⅳ代表蛋白质, Ⅶ代表糖类和核酸,则
Ⅵ代表脂肪
B.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Ⅳ
C.人体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Ⅳ和Ⅴ的含
量有关
D.Ⅱ中共有的化学元素是 C、H、O
11.猪笼草是一种食虫植物,为了验证猪笼草分泌液中有蛋白酶,某学生设计了两组实验,如图所示,在35 ℃水浴中保温一段时间后,甲、乙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双缩脲试剂,丙、丁试管中不加任何试剂,下列对实验现象的预测正确的是
A.甲和乙中溶液都呈紫色;丙和丁中蛋白块消失
B.甲中溶液呈紫色,乙中溶液不呈紫色;丙中蛋白块消失,丁中蛋白块不消失
C.甲和乙中溶液呈紫色;丙中蛋白块消失、丁中蛋白块不消失
D.甲和乙中溶液都不呈紫色;丙中蛋白块消失、丁中蛋白块不消失
12.“膜流”是指细胞的各种膜结构之间的联系和转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吸水涨破属于“膜流”现象
B.枯草杆菌和酵母菌均能发生“膜流”现象
C.溶酶体内含有较多的水解酶,与“膜流”无关
D.胰岛素的合成和运输过程体现了“膜流”现象
13.科学家发现了囊泡运输的调控机制。如图是囊泡膜与靶膜融合过程的示意图,囊泡上有一个特殊的V-SNARE蛋白,它与靶膜上的T-SNARE蛋白结合形成稳定的结构后,囊泡膜和靶膜才能融合,从而将物质准确地运送到相应的位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囊泡膜不能与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等共同构成生物膜系统
B.高尔基体、内质网、细胞膜依次参与胃蛋白酶的分泌过程
C.分泌蛋白的运输过程中高尔基体的膜面积不断增大
D.图中T-SNARE与V-SNARE的结合存在特异性
14.溶酶体是分解蛋白质、核酸、多糖等生物大分子的细胞器,分解从外界进入到细胞内的物质,也可消化细胞自身的局部细胞质或细胞器。如图所示为细胞内溶酶体发挥作用的几种方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溶酶体的存在保证了细胞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B.溶酶体发挥作用需要借助于膜的选择透过性
C.溶酶体内存在磷脂水解酶
D.内质网可参与细胞的自噬作用
15.如图表示某植物生长速率与培养液中A、B两种矿质
元素的含量关系,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A.A、B为植物生长的必需矿质元素
B.该植物生长所需B元素少于A元素
C.当元素A含量高于a时,该植株生长速率降低
D.图示不能反映元素使用时期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某检测小组为验证使用公筷的必要性,将聚餐时的每道菜品分为两份,一份使用公筷进食,一份不使用公筷进食;另外,还特意设置未食用菜作为空白对照。通过无菌操作采集样品,经冷链运送至实验室,定量稀释后等量接种于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恒温培养适宜时间,进行细菌菌落总数统计,结果如下表,其中CFU/g表示每克样品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总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菜名 结果(CFU/g)
餐前 餐后
公筷 非公筷 未食用
凉拌黄瓜 14000 16000 45000 /
香辣牛蛙 60 150 560 130
A.每道菜品应用公筷和非公筷夹取相同次数,目的是排除无关变量的干扰
B.使用公筷可明显降低菜品细菌污染,使用非公筷会导致菜品间的交叉污染
C.实验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活菌数目,实验结果一般比实际值偏高
D.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需经高压蒸汽灭菌后倒平板
17.小鼠克隆胚胎着床后胎盘发育显著异常可能是与克隆胚胎中 H3K27me3 印记基因过度表达有关,H3K27me3印记基因敲除极大提高了体细胞克隆的成功率。H3K27me3 印记基因敲除的实验组克隆小鼠的体重与受精卵来源的小鼠一致,而对照组克隆小鼠的体重显著高于受精卵来源的小鼠;实验组克隆小鼠的胎盘直径和重量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克隆小鼠,而与受精卵来源的小鼠一致。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克隆胚胎过大可能是克隆胚胎着床后成活率低的原因
B.克隆胚胎过大的原因可能是克隆胚胎的胎盘过大
C.H3K27me3 印记基因过度表达抑制胎盘的发育
D.H3K27me3 印记基因的表达产物可能影响早期胚胎滋养层细胞的发育
18.基因工程是一种 DNA 操作技术,其表达载体的构建和检测筛选是两个重要步骤。下图1为某种质粒简图,箭头所指分别为限制酶EcoRI、BamHI的酶切位点。已知目的基因X的两端分别有包括EcoRI、BamHI在内的多种酶的酶切位点。图2表示运用影印培养法(指在一系列平板培养基的相同位置上接种并培养出相同菌落的一种微生物培养方法)检测表达载体是否导入大肠杆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同时使用EcoRI和BamHI切割质粒,可避免酶切后质粒的自身环化
B.转化的方法是将质粒表达载体溶于缓冲液后与经 Ca+处理的大肠杆菌混合
C.培养基 A 和培养基 B分别含有四环素和青霉素
D.从筛选结果分析,含目的基因X的菌落是1、2、3、5
19.在流动镶嵌模型提出后,研究人员又提出了脂筏模型:脂筏是膜上富含胆固醇和鞘磷脂的微结构域,其中的胆固醇就像胶水一样,对鞘磷脂亲和力很高,并特意吸收或排除某些蛋白质,形成一些特异蛋白聚集的区域,结构模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质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B.脂筏的存在不影响膜的流动性
C.破坏胆固醇会导致脂筏结构解体
D.脂筏可能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有关
20.信号肽假说认为,分泌蛋白首先在细胞质基质的游离核糖体上起始合成,当多肽链延伸至80个左右氨基酸残基时,一端的信号肽与信号识别颗粒(SRP)结合,SRP通过与内质网上的SRP受体(DP)结合,将核糖体-新生肽引导至内质网。之后,SRP脱离,信号肽引导肽链进入内质网腔中,肽链继续合成直至结束后,核糖体脱落。在无细胞的培养液中(含核糖体),进行相关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实验组别 编码信号肽的mRNA SRP DP 内质网 结果
1 + - - - 产生含信号肽的完整多肽
2 + + - - 合成70-100氨基酸残基后,肽链停止延伸
3 + + + - 产生含信号肽的完整多肽
4 + + + + 信号肽切除,多肽链进入内质网
注:“+”、“-”分别代表培养液中存在(+)或不存在(-)该物质或结构
A.游离核糖体和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可相互转化
B.SRP与信号肽结合后会导致翻译过程停止
C.信号肽通过与DP的特异性结合将核糖体固定在内质网上
D.内质网中具有切除信号肽相关的酶
第Ⅱ卷(共50分)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5分。
21.(每空1分,共8分)多氯联苯是一种对人体有很
大危害的有机物,呈油状液体,污染土壤后,很难清
除。研究发现部分酵母菌具有分解多氯联苯的作用。
为消除这种污染,科研人员计划从受污染的土壤中筛
选出高效分解多氯联苯的菌株。
(1)筛选分解多氯联苯的菌株时,应将土壤样品________
_____,接种到以__________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从功能上讲,该培养基属于
___________。
(2)微生物的纯培养操作方法有两种,如图是_________法。该操作方法在做第二次以及其后的划线操作时,为什么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___________。
(3)若要测定培养液酵母菌的菌体数,可在显微镜下直接计数。若用___________法统计菌落数,在涂布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进行培养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4)将lmL酵母菌溶液稀释100倍,在3个平板上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分别接入0.1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56、57、58,据此可得出每升溶液中酵母菌活菌数为_____个/L。
22.(每空2分,共12分)人乳头瘤病毒(HPV)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抗HPV的单克隆抗体可以准确检测出HPV,从而及时监控宫颈癌的发生,以下是以HPV衣壳蛋白为抗原制备出单克隆抗体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1)制备抗HPV的单克隆抗体时,给小鼠注入的抗原是_______,然后从小鼠体内获得能产生相应抗体的细胞,这种细胞内参与抗体合成和分泌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
(2)已知核苷酸合成有两个途径,物质A可以阻断其中的全合成途径(如下图)。正常细胞内含有补救合成途径所必需的转化酶和激酶,制备单克隆抗体时选用的骨髓瘤细胞中缺乏转化酶。现用加入H、A、T三种物质的“HAT培养基”来筛选特定的杂交瘤细胞,_______(填细胞名称)因无法进行图中两个途径而在HAT培养基上不能增殖,而杂交瘤细胞因为可以进行_____途径能在HAT培养基上大量增殖。这些杂交瘤细胞产生的抗体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能抗HPV。
(3)科学家从某些无限增殖细胞的细胞质中分离出了无限增殖调控基因(prG),该基因能激发动物细胞分裂,这为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提供了更多的思路。除本题描述的这种制备单克隆抗体技术外,请再简要写出一种制备单克隆抗体的思路__________。
23.(每空2分,共12分)近年来,生物柴油作为新型能源已经成为世界上应用最广泛、发展迅猛的可再生能源之一。研究人员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将油料作物紫苏DGAT1基因导入四尾栅藻(操作过程如图),获得转基因的产油微藻,并利用地热废水培养,不仅能生产生物柴油,还能治理地热废水。请回答:
注:LacZ基因可使细菌利用加入培养基的物质X-gal,从而使菌落显现出蓝色。若
无该基因或该基因被破坏,则菌落成白色。
(1)将经过处理的连接产物导入到经CaCl2处理后的处于感受态的大肠杆菌细胞,并接种到添加____的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挑选颜色为____的菌落用液体培养基培养,提取质粒pMD19-DGAT1。
(2)用限制酶酶切pMD19-DGAT1获得DGATI基因,并与酶切后的载体pBI121连接构建_______,并导入到四尾栅藻。如果DGATI基因序列两
端无限制酶酶切位点,由上图推测扩增DGAT1基因时所
用一对引物的一端需要分别加上________限制酶的识别
序列以保证其准确插入质粒并防止其出现自身环化等问
题。
(3)研究人员利用地热废水培养转基因四尾栅藻并检测其
油脂含量,结果如图。结果显示________。
(4)为检测转基因四尾栅藻对地热废水的去污能力,研究人员设计实验并得到相应实验结果如下表。
指标 总氮(mg/L) 总磷(mg/L) 氟化物(mg/L)
废水培养基 23.2 4.32 4.56
培养转基因四尾栅藻11天后 1.9 0.45 0.84
该实验不能说明转DGAT1基因显著提高了四尾栅藻的去污能力。请进一步完善实验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每空2分,共14分)海藻糖是由两个葡萄糖(G)结合而成的非还原性二糖,其结构稳定、耐高温,能帮助酵母菌克服极端环境。在无压力状态下,葡萄糖的代谢产物G6P和UDPG可抑制海藻糖合成酶基因(TPS复合体)的表达,胞内海藻糖水解酶(Nthl)水解已经存在的海藻糖,分解膜外海藻糖的水解酶(Ath1)处于小液泡中(如图所示)。在有压力状态下,TPS复合体被激话,Nth1失活,转运蛋白(Agt1)将细胞内海藻糖运至膜外,结合在磷脂上形成隔离保护,酵母菌进入休眠状态以度过恶劣的环境。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无压力状态下酵母海藻糖代谢图
(1)在无压力状态下下,酵母菌细胞内海藻糖含量低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有压力状态下,TPS复合体激活,胞内产生大量海藻糖,此时磨碎酵母菌制成溶液,加入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条件下,_____(填“出现”或“不出现”)砖红色沉淀,原因是________。
(3)发面时所用的干酵母因海藻糖的保护而表现为代谢_______(填“旺盛”或“缓慢”),在对其活化的过程中,酵母菌内的变化有_______、_______,由于细胞内外海藻糖被分解为葡萄糖,葡萄糖的代谢产物G6P和UDPG抑制TPS复合体基因的活性,在这种调节机制下,酵母菌迅速活化,从而适应环境。
25.(每空1分,共9分)如图表示动物细胞内某些蛋白质的加工、分拣和运输过程,其中甲、乙、丙代表细胞结构,COPI和COPⅡ代表两种囊泡。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包括的膜结构中,______在细胞内的面积最大,其功能为_______。在植物细胞中,丙能够参与____结构的形成。
(2)在细胞内,许多囊泡像海中的潜艇繁忙地运输货物,而_____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通过囊泡分泌至细胞外发挥作用的蛋白质称为分泌蛋白,其分泌至膜外的运输方式称为_____。
(3)图中能产生囊泡的结构有________,若定位在乙中的某些蛋白质偶然掺入丙中,则图中的_____可以帮助实现这些蛋白质的回收。细胞内的囊泡运输体现了生物膜的特点之一是______。
(4)经乙加工的蛋白质进入丙后,能被丙膜上的M6P受体识别的蛋白质经膜包裹形成囊泡,转化为溶酶体。若M6P受体合成受限,会使溶酶体水解酶在____内积累。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5 DDDAC 6~10 DCDCA 11~15 CDDBB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 ABD 17 ABD 18 CD 19 ACD 20 C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5分)
21.(每空1分,共8分)
(1)稀释 多氯联苯 选择培养基 (2)平板划线法 将聚集的菌体逐渐稀释(分散)以便获得单个菌落 (3)稀释涂布平板法 检验培养基灭菌是否成功(平板是否感染杂菌或是否彻底灭菌) (4)5.7×107个/L
22.(每空2分,共12分)
(1)HPV衣壳蛋白(或灭活的HPV)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2)骨髓瘤细胞及其互相融合细胞 补救合成 不一定 (3)通过基因工程向浆细胞导入prG基因或利用核移植技术将浆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无限增殖细胞中
23.(每空2分,共12分)
(1)氨苄青霉素和X-gal 白色 (2)基因表达载体或重组DNA分子 BamHI 和XbaI (3)转DGAT1基因的四尾栅藻油脂含量显著高于非转基因组 (4)应添加对照组:废水培养非转基因四尾栅藻11天后,检测总氮、总磷和氟化物的含量
24.(每空2分,共14分)
(1)海藻糖合成酶基因的表达受抑制,海藻糖的合成受影响 Nthl水解胞内已存在的海藻糖 (2)出现 酵母菌细胞内除了含有海藻糖,还有葡萄糖等还原糖
(3)缓慢 Nthl活化分解胞内海藻糖 小泡中的Athl转运到膜外分解膜外海藻糖
25.(每空1分,共9分)
(1)内质网(乙) 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的合成、加工场所和运输通道 细胞壁
(2)高尔基体(丙) 胞吐 (3)细胞膜、内质网、高尔基体 COPⅠ 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4) COPⅡ
愈伤组织诱导率
胚状体诱导率
暗处理时间/周
0
1
2
3
0
50
100
90
92.9
90.6
30.3
43.9
45.6
11.7
0
百分率/%
体外培养纤维细胞
卵子
去核
中中
华华
融合
②
③
注
射
①
A
A
B
C
D
甲植株顶芽细胞
乙植株顶芽细胞
甲原生质体
乙原生质体
融合的
原生质体
融合
细胞
愈伤
组织
杂种植株
紫外线照射
细胞核失去活力
细胞质失去活力
R-6G处理
培养、筛选
矿质元素含量
植物生长速率
A
B
0
a
b
c
矿质元素含量
青霉素
抗性基因
启动子
复制原点
图1
图2
终止子
大肠杆菌
质粒
菌落
培养基A
培养基B
EcoRⅠ
BamHⅠ
四环素
抗性基因
脂筏
跨膜蛋白
胆固醇
锚定蛋白
Ath1
Nthl
G
G6P
TPS
UDPG
(一)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