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教材分析
☆方法策略
☆教学流程
☆板书设计
说课的基本环节
☆教学反思
一.教材分析
(一)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及作用
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
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
(二)导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通过观察草履虫的取食、运动和各种视频资料,学生能够利用事实说明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也能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②通过对单细胞生物生命活动的观察,能够进一步阐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③举例说出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一.教材分析
(二)导学目标
一.教材分析
2.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分析资料、图片的能力,以及语言的归纳概括能力
②使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进一步强化显微镜的操作技能
3.情感目标
养成珍惜生命,爱护生命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认同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学习难点
学习重点
观察认识草履虫的结构和生活方式
一.教材分析
知识基础
动、植物细胞的结构
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能力基础
动手做实验
显微镜操作能力
对新事物的浓厚兴趣及探究欲望
尚存差距
认同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实验过程中视线追踪活体生物
二.方法策略
(一)学情分析
教学方法
※实验观察
※探究体验
※合作交流
※设疑释疑
※启发诱导
※媒体辅助
※动手实验
(二)教法学法
二.方法策略
课程资源
图 片
文 字
习 题
实验材料
视 频
教师补充
教材提供
课 件
学生搜集的资料、数据等
(三)课程资源
二.方法策略
本节课的基本教学流程为:
三.教学流程
温故知新,激趣导入 (3min)
发现问题,实验探究 (15min)
表达交流,生成新知 (15min)
由点到面,拓展延伸 (7min)
扣标整合,当堂达标 (5min)
教学过程
温故知新、激趣导入
01
1.复习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2.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
3.假如将我们之前做过的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离体后,还能否存活?
4.自然界中存在单个细胞生存的生物吗?
教学过程
温故知新、激趣导入
01
1.单细胞生物一般生活在什么环境中呢?
2.它们只有一个细胞,该如何运动、饮食等一系列生命活动呢?
教学过程
发现问题,实验探究
02
1.复习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明确实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几个问题:
发现问题,实验探究
02
教学过程
1、视野中大大小小、黑色中空的圆圈是我们要寻找的单细胞生物吗?
2、视野中一些形状不规则的黑色物体是我们要寻找的单细胞生物吗?
3、视野中这些快速移动的微小物体是我们要寻找的单细胞生物吗?
4、怎样才能限制这些微小生物的运动,让我们看清其细胞结构?
发现问题,实验探究
02
教学过程
实验目的:
观察草履虫的外形和运动
实验步骤:
1.从培养液的表层吸一滴培养液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在低倍镜下观察
2.为防止草履虫运动过快,放几丝棉花纤维。
发现问题,实验探究
02
教学过程
03
教学过程
表达交流,生成新知
1.学生展示:
①用准确的语言来描述草履虫的外形、运动状态及其他结构特征
②教师板画草履虫的结构图,学生完成结构名称和功能的填写。
表达交流,生成新知
03
教学过程
细胞核
细胞膜
细胞质
表达交流,生成新知
03
教学过程
2.合作交流:
①为什么要从培养液的表层吸一滴培养液?
②草履虫遇到棉花纤维之后有什么表现?它的这一表现符合生物的哪一特征?下列实验能否进一步说明该特征?
③草履虫是如何实现运动、呼吸、消化、排泄等一系列生命活动的呢?
表达交流,生成新知
03
教学过程
由点到面,拓展延伸
04
教学过程
处理前的生活污水样品
草履虫处理后的生活污水
由点到面,拓展延伸
04
教学过程
酵母菌
衣 藻
眼 虫
由点到面,拓展延伸
04
教学过程
钟虫
变形虫.
痢疾内变形虫
钟罩虫
由点到面,拓展延伸
04
教学过程
发酵食品
保健食品小球藻
由点到面,拓展延伸
04
教学过程
间日疟原虫----由疟蚊传播,寄生在人体的血液中,
引起贫血,肝脾肿大,甚至伤害脑组织,危及生命.
赤潮----当人类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超量排入海水中,使海水有机物过多,这些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使海水呈现红色成为赤潮
裸甲腰鞭虫----储存在
甲壳动物体内,人吃后会
引起中毒.
由点到面,拓展延伸
04
教学过程
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由点到面,拓展延伸
04
教学过程
有利的:发酵食品、保健食品、监测水质等
有害的:单细胞寄生虫疟原虫、赤潮、水华等
扣标整合,当堂达标
05
教学过程
扣标整合,当堂达标
05
教学过程
1.下列生物中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 ( )
A.变形虫 B.大豆
C.蚂蚁 D.蚯蚓
2.显微镜观察草履虫时,经常在临时装片的培养液中放一些棉丝,其作用是( )
A.限制草履虫运动 B.增加营养
C.分隔培养液 D.增加温度
3. 草履虫能净化污水,是因为它能( )
A.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 B.吞食污水中的细菌
C.降解污水中的有毒物质 D.提高污水中氧含量
A
A
B
扣标整合,当堂达标
05
教学过程
4.草履虫的呼吸主要是通过( )来完成
A.细胞膜 B.纤毛
C.口沟 D.伸缩泡
5. 在观察草履虫的实验中,吸取草履虫培养液时,吸取的是培养液的 ( )
A.表层 B.中层
C.下层 D.各层均可
6. 下列不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 ( )
A.病毒 B.酵母菌
C.细菌 D.草履虫
A
A
A
扣标整合,当堂达标
05
教学过程
(1)在观察草履虫的实验中,用来观察的液滴应取自培养液的_________,因为________。 (2)图中的结构[ ]___________具有运动作用,具有呼吸作用的是[ ]_________。 (3)食物由[ ]________进人体内,形成食物泡,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通过[ ]_______排出体外,一个食物泡大约含有______细菌,所以草履虫对_______有一定的作用。
(4) [ ]________ 和[ ]________能排出草履虫体内产生的代谢废物。
四.板书设计
第四节 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
一、观察草履虫
二、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有利的方面
有害的方面
五、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活体材料,这对学生来说还是第一次。学生经过动手尝试获得的真实体验尤为珍贵。成功尝试带来的喜悦与自豪,成为不断推动学生获取知识、锻炼能力的原动力。课堂上学生从最感兴趣的观察实验入手,不断的遇到问题,进而主动寻找证据,寻求解决办法。这样的学习过程体现了探究活动波浪前进、螺旋上升的特点,也使得科学方法的渗透做到了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不足之处:
学生使用显微镜是一个逐渐熟练的过程,熟才能生巧。在高倍镜下跟踪观察草履虫的生命活动对学生来说,是个新挑战。若要做到得心应手,还需假以时日。在课堂上没能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来反复尝试,的确是个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