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册生物人教版每节一练:6.3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拔高题)(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册生物人教版每节一练:6.3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拔高题)(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3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10-25 15:28: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册生物人教版每节一练:6.3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拔高题)
1.我国特产的一种栖息于淡水的哺乳动物,目前正处于灭绝的边缘,这种哺乳动物是( )
A.金丝猴 B.扬子鳄 C.白鳍豚 D.大熊猫
2.普陀鹅耳枥是中国特有珍稀植物,现仅存一株野生植株,树龄约250岁,有“地球独子”之称。雌雄同株,果穗奇特,果实宽卵圆形。下列植物与它同属一类的是( )
A.海带 B.银杏 C.玉米 D.桫椤
3.朱鹮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野生环境中曾一度失踪了20多年,直到20世纪80年代,人们才在陕西省洋县姚家沟重新发现了7只。朱鹮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选择 B.外来物种入侵 C.自然灾害 D.栖息地破坏
4.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科研人员将油桃和蟠桃进行杂交,培育出油蟠桃,利用的是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遗传)的多样性
C.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可大量引进外来物种
D.要保护生物多样性,必须禁止对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5.下列有关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观念中,恰当的是( )
A.物种灭绝后可以再生
B.引入世界各地不同的生物,以增加我国的生物多样性
C.生物多样性的消失对人类不会产生威胁
D.与人类没有直接利益关系的生物也应该保留下来
6.我国特有的淡水哺乳动物白鳍豚已濒临灭绝,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其适应环境的能力下降 B.环境污染使其出生率下降
C.乱捕滥杀且栖息环境受到严重污染 D.营养级别较高,食物不足
7.我国的生物种类丰富而独特,在世界占有重要地位。以下选项中不符合我国事实的是( )
A.地形复杂,有许多独特的生物 B.国土面积大,生物种类多
C.可以随意捕杀各种生物 D.不同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形成多样的生物类
8.白唇鹿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为保护白唇鹿,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
A.制定法律,禁止人们狩猎和买卖
B.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就地保护
C.迁出原地,在动物园中保护
D.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公民保护动物多样性的自觉性
9.北京官方微博@平安北京提醒网友:寄粽需谨慎、且吃且珍惜。德国、法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禁止各类粽子入境的,这是因为一些品种的粽子含有肉类成分,可能会含有虫卵和微生物。若外来有害生物流入境内,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
①在当地引起传染病的流行传播
②丰富当地生物多样性
③威胁当地生物多样性
④破坏当地生态平衡
⑤增加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A.①②⑤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③⑤
10.被称为“国之重器”的港珠澳大桥,建在珠江口伶仃洋海域。这里是有“水上大熊猫”之称的中华白海豚(属于哺乳动物)的重要活动区域。大桥建设者做到了施工中白海豚“零伤亡”,实现了“大桥通车,白海豚不搬家”的目标。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白海豚用鳃呼吸,有助于在水中完成气体交换
B.白海豚数量减少,该物种的基因多样性降低
C.白海豚和大熊猫的生存环境受到人类的影响
D.“白海豚不搬家”体现了人与环境和谐发展
11.对这幅“举家迁徙”的漫画的几点思考错误的是( )
A.栖息地的丧失导致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B.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C.与人类没有直接利益关系的生物,也应该保留下来
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受到破坏,生物种类的多样性也会受影响
12.根据下表数据分析,哺乳动物和鸟类多样性受到威胁的最主要原因是( )
偷猎 栖息地丧失 外来物种 其他原因
哺乳动物 23% 40% 16% 21%
鸟类 18% 59% 12% 11%
A.偷猎 B.栖息地丧失 C.外来物种 D.其他原因
13.2019年,澳大利亚南部持续了几个月的森林大火烧毁了大多数考拉的栖息地,考拉面临灭绝的危险。下列关于生物栖息地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栖息地类型多样,有大有小
②不同的栖息地生活着不同的生物群体
③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是威胁生物生存的主要原因
④遭到破坏的栖息地很难在短时间内恢复原貌
A.①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4.阅读下面的资料,分析回答问题。
资料一:焦作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北依太行,南临黄河,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动植物资源比较丰富,有木本植物143科875种,草本植物69科469种。属国家保护的珍稀树种有红豆杉、连香树、山白树、银杏、杜仲、青檀等;野生动物有猕猴、豹、虎、狍、香獐、狐、青羊等190多种,属于国家保护珍稀动物有20多种。其中云台山猕猴谷于1998年8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猕猴自然保护区,其主要保护对象为野生猕猴种群及其生活环境。
资料二:据史料记载,古时候的商王到河南沁阳附近的太行山南侧打猎,一次就猎获了7头亚洲象。但是,居住在这一地区的诸侯国大面积砍伐森林、开辟农田后,亚洲象退出了在黄河流域的栖息地。距今约1000年前,亚洲象已退到广东、广西和云南。现如今亚洲象在我国只生活在云南省西双版纳的南部,数量只有200余头。
资料三:一项研究显示了哺乳类和鸟类濒危或受到威胁的原因,如表所示:
原因 偷猎 栖息地丧失 外来物种的影响 其他原因
鸟类 20% 60% 12% 8%
哺乳类 31% 32% 17% 20%
(1)资料一中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_______的多样性。
(2)分析资料一,要保护猕猴等珍稀动植物资源,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________。
(3)分析资料二、三,亚洲象等哺乳类濒危的主要原因是人们的乱捕滥杀和________。
(4)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生活经验,提出两条保护野生动物的建议:①________;②________。
15.鲨鱼体被细鳞,靠鳃呼吸,用鳍(加工后可制成“鱼翅”)辅助游泳。
(1)根据鲨鱼的特征,它在分类上应属于脊椎动物中的__________类,它通过__________的摆动产生游泳的动力。
下表为每百克湿鱼翅和鲜鸡蛋的部分营养成分对比表,请据表回答:
成分 湿鱼翅 鲜鸡蛋
蛋白质/克 8.70 8.08
脂肪/克 0.50 8.80
糖类/克 2.03 2.80
维生素A/毫克 0 234
(2)表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糖类,属于能为人体提供__________的营养物质,其中蛋白质在人体消化道的__________中被彻底消化。
(3)分析表中两种食物的成分,发现维生素A含量更高的是__________。人体缺乏维生素A容易出现__________症。
调查发现,鱼翅被汞污染的程度高达70%,其含量超出正常允许值的42倍,鱼翅中超标的汞,主要来自人类的工业排放。
(4)水体中的汞会沿着__________不断积累而进入鲨鱼体内。食用鱼翅后,汞被人体吸收并通过__________系统输送到全身各处,进而危害人体健康。
遗憾的是,在人们对鱼翅的“狂热”追捧下,每年约有七千万尾鲨鱼被捕杀,目前有近8种鲨鱼濒临灭绝。
(5)鲨鱼的灭绝将会对__________的多样性造成影响。
(6)综上,请你写出两条拒食鱼翅的理由: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A、金丝猴,哺乳类,群栖高山密林中。中国金丝猴分川金丝猴、黔金丝猴和滇金丝猴。此外还有越南金丝猴和缅甸金丝猴两种金丝猴。均已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不符合题意。
B、扬子鳄或称作鼍,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鳄鱼,是世界上体型最细小的鳄鱼品种之一。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现在生存数量非常稀少、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爬行动物。在扬子鳄身上,至今还可以找到早先恐龙类爬行动物的许多特征。所以,人们称扬子鳄为中生代的爬行动物“活化石”。我国已经把扬子鳄列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严禁捕杀。不符合题意。
C、白鳍豚是世界最濒危的12种野生动物之一,为中国长江所独有的淡水哺乳动物。监测显示,上世纪90年代初,长江中的白鳍豚数量已由之前10多年的400头降到150头以下。符合题意。
D、大熊猫(学名:Ailuropoda melanoleuca),一般称作“熊猫”,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动物之一,数量十分稀少,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哺乳类,体色为黑白相间,被誉为“中国国宝”。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种,属熊科,现存的主要栖息地在中国四川、陕西等周边山区。
故选C。
2.答案:C
解析:由题干可知普陀鹅耳枥具有花、果实,属于被子植物。海带属于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A错误;银杏属于裸子植物,没有果实, B错误;玉米属于被子植物,与普陀鹅耳枥属于同一类群,C正确;桫椤属于蕨类植物,没有花、果实和种子,D错误。故选C。
3.答案:D
解析:威胁生物生存的原因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滥捕乱杀)、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其他原因(自然灾害和动物疾病)等,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主要体现为物种灭绝的速度加快;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人口快速增长是破坏或改变野生动物栖息地和过度利用生物资源的最主要的原因,如乱砍滥伐、过度放牧、不合理开垦(围湖造田、垦荒、湿地开发等)、环境污染使环境不再适合生物生存等,使生物的栖息环境遭到破坏,使生物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少,导致生物种类越来越少。因此朱鹮栖息地的丧失是造成野生动物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故选D。
4.答案:B
解析:培育油蟠桃,利用的是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引进外来物种,一般不引进它的天敌,因此外来物种会大量繁殖,进而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反而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要保护生物多样性,必须对生物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而不是禁止开发和利用。
5.答案:D
解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一是就地保护,大多是建自然保护区,比如四川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等;二是迁地保护,大多转移到动物园或植物园,比如水杉种子带到南京的中山陵植物园种植等;三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研究,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四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宣传和教育。A.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野生水稻和栽培水稻之间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一旦灭绝,将永远不会再生,故不符合题意;B.引入世界各地不同的生物,因为该生物在我国没有天敌,会使该生物大量繁殖,无法控制,导致生物入侵,如水葫芦,故不符合题意;C.生物多样性是指一定范围内多种多样活的有机体(动物、植物、微生物)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人类的衣、食、住、行,甚至文化生活都与生物的多样性密切相关,如做衣服用棉花、荨麻、蚕丝等,人类的食物直接或间接的来源于生物如面粉是用小麦加工的,肉类来源于动物等,因此,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生物的多样性的减少,将严重影响人类的生活,故不符合题意;D.生物的价值不光有直接使用价值和间接使用价值,还有潜在价值,今天还未被利用的哪些物种在将来会有利用的价值,栽培植物的野生亲缘种究竟能提供多少对农林业发展有用的遗传材料,是不可估量的,因此与人类没有直接利益关系的生物,也应该保留下来,故符合题意。故选D。
6.答案:C
解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人口的快速增长、人们向自然环境索取的资源越来越多,导致生物栖息地环境受到严重污染,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根本原因。故选C。
7.答案:C
解析: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个层次。
A、地形复杂,有许多独特的生物,正确;
B、国土面积大,生物种类多,正确;
C、随意捕杀动物会破坏生态平衡,使生物间的关系破坏后植被损坏,最后导致环境破坏,错误;
D、不同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形成多样的生物类,正确;
故选:C。
8.答案:B
解析: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主要场所。
9.答案:C
解析:若外来有害生物流入境内,在适宜的环境中,有害生物会大量繁殖,且在该环境中因没有天敌控制而导致该生物数量出现剧增,挤占当地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灾害,使境内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可能会出现的结果是①在当地引起传染病的流行传播,③威胁当地生物多样性,④破坏当地生态平衡。
10.答案:A
解析:白海豚属于哺乳动物,用肺呼吸,A错误;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白海豚数量减少,该物种的基因多样性降低,B正确;白海豚和大熊猫的生存环境受到人类的影响,C正确;“白海豚不搬家”体现了人与环境和谐发展,D正确。
11.答案:B
解析:A、栖息地的丧失是威胁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原因,A正确;
B、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和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B错误;
C、与人类没有直接利益关系的生物,也应该保留下来,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C正确;
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受到破坏,生物种类的多样性也会受影响,D正确。
故选:B。
12.答案:B
解析:从表中数据可知,栖息地丧失是哺乳动物和鸟类多样性受到威胁的最主要原因。
13.答案:D
解析:①栖息地类型多样,有大有小,如林地、草地、沙滩、淡水溪涧等,正确;②不同的栖息地生活着不同的生物群体,正确;③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是威胁生物生存的主要原因,正确;④遭到破坏的栖息地很难在短时间内恢复原貌,正确。故选D。
14.答案:(1)物种
(2)建立自然保护区
(3)栖息地的丧失
(4)加强法制监督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解析:(1)资料一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物种的多样性。
(2)分析资料一可知,要保护猕猴等珍稀动植物资源,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3)由资料二、三可知,哺乳类濒危或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偷猎和栖息地的丧失。
(4)保护野生动物的建议:①加强法制监督和保护;②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野生动物及其栖息环境;③加强保护野生动物的宣传教育活动;④健全法律法规,坚决打击偷猎者。
15.答案:(1)鱼;躯干部和尾部
(2)能量;小肠
(3)鲜鸡蛋;夜盲
(4)食物链;循环
(5)生物种类
(6)破坏生物多样性;食用汞超标的鱼翅,对人体有害;鱼翅的主要营养成分不如鲜鸡蛋等(写出其中两个答案或其他合理答案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