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
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分析、教学过程等方面对本节课进行解说。
第一:说教材
本节课选自鲁教版初中生物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章第四节,主要介绍有关单细胞生物的知识。而在这之前的课堂当中,学生已经详细学习了植物体和动物体等多细胞生物及其结构层次,可以和接下来要学的内容形成对比。同时本课也是对这一章内容的一个完善。因此,它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起着完善总结的作用。
接下来是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将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3个方面进行。
知识目标:
①通过观察草履虫,认识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生活。
②举例说出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能力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合作交流能力、自学阅读能力等基本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对草履虫生命活动的观察和学习,感受微观生命的美妙,
培养学生热爱生命,敬畏自然的健康心态。
②通过对与人类关系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爱护地球的重要性。
然后是教学重点和难点。根据大纲要求,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别草履虫的结构,解释草履虫的生命活动。 教学难点是:把握草履虫的结构与生命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认同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第二:说教法
六年级学生具有好奇心强、求知欲浓、喜欢动手操作的特点,因此本节课对学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同时,为了使学生可以准确掌握操作步骤,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同步教学法”:即让学生手中要有观察的草履虫,并能够亲手对其进行处理操作。同时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边观察边制作临时装片,对草履虫形成深刻的印象,从而使学生能正确运用观察方法,掌握观察途径。同时,还要结合教师讲解、实验讨论、当堂练习等方法得以本节课的展开。
第三: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可以学会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学习的真正的主人。因此,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等。
第四:教学过程
(一)设置问题,快速导入
上课后,让学生伴着悠扬的音乐,欣赏一些精美的动植物图片。然后思考问题:(1)世界上所有的生物都像他们由很多细胞构成吗?(2)你能举几个单细胞生物的例子吗?从而引入新课。
而且这样可以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快速进入上课状态。
(二)动手操作,突出重点
课前已备好实验材料,课上将需要解决的问题展示出来。然后老师引领学生明确实验步骤、制作装片观察,从而解决问题得出结论。
为了巩固学生对于“草履虫结构及相应功能”这部分知识的掌握,结合草履虫结构示意图,以“小组合作,抢答竞赛”的形式来突出这部分知识的重要性。
这样,既可把微观的问题宏观化、模糊的问题具体化,有利于六年级学生知识的生成;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和比赛竞争的意识。
(三)合作探究,突破难点
在自主感知的基础上,教师提出问题“草履虫是生物体,那依据是什么?”通过合作交流,大家说出自己的看法。这时,教师播放一段有关草履虫生活的视频,从而使学生清楚认识到自己的结果是否合理。最后,让学生代表总结出比较完善的答案,从而认同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然后,结合六年级学生对于直接经验接受快、印象深的特点,演示一个小实验“草履虫的应激性”。即准备A、B 两块载玻片,分别在载玻片的两端各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并使两滴培养液连通。在两块载玻片右侧培养液的边缘分别放一小粒食盐和一滴肉汁,进行观察。通过实验现象,更加确定“单细胞生物能够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四)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让学生自学阅读课本内容“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认识到单细胞生物对人类生活有利的一面和有害的一面。从而提醒学生要保护环境,爱护地球。然后给出问题:有一烧杯“水”,不知道是否被污染,你手中只有一些单细胞生物(眼虫、草履虫、酵母菌等),问你如何判断该“水”水质?
通过对此问题的思考和回答,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五)收获反思,当堂达标
“学生收获满满是教师最大的幸福和安慰。”本环节积极鼓励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收获、感悟和提高。而后教师加以针对性的评价整合,以求让学生明晰本节课的主干核心知识。
然后,依据三维目标、结合学生差异,本着提高学生竞争意识的思想编排习题,并以“男生女生大PK”的形式来完成相关习题。力求让每一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生物的乐趣和成就感。
第五:时间安排
本节课由于内容较少,知识简单,容易理解,用1课时即可完成。
整堂课的用时安排是:(一)设置问题,快速导入——3min;(二)动手操作,突出重点——15min;(三)合作探究,突破难点——12min;(四)拓展延伸,学以致用——6min;(五)收获反思,当堂达标——9min。
第六:板书设计
这是本节课的板书设计,总的遵循整洁美观、明晰自然的原则。(共21张PPT)
第四节 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
一、说教材
二、说教法
四、教学过程
五、时间安排
六、板书设计
三、说学法
★
★
★
★
★
★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
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及与人类的关系
(1)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2)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2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观察草履虫,认识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生活。
(2)举例说出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能力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自学阅
读等基本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对草履虫生命活动的观察和学习,感受微观生命的美妙,
培养学生热爱生命,敬畏自然的健康心态。
(2) 通过对与人类关系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爱护地球的重要性。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识别草履虫的细胞结构,解释草履虫的生命活动。
教学难点
把握草履虫的结构与生命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认同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二、说教法
好奇心强
求知欲浓
喜欢动手操作
六年级学生
吸引力
同步教学法
同时,结合教师讲解、实验讨论、当堂练习等方法得以本节课的展开。
即让学生手中要有观察的草履虫,并能够亲手对其进行处理操作。同时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边观察边制作临时装片,对草履虫形成深刻的印象,
从而使学生能正确运用观察方法,掌握观察途径 。
三、说学法
“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
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
重视学法
“学答”
“学问”
“学会”
“会学”
学习的真正主人
思考评价法
分析归纳法
自主探究法
总结反思法
四、教学过程
(一)设置问题,快速导入
(二)动手实验,突出重点
(三)合作探究,突破难点
(四)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五)收获反思,当堂达标
(一)设置问题,快速导入
图片:各种各样的生物
(1)世界上所有的生物都像他们由很多细胞构成吗?
(2)你能举几个单细胞生物的例子吗?
(二)动手实验,突出重点
观察草履虫
提出问题
课前准备
明确步骤
操作观察
得出结论
草履虫培养液、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棉花纤维等。
(1)草履虫是单细胞吗?
(2)通过观察,介绍一下草履虫的结构。
操作顺序、注意事项
动手动脑、感悟深刻
解决问题,总结归纳
常见的单细胞生物—草履虫
组号 1 2 3 4 5 6
答题数目
草履虫是生物体,那依据是什么?
(三)合作探究,突破难点
食盐
肉汁
草履虫的应激性
准备A、B 两块载玻片,分别在载玻片的两端各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
并使两滴培养液连通。在两块载玻片右侧培养液的边缘分别放一小粒
食盐和一滴肉汁,进行观察。
“单细胞生物能够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四)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有一烧杯“水”,不知道是否被污
染,你手中只有一些单细胞生物
(眼虫、草履虫、酵母菌等),
问你如何判断该“水”水质?
(五)收获反思,当堂达标
五、时间安排
1课时
内容较少
知识简单
容易理解
(一)设置问题,快速导入—— 3min
(二)动手操作,突出重点——15min
(三)合作探究,突破难点——12min
(四)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6min
(五)收获反思,当堂达标—— 9min
45min
六、板书设计
第四节 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
一、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生活
二、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1、观察草履虫时,用吸管从草履虫培养液中吸取草履虫的最好部
位是 ( )
A.培养液的中层 B.培养液的任意部分
C.培养液的表层 D.培养液的下层
2、草履虫在水中是怎样运动的 ( )
A.利用鞭毛摆动做旋转运动
B.利用纤毛摆动做旋转运动
C.利用鞭毛摆动做直线运动
D.利用纤毛摆动做直线运动
3、草履虫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物的排出是通过 ( )
A.胞肛 B.伸缩泡 C. 口沟 D.胞咽
4、观察草履虫时,常放一些棉花纤维,目的是 ( )
A.固定草履虫 B.使草履虫运动缓慢,便于观察
C.分隔培养液 D.吸收培养液
C
B
B
B
1、下列哪一单细胞生物能发酵食品 ( )
A.酵母菌 B.草履虫
C.衣藻 D.变形虫
2、下列哪一单细胞生物细胞里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
用 ( )
A.酵母菌 B.草履虫
C.衣藻 D.变形虫
3、草履虫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
4、草履虫的呼吸主要是通过哪一结构来完成 ( )
A.细胞膜 B.纤毛
C.口沟 D.伸缩泡
A
C
B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