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综合测试卷 2021—2022学年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_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综合测试卷 2021—2022学年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2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0-26 08:23: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 综合测试卷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常用的杠杆工具,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A.金属镊子 B.船桨
C.钓鱼竿 D.活动扳手
2.排球运动中的跳发球是最具威力的发球方式。发球时,运动员经历抛球、腾空、击球、落地”四个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抛球过程运动员不对排球做功 B.腾空过程运动员对排球做功
C.击球过程运动员对排球做功 D.落地过程运动员对排球做功
3.如图所示,国旗杆顶部装有一个滑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是动滑轮 B.用它可以省功
C.用它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D.用它可以省力
4.用如图所示的滑轮或滑轮组将同一重物G匀速提升h高度,其中最省力的是(不计滑轮重、绳重及摩擦)(  )
A. B. C. D.
5.小昕跟爷爷体重相同,都从一楼上到三楼,小昕是很快跑上去的,爷爷是慢慢走上去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昕做的功多,小昕的功率大 B.爷爷做的功多,爷爷的功率大
C.小昕、爷爷做功一样多,小昕的功率大 D.小昕、爷爷做功一样多,爷爷的功率大
6.长沙某建筑工地为了在更短的时间完成地面基础建设,数台挖掘机同时工作,其目的是增大所有挖掘机的(  )
A.机械效率 B.功率 C.功 D.有用功
7.如图所示,小梦在家从地上拾起两个鸡蛋,并将两个鸡蛋匀速举过头顶,根据图片信息估测小梦同学对两个鸡蛋做的功,最符合实际的是(  )
A. B. C. D.
8.下列关于功率、机械效率说法正确的是(  )
A.省力越多的机械,机械效率越大
B.机械做功越快,功率就越大
C.单位时间做功越多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
D.机械做功越多,功率就越大
9.如图所示,平地O点两侧粗糙程度不同,物体一直受到沿平方向3N的F。物体经过M点开始计时,每经过相同时间,虚线框记录物体的位置。物体在MQ段做匀速直线运动。F在MN、OP段做功分别为W1、W2,功率分别为P1、P2,则(  )
A.W1<W2;P1>P2
B.W1=W2;P1>P2
C.W1>W2;P1<P2
D.W1=W2;P1<P2
10.爸爸领着小梅玩跷跷板。下图中,最有可能让跷跷板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的是(  )
A. B.
C. D.
11.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在分别在水平拉力F甲和F乙的作用下,在同一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且v甲>v乙,若不计空气阻力,拉力F甲和F乙在相同时间内所做的功分别为W甲和W乙,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F甲>F乙
②F甲=F乙
③W甲>W乙
④W甲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省力的机械,也可以省距离
B.做功时间越长,功率一定会越小
C.机械做功越快,机械效率一定越高
D.省力的机械,机械效率不一定越高
13.如图所示,由重相同的滑轮组成的甲、乙两个滑轮组,分别将重为G1、G2的物体提高相同的高度,不计摩擦与绳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G1>G2,拉力做的总功可能相同
B.若G1=G2,拉力做的额外功一定相同
C.若G1=G2,甲的机械效率小于乙的机械效率
D.用甲、乙其中的任何一个滑轮组提起不同的重物,机械效率不变
14.甲、乙两质量相等的物体,用外力F1使甲以速度v1匀速上升高度h时,F1做功W1,功率为P1;用外力F2使乙以速度v2同样匀速上升高度h时,F2做功W2,功率为P2,已知v1>v2,则(  )
A.W1=W2,P1=P2 B.W1=W2,P1>P2
C.W1>W2,P1=P2 D.W1>W2,P1>P2
15.如图所示,轻质杠杆AOB的支点是O,AO=BO,在A端挂重物G1、B端挂重物G2,杠杆刚好在如图所示位置平衡,若将G1、G2的位置对调,则杠杆(  )
A.保持平衡 B.A端下沉 C.B端下沉 D.以上均可能
二、作图题
16.如图所示,请你画出动力F1的力臂。
17.如图所示,某人用滑轮组提起物体,请在图中画出滑轮组最省力的绕线方式。
三、填空题
18.学校升旗时,旗杆顶端装的滑轮是______滑轮,当国旗缓缓上升,旗手向下拉动绳端移动的距离为______。
19.小明同学用20 N的水平推力,将重为280 N的购物车沿水平地面向前推动了10 m,在此过程中,推力对购物车做功______J,购物车的重力做功______J。
20.甲、乙两台机器,甲的功率比乙大,则甲做功比乙 ______,若甲、乙两台机器的功率之比为3:1,做同样多的功它们所用时间之比为 ______。
21.如图所示,用力将重为120N物体匀速提升不计动滑轮重、绳重和摩擦,则拉力___________ N,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___________ m,若拉力为70N,则动滑轮重为___________ N。(不计绳重和摩擦)
22.如图,滑轮重远小于物重(不计绳重、摩擦)。使用甲图滑轮的好处是____________;使用乙图滑轮的好处是________;两滑轮的机械效率η甲_______η乙。(选填“<”“=”“>”)。
23.如图所示的甲、乙两棵相同几乎相同的杨树,它们的树冠和根系基本相同,只是乙比甲高。当我们研究哪棵杨树容易被大风吹倒或折断时,可以把杨树看作是一个_______模型,由此可以判断出_______树容易被吹倒或折断。
24.如图所示,轻质杠杆OA中点处悬挂一质量为5kg的物体,在A端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力F=______N;保持力F的方向不变,将杠杆从A位置匀速提到B位置的过程中,力F将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g取10N/kg)
25.从深为5m的井中直接将一桶水提出井口,已知桶重10N,桶中水重90N。若此人的目的是为了提水,则有用功是___________J,额外功是___________J,机械效率为___________。若此人的目的是为了捞桶,则有用功是___________J。
26.如图是奥运会皮划艇比赛的体育图标,当运动员用船桨划水时,运动员手中使用的船桨属于______(费力/省力/等臂)杠杆,使用它的好处是______。
四、实验题
27.小华想“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提出以下的猜想:
A.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与物体的重力有关。
B.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
他用同一块木板组成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实验,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物重G物/N 斜面高h/m 斜面长s/m 沿斜面拉力F/N 机械效率η
1 5 0.3 1.25 2.0
2 8 0.3 1.25 60%
3 8 0.4 1.25 3.8 67%
(1)若要探究斜面能否省功,要比较_______与_______的关系(请用题中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2)第1次实验中,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第2次实验中,沿斜面的拉力为_______N,通过对比实验1、2数据,可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
(3)实验时要使斜面高变大,应该把木板下面的木块向________移动(选填“左”或“右”);通过对比实验________两组数据,可知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
(4)第1次实验中,物体所受摩擦力为_________N。
28.甲、乙两位同学一起做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以杠杆中点为支点,如图甲、乙:
(1)支点位于杠杆中央的原因为______;
(2)如图甲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记录数据;根据这一次实验数据,甲同学立即分析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这种做法的不足是______;
(3)如图乙,乙同学设计两种实验方案:第一种弹簧测力计沿竖直方向拉,其读数为F1,第二种弹簧测力计倾斜拉,其读数为F2;第______(选填“一”或“二”)种实验方案更方便,在同等条件下,两次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1______F2(选填“<”“=”或“>”)。
29.小梦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次数 钩码升高的高度h/m 拉力/F/N 拉力方向
1 1 0.2 1 0.2 向上
2 2 0.2 2.1 0.2 向下
3 1 0.2 0.6 0.4 向上
4 2 0.2 1.1 0.4 向下
(1)实验中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是弹簧测力计和_______。
(2)实验中应沿竖直方向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上升。
(3)请将小梦设计的记录表格中未填写的测量项目补充完整。_______
(4)比较1和2两次实验可知:使用定滑轮的好处是_______。
(5)依据杠杆平衡条件分析,使用动滑轮提升物体所用的力是直接提升物体所用力的一半,但分析第3、4两次实验数据却不符合这样的关系,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五、计算题
30.“复兴号”在世界上首次实现时速350公里自动驾驶功能,成为中国高铁自主创新的又一重大标志性成果。如图所示,是“复兴号”列车以的速度在京沪高铁的某段平直路段上匀速行驶了,此过程中“复兴号”列车所受牵引力为。取,求:
(1)该列车行驶的时间是多少?
(2)该列车牵引力在此过程中所做的功是多少?
(3)该列车牵引力在此过程中做功的功率是多少?
31.某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把重700N的货物匀速提升2m,所用的拉力F为400N,则在此过程中(不计摩擦和绳重)。求:
①拉力F所做的功;
②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参考答案
1.D
2.C
3.C
4.D
5.C
6.B
7.B
8.B
9.D
10.B
11.A
12.D
13.A
14.B
15.B
16.
17.
18.定
19.200 0
20.快 1:3
21.60 0.4 20
22.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可以省力 >
23.杠杆 乙
24.25 不变
25.450 50 90% 50
26.费力 省距离
27. 60% 3.2 使用同一斜面提升物体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物体的重力无关 左 2、3 0.8
28.杠杆的重心在杠杆的中央,可以消除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 没有考虑偶然性 一 <
29.刻度尺 匀速 钩码的重力G/N;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m 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动滑轮有重力
30.(1)0.1h;(2);(3)
31.(1)1600J;(2)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