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1张PPT)
考纲 水平要求 知识网络
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2.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Ⅱ
Ⅱ
专题十一
生物的进化
主要学说 主要观点
拉马克的进化学说 ①____________和获得性遗传
达尔文的自然
选择学说 ②________繁殖(基础)、生存斗争(动力、外因、条件)、
③____________(内因)、适者生存(结果)
现代生物
进化理论 (1)④________是生物进化的单位
(2)⑤________和基因重组是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3)⑥____________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4)⑦________导致物种形成
考点 1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有关生物进化的学说
用进废退
过度
遗传变异
种群
自然选择
突变
隔离
注:(1)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某基因的数目
基因频率=
控制同种性状的
的总数
(2)变异是不定向的,______________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
向改变。
等位基因
自然选择
可育
(3) 物 种 的 概 念 : 能 够 在 自 然 状 态 下 相 互 交 配 并 且 产 生
________后代的一群生物。
(4)隔离的类型
地理
生殖
生殖
①________隔离:同一种生物由于地理上的障碍而分成不同
的种群,使得种群间不能发生基因交流的现象。
②________隔离: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相互交配的,即
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
(5)出现________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1)通过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频率:一对等位基因中
的一个基因的频率=纯合子基因型频率+1/2 杂合子基因型频率。
(2)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突变与基因重组、自然选择、
隔离。
【例 1】(2011 年 6 月广东学业水平)生长在同一地区的两种杜
鹃花的开花时间不同,自然状态下不能杂交,这种现象属于(
)
A.优胜劣汰
B.适者生存
C.生殖隔离
D.性状分离
[解题关键]两种杜鹃花在自然状态下不能杂交,即产生了生殖
隔离。选 C。
【例 2】(2011 年广东学业水平模拟)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
论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隔离一定会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C.自然选择学说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
D.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是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
[解题关键]隔离可分为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等,只有出现了生
殖隔离才标志着产生了新物种。选 B。
【例 3】(多选)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观点解释病菌抗药性不
断增强的原因是(
)
A.使用抗生素的剂量不断加大,病菌向抗药能力增强的方向
变异
B.抗菌素对病菌进行人工选择,生存下来的病菌都是抗药能
力强的
C.抗菌素对病菌进行自然选择,生存下来的病菌都是抗药能
力强的
D.病菌中原来就有抗药性强的个体,在使用抗生素的过程中
淘汰了抗药性弱的个体
[解题关键]病菌中有少数个体由于基因突变等原因,本身就存
在着能够抵抗抗菌素的可遗传的变异,当人们使用抗菌素后,抗
菌素对病菌起到一个选择作用,绝大多数没有抗药性的个体死亡,
少数产生了抗药性的个体生存下来。选 CD。
1.对生物进化的方向起决定作用的是(
)
A.基因重组
C.染色体变异
B.基因突变
D.自然选择
解析: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答案:D
2.新物种形成最显著的标志是(
)
A.具有一定的生理功能
B.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
C.产生了生殖隔离
D.改变了基因频率
解析: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最显著的标志。
答案:C
3.第一个提出比较完整的进化学说的科学家是(
)
B.拉马克
D.施旺、施莱登
A.达尔文
C.孟德尔
答案:A
4.果蝇的体色灰色(G)对黑色(g)显性,在某果蝇种群中,基
因型 GG 的个体占 60%,Gg 的个体占 30%,gg 的个体占 10%,
则 g 的基因频率是(
)
A.10%
B.25%
C.60%
D.75%
解析:g%=gg%+1/2Gg%=25%。
答案:B
5.(2010 年广东学业水平)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
定向改变。某昆虫的体色黑色(B)对灰色(b)为显性。生活在某一个
区域内的该昆虫种群,原来 B 与 b 的基因频率各为 50%,后来该
区域煤烟污染严重,若干年后发现 B 的基因频率为 90%,b 的基
因频率为 10%。由此可推断出(
)
A.该种群发生了进化
B.该种群没有发生进化
C.该种群产生了新物种
D.该种群产生了生殖隔离
解析: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但不一定产
生新物种。
答案:A(共7张PPT)
考点 2
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一、生物的进化
真核
复杂
高等
陆生
1.生物进化的历程
(1)原核生物→________生物。
(2)简单→________。
(3)低等→________。
(4)水生→________。
2.最早出现的生物:________生物。
厌氧
二、共同进化
无机环境
基因
进化
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______________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
断进化和发展,实现共同进化。
三、生物多样性
1.内容:________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2.形成的原因:生物的________。
【例题】(2011 年 1 月广东学业水平)下列关于生物进化与生
物多样性形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进化只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
B.发生变异的个体总是能适应环境的
C.生物进化与无机环境的变化相互影响
D.共同进化总是通过物种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解题关键]发生变异的个体不一定能适应环境;共同进化是不
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影响实现的。选 C。
1.草原上的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一般都具有很强的奔跑能
力,这是(
)
A.共同进化的结果
B.锻炼的结果
C.环境条件决定
D.变异的结果
解析:任何物种都不是单独进化的,不同的生物之间、生物
与无机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共同进化的,食肉动物与食草动物
在捕食与被捕食的过程中是相互选择、共同进化的。
答案:A
2.(2010 年广东学业水平)达尔文曾发现一种兰花具有细长的
花矩,花矩顶端贮存的花蜜可为传粉昆虫提供食物,他推定一定
有一种具有细长口器的昆虫可以从花矩中吸到花蜜。50 年后的确
发现了这样的昆虫,这一事实表明(
)
A.该兰花是独立进化的
B.该花矩没有生物学意义
C.任何物种都不是独立进化的
D.该昆虫的细长口器是独立进化的
解析:生物是共同进化的,任何物种都不是独立进化的。
答案:C
3.生物多样性不包括(
)
A.基因多样性
B.细胞多样性
C.物种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
解析:生物的多样性包括三个层次的多样性,即基因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答案:B
4.(多选)下列关于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中,不正确
的是(
)
A.在进化地位上越高等的生物,适应能力越强
B.生态系统多样性形成的原因可以概括为共同进化
C.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时间很短
D.最早登陆的生物是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始两栖类
解析:A 项:适应是相对的,适应力的强弱与生物的进化地
位无直接关系;生物多样性的形成需要很长的时间;原始的陆生
植物才是最早登陆并适应陆地生活的生物。
答案:A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