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1张PPT)
考点 4 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淋巴
淋巴因子
1.免疫器官:包括扁桃体、淋巴结、骨髓、胸腺、脾等。
2.免疫细胞:吞噬细胞和________细胞(T 细胞和 B 细胞)等。
3.免疫活性物质:________________、抗体、溶菌酶等。
B 淋巴细胞在骨髓中成熟,T 淋巴细胞在胸腺中成
熟。
免疫的类型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形成 先天就有 后天接触病原体之后获得
特点 ①________特异性 ②________特异性
种类 第一道防线:
③______________ 第三道防线:
⑥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
④______________和
⑤______________
二、免疫的类型
没有
有
皮肤、黏膜
杀菌物质
吞噬细胞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核心细胞 ①______细胞 ②______细胞
杀菌物质 ③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
作用对象 侵入内环境中的抗原 被抗原侵入的宿主细胞
作用过程 见下方(1) 见下方(2)
关系 对于细胞外的抗原,体液免疫发挥作用;当抗原进
入细胞后,细胞免疫将细胞裂解,释放抗原,再由
体液免疫清除
三、免疫系统的功能:________、监控和清除功能。
四、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防卫
B
T
抗体
淋巴因子
(1)
(2)
五、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1.自身免疫病:类风湿性关节炎、______________等。
浆细胞
(效应 B 细胞)
效应 T 细胞
系统性红斑狼疮
2.过敏反应
再次
迅速
组织细胞
遗传倾向
(1)概念:已免疫的机体在____________接受相同抗原时所发
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
(2)特点
1)发作__________、反应强烈、消退较快。
2)一般不会破坏________________,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
伤。
3)有明显的________________和个体差异。
【例 1】(2011 年 6 月广东学业水平)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
免疫中发挥作用的细胞是(
)
A.浆细胞
B.吞噬细胞
C.效应 T 细胞
D 记忆淋巴细胞
[解题关键]浆细胞、效应 T 细胞、记忆淋巴细胞都只在特异性
免疫中发挥作用。选 B。
【例 2】(2011 年 1 月广东学业水平·多选)病原体进入人体后,
机体会对其做出非特异性免疫或特异性免疫反应。下列选项中,
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A.吞噬细胞吞噬病原菌
B.皮肤出现荨麻疹
C.B 淋巴细胞转化为浆细胞
D.体液中的溶菌酶杀死病原菌
[解题关键]非特异性免疫是先天就有的,不具有特异性。特异
性免疫是后天接触病原体之后获得的,具有特异性。选 BC。
【例 3】(2010 年广东学业水平·多选)免疫系统对人体健康具
有重要意义,一旦失调或遭到破坏,将导致人体产生疾病,如艾
滋病。下列疾病中,与免疫相关的是(
)
A.巨人症
B.过敏性鼻炎
C.高度近视
D.系统性红斑狼疮
[解题关键]免疫疾病包括过敏、自身免疫病(系统性红斑狼疮)、
免疫缺陷病。选 BD。
1.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是(
)
B.抗原
D.吞噬细胞
A.抗体
C.淋巴细胞
答案:C
2.B 淋巴细胞和 T 淋巴细胞共有的特点是(
)
A.产生抗体
C.导致靶细胞破裂
B.产生记忆细胞
D.与抗原特异性结合
解析:B 淋巴细胞能产生记忆细胞和抗体,抗体能与抗原特
异性结合;T 淋巴细胞能导致靶细胞破裂,也能产生记忆细胞。
答案:B
3.下列哪种现象属于特异性免疫?(
)
A.泪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沙眼衣原体
B.淋巴结内的吞噬细胞吞噬侵入人体的链球菌
C.胃液中的盐酸可杀死部分进入胃内的细菌
D.体内的天花抗体能防御天花病毒
解析:特异性免疫具有特异性,其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答案:D
4.下列疾病中不属于自身免疫病的是(
)
A.风湿性心脏病
C.类风湿性关节炎
B.冠心病
D.系统性红斑狼疮
解析:冠心病属于心脑血管病,不属于免疫疾病。
答案:B
)
B.生长激素
D.乙肝病毒
后,引起体内产生(
A.相应抗体
C.记忆 B 细胞
5.(2010 年广东学业水平·多选)大多数人注射乙肝疫苗(抗原)
答案:AC(共10张PPT)
考点 3
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
一、体温调节
冷觉
下丘脑
散热
产热
产热
1.在寒冷环境中的调节过程
2.在炎热环境中的调节过程
温觉
增多
散热量
二、水盐调节的过程(以缺水情况为例)
升高
渗透压
抗利尿
三、血糖调节
1.血糖的来源及去路
(1)来源:消化吸收食物中的糖类、分解肝糖原、脂肪等非糖
物质的转化。
肌糖原
(2)去路:葡萄糖氧化分解,合成肝糖原和________,转化成
脂肪、某些氨基酸。
2.调节过程
【例 1】(2011 年 1 月广东学业水平)图 14-1 为人体处于某一
)
状态时的皮肤结构示意图。据图可知,此人正处于(
图 14-1
A.温度适宜环境中
C.寒冷环境中
B.炎热环境中
D.剧烈运动中
[解题关键]由图可以判断出机体产热增加,散热量减少,说明
正处于寒冷环境中。选 C。
【例 2】关于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
是(
)
A.血浆渗透压降低时,引起口渴
B.机体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吸水能力增强
D.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吸水能力减弱
[解题关键]血浆渗透压降低,说明人体喝水过多或盐分丢失过
多,此时渗透压感受器会受到抑制,因而不会产生渴觉;当机体
失水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渗透压感受器兴奋,使垂体释放
抗利尿激素增多,促进水的重吸收。选 C。
【例 3】(2011 年 6 月广东学业水平·多选)当一个饥饿的健康
成年人在饱餐之后,他体内的变化是(
)
A.尿的生成量一定减少
B.尿中一定会出现糖
C.血糖水平一定比餐前高
D.胰岛素分泌量一定比餐前高
[解题关键]人在吃饱之后,血糖浓度升高,为降低血糖浓度,
胰岛素分泌量增加。选 CD。
1.人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
A.下丘脑
C.皮肤
)
B.小脑
D.大脑皮层
解析:下丘脑是体温、渗透压、血糖平衡调节中枢。
答案:A
2.对维持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起主要作用的器官是(
)
B.肾
D.肺
A.汗腺
C.大肠
答案:B
3.人长时间运动后,产生口渴感觉的原因是(
)
A.血浆 CO2 浓度升高
B.血浆乳酸浓度升高
C.血浆渗透压升高
D.血糖浓度升高
解析:人长时间运动后,由于大量出汗导致水分减少,渗透
压上升,刺激大脑皮层的渴觉中枢,从而产生口渴感觉。
答案:C
4.人在寒冷环境中,身体不会发生的变化是(
)
A.皮肤血管收缩
B.皮肤的血流量增加
C.汗腺分泌活动减弱
D.代谢活动增强
解析:在寒冷环境中,身体会发生的变化是皮肤血管收缩,
血流量减少,汗腺分泌活动减弱以减少散热量,代谢活动相对应
增强,增加产热量。故选 B。
答案:B
5.下列关于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细胞内葡萄糖的氧化利用发生障碍,可导致血糖持续升高
B.糖尿病是由于经常摄入过量的糖所引起的
C.胰岛细胞产生的激素均能降低血糖含量
D.胰岛 A 细胞和 B 细胞协同调节血糖平衡
答案:A
6.(2011 年 6 月广东学业水平·多选)当某人感到冷时,他的(
)
B.冷觉感受器兴奋增强
D.体温因受调节而保持不变
A.汗液分泌量增加
C.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
答案:BCD(共8张PPT)
比较项目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作用途径 ①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
反应速度 迅速 较缓慢
作用范围 ③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考点 2
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一、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反射弧
体液运输
准确、比较局限
较广泛
二、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
调节
1.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到神经系统的___________。
2.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___________。
如幼年时甲状腺激素缺乏,就会影响脑的发育。
发育和功能
3.动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到神经和体液的调节。
【例 1】人体内环境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是由于(
)
A.神经调节
C.基因调节
B.激素调节
D.神经—体液调节
[解题关键]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到神经和体液调
节。选 D。
【例 2】(多选)在维持人体稳态中,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通过
不同方式发挥作用。与神经调节相比,下列不属于激素调节的特
点的是(
)
A.作用时间较短
B.微量而且高效
C.反应速度较快
D.通过反射弧起作用
[解题关键]激素调节的特点是微量而且高效、作用时间较长、
反应速度较慢、通过体液运输。选 ACD。
1.给严重缺氧的病人输氧时,要在纯氧中混入一定量的二氧
)
化碳气体,以维持呼吸中枢的兴奋,这属于(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激素调节
D.内分泌调节
答案:B
比较项目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A.作用途径 反射弧 体液运输
B.反应速度 迅速 较缓慢
C.作用范围 比较广泛 较局限
D.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2.下表为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特点的比较,其中错误的是
( )
解析:神经调节的作用范围比体液调节小。
答案:C
3.雌性毒蛾释放的性外激素会引诱雄性毒蛾前来交尾,毒蛾完
成此行为是(
)
A.神经调节的结果
B.体液调节的结果
C.基因直接控制的结果
D.神经和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
答案:B
4.下列关于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密不可分
B.神经调节为主导,激素调节起辅助作用
C.激素调节能反作用于神经调节
D.激素调节不受神经调节的控制
解析:在人体的神经-体液调节过程中,神经调节是主导调
节系统,激素调节为辅,激素调节受到神经调节的控制。
答案:D
5.(多选)下列有关神经系统对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正确
的是(
)
A.神经系统控制激素的分泌,而激素又反过来影响神经系统
的发育
B.反射是神经系统调节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方式
C.激素对神经系统没有影响
D.稳态只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实现机体动态平衡
答案:AB(共4张PPT)
考点 5
一、病因
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1.病原体:________________病毒(HIV),其遗传物质是 RNA。
2.发病机理
T 细胞
免疫系统
HIV 病 毒 侵 入 人 体 后 , 攻 击 ____________ , 破 坏 人 体
________________,最终使人体无法抵御其他病菌、病毒的入侵
而发生不可治愈的感染或肿瘤。
二、主要传播途径和预防
血液
1.三种主要传播途径:性接触、________、母婴。
2.传播艾滋病的主要行为:共用注射器、吸毒和性滥交。
3.预防:拒绝毒品,洁身自爱。
人类免疫缺陷
【例题】下列关于艾滋病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可通过唾液传播
B.艾滋病的病原体是一类细菌
C.艾滋病患者的皮肤中有 HIV
D.HIV 能破坏人体的 T 淋巴细胞
[解题关键]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母婴来传播;艾滋
病患者受到 HIV 病毒感染,HIV 病毒能破坏 T 淋巴细胞。选 D。
)
B.一种自身的免疫病
D.免疫机能过低
1.艾滋病属于(
A.一种免疫缺陷症
C.免疫机能过高
答案:A
2.艾滋病病毒主要破坏人体的(
)
B.B 细胞
D.红细胞
A.吞噬细胞
C.T 细胞
答案:C
3.下列不属于艾滋病传播途径的是(
)
A.血液
B.精液
C.乳汁
D.握手
答案:D
4.(多选)下列有关艾滋病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其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B.HIV 的遗传物质是 DNA,变异性很强
C.艾滋病患者的体液免疫功能严重缺损
D.专家已发现对艾滋病有效的治疗方法
解析:HIV 的遗传物质是 RNA,变异性很强;艾滋病暂时还
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
答案:BD(共12张PPT)
考纲扫描 水平要求 知识网络
1.稳态的生理意义
2.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3.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
4.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5.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Ⅱ
Ⅱ
Ⅱ
Ⅱ
Ⅰ
专题十四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考点 1
稳态的生理意义
组织液
一、体液的组成
二、内环境
细胞外液
1.概念:由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液体环境。
血浆
2.组成及关系
淋巴
3.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无机盐
蛋白质
(1) 渗 透 压 : 内 环 境 渗 透 压 的 大 小 主 要 与 ________ 、
____________的含量有关。
37℃
7.35~7.45
(2)温度:人体的内环境温度一般维持在________左右。
三、内环境的稳态
1.稳态的概念
调节
相对稳定
正常机体通过__________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
共同维持内环境的______________状态。
2.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________________共同调节。
3.稳态的生理意义
神经—体液—免疫
生命活动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__________的必要条件。
内环境组成成分注意事项
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蛋白质,细胞内的物质不属于内环境
的组成成分。
【例 1】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构成了人体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
境。下图中能正确表示三者之间关系的是(
)
A.
B.
C.
D.
[解题关键]血浆和组织液可以互相渗透,组织液单向渗入淋
巴,而淋巴只能单向回流进入血浆。选 A。
【例 2】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生理意义是(
)
A.维持体温相对恒定
B.使体液的 pH 值保持相对稳定
C.内环境的渗透压处于相对平衡
D.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解题关键]前 3 项是内环境稳态的表现。选 D。
【例 3】(多选)下列有关内环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
B.剧烈运动后,乳酸在血浆中的含量先增加后减少
C.人喝醋后,血浆中的 pH 值明显下降
D.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过低,会引起组织水肿
[解题关键]当人喝醋后,内环境中有缓冲对,可以中和这些酸
性物质,因此 pH 值没有明显变化。选 ABD。
1.人体的内环境是指(
)
A.体液
B.细胞内液
C.细胞外液
D.血液
答案:C
解析:呼吸酶和解旋酶都在细胞内,血红蛋白是红细胞的组
成成分,不存在于血浆中。
答案:A
质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A.葡萄糖
B.血红蛋白
C.呼吸酶
D.解旋酶
2.内环境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物
3.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
)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解析:现代理论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
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答案:D
4.正常情况下,当人体局部组织活动增加时,代谢产物增加,
此时该组织中的(
)
A.组织液增多,淋巴增加
B.组织液减少,淋巴增加
C.组织液增加,淋巴减少
D.组织液减少,淋巴减少
解析:当人体局部组织活动增加、代谢产物也增加时,就使
组织液渗透压增大,表现出组织液生成增多。由于淋巴是组织液
渗透到毛细淋巴管内形成的,且单向汇入血液循环,所以随组织
液增加的同时,淋巴液的生成也增加。
答案:A
5.(2011 年 6 月广东学业水平)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中,
不正确的是(
)
A.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有利于人体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
B.循环系统对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有重要作用
C.内环境稳态的维持就是使血液成分保持不变
D.当人体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时可能会生病
解析:内环境中的各种组成成分处于动态平衡中。
答案:C
6.(多选)下列各项属于影响稳态的因素是(
)
A.温度
B.酶
C.pH
D.渗透压
解析:内环境的稳态主要指温度、pH 和渗透压等理化性质的
相对稳定,酶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答案:A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