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 网络的分类、网络与社会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1.2-1.3 网络的分类、网络与社会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2019)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1-10-25 16:51: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网络的分类、网络与社会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和 教学目标 网络的分类、网络与社会
教材内容:1.2网络的分类 、1.3网络与社会
适应的课程标准: 2.1知道网络的结构、类型、特征及演变过程;理解计算机网络与通信、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对现代社会的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 ●了解计算机网络各种分类及依据; ●了解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的划分依据及特征; ●了解三网融合的方式及典型应用; ●理解计算计算机网络对现代社会的重要意义 指向的核心素养: ●信息意识:通过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提升学生有目的地获取知识能能力,小组模式合作学习,绘制网络分类思维导图,提升学生的信息处理及共享能力。 ●计算思维:表现在学生通过对网络分类知识的学习,能够对生活中的网络进行归类建模,绘制简单的网络拓扑。 ●信息社会责任:通过小组分主题的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关注信息技术革命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与人文问题能力,通过思考、交流5G技术对未来的影响、电商微商对实体店的影响,培养对信息技术创新所产生的新观念和新事物积极学习的态度、理性判断和负责行动的能力。
学习环境:有教学控制软件的多媒体机房。
建议课时:2课时
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1) 教师引导学生针对以下问题进行思考、讨论回答。 导入: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网络存在哪些分类? 通过生活中网络应用体验,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网络的构成,理解不同网络的特征。
自主学习 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讨论,绘制网络分类知识导图 培养学生归纳梳理知识能力,提升学生的信息处理及共享能力。
知识讲解 1.网络按作用范围分类对比 2.介绍三网融合:三网是指互联网、电信网、广播电视网。通过技术改造使得三网的功能趋于一致,业务范围相同,三网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观看视频 学生观看“5G已经来临,它将会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视频 了解目前网络发展的动态
情境导入(2) 教师引导学生针对以下问题进行思考、讨论回答。 通过观看前面视频,请思考如今网络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未来网络还可能从哪些方面影响生活? 通过了解新技术发展,畅想未来网络对生活的改变,落实创新思维素养和信息意识。
知识讲解 利用思维导图梳理网络对生活的改变
小组讨论 随着电商和微商的快速发展,实体店受到了非常大的冲击,讨论实体店应该如何面对电商和微商带来的影响? 利用所学知识,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网络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落实信息社会责任素养培养。
课堂小结 1.回顾网络的分类及依据; 2.三网融合的概念; 3.网络对社会影响。 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加以简明扼要的概括,便于学生抓住教学内容的重点,将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并能在学生头脑中构建出清晰的知识结构。使教材中的知识点内化成学生的知识,并在升华过程中帮助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
作业布置 基础作业(面向所有学生): 1课后练习1-5题。 2.提升作业(面向学有余力学生): 了解你所在的学校网络,根据不同的分类依据进行分类 课后作业是课堂学习的延伸,是巩固和升华知识点的有效途径。根据学生的基础和能力设置不同难度的作业,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
教学设计思路 本条目分配1课时完成,包括1.2网络的分类、1.3网络与社会两部分。教学的重点在网络的分类依据、类型,及网络对社会的影响。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这三种网络类型在教材中有详细的介绍,因此学生可以自主阅读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同时通过引导学生绘制网络分类思维导图、网络对社会的影响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采用小组协作主题式讨论,引导学生发现、探讨互联网对人类社会的改变。
针对 核心素养培养的 设计考虑 本节课通过分析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分类及网络对社会的影响,落实“理解计算机网络与通信、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对现代社会的重要意义”。核心素养的培养表现在以下方面。 信息意识表现在通过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提升学生有目的地获取知识能能力,小组模式合作学习,绘制网络分类思维导图,提升学生的信息处理及共享能力。 信息社会责任主要表现在通过小组分主题的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关注信息技术革命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与人文问题能力,通过思考、交流5G技术对未来的影响、电商微商对实体店的影响,培养对信息技术创新所产生的新观念和新事物积极学习的态度、理性判断和负责行动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