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金牌学案-风向标》生物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课件:专题十七 生态环境的保护(2份)

文档属性

名称 2012年《金牌学案-风向标》生物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课件:专题十七 生态环境的保护(2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2-08-29 19:48:15

文档简介

(共6张PPT)
考纲 水平要求 知识网络
1.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2.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3.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Ⅰ


专题十七
生态环境的保护
考点 1
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一、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
1 . 由于人口基数大,我国人口仍将在较长时期内持续
__________。
增长
下降
环境
2.21 世纪中叶,人口总数达到峰值,并开始缓慢__________,
从而基本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________和资源的协调发展。
二、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人均耕地________。
减少
自然资源
加剧
2.______________消耗量大增。
3.水、矿产资源短缺。
4.环境污染________等。
【例 1】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不包括(
)
A.对土地资源的压力
C.对能源的压力
B.对水资源的压力
D.对社会治安的压力
[解题关键]社会治安不属于对环境方面的影响。选 D。
【例 2】(多选)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增长与环境关系的认识中,
不正确的是(
)
A.我国现有的人口已经超过了我国自然环境的人口环境容纳量
B.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各种消费水平不断提
高,人口增长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更大的压力
C.因我国自然资源丰富,人口增长过快消耗的大量自然资源
并不影响生态环境
D.人口快速增长有利于解决我国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解题关键]我国现有的人口并没有超过我国自然环境的人口
环境容纳量。随着人口的增长,会带来相应的环境问题,如自然
资源消耗量大、环境污染加剧等。选 ACD。
1.我国将计划生育确定为基本国策是哪一年?(
)
A.1982 年 B.1985 年
C.2001 年
D.2005 年
答案:A
)
(15 亿左右)以后,将开始缓慢下降。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控制人口增长,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
B.优生优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措施
C.禁止近亲婚配可减少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
D.我国人口增长符合“J”型曲线,K 值为 15 亿
2.我国人口发展的目标是到 21 世纪中叶,人口总数达到峰值
答案:D
3.(多选)下列关于人口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叙述中, 正确的
是(
)
A.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
略的重要条件
B.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质量,要把计划生育工作放在重
要位置
C.目前我国人口太多,不可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D.专家预测到 21 世纪中叶,我国人口总数将达最高峰,然
后才有可能降下来
解析:我国人口基数太大,若不控制生育,人口数量将爆发
性增多,会对社会造成严重的压力,影响社会的稳定。因此,必
须控制人口数量。
答案:ABD(共11张PPT)
考点 2
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及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变化
1.全球气候________。
2.水资源短缺。
3.臭氧层破坏。
4.酸雨。
一、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5.土地荒漠化。
6.海洋污染。
多样性
7.生物__________锐减。
二、保护生物多样性
1.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基因
生态系统
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
________及各种各样的________________,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
性。
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1)________价值:药用价值、工业原料、科研价值、美学价
值等。
直接
间接
(2)________价值:生态功能。
(3)潜在价值。
3.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就地
易地
(1)________保护:主要指建立自然保护区。
(2)________保护:将物种迁出原地,进行特殊保护和管理。
(3)利用生物技术对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
(4)加强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
【例 1】(2010 年广东学业水平)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引
起人们的关注,它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下列选项中,
不属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是(
)
A.金融危机
B.土地荒漠化
C.温室效应
D.水资源短缺
[解题关键]生态环境问题是对生物圈稳态造成威胁,金融危机
不属于生态环境问题。选 A。
【例 2】建立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保护斑头雁等鸟类,建立
东北虎繁育中心保护东北虎,对捕杀藏羚羊者绳之以法。以上对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分别属于(
)
A.就地保护、易地保护、法制管理
B.自然保护、就地保护、法制管理
C.自然保护、易地保护、法制管理
D.就地保护、自然保护、法制管理
[解题关键]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将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陆地或
水域划分出来加以保护,这是进行就地保护的主要措施。选 A。
【例 3】(多选)下列能体现生物多样性间接价值的是(
)
A.芦苇是一种重要的造纸原料
B.森林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
C.红树林可以蓄洪防旱,保护海岸
D.野生水稻对于研究栽培新品种有重要作用
[解题关键]生物多样的间接价值指的是生态功能。选 BC。
1.造成臭氧层被破坏的物质主要是(
)
B.二氧化硫
D.二氧化碳
A.氟利昂
C.氮气
答案:A
2.造成海洋污染的原因有(
)
①污染物通过河流进入海洋 ②污染物通过空气进入海洋
③轮船泄露的石油 ④直接倾倒的污染物
B.①③④
D.①②③④
A.①③
C.①②④
答案:D
)
3.导致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是(
A.全球气温上升
B.全球性水资源短缺
C.植被的破坏
D.频繁的沙尘暴
答案:C
4.关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正确的是(
)
A.自然保护区的功能是接纳各地迁移和捕来的野生动物并加
以保护
B.鼓励人们进入保护区,给鸟类建巢、喂食
C.易地保护就是把所有野生动物迁入动物园、水族馆等进行
保护
D.对于珍稀濒危物种,禁止一切形式的狩猎和买卖
解析: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可分为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就地
保护是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退而求其次是易地保护,人们
大量进入保护区给鸟类建巢、喂食,会干扰动物的正常生理活动。
答案:D
5.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价值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它的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

B.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主要是指它在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
方面的价值
C.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主要是指工农业生产和生态功能方面的
价值
D.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的大小是由生物数量的多少决定的
答案:A
6.(多选)下列各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中,属于就地保护
的是(
)
A.建立植物园和动物园
B.建立自然保护区
C.建立动植物繁育中心
D.建立风景名胜区
答案:BD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