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生物科学与农业(4份+1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 生物科学与农业(4份+1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2-08-29 19:49:52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第一章 生物科学与农业
一、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途径
外因:环境因素
1、农业生产的主要对象:
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生物体
内因:基因潜力
2、影响生物生长发育的因素:
①提高基因潜力
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
单倍体育种
多倍体育种
基因工程(转基因技术)
常用方法
②控制和改善环境条件
环境条件主要包括:
养分、水分、大气、温度、光照和土壤等
3、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重要途径:
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举例说明:不同的生物对环境因素的要求各不相同,即使是同种生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期也有所不同。
温度对西红柿生长的影响
光照对鸡的生长和产蛋有明显的影响
问题:农业生产都要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我们能否运用先进的技术或设施来控制或改善环境条件,从而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呢?
二、设施农业
◆概念:指用一定的设备,在局部范围内改善和创造适宜的环境,为种植业、养殖业以及其产品的储存、保鲜提供适宜乃至最佳的条件,从而进行有效生产的农业。
◆内容:包括设施栽培和设施养殖
1、设施栽培
发展:阳畦→农作物保护地栽培(地膜覆盖、
各类塑料棚→温室栽培、植物工厂
应用:主要用于蔬菜、花卉、瓜果等生产
二、设施农业
阳畦——又叫冷床,是完全利用太阳的光照和
地温,而无任何人工加温设备的苗床。
1、设施栽培
塑料大棚
1、设施栽培




1、设施栽培
1、设施栽培
智能温室
温室
苗床
温度控制系统
湿度控制系统
光照控制系统
排灌系统
施肥系统
植保系统
机械系统
监控系统
1、设施栽培
智能温室(植物工厂)
1、设施栽培
智能温室(植物工厂)
优点:
管理技术:
部分甚至完全摆脱自然环境的约束,达到作物的反季节生产和提高作物
产量、质量的目的
无土栽培
熊蜂授粉
CO2施肥
环境监测
机械化作业
产品采后处理
1、设施栽培
无土栽培
无土栽培
1、设施栽培
装置
类型
优点
:栽培床、培养液、供液系统、控制系统
:无固体基质栽培、固体基质栽培
:生长快、产量高、质量好、清洁卫生
二氧化碳体积分数达到0.1%时几乎对各种作物都有增产的效果。
1、设施栽培
二氧化碳施肥
CO2施肥常用方法:化学法、微生物分解法、
化学燃烧法、钢瓶内的液态CO2
1、设施栽培
二氧化碳施肥
熊蜂授粉
1、设施栽培
1、设施栽培
熊蜂有较长的吻:
熊蜂个体大,寿命长,浑身绒毛:
熊蜂能抵抗恶劣的环境:
1、设施栽培
熊蜂不像蜜蜂那样具有灵敏的信息交流系统,它能专心地在温室内作物上采集授粉。因而熊蜂成为温室中比蜜蜂更为理想的授粉昆虫.
2、设施养殖
1.概念:利用现代化的设施和手段,进行规模化饲养和管理的养殖技术,其专业化、集约化的程度较高。
二、设施农业
2.类型:
2、设施养殖
二、设施农业
规模化养鸡场
2、设施养殖
二、设施农业
规模化水产养殖场
2、设施养殖
1.概念:
二、设施农业
2.类型:
3.特点:
投入大,生产效率高,经济效益好
4.意义:
为生产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畜禽和水产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现代化养鸡场
规模化养猪场(共20张PPT)
二、动物疫病的控制
主要包括: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动物疫病:是指会引起传染、蔓延和流行,
并危害动物健康,甚至造成死亡的一类疾病。
二、动物疫病的控制
(一)畜禽传染病
1、禽畜传染病流行三大基本环节: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动物
2、实例:禽流感
3、综合防治措施
平时的预防措施
疫病发生时的扑灭措施
二、动物疫病的控制
(二)动物寄生虫病
1、寄生虫病:
由寄生虫对宿主造成严重侵袭而引起的疾病。
3、寄生虫的危害:
寄生虫可以暂时或永久地寄生在宿主的体内或体表,以夺取宿主的组织液、血液、组织细胞或胃肠内容物等作为营养,并在宿主体内或体表进行生长、发育和繁殖,从而宿主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4、寄生虫病的防治
——预防为主
2、寄生虫种类:
原虫;吸虫;绦虫;线虫;昆虫
问题:有没有方法可以改良作物或饲养动物呢?
问题:有没有方法可以改良作物或饲养动物呢?
选择培育
杂交育种
基因工程育种
胚胎移植
第三节 优良品种的培育和繁殖
选择培育
杂交育种
基因工程育种
优良品种的培育和繁殖
生物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
繁殖控制技术:
胚胎移植技术
想一想:对优良植物的快速繁殖一般可
采用什么方法?
目前,对优良植物的快速繁殖一般采用嫁接、组织培养等技术来实现,动物优良品种的快速繁殖可采用胚胎移植技术。
胚胎移植
1、概念:把一头雌性动物的早期胚胎从输卵管或子宫中冲洗出来,移植到另一头雌性动物的输卵管或子宫内,使之继续发育成新个体的技术。
供体:
受体:
提供胚胎的动物
接受和孕育胚胎的动物
供体决定新个体的遗传特性
受体影响体质
胚胎移植
2、步骤:
(1)供体超数排卵和配种
(2)受体的同期发情
(3)胚胎回收
(4)胚胎移植
胚胎移植
(1)供体超数排卵和配种
2、步骤:
①超数排卵
②超数排卵的目的
③配种
胚胎移植
(2)受体的同期发情
2、步骤:
①受体与供体为什么要处于相同的发情阶段?
②对受体应作怎样的处理?
胚胎移植
(3)胚胎回收
2、步骤:
(4)胚胎移植
选择培育
杂交育种
基因工程育种
胚胎移植技术
目前,对优良植物的快速繁殖一般采用嫁接、组织培养等技术来实现,动物优良品种的快速繁殖可采用胚胎移植技术。
优良品种的培育和繁殖
生物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
繁殖控制技术:
基因工程技术
目的基因的提取
目的基因转入受体细胞
基因工程
细菌
供体细胞
取出质粒
取出DNA
用限制酶切断DNA
DNA连接酶
将重组DNA分子导入受体细胞
目的基因产物
增殖(共12张PPT)
怎样的食品才能使我们放心食用呢?
第四节 绿色食品的生产
无污染、安全、优质
绿色食品
一、绿色食品的概念
绿色食品大事记:
①1990年5月15日,中国内地正式宣布开始开发绿色食品。
②1992年11月,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成立,并正式加入有机农业国际联盟。
一、绿色食品的概念
2.分类:根据标准分为AA级和A级两类。
AA级绿色食品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有害化学合成物质。
A级绿色食品在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使用限定化学合成物质;
二、绿色食品的生产
特点:
标准体系:
实行“从土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监控。
产地环境质量标准
生产技术标准
产品标准
包装标签和储运标准
二、绿色食品的生产
1、产地环境质量控制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因子
重金属及类重金属
六六六
DDT
常规化学性质
重金属及类重金属
有机污染物
细菌学指标
大气
水质
土壤
总悬浮微粒
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
氟化物
实例:茶叶生产
二、绿色食品的生产
2、绿色食品生产技术
二、绿色食品的生产
2、绿色食品生产技术
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标准
农作物种植规程
畜禽饲养规程
水产养殖规程
食品加工规程
生产资料使用准则
生产操作规程
农药
肥料
饲料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
水产养殖用药
兽药
允许
限制
禁止
二、绿色食品的生产
3. 产品标准
标志设计使用范围
标签标准GB7718-94
包装标准
储运标准
初级农产品标准
加工产品标准
4. 包装标签、储运标准(共23张PPT)
土豆
玉米
你曾看到过吗?
蝗 灾
面对这些情形,我们是否只能任由这些虫子占领我们的粮食、水果、蔬菜甚至花草树木呢?
第二节 植物病虫害和动物疫病的防治
方针:
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法:
一、植物病虫害的防治
一、植物病虫害的防治
1. 植物病虫害的调查
基本情况调查
定点系统调查
病虫害防治效果调查
1、调查类型
想一想:调查统计时,一般采用什么方式进行调查?
(二)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法
一、植物病虫害的防治
——取样调查法
1、调查类型
2、调查方法
取样方式:棋盘式、对角线式(五点式) 、直行式、“Z”字形式等
一、植物病虫害的防治
——取样调查法
1、调查类型
2、调查方法
3、数据处理及意义
初步了解危害情况
了解防治后的效果
一、植物病虫害的防治
——取样调查法
1、调查类型
2、调查方法
3、数据处理及意义
4、调查目的
根据观察、调查所掌握的资料进行分析、判断,推算出病虫的发生期、发生量、
危害程度并及时发出预警,以便有关部门抓住有利时机开展防治工作。
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
一、植物病虫害的防治
1. 植物病虫害的调查
①重要性:植物检疫是防止危险性病虫、杂草传播蔓延,保障农业生产和保证对外贸易顺利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
④实例:蚕豆象
1、植物检疫
②任务:
一、植物病虫害的防治
(二)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法
③范围:国际检疫和国内检疫
①含义:采取抗性品种的选育、合理耕作制度的制订、科学肥水管理的建立等措施,创造有利于农作物生长而不利于病、虫、杂草发生的环境条件,直接或间接地消灭或抑制病、虫、杂草的发生和危害。
2、农业防治技术
一、植物病虫害的防治
(二)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法
②实例:抗虫烟草
①概念:利用各种物理手段或机械设备来
防治作物病虫害的技术。
3、物理机械防治技术
②特点:
一、植物病虫害的防治
(二)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法
③实例:诱杀灯
①概念:利用有益生物或生物代谢产物来防治
病虫害、杂草等有害生物的方法。
4、生物防治技术
②特点:
一、植物病虫害的防治
(二)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法
③实例:“以虫治虫”、“以菌杀虫”
赤眼蜂的身体很小,不足1厘米长。它虽然不能捕食其他昆虫,却是玉米螟、棉铃虫、松毛虫等农林害虫的天敌,在生物防治上有重要作用。
例1:“以虫治虫”——利用天敌害虫防治害虫
1、真菌
用于生物防治上最广泛的有白僵菌、绿僵菌、虫霉、赤座霉和蜡蚧轮枝菌。
2、细菌
致病的细菌种类很多,其中以芽孢杆菌、无芽孢杆菌、球杆菌研究最多。 3、病毒
病毒的特异性强,对寄主有专一性。寄生昆虫的病毒一般不感染人类、高等动物、高等植物,使用时比较安全。
例2:“以菌杀虫”——微生物防治
例3:昆虫激素的利用(第三代农药)
①概念:利用化学药剂防治作物病、虫、杂草等有害生物,从而保护农作物的方法。
5、化学防治技术
②特点:高效、速效、操作方便、适宜推广、经济效应显著。目前仍为植物综合防治中的主要措施。
一、植物病虫害的防治
(二)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法
③化学防治技术核心:科学地使用农药
④农药安全间隔期:是指作物最后一次施药距收获日的时间间隔,使收获的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量不超过规定标准。
二、动物疫病的控制
主要包括: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动物疫病:是指会引起传染、蔓延和流行,
并危害动物健康,甚至造成死亡的一类疾病。
二、动物疫病的控制
(一)畜禽传染病
1、禽畜传染病流行三大基本环节: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动物
2、实例:禽流感
3、综合防治措施
平时的预防措施
疫病发生时的扑灭措施
二、动物疫病的控制
(二)动物寄生虫病
1、寄生虫病:
由寄生虫对宿主造成严重侵袭而引起的疾病。
3、寄生虫的危害:
寄生虫可以暂时或永久地寄生在宿主的体内或体表,以夺取宿主的组织液、血液、组织细胞或胃肠内容物等作为营养,并在宿主体内或体表进行生长、发育和繁殖,从而宿主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4、寄生虫病的防治
——预防为主
2、寄生虫种类:
原虫;吸虫;绦虫;线虫;昆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