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水资源的利用、开发和保护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7水资源的利用、开发和保护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10-25 19:08: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水资源的利用、开发和保护
一、单选题
1.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下列是我国“节水标志”的是 ( )
A. B. C. D.
2.每年的 5 月 11 日-17 日是我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市里有关部门呼吁市民“像北方缺水城市一样珍惜水资源”。下列做法中有利于节约用水的是( )
A. 洗脸、刷牙时,不间断地放水 B. 洗澡擦肥皂时不关喷头,任水流淌
C. 任由水龙头漏水而不及时修理 D. 洗菜、淘米的水用来拖地、冲厕所
3.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地球上的水储量是丰富的,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无限的
B. 生活中通过煮沸的方法可以给水杀菌
C. 用蒸馏的方法可以将海水淡化
D. 爱护水资源主要从节约用水和防治水体污染两方面采取相应措施
4.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我国水资源十分丰富,分布也十分均衡 B. 净化水程度最高的方法是蒸馏
C. 水是一种常见的溶剂 D. 为爱护水资源,既要节约用水,又要防止水污染
5.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水,地球上的水通过水循环不断地被利用。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水循环的环节只有蒸发、凝结和降水
B. 海洋水可以通过水循环转化为湖泊水
C. 地表径流水量一定与植物蒸腾量相等
D. 人类直接利用最多的水资源是海洋水
6.据报道,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中线方案正在进行丹江口水库库区的移民工作,将于明年蓄水扩 容。说明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下列关于我国水资源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资源的年际变化不大
B. 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冬春两季多,夏秋两季少
C. 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D. 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是均匀的,只是各地对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程度不同
7.科学家预言:“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这是因为( )
A. 地球上水很少,不能满足人类的需要
B. 土地沙漠化,使空气中水蒸气不断减少
C. 由于地球表面气温的作用,水会被不断蒸发掉
D. 淡水资源不足,分布不均匀,且人类活动使水不断被污染,使淡水资源越来越紧缺
8.2020年中国水周的宣传主题是“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农业和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可节约用水
B. 农业生产中不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会对水体造成污染
C. 取少量植物油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
D. 由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可知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9.2020年中国水周的宣传主题是“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农业和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可节约用水
B. 农业生产中不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会对水体造成污染
C. 取少量植物油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
D. 由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可知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10.有的科学家曾这样预言:“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下列主要原因中,属于人类活动造成的是( )
①虽然地球上总水量很多, 但淡水资源却不充裕;②地球上淡水分布很不均匀;③水污染
的问题日益突出;④不合理地开发利用水资源;⑤浪费水的现象依然严重。
A. ①② B. ③④⑤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⑤
11.湖泊是地球天然的蓄水池,尽快采取行动保护湖泊对于保障世界淡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重要意义。下列对淡水资源的保护起到积极作用的是( )
A. 工业废水任意排放 B. 植树造林,修建水库
C. 大力推广使用农药和化肥 D. 生活垃圾和污水任意倾倒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水有自净能力,因此不会被污染 B. 水资源非常丰富,无需节约用水
C. 只要是无色、透明的水,就一定未被污染 D.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需水量会不断增加
二、填空题
13.我国的水资源在时间分布上很不平衡,突出表现在 、 , 江河径流量的年际变化很大,尤其在 更加明显。
14.分析下表有关地球上主要水体的平均更新周期,并回答下列问题。
水体名称 大气水 河水 湖泊淡水 地下水 海洋水 冰川
更新周期 9 ~11天 11~18天 10~100年 100~1000年 约5000年 约10000年
(1)下列水体中,平均更新周期最短的是( )。
A.冰川
B.地下水
C.河水
D.海洋水
(2)有人说大气水被污染并不要紧,因为它的更新周期最短,只需9 -11天。你同意这样的观点吗 ?请说明理由。
三、解答题
15.海绵城市是当今城市发展建设追求的目标。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1)杭州虽然人口密集,但用水相对充足,这是因为水循环中的主要环节________(填序号)能够为陆地上补充水汽。
(2)水净化系统建设是“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下图所示一种净水机多级净化的水的处理流程:
Ⅰ.“活性炭颗粒”有________作用可以除去水中的一些杂质和异味。
Ⅱ.“超滤膜”是直饮水机的核心部分,跟普通过滤相比,你认为在水的净化中使用“超滤
膜”有何优势? ________
Ⅲ.经直饮水机处理的直饮水属于________(选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3)及时排水始终是实现“海绵城市”的一大难题。一场暴雨,顷刻间会使杭州变成一座“水城”,车辆被淹。如果积水较深,车沉入水中后,车内人员会无法打开车门。这是因为________。
(4)增加雨水的下渗是提高城市“弹性”的重要手段。如图是植被护坡实验的示意图,A、B 为两个相同的坡面,其中在A坡面上植草皮。用洒水壶以相同的水量、速度分别对两个坡面洒水。可观察到________坡面上水的流速大、流入引水沟的水量多。这说明植被具有________作用。
四、实验探究题
16.阅读材料,回答各小题。
地处渤海之滨的河北沧州市,水资源供应十分紧张,经济发展受到限制。为解决供水问题不得不超采地下水,成为我国“成长”最快的地下水漏斗群之一。沧州市市中心地面整体沉降已达1.68米。据此回答:
(1) 河北省简称为________,其行政中心为________。
(2)从气候类型来看,河北属于________气候,从干湿地区的划分来看,属于________区(湿润、半湿润、干旱、半干旱)。
(3)河北沧州的地下漏斗群可能造成的危害是( )
A.引起地面沉降,危及建筑物安全
B.导致地下水污染并引发构造地震
C.影响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D.将导致当地年降水量大幅度减少
(4)为防止地下水漏斗群的进一步增大,应该采取的积极措施是( )
A.限制发展需水量大的企业
B.雨季时把地表水回灌到地下漏斗区
C.缺水时,向地下灌入海水,以提高地下水位
D.将水泥浆灌入地下漏斗区,防止地面进一步沉降
(5)我国华北地区严重缺水,除自然原因外,其主要人为原因有( )
A.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B.水资源利用率低,水资源污染严重
C.过度开发水资源
D.植被破坏,水土流失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D
【解析】【分析】根据各个标志的意义判断。
【解答】A. 为禁止吸烟标志,故A不合题意;
B. 为剧毒品标志,故B不合题意;
C. 为可循环回收标志,故C不合题意;
D. 为节约用水标志,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答案】 D
【解析】【分析】分析各个选项中的措施是否有利于节约用水即可。
【解答】A.洗脸、刷牙时,不间断地放水,会造成水的浪费,故A错误;
B.洗澡擦肥皂时不关喷头,任水流淌,会造成水的浪费,故B错误;
C.任由水龙头漏水而不及时修理,会造成水的浪费,故C错误;
D.洗菜、淘米的水用来拖地、冲厕所,可以节约用水,故D正确。
故选D。
3.【答案】 A
【解析】【分析】根据水资源的分布、保护和净化的知识判断。
【解答】A.地球上的水储量是丰富的,但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且分布不均,所以我们要节约用水,,故A错误符合题意;
B.生活中通过煮沸的方法可以给水杀菌,故B正确不合题意;
C.用蒸馏的方法可以将海水淡化,故C正确不合题意;
D.爱护水资源主要从节约用水和防治水体污染两方面采取相应措施,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4.【答案】 A
【解析】【分析】(1)根据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判断;
(2)蒸馏是先让水吸热汽化,再让水蒸气放热液化,因此几乎可以将杂质全部去除,因此净化程度最高;
(3)水里可以溶解很多的物质;
(4)根据保护水资源的方法分析。
【解答】A.我国水资源十分匮乏,且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十分不平衡,故A错误符合题意;
B.净化水程度最高的方法是蒸馏,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水是一种常见的溶剂,故C正确不合题意;
D.为爱护水资源,既要节约用水,又要防止水污染,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5.【答案】 B
【解析】【分析】根据水资源的保护和水循环的知识分析。
【解答】A水循环的环节有: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故A错误;
B.海洋水可以通过水循环转化为湖泊水,故B正确;
C.地表径流水量一般大于植物蒸腾量,故C错误;
D.人类直接利用最多的水资源是地下水,故D错误。
故选B。
6.【答案】 C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我国水资源的相关知识。
【解答】我国降水年际变化大,水资源的年际变化也大,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冬春两季少,夏秋两季多,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东多西少,南多北少”,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是不均匀的,各地对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程度不同,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7.【答案】 D
【解析】【分析】水资源是指地球上具有一定数量和可用质量能从自然界获得补充并可资利用的水。
【解答】A、地球上的水很多,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很少;故A错误;
B、空气中的水蒸气,主要来自于海洋水的蒸发,土地沙漠化不会导致空气中的水蒸气减少;故B错误;
C、大气中的水与地面上的水是不断循环的,所以地面上的水不会因为蒸发而越来越少的;故C错误;
D、淡水资源是能够被人类利用的,但其资源的分布是不均匀的,而且由于工业化的进程导致淡水资源被大量污染,导致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更加少了;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8.【答案】 D
【解析】【分析】(1)(2)根据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知识判断;
(3)溶液的分散质为可溶性的物质;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即可。
【解答】A. 农业和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可节约用水,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农业生产中不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会对水体造成污染,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取少量植物油放入水中,由于植物油不能溶于水,因此不能形成溶液,故C正确不合题意;
D.由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可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9.【答案】 D
【解析】【分析】(1)根据几种灌溉方式的优缺点进行分析;
(2)农药和化肥中存在大量的有毒物质,一旦进入水源,就会造成水体污染;
(3)溶液由可溶性的物质与水混合而成;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保持不变。
【解答】A.农业和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可节约用水,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农业生产中不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会对水体造成污染,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取少量植物油放入水中,由于油不能溶于水,所以不能形成溶液,故C正确不合题意;
D.由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可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0.【答案】 B
【解析】【分析】根据水资源的分布和保护等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①虽然地球上总水量很多, 但淡水资源却不充裕,这是自然环境造成的,与人类活动无关,故①不合题意;
②地球上淡水分布很不均匀,这也是天然的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决定的,故②不合题意;
③水污染是人类活动造成的,故③符合题意;
④不合理地开发利用水资源,也是人类活动造成的,故④符合题意;
⑤浪费水的现象依然严重,也是人类活动造成的,故⑤符合题意。
因此属于人类活动造成的是③④⑤。
故选B。
11.【答案】 B
【解析】【分析】分析各个选项中的措施是否有利于保护水资源即可。
【解答】A.工业废水任意排放,会造成地下水资源严重污染,故A错误;
B.植树造林,修建水库,有利于减小水土流失,蓄藏水源,故B正确;
C.大力推广使用农药和化肥,会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故C错误;
D.生活垃圾和污水任意倾倒,会对土地和水源造成污染,故D错误。
故选B。
12.【答案】 D
【解析】【分析】根据水资源的现状、污染原因及防治污染的措施分析。
【解答】A、 水有自净能力,但超过自净范围就会被污染 ,不符合题意;
B、水资源丰富,但供人类使用的淡水资源短缺,所以要节约用水,不符合题意;
C、无色 透明的水也有要嗵被污染,不符合题意;
D、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需水量会不断增加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二、填空题
13.【答案】 夏季丰富;冬季欠缺;北方
【解析】【分析】我国水资源总量并不丰富,地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不相匹配,有空间差异,南多北少,东多西少,有时间差异,夏季丰富,冬季欠缺。
【解答】由于受季风影响,东部近海多雨,西部干旱少雨,南方比北方多雨。影响我国的冬季风主要来自于西伯利亚和蒙古一带,冬季风影响过的地区,寒冷干燥。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既有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也有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给我国东部地区带来丰富降水,有利于农业生产,因此我国的水资源在时间分布上很不平衡,突出表现在夏季丰富、冬季欠缺,江河径流量的年际变化很大,尤其在北方更加明显。
故答案为:夏季丰富;冬季欠缺;北方
14.【答案】 (1)C
(2)不同意。如果大气水被污染,污染物会通过水循环转移到其他水体中。
【解析】【分析】(1)根据表中数据选择解答。
(2)大气层又叫大气圈,地球就被这一层很厚的大气层包围着,这层的水分即成为大气水。
【解答】(1)由表中数据可知,下列水体中平均更新周期最短的是河水,C符合题意。
(2)大气层又叫大气圈,地球就被这一层很厚的大气层包围着,这层的水分即成为大气水,而水汽输送是水循环的环节,若大气水被污染将通过水循环转移到其他水体中。
故答案为:(1)C(2)不同意。如果大气水被污染,污染物会通过水循环转移到其他水体中


三、解答题
15.【答案】 (1)①
(2)吸附;普通过滤只能过滤掉难溶性杂质,超滤膜可以过滤掉病毒、细菌、重金属等;混合物
(3)车外水的压强大于车内空气压强
(4)B;保持水土、减少水土流失(写出一点即可)
【解析】【分析】1、海陆间的水循环能使陆地淡水不断的得到补充。从水循环的环节来看水汽输送将海洋上空的水汽输送到了陆地上空,在陆地上空降水补充陆地淡水;
2、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可以除去水中的一些杂质和异味。根据图示可知经超滤膜后多种杂质将被除去,图中没有标示出矿物质考虑在滤液中是含有一些矿物质的;
3、当车门的两侧存在压强差时,如果门内压强小于门外压强门将很难打开;
4、植被覆盖良好的地面水土不易流失,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效果。
【解答】(1)使陆地淡水得到补充的水循环是海陆间的水循环,其主要环节是水汽输送,将海洋上的水汽输送到陆地上空。所以填①;
(2) Ⅰ 、活性炭颗粒有吸附作用可以除去水中的一些杂质和异味。
Ⅱ 、普通过滤主要是除去不溶性的固体杂质。由图可知,“超滤膜”除了除去不溶性的杂质,还能过滤掉病毒、细菌、重金属等。所以可填普通过滤只能过滤掉难溶性杂质,超滤膜可以过滤掉病毒、细菌、重金属等。
Ⅲ 、经饮水机处理的直饮水应该还有矿物质等可溶性物质,所以直饮水应属于混合物;
(3)由题意可知,车沉入水中后,车内人员会无法打开车门。这是因为车外水的压强大于车内空气压强;
(4)由植被能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可知,有植被的坡面上水的流速和流入的水量应较少,没有植被的坡面上水的流速和流入的水量应较大。所以可观察到B坡面上水的流速大、引入引水沟的水量多。这说明植被具有保持水土、减少水土流失作用。
故答案为:(1)① (2)吸附;普通过滤只能过滤掉难溶性杂质,超滤膜可以过滤掉病毒、细菌、重金属等;混合物 (3)车外水的压强大于车内空气压强 (4)B;保持水土、减少水土流失
四、实验探究题
16.【答案】 (1)冀;石家庄
(2)温带季风;半湿润
(3)A
(4)B
(5)A
【解析】【分析】河北省简称是冀,行政中心为石家庄。河北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少,从干湿划分来看属于半湿润区。河北省邻近京津地区,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对于水资源的需求量大,导致地下水不断超采。超采地下水形成的地下漏水斗易引起地面沉降,从而危及地面建筑物安全。雨季时把地表水回灌到地下漏斗区,能够防止地下水漏斗群的进一步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