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同步练习题 2021-2022学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9小题,共38分)
下列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属于非生物部分的是( )。
A. 阳光 B. 小麦 C. 蚜虫 D. 细菌
下列哪一项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 )
A. 生态系统中各生物成分、种类保持不变
B. 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总数量保持稳定
C. 草原上羊增加导致草的数量减少,进而抑制了羊的数量增加
D. 生态系统中某些生物的数量大增
我们美丽的校园是一个生态系统,构成这个生态系统的是( )。
A. 校园里所有的老师和同学
B. 校园里所有的花、草、树木和动物
C. 校园里宽阔的运动场
D. 校园里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黑木耳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是( )。
A. 生产者 B. 消费者 C. 分解者 D. 非生物部分
下列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
A. 草←田鼠←蛇←鹰 B. 阳光草鼠猫头鹰
C. 猫头鹰食虫鸟昆虫草 D. 草兔鹰
某淡水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微小的水生植物剑水蚤蜻蜓幼虫鱼。如果该生态系统的水体被有毒物质汞污染,则体内的汞积累最多的生物是( )。
A. 微小的水生植物 B. 剑水蚤
C. 蜻蜓幼虫 D. 鱼
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就越强。以下为某科研人员对4个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和数量的调查统计结果,调节能力最强的生态系统是( )。
生态系统 物种1 物种2 物种3 物种4 物种5 物种6 物种7 物种8 物种9
A 0 90 0 0 30 30 0 0 40
B 200 350 0 0 30 0 0 0 40
C 150 250 100 800 40 30 50 20 1
D 300 200 0 0 0 0 0 50 50
A. A B. B C. C D. D
若草原生态系统中只有“草鼠蛇鹰”这条食物链, 当蛇被大量捕杀, 一段时间后( )。
A. 草场会被破坏 B. 鹰的数量会增加
C. 鼠的数量会减少 D. 鹰的数量不会变
人们不恰当地干预自然生态系统,如盲目围湖造田、开垦草原和造单一树种的森林,将会( )。
A. 降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B. 更加促进生态系统的平衡
C. 使原有的生态系统得到保持 D. 丰富生态系统的食物链
人类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是( )。
A. 生产者 B. 消费者
C. 分解者 D. 生产者和消费者
在食物链abcde中消费者是指( )。
A. abcde B. abcd C. bcde D. e
如图表示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兔和鼠是初级消费者,属于第一营养级
B. 猫头鹰和蛇既是竞争关系也是捕食关系
C. 图中的所有生物构成了生态系统
D. 该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草
如果一个生态系统中有甲、乙、丙、丁4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在某一时间内分别测得这4种生物所含有机物总量如图所示,在一段时间内,如果乙的数量增加,则会引起( )。
A. 甲、丙、丁的数量均增加 B. 甲、丁的数量增加,丙的数量下降
C. 甲、丁的数量下降,丙的数量增加 D. 甲的数量下降,丙、丁的数量增加
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稻、昆虫都属于生产者
B. 该图可以代表一个生态系统
C. 生态系统中,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D. 该生态系统中有3条食物链
食物网具有的特征是( )。
A. 每一种生物都被多种生物捕食
B. 有很多彼此交错、互有联系的食物链
C. 每一种动物可以吃多种植物
D. 每一种生物都只位于一条食物链上
有一条食物链:植物鼠蛇獴。如果蛇全部被杀,其他3种生物数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则曲线a和b分别表示哪两种生物 ( )
A. 獴、植物 B. 獴、鼠 C. 植物、鼠 D. 鼠、植物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自制了一个如图所示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瓶。下列对生态瓶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该生态瓶就是一个微型生态系统
B. 影响该生态瓶里小鱼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C. 该生态瓶里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光能
D. 该生态瓶里可以建立一条食物链:水草小鱼细菌、真菌
某生态系统中4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如图,假设这4种生物都参与构成食物链,并只构成一条食物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这条食物链可表示为乙甲丁丙
B. 图中的4种生物和分解者组成了该生态系统
C. 若某有毒物质进入该食物链,则体内积累该有毒物质最多的是丙
D. 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数量增加,会导致乙和丙的数量增加
如图,曲线a、b、c与某草原生态系统中可组成一条食物链的3种生物相对应。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若a是生产者,则c是分解者
B. 这条食物链可以写成abc
C. 若b灭绝,则c的数量先上升后下降
D. 该生态系统由a、b、c及非生物环境共同构成
二、识图作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
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
(1)在该图中,生产者是 ,直接以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是 。该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少的生物是 。
(2) 图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 关系形成的链条式联系,叫作食物链,这些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的网状联系,称为 。写出此图中的任意一条食物链: 。
(3)该生态系统中的植物落叶并不会大量堆积,原因是土壤和空气等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 。
如图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 ,不仅养活了自己,还养活了虫和鸟,所以它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2)图中的虫和鸟是生态系统中的 ,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
(3)图中的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通过、、可以看出,它们的生活依赖于动植物遗体中的 ;通过可以看出,动植物遗体被分解后产生的 又能够被植物重新利用。
我市某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对崂山的生物种类进行调查后,绘制了部分生物的食物关系图。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若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了图中所示的组成成分外,还需增加的成分有 。
(2)既存在捕食关系,又存在竞争关系的生物有 。
(3)图中的食物网由 条食物链组成,写出能量损失最多的一条食物链: 。
(4)如果大量砍伐大桂山林场内的树木,会造成林场的生物种类和数量急剧减少,林场很难恢复原样,这说明生态系统的 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分)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选取学校附近鱼塘中5种不同的生物(A、B、C、D、E)进行了研究:一是对它们消化道内食物组成进行分析,二是请专家对这5种生物体内的两种主要污染物含量进行了测定,三是根据表格中提供的信息,以食物网形式表示5种生物之间的营养关系。其结果如下:
生物种类 消化道内食物组成 每千克体重污染物含量/mg
汞 某种杀虫剂
A 大鱼 小鱼 78 96
B 河蚌 25 57
C 小球藻 / 3 5
D 小鱼 10 31
E 水蚤 小球藻 5 15
(1) 根据以食物网形式表示5种生物之间的营养关系(以A、B、C、D、E代表5种生物),完成表中信息 , 。
(2) 从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看,河蚌属于鱼塘生态系统的 。
(3) 如图5种生物之间的营养关系中有 条食物链,生态系统中的 就是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进行的,维持着生态系统的相对平衡。
(4)生活中原来爱吃大鱼的人较多,现在喜欢吃小鱼的人更多了,根据表格中数据分析其主要原因是 。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组成,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
【解答】
(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2)非生物部分为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质和能量。
(3)生产者是指能进行光合作用,为植物自身、消费者、分解者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的绿色植物。
(4)消费者主要是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各种动物.它们的生存都直接或间接的依赖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
(5)分解者指的是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
BCD、小麦,蚜虫,细菌,都属于生物部分,BCD不正确;
A、阳光属于非生物部分,A正确。
故选:A。
2.【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态平衡是相对的、动态的,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解答】
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能调节维持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动态平衡,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因此草原上羊增加导致草的数量减少,进而抑制了羊的数量增加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选项A、B、D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选:C。
3.【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概念,只要熟练掌握了生态系统的概念,仔细分析题意,即可正确答题。
【解答】
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组成。它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等微生物,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只有生物不叫生态系统,只有环境也不叫生态系统。
A、校园里所有的老师和同学,没有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中的生产者、分解者,不能构成生态系统,不符合题意;
B、校园里所有的花、草、树木和动物,缺少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不能构成生态系统,不符合题意;
C、校园里宽阔的运动场,没有非生物成分,不能构成生态系统,不符合题意;
D、校园生态系统包括校园内的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的校园环境,符合题意。
故选:D。
4.【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组成,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指的是营自养生活的生物,主要是指绿色植物,这些植物的作用是为自身及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消费者包括各种动物,它们通过取食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分解者主要是营腐生生活的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黑木耳是真菌,营腐生生活,能分解动植物遗体或动物的排泄物中的有机物来生成无机物,供绿色植物再利用,在生态系统中扮演分解者。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5.【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食物链的概念和组成,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食物链的概念和组成。
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解答】
A、食物链中的箭头应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A错误;
B、阳光是非生物部分,而食物链不包括非生物部分,B错误;
C、食物链要从生产者开始,然后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直到最高的营养级别,C错误;
D、该食物链正确表示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食物关系,D正确。
故选:D。
6.【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生物富集的特点
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
【解答】
有毒物质会沿食物链流动并逐级积累,营养级越低有毒物质积累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在“食物链:微小的水生植物→剑水蚤→蜻蜓的幼虫→鱼”中营养级最高的是鱼,所以,“若某些有毒物质排入该系统的水体中”,则体内有毒物质含量最多的生物是“鱼”。
7.【答案】C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对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的认识,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
人类活动只有尊重生态规律,才能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解答】
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平衡是动态的,它依赖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就越强.如果一条食物链中处于“天敌”地位的生物数量减少,那么被捕食者数量会因此而迅速增加.但这种增加并不是无限的,随着数量的增加,种群密度加大,种内斗争势必加剧,再加上没有了天敌的“压力”,被捕食者自身素质(如奔跑速度、警惕灵敏性等)必定下降,导致流行病蔓延、老弱病残者增多,最终造成其密度减小,直至相对稳定.即天敌减少,造成被捕食者先增加后减少,最后趋向稳定.从图中可看出A、B、D的物种失去了平衡,调节能力最强的是C.
故选:C
8.【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以及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理解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解答】
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因此在食物链中营养级越低,相对数量越多,营养级越高,相对数量越少。若草原生态系统中只有“草→鼠→蛇→鹰”这条食物链,当蛇被大量捕杀,鼠的数量将先增加后减少。猫头鹰的数量大量减少,则短时间内草会由于捕食者鼠的增加而减少,草场会被破坏。
故选:A。
9.【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理解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是任何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都有一定的限度,如果外来干扰超出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会遭到破坏,从而降低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因此,人们不恰当地干预自然生态系统,如盲目围湖造田、开垦草原和造单一树种的森林,将会降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10.【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生态系统的组成,以及对消费者的理解。
生态系统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两部分组成,其中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解答】
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它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组成成分;消费者包括各种动物;分解者主要指营腐生活的细菌和真菌;消费者的生存都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绿色植物制造出有机物,所以人在生物圈中扮演着消费者的角色。
11.【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食物链的概念及其表示。
解答此题的关键有二点,一个是明确食物链的概念: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这种吃与被吃的关系;另一个是知道食物链的正确写法。 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生产者是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各成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
【解答】
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其表示只能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级消费者结束,并且箭头指向捕食者。在食物链“abcde”中,a是生产者,b、c、d、e都是消费者,最高级消费者是e。
12.【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和食物网及物质能量流动的特点,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及物质能量流动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1、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食物链。
2、生命活动离不开能量的供给,而能量最初来自于太阳。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
【解答】
A、生产者是第一营养级,兔和鼠是初级消费者,属于第二营养级,A错误;
B、由图中可以看出,猫头鹰和蛇都以鼠为食,同时猫头鹰还捕食蛇,所以猫头鹰和蛇既是竞争关系也是捕食关系,B正确;
C、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图示为食物网,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要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还缺少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C错误;
D、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所以该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能,D错误。
故选:B。
13.【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特点,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据此回答。
【解答】
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所以如图所示甲、乙、丙、丁四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为:丙→甲→乙→丁。当乙的数量增加时,因乙是以甲为食的,所以甲由于天敌增加,数量就会相应减少;由于甲是以丙为食,也就是甲是丙的天敌,丙的天敌数目减少其数目就增加;又由于丁是以乙为食,乙的数量增加,导致丁因食物充足而数目增加。
14.【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的概念和能量流动特点,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的概念和能量流动特点。
【解答】
(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3)物质、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一般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
A、水稻属于生产者,昆虫属于消费者,而不是都属于生产者,错误;
B、图中只有生物成分,还缺少非生物成分,因此该图不可以代表一个生态系统,错误;
C、生态系统中,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正确;
D、图中有2条食物链:水稻→昆虫→鸟,水稻→昆虫→青蛙,错误。
故选:C。
15.【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食物网的形成,在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是指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多条食物链相互交错构成了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多,个体数量越庞大,其中的食物就越多,彼此间的联系也就越复杂.因为一种绿色植物可能是多种草食动物的食物,而一种草食动物既可以吃多种植物,又可能成为多种肉食动物的捕食对象,从而使各条食物链彼此交错,形成食物网。因此,有很多相互关联的食物链构成食物网。
【解答】
A、每一种生物不一定都被多种生物捕食,错误;
B、有很多彼此交错、互有联系的食物链,正确;
C、每一种动物不一定可以吃多种植物,错误;
D、有的动物有多种食物,因此每一种生物不一定都只位于一条食物链上,错误。
16.【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的理解。考查学生识图读图的能力,属于中档题,有一定难度。
【解答】
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恢复稳定状态的能力。生物种类的多少与生态系统的调节功能又有一定的关系。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复杂,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途径越多,其调节能力,或者抵抗外力影响的能力就越强。反之,结构越简单,生态系统维持平衡的能力就越弱。在食物链:植物→鼠→蛇→獴。如果蛇全部被杀,鼠少了天敌,大量繁殖,啃食植被,植物逐渐减少,鼠又会因缺少食物会逐渐减少,植物又逐渐增多,周而复始。獴因缺少食物会逐渐减少,所以,曲线a、b和c分别表示獴、植物、鼠。
17.【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和食物网,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和食物链的书写原则。
(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2)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生产者。食物链书写的原则是: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由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解答即可。
【解答】
A、“该生态瓶”即包括了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因此该生态瓶就是一个微型生态系统,A正确;
B、影响该生态瓶里小鱼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阳光、水、空气、温度等,B正确;
C、该生态瓶里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光能,C正确;
D、食物链不包括细菌和真菌,该生态瓶里可以建立一条食物链:水草→小鱼,D错误。
故选D。
18.【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组成,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生态系统具有有限的自我调节能力。掌握生态系统的有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箭头指向捕食者,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动的,沿着食物链,等级越高,生物的相对数量越少,得到的能量越少。一个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是生产者,数量最少的是顶级消费者。生态系统中的有毒物质会沿食物链不断积累,因此营养级别最高的生物,其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会最多。
A.从图中可以看出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由多到少依次是:丙、丁、甲、乙,因此丙代表植物,丁、甲、乙代表动物,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丙→丁→甲→乙,故A错误;
B.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消费者(主要是动物)、分解者(主要是细菌、真菌等)。丙代表植物,丁、甲、乙代表动物,它们与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态系统,故B错误;
C.在该食物链中,乙处于的营养级别最高,因为在某一有毒物质进入该食物链时,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所以体内含该有毒物质最多的是乙,故C错误;
D.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数量增加,乙会因食物的增多而数量增加;同时甲以丁为食,甲数量增加,丁的数量会减少,丙因缺少天敌数量可能增加,故D正确。
故选D。
19.【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相关内容,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及自动调节能力、食物链的正确书写。
【解答】
(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2)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由于这种能力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这种能力就越强,但这个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被破坏,很难恢复。
A.据图可知:a是生产者,b和c都是消费者,故A错误;
B.从图中可以看出数量从多到少依次是a、c、b,因此这条食物链可以写成是a→c→b,故B错误;
C.若b灭绝,c由于天敌减少而数量迅速增加,随着c的增加,a的数量又减少,所以导致c因缺乏食物又迅速下降,故C正确;
D.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可见该生态系统由a、b、c、分解者及非生物环境共同构成,故D错误。
故选C。
20.【答案】(1) 草、树;鼠、昆虫;猫头鹰
(2)吃与被吃;食物网;草鼠猫头鹰
(3)分解者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食物网的概念、能量流动的特点,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食物网的概念、能量流动的特点。
(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3)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一般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
【解答】
(1)在该图中,草、树是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因此生产者是草、树;直接以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是鼠、昆虫。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因此在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相对数量越少,营养级越低,相对数量越多。该生态系统中,营养级最高的是猫头鹰,因此数量最少的生物是猫头鹰。
(2)图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的链条式联系,叫作食物链,这些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的网状联系,称为食物网。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图中的一条食物链是:草→鼠→猫头鹰。
(3)”该生态系中的动物死亡后,它们的尸体并不会大量堆积“,原因是土壤和空气等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分解者,分解者把动物遗体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回归环境。
故答案为:(1) 草、树;鼠、昆虫;猫头鹰
(2)吃与被吃;食物网;草鼠猫头鹰
(3)分解者
21.【答案】(1)有机物;
(2)消费者;
(3)有机物;无机物;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可以从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的关系来切入。
【解答】
(1)图中的绿色植物利用无机物(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不仅养活了自己,还养活了虫和鸟,所以它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2)图中的虫和鸟是动物,这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它们不仅能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而且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促进生物圈的物质循环;
(3)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分解动植物的遗体等中有机物为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回归到无机环境中,供植物生长发育的需要,促进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图中的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通过①、②、③可以看出,它们的生活依赖于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通过④可以看出,动植物遗体被分解后产生的无机盐(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又能够被植物重新利用。
22.【答案】(1)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
(2)食虫鸟和蜘蛛、鹰和蛇
(3)7;植物昆虫蜘蛛食虫鸟鹰
(4)自动调节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相关内容,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及自动调节能力、食物链的正确书写及能量流动的特点。
【解答】
(1)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图示中只列出了消费者和生产者,若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了图中所示的组成成分外,还需增加的成分有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
(2)图示中鹰和蛇是生态系统中的高级消费者,处在不同营养级,鹰以蛇为食,为捕食关系;同时又处于同一营养级,都以田鼠、野鸡为食物,故又为竞争关系。同时,图示中食虫鸟和蜘蛛,处在不同营养级,食虫鸟和以蜘蛛为食,为捕食关系;同时又处于同一营养级,都以昆虫为食物,故又为竞争关系。因此,既存在捕食关系,又存在竞争关系的生物有食虫鸟和蜘蛛、鹰和蛇。
(3)生产者和消费者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链状结构叫食物链,该食物网中共有7条食物链,分别是:植物→昆虫→蜘蛛→食虫鸟→鹰;植物→昆虫→食虫鸟→鹰;植物→田鼠→鹰;植物→田鼠蜘蛛→蛇→鹰;植物→野鸡→蛇→鹰;植物→野鸡→鹰;植物→食草籽的鸟→鹰。
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多,能量流失的就越多,营养级越少能量流失的就越少,最高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就越多,因此,该食物网中能量损失最多的一条食物链是:植物→昆虫→蜘蛛→食虫鸟→鹰。
(4)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虽然在不断地变化着,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种现象被称为生态平衡;生态平衡的现象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的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大量砍伐大桂山林场内的树木,会造成林场的生物种类和数量急剧减少,林场很难恢复原样,这说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23.【答案】.(1)小球藻、水蚤;水蚤;
(2)消费者;
(3)3;物质和能量;
(4)大鱼体内有毒物质多,小鱼体内有毒物质少。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和食物网、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解答】
(1)有毒物质会沿着食物链传递并逐渐富集积累,在一条食物链中营养级越低有毒物质积累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从表中提供的信息分析,根据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5种生物之间的营养关系如图:
可以确定表中信息①为小球藻、水蚤;②为水蚤;
(2)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图中的C小球藻是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它们利用光能,通过光合作用,把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并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A、B、D、E都直接或间接以C小球藻为食物,是动物,为消费者。因此从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看,河蚌属于鱼塘生态系统的消费者;
(3)从表格中生物种类和消化道内的食物组成看出,以食物网形式表示五种生物之间的营养关系:
其中含有3条食物链为:小球藻→河蚌,小球藻→水蚤→河蚌,小球藻→水蚤→小鱼→大鱼。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在流动过程中逐渐递减。生产者进行光合作用所固定的能量决定了消费者的数目。所以物质和能量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流动,维持着生态系统的相对平衡;
(4)各种有毒物质,如铅、汞等重金属以及杀虫剂等,一旦进入生态系统,便参与物质循环。在物质循环过程中性质稳定、容易被生物体吸收、又不易从生物体排出的有毒物质沿着食物链逐渐富集,越是处在较高营养级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浓度越高。大鱼的营养级高,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多,小鱼营养级低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少,因此原来爱吃大鱼的人较多,现在很多人更喜欢吃小鱼了。 第6页,共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