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数学《认识面积》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数学《认识面积》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10-25 19:39: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认识面积》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认识面积》是本册教材第五单元的第1课时内容。面积概念,是本单元的一个重要起始概念,教材呈现的内容是从比较封面的大小和比较封闭图形的大小入手,由直接比较到间接比较,以利于学生通过多种比较活动抽象出面积的概念。同时,教材还呈现了通过动手操作,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以此引入面积单位。
学情分析:
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已经建立长度单位的表象,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并会计算它们的周长;具备一定的空间观念、动手操作能力。然而,小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从直线到平面,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的开始,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应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建立关于“面积”的正确表象。
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学生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知道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最合适,能用正方形作单位表征简单图形的面积。
2、经历用不同图形作单位度量面积的过程,知道确定面积单位的方法,培养初步的度量意识。
3、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感受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的便捷与合理。
教学重点:结合实例学生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度量意识的培养。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理解封闭图形及周长的含义,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同学们,今天我们在报告厅上数学课开不开心?报告厅的黑板布置与教室可不一样,中间多了一台一体机。我们来看看,一体机四周铝合金的长度,在数学中叫做什么?那一体机所配的这块玻璃的大小也叫做周长吗?其实这块玻璃面的大小是它的面积。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面积。
二、结合实例,认识面积
1、初步认识面积。
老师这有一把直尺?我们来看看,直尺表面的大小就是直尺面的面积(板书)。同学们,来,我们一起边摸边说。拿起直尺。
2、结合实际认识面积。
(1)这是我们的练习本,练习本封面的面积在哪?谁来摸摸看。他摸得准确吗?那你来摸摸看。刚才这位同学是按从左往右的方法完整地摸出了练习本封面的面积,其实还可以从上往下摸。如果你觉得手指之间有缝隙,可以用手臂摸。摸的方法有很多,但摸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要摸出整个面。好,我们一起来,拿起练习本。(板书)
(2)这是我们的数学书?谁来找一个面边摸边说它们的面积。这个同学摸的是封面的面积,你还能找到其它面的面积吗?(板书)
(3)同学们真厉害,再增加难度,老师这里有一个橙子,谁来摸一摸哪里是橙子表面的面积。小结:像这样的曲面物体也有面积。(板书)
3、学生举例说明物体表面的面积。
(1)你能像刚才那样边摸边说其他物体表面的面积吗?请同位之间边摸边说。指名说,谁来说说。还有很多同学想说,说的完吗?
(2)小结:刚才,我们摸了数学书的封面、直尺的面、笔的面等等,不管是平的面,还是弯曲的面,都是物体的表面。在数学中,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物体表面的面积。
(板书:物体表面的大小是它们的面积)
4、用丰富的实例,进一步完善、强化对面积的认识。
(1)如果老师把数学书的封面请到黑板上,这样正着放,横着放,斜着放,它的面积变了吗?小结:同一个物体无论怎样放,它的面积大小不变。
(2)刚刚我们知道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给这些物体脱下漂亮的外衣,就是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它们的面积在哪?我们用涂色的方法来表示。这样表示面积对了吗?为什么要涂满?(因为整个图形面的大小才是它的面积)第二个图形的面积怎么表示呢?(涂满)你能涂出第三个图形的面积吗?老师这样涂不可以吗?为什么?这是我们学过的角,角的两条边可以无限延长,现在涂完了吗?再涂,还可以延长,这们不断涂不断延长,涂到什么时候呀。这个面和大小能确定吗?那怎样的图形有确定的大小?什么是封闭图形?你有什么办法把这个图形变成封闭图形?现在能确定大小了吗?看来,只有封闭图形的大小是它的面积。
【设计意图:结合实例,揭示面积概念,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让学生通过边摸边说和边想边说等活动,用丰富的实例,帮助学生建立面积的概念。同时使学生认识到,同一个物体无论怎样放,面积大小不变,以此发展学生的面积守恒观念。】
三、探究方法,发展意识
1、激发度量意识。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物体表面和封闭图形的大小是它们的面积。
(1)我们教室周围物体的表面都有它们的面积,我们来比一比。黑板面的面积跟国旗面的面积比,谁大?你是怎么知道的?这张黄色纸片的面积和这张黑色纸片的面积谁大?
(2)刚才同学们用观察和重叠直接就比出了物体间面积的大小(板书:观察 重叠),下面两个长方形哪个面积大? 用这些方法试试,观察?重叠?(但是它们在电脑上搬不下来)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呢?
2、学生自主探究,体验度量的方法。
(1)老师这里准备了圆、三角形、正方形,给大家3分钟时间,同学们可以选择不同的图形量一量,比如我可以选择圆来量,看能不能比较出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量完之后别忘了把你的结论选择出来。请同学们打开电脑,开始操作。(请一学生上台做)
(2)时间到,刚刚老师在下面巡视的时候发现同学们是这样摆的,同桌之间互相说说,哪个图形面积大,为什么?
3、交流反馈,确定度量单位。
(1)汇报:哪个图形面积大,为什么?
(2)看来用这三个图形来测量都能比较出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那哪种方法最好呢?为什么?
(3)我们能说第一个长方形的面积就是10个圆片的面积吗?为什么?虽然圆片、三角形能比较它们的大小,但不能准确测量它们的面积。
(4)小结:看来,要想准确测量面积,要选择更合适的工具。同意用正方形测量最好的同学举手,同学们真了不起,国际上就是规定用正方形作测量面积的单位。那左边这个图形有多大,你是怎么知道的?右边呢,你是怎么知道的?看来,要想知道图形的面积有多大,只要数一数这个图形包含多少个小正方形。
(5)有3个小朋友也是用正方形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可他们一直在争论不停,我们来看看是怎么回事。原来有两个图形,图形1的面积有4个小正方形那么大,图形2的面积中有9个小正方形那么大。小红说图形2的面积比较大,小军说图形1的面积比较大,小丽却说它们的面积一样大。到底谁说的有道理呢?都有道理,这时怎么回事?看来,我们用正方形测量时,必须注意什么?对,必须要统一标准,用相同大小的小正方形去测量。用来测量面积的这个统一标准就是“面积单位”,以后会继续学习。(板书:度量—用统一的面积单位)
【设计意图:通过操作平板电脑和讨论,让学生经历用不同图形作单位度量长方形面积的过程,在拼摆过程中体验单位的价值和选择面积单位的依据,通过比较感受正方形作面积单位的合理性,认识相同大小的正方形是最合适的面积单位。】
四、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这里有三个图形,它们是用相同大小的正方形测量的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那哪个面积大?哪个面积小?请同学们拿出练习纸完成第1题。
2、看来同学们已经了解了什么是面积,也会用正方形测量面积,请同学们完成第2题。刚才同学们在表示图形的一周和面积时,动作有什么不同?(描、涂)描的红色的线是图形的什么?涂的黄色部分是图形的什么?在一个图形中既有周长又有面积,请同学们想一想,周长与面积分别与图形的什么有关?如果老师把周长展开,周长就是长长的一条线,也就是周长与图形边的长短有关,面积与图形面的大小有关。老师还想考考你。看你能不能区分周长和面积。请同学们完成第3题。
【设计意图:通过操作活动对比区别周长和面积,体会表示周长的活动是描画一周,而表示面积的活动是涂色。】
3、用4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下面的图形。它们的面积各是多少?它们的周长呢?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面积相等)这4个图形各不相同,为什么它们的面积都是一样大呢?得出:面积的大小与所包含的正方形的个数有关,与图形的形状无关。
你还发现了什么?它们的面积相等,那它们的周长一样长吗?面积相等,周长不一定相等。同学们真不错,既学会了面积,又和以前的周长知识进行了对比。
4、我们来放松一下,听老师讲一个小故事:小丽和小明是一对好朋友,他们在一个长方形的公园里散步,小明走的是这条红色的路线,小丽走的是这条蓝色路线,谁走的路程长?为什么?
同学们,他们刚走过的路程,在数学当中又叫做什么?对,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小明、小丽走了一圈后发现公园地面很脏,于是他们开始扫地,小明扫上面这块地面,小丽扫下面这块地面。他们以同样的速度同时开始扫地,谁先扫完?他们扫地的范围在数学中又叫做什么?你们发现没有,上下两个图形它们的周长相等,面积相等吗?看来周长相等的图形,面积不一定相等。
同学们真不错,把今天学到的知识马上运用到生活当中。希望同学们用数学的眼光在生活中继续观察。
五、回顾整理,展望新知
回顾一下我们今天的活动,你有什么收获?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板书设计:
认识面积
直尺表面的大小就是直尺面的面积。
练习本封面
封面
数学书底面
侧面
橙子表面
……
物体表面 观察
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比较面积的方法 重叠
封面图形 度量—用统一的面积单位
PAGE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