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作文专题——议论文篇章结构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高考语文作文专题——议论文篇章结构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5.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0-26 11:29: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议论文篇章结构
高考专题复习——议论文写作
并列式结构是议论文基础结构技巧之一。议论文并列结构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围绕中心论点设置两个或三个分论点加以论述,或把文中的论据横向展开,各分论点或论据之间呈现并列关系。
一、并列式结构
议论文并列结构类型
引论 概述材料,提出论点
本论 并列分论点①+论据+分析论证
并列分论点②+论据+分析论证
并列分论点③+论据+分析论证
结论 重申论点,总结全文
分论点并列式
并列式结构的写法——论点并列
①概念分析法(“是什么”)。如:
文题:读书的艺术。
中心论点:读书是一种艺术。分论点:a.读书是一种享受生活的艺术;b.读书是一种提升自我的艺术;c.读书是一种感悟人生的艺术。
②因果分析法(“为什么”)。如:
文题:跳出平凡,拥抱未来。
中心论点:要想得到别人的认同,就必须跳出平凡。
分论点:a.跳出平凡,需要无畏的勇气。b.跳出平凡,需要雄厚的实力。c.跳出平凡,需要坚定的信念。
③条件分析法(“怎么办”)。如:
文题:战胜挫折。
中心论点:只有战胜挫折,才能成就完美人生。
分论点:a.战胜挫折,我们要有坚忍不拔的精神。b.战胜挫折,我们要有永不言弃的顽强品格。c.战胜挫折,我们要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引论 提出中心论点
本论
(证明论点) 论据①+分析论证
论据②+分析论证
论据③+分析论证
结论 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论据并列式
议论文并列结构类型
①文题:谈骨气(吴晗)。
中心论点: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引论)
并列论据:a.文天祥宁死不屈;b.齐人不食嗟来之食;c.闻一多拍案而起。
结论:我们无产阶级有自己的骨气。
②文题:付出与收获。
中心论点:没有付出哪会有累累硕果? (没有付出就不会有累累硕果)
并列论据:a.国内的论据:徐本禹、桂希恩、李彦宏。b.国外的论据:马克思、居里夫人、玻尔。
结论:没有付出就没有累累硕果。
并列式结构的写法——论据并列
考场范文示例
考生根据试题要求,确立了“薪火中国梦,激昂家国情”的中心论点,采用并列式逻辑思路,围绕“怎么办”,确立三个筋骨句,采用相似联想,调动六个关键素材,依此行文思想通畅、内容充实。
孙家栋
袁隆平
越王钱谬
黄旭华
钟南山
梁启超
扬先辈之光彩,当立身为先,
修个人素养,铸智勇双全之躯。
扬先辈之光彩,当以家为本,
树高尚家风,扬家族爱国风范。
扬先辈之光彩,当以国为重,
立家国情怀,造民族逐梦天梯。
薪火中国梦
激昂国家情
注意事项
(1)紧密围绕中心论点思考,可从中心论点“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任选一个方面,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阐释。
(2)分论点之间,不可有交叉、包容的关系;句式保持一致,显得结构整齐、严谨。
(3)关键材料,在内涵与中心论点一致的前提下,追求典型、新颖,如这里引入的武汉前线84岁高龄的抗疫功臣钟南山的材料,就典型而新颖。
对照式论证就是从论题的正反两个方面入手,从正反两个方面提出分论点或摆出正反两方面的论据,加以论证,通过正反对比论证得出结论。正反两个方面可以是用一种事物或意见来映衬另一种事物或意见,也可以是把两种事物或一种事物的两个方面加以对比。
二、对照式结构
引论 提出中心论点 分论点对比式就是在论证过程中,把两种性质、特征截然相反或者有差异的事物加以比较,通过比较来讲清道理,阐明观点。正反对照式有“纵比”和“横比”之分:(1)纵比,即把历史和现状、过去和现在对比;(2)横比,即把这种现象和那种现象,这个人和那个人进行对比,一般都是同一个时期的人和事。
本论 分论点+正面论证
分论点+反面论证
正反论证+分析点题
结论 总结全文
1.正反对比型
2.破立结合型
破立结合即先论证正面观点,再批驳反面观点;或先批驳反面观点,再论证正面观点;或边批驳反面观点,边论证正面观点。无论是先立后破,先破后立,还是边破边立,文章所驳斥的错误观点都应是文章所立论点的对立面。破的目的是立,是为了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是为了从反面证明正面的论点,以使正面的论点立得更稳,更令人信服,从而更牢固地确立正面的论点。
考场范文示例
考生根据试题要求,拟定“将军立马,遮面琵琶”这个标题,形象地昭示了全文中心——欣赏中国雄浑豪放、柔婉细腻两种不同风格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形态的差异决定了不同段落内容的对比关系。据此,考生设立“欣赏中国,欣赏她最广阔的苍漠”“欣赏中国,欣赏她最细致的温柔”两个含有对比关系的分论点,分别选取敦煌、长城,李清照、林黛玉为例分析论述,在鲜明的对比中,让读者品味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敦煌
长城
林黛玉
李清照
欣赏中国,欣赏她最广阔的苍漠。
欣赏中国,欣赏她最细致的温柔。
将军立马
遮面琵琶
注意事项
(1)围绕中心论点确定对比点,选择对比材料。
(2)对比对象必须是两种性质截然相反或有明显差异的事物。
(3)对比分析,要围绕对比点进行,揭示对比对象鲜明的个性。
层进式结构也称递进式、层递式,就是按照逻辑关系,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纵向开掘的一种结构方法。
运用层进式结构,考生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层进式结构的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要恰当,要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不可随意颠倒;
二是层进式结构各个部分之间的过渡要自然,要用一些过渡性词语承上启下;
三是在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顺序写作时,要明确回答各部分的内容。
三、层进式
引论 引述材料,提出中心论点
本论 分论点①+论证+分析论证(递进关系)
分论点②+论证+分析论证(递进关系)
正反论证③+论证+分析论证(递进关系)
结论 深化论点,总结全文
层进式结构
层进式结构的特点
1.围绕中心论点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解决问题(怎么办)。
这种模式,就是文章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安排论证结构,即围绕中心论点回答三个问题:①是什么;②为什么;③怎么办。
“是什么”或指明问题的实质,或申述论述的范围,或直接提出中心论点等;也可以是对论述对象作必要的解释、说明等。从“为什么”与“怎么办”的角度论述,是文章的主体部分,这两部分可以并重,也可以有所侧重。侧重点的选择,要考虑需要我们着重讲清的是观点成立的理由,还是根据某个道理应该怎么做。
2.中心论点→分论点①(浅、最简单)→分论点②(深、简单)→分论点③(更深、复杂)→总结。
这种模式就是将文章中心论点进行分解,分成几个分论点,这些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层次间可用过渡句或诸如“不仅……而且……”“……况且……”等关联词语过渡,同时又以此反映层次间递进的关系。
3.摆现象→析危害→挖根源→指办法。
这种模式,就是文章首先列举出生活中的不良现象,接下来分析阐述这些不良现象的危害,而后挖掘产生这些不良现象的根源,最后阐明消除不良现象的方法措施。
4.明是非→揭本质→谈意义→析原因→提方法→论影响。
这种结构模式是第三种结构模式的深化,写作者可以根据说理的需要,围绕中心论点选择若干角度展开议论,把道理讲明白,讲深刻。
考场范文示例
作者的思维体现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引入“吃野味”的材料,分析其危害,提出彻底瓦解民众“吃野味”心理的建议,提倡拒绝“吃野味”。逐层深入,有条不紊。
是时候反思“吃野味了”




引入“吃野味”引发新冠状病毒暴发的事实
从历史、现实两个角度分析危害和认识上的不足
建议从民众心理彻底瓦解“吃野味”的合理性
总结全文,拒绝“吃野味”,弥合文明图景
注意事项
(1)本论部分段落之间体现由浅到深、由表及里,步步深入的关系。
(2)如果设置分论点,其间要体现出逐层递进的关系,逻辑思维严密。
(3)紧扣现象、问题写作,不要节外生枝,影响文章的深刻性。
“引”是引述原材料,就是“叙读”。对于篇幅短小的材料(如一首小诗)可以全篇引述,对篇幅长的材料应该作恰如其分的概括并有针对性的引述。
“议”就是对所选论点展开分析议论,对所选论据进行深入、透彻的剖析。当然也可以发掘出材料中的论据来论证中心论点。
“联”就是“引申”“类比”,由此及彼地展开联想,特别要联系当前的社会实际。文章内容是否充实,是否具有针对性,关键就在这一步。
“结”就是收束全文。它是在“议”的基础上水到渠成得出的结论。可以借用名言,再作概括;或诗意点化,升华论点;或画龙点睛,意味深长;或总结全文,发出号召……一句话,就是使结尾回扣材料,照应开头,深化中心,使文章浑然一体。
议论文谋篇思路——“引议联结”
范文示例
正义尚在,公道犹存
黑衣壮汉怒踢地铁吐痰男,为之拍手称快者很多。(概述材料)因为这件事让人们感觉我们的社会正义尚在、公道犹存。(总论点,点题目)
按理,出脚伤人,以暴制暴等反文明的行为总是不对的,但黑衣男子的行为不能简单的定义为“以暴制暴”。我们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为什么说“黑衣男”的“暴”是具有公道色彩的呢?面对一个基本素养严重缺少又无法明理的人,道德约束乏力、法律惩戒又难企及时,选择“暂时性轻暴力”可能是“吐痰男”最熟悉最易接受的路径,这可能正适合他当下的认知水平。黑衣壮汉敢于站出来维护公正,不得不说是一种社会责任感的体现。给无礼之人一点教训,让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不仅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让男子安静下来,而且维护地铁秩序还社会一份清净。黑衣壮汉的初衷是值得我们肯定的,他敢于站出来为正义发声也是令人尊敬的。(分论点1)
再者,“黑衣男”的“暴”并非简单的流氓暴力,而是在可控范围下且裹挟着正义与公道色彩的暴力。(分论点2)“黑衣男”暴力的动机是想控制局势,程度上也有分寸,那一脚的效力连轻伤的级别都达不到。且毫无穷追猛打之势,旨在局势的掌控,所以,尽管这种具有正义色彩的暴力依然是反文明的,不能被提倡和被鼓励,却可以被理解。与“理中客”相比,人们的情感更激赏”黑衣男“,这既是人性光亮的所在,更是正义与公道本身的力量体现。
(理中客,网络用语,理性、中立、客观各取一字糅合而成,有贬损意味。)
当然,我们为黑衣男激愤之下踢出的一脚点赞,并非是对所有以暴制暴行为点赞。(辩证)身处法制社会,我们要谨防抛开法律、以暴制暴的“正义感 ”。兰州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站在某小区门口的斑马线上,只要见到车辆闯红灯经过,便用板砖砸违章车。这种在正义心驱使下的以暴制暴,以违法对违法,带给社会的不是正义与和谐而只能是暴力与仇恨,不应提倡。(联系社会,举同类事例对比分析)
所以,我们对黑衣男的行为,不能简单止于叫好或批判。认可其“路见不平”的正义,理解他适度“惩戒”的克制,并从中反思“以暴制暴 ”的社会心理。这一切将更有助于社会正气的弘扬,让正义公道与法制同行。(结论—应该怎么做)
1.“观点+例子+分析”式
这种构段方式的思路是:先亮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叙述事例,最后分析事例。采用的其实是一种“总—分—总”的构段思路。
如:
谁的青春不曾迷茫?曾几何时,80后被称为“垮掉的一代”,90后被称为“佛系青年”,我们00后最近突然迷上了“葛优瘫”。然而在一片质疑声中,许多不懈奋斗的80后已然成为栋梁之材。运动员刘春红北京奥运夺金;女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授课。清代学者汤斌劝诫学子:“当拔出流俗,不可泛泛与世浮沉。”你的青春里,也必然有许多颓废的声音。请相信我:执着追梦不随波逐流,才能超越惰性,绽放出青春的风采。
(《愿逐明月,待你前来》)
主体段常见模式
2.“引言+观点+事例+分析”式
这种构段方式的思路是:先引用名人名言,然后或结合观点对名言进行诠释,或直接提出观点,中间叙述事例,最后进行分析。
如:
孟子曾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人们的意志凝聚起来,就形成了命运共同体。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我看见中国生产的口罩运往他国,我看见中国的医疗队员驰援国际社会,我看见塞尔维亚总统落泪深情称赞中国医疗队……这些中国在抗疫中积极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生动表现,令我动容。
(2020年全国卷Ⅱ优秀作文《一苇以航,通彼远方》)
3.“观点+诠注+事例+分析”式
这种构段方式的思路是:先亮出自己的观点,然后举例,最后分析事例。
如:
着眼当下,有德有识之人在劳动中定义人生。改革开放四十一年,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飞跃。中国人民能从温饱不足到富裕小康,正是千千万万劳动者以汗水换取的骄人成果。袁隆平手中饱满的杂交水稻,让饥荒与贫困离我们越来越远;景海鹏乘坐的载人航天飞船,在浩瀚的宇宙中留下了中国人的身影……他们在劳动中编织人生的辉煌。“天眼之父”南仁东二十年扎根大山深处,为国造望远镜;科学家林俊德在生命最后一天仍坚持工作;还有“三十二年驻守,三代人无言付出”的守岛英雄王继才,他们用自己的人生对劳动精神做了最美的诠释。
(2019年全国卷Ⅰ优秀作文《让劳动精神照亮逐梦征程》)
4.“事例+分析+观点”式
这种构段方式的思路是:先叙述事例,然后对事例进行分析,最后在分析中提出自己的观点。
如:
苏轼在扶风,看到甘霖普降,高兴地作《喜雨亭记》。在杭州和广州,他兴办水利、赈灾、治病……他以一己之力对抗着王安石新法留下的恶果遗患,关注着千里荒旱,流离饿殍。针对逃兵变为盗匪的现状,他发现问题症结在于低级军士出差官家不发旅费的荒谬法令,从源头上治理。有些小事,不是难做,而是没人去做。苏东坡纵使受人陷害,于宦海沉浮,也坚持做对的事,他虽遭贬谪,却为百姓奔波,使百姓免于受到新法带来的伤害。苏东坡用他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不论身处怎样的境地,保持从容豁达,是大器的君子。
(2018年天津卷优秀作文《君子大器》)
5.“观点+事例”式(重复中心词,夹叙夹议)
这种构段方式的思路是:先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叙述事例,采用重复中心词的方式,夹叙夹议,完成对观点的论证。此种构段方式还有一种变式,即“观点+事例+总结”,其区别是在文段最后进行总结。如:
敢于正视,方能砥砺自我。卡夫卡在《变形记》中以格里高尔之眼,正视了金钱社会中亲情的不堪一击。东野圭吾在《白夜行》中以唐泽雪穗之眼,正视了人性的险恶与卑劣。吕克·贝松在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中以马蒂尔德之眼,正视了青春的艰辛与迷茫。伟大的艺术家敢于正视灵魂世界的精神难题,直面自我软弱的本能,审视人生,砥砺自我。
(2017年全国卷Ⅱ优秀作文《敢于正视,方得重塑》)
范文示例
你们的模样
我不知道你们的名字,但我记得住你们的样子;我不知道你们是为了谁,但我知道你们是为了春回大雁归。
——题记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让这个新年有了些许的不同。今年的新年好似比往年少了一些热闹,多了一些冷清。春风寻不到,芳香不知踪,樱花还未开,笑语不再有。似乎一切都被按下了消音键。可就在这个时候,却出现了无数个像你们这样的人,勇敢冲向疫情前线。我记不住你们的名字,但我记得住你们的模样!
你们的模样是平凡
(以小标题的形式呈现分论点)
尽管你们中的每一个人都只是那芸芸众生中最平常的一个,可是一旦穿上那厚重的战服,你们便是抗疫的“逆行者”,是病毒的“狙击手”,是人民的“生命光”;脱下战袍时,你们也是父母捧在手心的掌上珠,爱人心中的朱砂痣,儿女眼中的仪仗树。(诠释分论点,,阐述这样说的理由)在这本该好好休息的时间里,你们褪去平凡,在这本该合家欢乐的日子里,化身为抗击疫情的逆行者。你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化平凡为不凡。我不止一次地看见你们,因为劳累过度而倒下。你们当中大多也都还只是一些20出头的年轻人。可是你们用自己这满腔的热血,去消灭那张牙舞爪的病毒。(列举事例)我想你们的模样便是那日夜颠倒救治病人的医生;是夜以继日执勤检查人们健康安全的交警;是兢兢业业不辞辛劳的护士。你们中的每一个,都像我们一样平凡。但,你们又别样的伟大。(分析总结)(此段是“观点+诠注+事例+分析”式主体段)
你们的模样是英雄
(以小标题的形式呈现分论点)
儿时总觉得英雄应该是上天下地无所不能,应该是执剑行走天涯。现在却觉得英雄就是你们的模样。(阐释分论点)在疫情暴发的时候,无数医学工作者,毫不犹豫地冲锋陷阵,年轻的热血在飞扬。你们是主动请战盖印的医生,你们是毫不犹豫剪掉长发的护士,你们是曾经在“非典”中还需要保护的孩子,可如今你们撑起了防疫突击的一片天!你们把自身安危抛之脑后,负重前行,以血肉之躯换生命无恙。防护面具在脸上勒出的痕迹,被试剂浸泡伤痕累累的双手,为了节约资源,节约时间,长时间不喝水的你们也是在母亲怀里撒娇的孩子,也是爱美喜欢化妆的姑娘,你们默默担当,照亮了这个被乌云笼罩的华夏大地。(举例,反复铺陈实例)世上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身衣裳,学着前辈的样子和死神抢人。而你们就是我心中最伟大的英雄!(分析总结)(此段也是“观点+诠注+事例+分析”式主体段)
你们的模样是中国
(以小标题的形式呈现分论点)
你们在哪,希望就在哪。(分论点)你们用自己身上散发的微弱星光凝结在一起,照亮了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前行的路。10天建造而成的火神山医院,体现的是中国速度。用实力说话,体现的是中国的智慧。(事实论据)基辛格曾说:“中国总是被他们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理论论据)14亿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共同抗疫,体现的不仅仅是中国的力量,更是一个民族的博爱与奉献。不管什么时候,都有无数个像你们这样无私无畏只为国家的能人志士。也正因为有了千千万万与你们一般的勇士敢于逆行,中国才能一次又一次地与希望相遇。(分析总结)(此段为“观点+事例+总结”式主体段)
冬天总会过去,这片被疫情所遮蔽的天空,就要亮了。等到病毒被彻底击败,我们再携手共度这个有意义的新年。等到你们卸下肩上的重担,我再来好好看看你们的样子!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