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三单元
9.复活(节选)
第二课时
实验高中 高二12班
学习指导
小说以《复活》为题,探讨的是人的精神的“复活”。在节选的这一部分里,聂赫留朵夫鼓起勇气面对曾被自己深深伤害的玛丝洛娃,忏悔当年的罪恶,祈求宽恕。这是他“复活”之路上的重要一步。小说通过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精妙描写,生动细腻地刻画了这个正处于心灵转变的关键时刻、内心激烈震荡的人物。
阅读这篇文章的时候,要注意分析小说中的一些细节,如刚开始交谈时他在“你”“您”之间的犹豫不决,在玛丝洛娃突然开口要钱时他流露出的窘态,通过这些细节把握这个人物的性格,体会作者在他身上寄予的人性理想。
预习任务
1、查词典,积累文中重要词语。
2、通读全文,理解文章各段落的意思。
3、了解列夫 托尔斯泰及其生活的时代。
4、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目标
1.了解列夫 托尔斯泰的生平经历和主要作品,了解《复活》的主要内容,积累文学常识。
2.梳理小说的情节,分析并概括人物形象。
3.分析并学习小说中的细节描写,以及对于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的精妙刻画。
4.结合小说的内容及创作背景,探究小说的思想主旨。
重难点:鉴赏小说的艺术手法,体会“复活”的含义
【课文结构回顾】
1.浏览任务:梳理情节
开端(1-21段):聂赫留朵夫到监狱探望玛丝洛娃。
发展(22-43段):二人交谈,聂赫留朵夫请求玛丝洛娃的原谅,但被拒绝。
高潮(44-58段):玛丝洛娃经过激烈的心理活动后,决定利用这个男人弄到些好处。
结局(59-78段):聂赫留朵夫决定在精神上唤醒玛丝洛娃,使她恢复本性。
【课文探究】
一、鉴赏手法及效果
(一)细节描写
1.文中聂赫留朵夫对玛丝洛娃的称呼有几次变化 这说明什么
有三次变化。刚见面称“您”,后来称玛丝洛娃为“你”“卡秋莎”。这说明聂赫留朵夫刚开始还不能与玛丝洛娃拉近内心的距离,只是把她当作一个他想帮助的人,后来,聂赫留朵夫逐渐地在情感上拉近了与玛丝洛娃的距离,已经把她当作一个熟悉的人看待。
2.她没有听他说话,却一会儿瞧瞧他那只手,一会儿瞧瞧副典狱长。等副典狱长一转身,她连忙把手伸过去,抓住钞票,把它塞在腰带里。
两个“瞧瞧”活画出玛丝洛娃像敏锐的赌徒般在捕捉一击制胜的战机,而为的就是那区区十个卢布;而“伸”“抓”“塞”一连串的动作细节是那样的熟练、迅捷,像极了一个久经沙场的老手,类似的情状在她身上肯定发生了很多次。一个狡诈、贪婪、世俗的妇女形象跃然纸上。
3.文中多次写到玛丝洛娃“斜睨”的眼睛,有何意图?
通过典型的神态描写,刻画了玛丝洛娃现在对人的冷漠与敌视,也暗示她生活的不幸。
(二)神态描写
1.她从衣衫上看出他是个有钱人,就嫣然一笑。
此时,玛丝洛娃还是以妓女的身份审视周围的人,看到眼前是个有钱人就露出习惯性的笑容。
【托尔斯泰主义】
2.不过,她的笑容消失了,眉头痛苦地皱起来。
玛丝洛娃认出了眼前的人就是伤害她的聂赫留朵夫,这使她的内心非常痛苦。
【语言文字建构】
3.她气愤地简单回答,转过眼睛不去看他。
聂赫留朵夫提到两人的孩子,但孩子的夭折对玛丝洛娃来说是沉重的打击,此时,玛丝洛娃内心是痛苦的,是愤恨的。
(三)心理描写
1.“天哪!你帮助我,教教我该怎么办!”这一内心独白表现了聂赫留朵夫怎样的心理
聂赫留朵夫内心充满矛盾。法庭上,他被玛丝洛娃的冤案震惊而醒悟,开始认识到自己犯的罪行,因此要帮助玛丝洛娃;但当他真正面对已经堕落了的变得丑陋的玛丝洛娃时还是有一丝犹豫的。此刻,他不知道该作出怎样的决定。
2.“我想见见……”聂赫留朵夫不知道该用“您”还是“你”,但随即决定用“您”。
本来按照他们之间原来的关系,完全可以“你”“我”相称,但由于多年分离,彼此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也有了距离感。同时他也不能确认对方是否认出了自己,这样就等同于跟一个陌生人相见。另外,这时的聂赫留朵夫是前来向玛丝洛娃认罪的,他认识到了自己灵魂的卑劣。所以,经过短暂的犹豫之后,决定用“您”。
(四)语言描写
1.文中除了心理描写还有大量的人物对话描写,有什么作用
通过男女主人公的对话,能够表现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交代了必要的背景。
二、分析聂赫留朵夫形象。
1.在探望过程中,聂赫留朵夫的内心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
初见玛丝洛娃,他真诚忏悔、赎罪;当看到她索要钱而变得堕落时,他复活的心在犹豫、动摇;最后,他决定拯救她,希望她精神苏醒。
2.概括聂赫留朵夫的主要形象特征。
一个宗教式的“忏悔贵族”形象。聂赫留朵夫是一个理想的贵族知识分子。他青年时期单纯善良,追求真挚的爱情。但是贵族家庭使他堕落为自私自利者。他遇见了玛丝洛娃,随后又抛弃她。当他在法庭上再看到玛丝洛娃时,意识到自己是造成她堕落和不幸的罪魁祸首。在为玛丝洛娃伸冤上诉过程中,他的思想开始升华,从地主阶级立场转到宗法制农民的立场。
三、情节探究
1.聂赫留朵夫面对法庭上巧遇的玛丝洛娃,他的心灵受到猛烈撞击,就来到监狱请求她的原谅。那么,你认为,聂赫留朵夫对玛丝洛娃有真正的爱情吗
观点一:我认为存在真正的爱情,玛丝洛娃是他的初恋,对于这份纯洁的感情,多年后在法庭上相遇时,他依旧能感觉到。也恰恰是这份感情打开了他复活的大门,使他走上了救赎自己的道路。因为如果没有任何感情的话,他就根本不会有什么恻隐之心了。
观点二:我不认为他对玛丝洛娃还有爱情,他不过是在拯救自己的灵魂罢了。此时的玛丝洛娃也只是他拯救自己灵魂的“工具”。
四、标题含义
1.小说以“复活”为题,有何含义?
①人性的复活。曾经聂赫留朵夫是一个沉迷声色的花花公子,每天的生活看似光鲜,实则内心充满空虚。直到他再次看到玛丝洛娃那一刻,那个因为他的欲望毁掉的女孩儿,他开始审视自己的经历,开始直面他的过去的错误。那一刻,他内心中自己善良的一面,在压迫中终于开始苏醒。
四、标题含义
1.小说以“复活”为题,有何含义?
②道德的复活。聂赫留朵夫鼓起勇气,面对曾被自己深深伤害过的玛丝洛娃,他放下自己的贵族身段。向她忏悔自己曾经犯下的罪恶,祈求获得宽恕。这一刻,他曾经沦丧的道德感再次回归,这是他道德的复活。
四、标题含义
③精神的复活。当聂赫留朵夫作为陪审员的身份在法庭上与被告的玛丝洛娃重逢时,相信他的内心是受到了极大震撼的,沉睡在心灵深处的精神的人开始觉醒。他开始认识到,正是因为自己的不负责任,才造成了玛丝洛娃一生的悲剧,开始认识到自己犯了罪。于是,聂赫留朵夫走上了自己的赎罪之路,同时也是在进行自我救赎,他的精神走向了复活。
五、明晰主旨
小说通过玛丝洛娃的苦难遭遇和聂赫留朵夫的上诉经过,广泛而深刻地抨击了法庭、监狱、官僚机关的腐败、黑暗,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骄奢淫逸的生活和反动官吏的残暴昏庸、毫无人性,撕下了官办教会的伪善面纱,反映了农村的破产和农民的极端贫困,勾画了一幅已经走到崩溃边缘的农奴制俄国的社会图画。
六、列夫 托尔斯泰名言
1.人生并非游戏,因此,我们并没有权利只凭自己的意愿放弃它。
2.随便什么都比虚伪和欺骗好。
3.要记住!情况越严重,越困难,就越需要坚定,积极,果敢,而消极无为就越有害。
4.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5.要尽可能做一个对祖国有用的人。
【课后作业】
1.完成同步练习。
2.写一篇读后感,不少于800字。
3.阅读《复活》整本书。
知易行难,重在行动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
9《复活(节选)》教案
预习任务
1、查词典,积累文中重要词语。
2、通读全文,理解文章各段落的意思。
3、了解列夫·托尔斯泰及其生活的时代。
4、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目标
1.了解列夫 托尔斯泰的生平经历和主要作品,了解《复活》的主要内容,积累文学常识。
2.梳理小说的情节,分析并概括人物形象。
3.分析并学习小说中的细节描写,以及对于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的精妙刻画。
4.结合小说的内容及创作背景,探究小说的思想主旨。
教学重难点:鉴赏小说的艺术手法,体会“复活”的含义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课文结构回顾】
1.浏览任务:梳理情节
开端(1-21段):聂赫留朵夫到监狱探望玛丝洛娃。
发展(22-43段):二人交谈,聂赫留朵夫请求玛丝洛娃的原谅,但被拒绝。
高潮(44-58段):玛丝洛娃经过激烈的心理活动后,决定利用这个男人弄到些好处。
结局(59-78段):聂赫留朵夫决定在精神上唤醒玛丝洛娃,使她恢复本性。
【课文探究】
一、鉴赏手法及效果
(一)细节描写
1.文中聂赫留朵夫对玛丝洛娃的称呼有几次变化 这说明什么
明确 有三次变化。刚见面称“您”,后来称玛丝洛娃为“你”“卡秋莎”。这说明聂赫留朵夫刚开始还不能与玛丝洛娃拉近内心的距离,只是把她当作一个他想帮助的人,后来,聂赫留朵夫逐渐地在情感上拉近了与玛丝洛娃的距离,已经把她当作一个熟悉的人看待。
2.她没有听他说话,却一会儿瞧瞧他那只手,一会儿瞧瞧副典狱长。等副典狱长一转身,她连忙把手伸过去,抓住钞票,把它塞在腰带里。
明确 两个“瞧瞧”活画出玛丝洛娃像敏锐的赌徒般在捕捉一击制胜的战机,而为的就是那区区十个卢布;而“伸”“抓”“塞”一连串的动作细节是那样的熟练、迅捷,像极了一个久经沙场的老手,类似的情状在她身上肯定发生了很多次。一个狡诈、贪婪、世俗的妇女形象跃然纸上。
3.文中多次写到玛丝洛娃“斜睨”的眼睛,有何意图?
明确 通过典型的神态描写,刻画了玛丝洛娃现在对人的冷漠与敌视,也暗示她生活的不幸。
(二)神态描写
1.她从衣衫上看出他是个有钱人,就嫣然一笑。
明确 此时,玛丝洛娃还是以妓女的身份审视周围的人,看到眼前是个有钱人就露出习惯性的笑容。
2.不过,她的笑容消失了,眉头痛苦地皱起来。
明确 玛丝洛娃认出了眼前的人就是伤害她的聂赫留朵夫,这使她的内心非常痛苦。
3.她气愤地简单回答,转过眼睛不去看他。
明确 聂赫留朵夫提到两人的孩子,但孩子的夭折对玛丝洛娃来说是沉重的打击,此时,玛丝洛娃内心是痛苦的,是愤恨的。
(三)心理描写
1.“天哪!你帮助我,教教我该怎么办!”这一内心独白表现了聂赫留朵夫怎样的心理
明确 聂赫留朵夫内心充满矛盾。法庭上,他被玛丝洛娃的冤案震惊而醒悟,开始认识到自己犯的罪行,因此要帮助玛丝洛娃;但当他真正面对已经堕落了的变得丑陋的玛丝洛娃时还是有一丝犹豫的。此刻,他不知道该作出怎样的决定。
2.“我想见见……”聂赫留朵夫不知道该用“您”还是“你”,但随即决定用“您”。
明确 本来按照他们之间原来的关系,完全可以“你”“我”相称,但由于多年分离,彼此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也有了距离感。同时他也不能确认对方是否认出了自己,这样就等同于跟一个陌生人相见。另外,这时的聂赫留朵夫是前来向玛丝洛娃认罪的,他认识到了自己灵魂的卑劣。所以,经过短暂的犹豫之后,决定用“您”。
(四)语言描写
1.文中除了心理描写还有大量的人物对话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 通过男女主人公的对话,能够表现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交代了必要的背景。
二、分析聂赫留朵夫形象。
1.在探望过程中,聂赫留朵夫的内心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
明确 初见玛丝洛娃,他真诚忏悔、赎罪;当看到她索要钱而变得堕落时,他复活的心在犹豫、动摇;最后,他决定拯救她,希望她精神苏醒。
2.概括聂赫留朵夫的主要形象特征。
明确 一个宗教式的“忏悔贵族”形象。聂赫留朵夫是一个理想的贵族知识分子。他青年时期单纯善良,追求真挚的爱情。但是贵族家庭使他堕落为自私自利者。他遇见了玛丝洛娃,随后又抛弃她。当他在法庭上再看到玛丝洛娃时,意识到自己是造成她堕落和不幸的罪魁祸首。在为玛丝洛娃伸冤上诉过程中,他的思想开始升华,从地主阶级立场转到宗法制农民的立场。
三、情节探究
1.聂赫留朵夫面对法庭上巧遇的玛丝洛娃,他的心灵受到猛烈撞击,就来到监狱请求她的原谅。那么,你认为,聂赫留朵夫对玛丝洛娃有真正的爱情吗
明确 观点一:我认为存在真正的爱情,玛丝洛娃是他的初恋,对于这份纯洁的感情,多年后在法庭上相遇时,他依旧能感觉到。也恰恰是这份感情打开了他复活的大门,使他走上了救赎自己的道路。因为如果没有任何感情的话,他就根本不会有什么恻隐之心了。
观点二:我不认为他对玛丝洛娃还有爱情,他不过是在拯救自己的灵魂罢了。此时的玛丝洛娃也只是他拯救自己灵魂的“工具”。
四、标题含义
1.小说以“复活”为题,有何含义?
明确 ①人性的复活。曾经聂赫留朵夫是一个沉迷声色的花花公子,每天的生活看似光鲜,实则内心充满空虚。直到他再次看到玛丝洛娃那一刻,那个因为他的欲望毁掉的女孩儿,他开始审视自己的经历,开始直面他的过去的错误。那一刻,他内心中自己善良的一面,在压迫中终于开始苏醒。
②道德的复活。聂赫留朵夫鼓起勇气,面对曾被自己深深伤害过的玛丝洛娃,他放下自己的贵族身段。向她忏悔自己曾经犯下的罪恶,祈求获得宽恕。这一刻,他曾经沦丧的道德感再次回归,这是他道德的复活。
③精神的复活。当聂赫留朵夫作为陪审员的身份在法庭上与被告的玛丝洛娃重逢时,相信他的内心是受到了极大震撼的,沉睡在心灵深处的精神的人开始觉醒。他开始认识到,正是因为自己的不负责任,才造成了玛丝洛娃一生的悲剧,开始认识到自己犯了罪。于是,聂赫留朵夫走上了自己的赎罪之路,同时也是在进行自我救赎,他的精神走向了复活。
五、明晰主旨
小说通过玛丝洛娃的苦难遭遇和聂赫留朵夫的上诉经过,广泛而深刻地抨击了法庭、监狱、官僚机关的腐败、黑暗,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骄奢淫逸的生活和反动官吏的残暴昏庸、毫无人性,撕下了官办教会的伪善面纱,反映了农村的破产和农民的极端贫困,勾画了一幅已经走到崩溃边缘的农奴制俄国的社会图画。
六、素材积累—列夫 托尔斯泰名言
1.人生并非游戏,因此,我们并没有权利只凭自己的意愿放弃它。
2.随便什么都比虚伪和欺骗好。
3.要记住!情况越严重,越困难,就越需要坚定,积极,果敢,而消极无为就越有害。
4.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5.要尽可能做一个对祖国有用的人。
【课后作业】
1.完成同步练习。
2.写一篇读后感,不少于800字。
3.阅读《复活》整本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