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中考总复习 古诗文 送东阳马生序(练) 31张幻灯片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中考总复习 古诗文 送东阳马生序(练) 31张幻灯片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9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0-26 19:50: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送东阳马生序
知识过关检测
1
对接课内
2
一、字词解释
1.通假字
(1)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___________________
(2)同舍生皆被绮绣 ___________________
(3)与之论辨 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今异义
(1)录毕,走送之
古义:____________,今义:人或鸟兽的脚交互向前移动。
“支”同“肢”
“被”同“披”,穿
“辨”同“辩”,辩驳
知识过关检测    课后练习,夯实基础                                                                                               

(2)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古义:______________,
今义:虚伪的;不真实的;伪造的(跟“真”相对)。
(3)媵人持汤沃灌
古义:______________,今义: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
(4)主人日再食
古义:______________,今义:表示又一次。
(5)右备容臭
古义:_______________,今义:(气味)难闻(跟“香”相对)。

热水
两次(两顿)
香气
3.词类活用
名词用作动词
(1)主人日再食
原意为:食物,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腰白玉之环
原意为:胯上肋下的部分,在身体的中部,
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
供养,给……吃 
在腰间佩戴
4.一词多义
①录毕,走送之     __________________         
②吾与汝毕力平险    __________________     
①益慕圣贤之道     __________________   
②略无慕艳意   __________________      
①未尝稍降辞色     __________________   
②蒙辞以军中多务 __________________
③停数日,辞去     __________________  
(1)毕
完毕 
尽、全
仰慕 
羡慕 
言辞
推脱 
告辞
(2)慕
(3)辞
①未尝稍降辞色 /言和而色夷     _________________         
②色愈恭,礼愈至     _________________     
③五色交辉      _________________ 
④月色入户 _________________
①援疑质理    _________________          
       
②非天质之卑 _________________             
(4)色
脸色 
表情 
色彩 
光 
询问 
资质
(5)质
①色愈恭,礼愈至  __________________         
  
②至舍   __________________      
①烨然若神人 __________________
②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__________________         
                 
(6)至
周到 

(7)若


假如,如果
5.重点实词
(1)余幼时即嗜学 嗜:__________________
(2)无从致书以观 致:__________________
观:__________________
(3)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假借:________________
(4)弗之怠 弗:__________________
怠:__________________
(5)不敢稍逾约 逾:__________________
约:__________________
(6)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以是:________________
爱好
得到
看,阅读


懈怠
超过
约定期限 
因此
(7)益慕圣贤之道 益:____________________
(8)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患:____________________
游:____________________
(9)尝趋百里外 尝:____________________
趋:____________________
(10)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从:____________________
叩问:__________________
(11)德隆望尊 德:____________________
望:____________________
(12)门人弟子填其室 填:___________________
(13)未尝稍降辞色 稍:____________________
更加
担忧,忧虑
交往
曾经
快步走

请教 
道德
声望
挤满
略微
(14)援疑质理 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俯身倾耳以请 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或遇其叱咄 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叱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不敢出一言以复 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俟其欣悦 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欣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卒获有所闻 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引、提出
弯下
侧着
请教
有时
训斥,呵责
回答,答复。这里是辩解的意思
等待
高兴
终于
(20)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负:_______________
曳:_______________
(21)穷冬烈风 穷:_______________
(22)至舍 舍:_______________
(23)媵人持汤沃灌 沃:_______________
(24)以衾拥覆 衾:_______________
(25)久而乃和 和:_______________
(26)寓逆旅 寓:_______________
逆旅:_____________
(27)烨然若神人 烨然:______________
背着
拖着
极 
这里指客舍

被子

寄居
旅店
光彩鲜明的样子
(28)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略无慕艳意 慕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今虽耄老 耄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犹幸预君子之列 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君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而承天子之宠光 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宠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缀公卿之后 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日侍坐备顾问 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顾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乱麻

羡慕
年老
参与
这里指有官位的人
承蒙
恩宠光耀
跟随
准备
询问
(35)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遗:___________________
(36)无冻馁之患矣 馁:___________________
(37)流辈甚称其贤 流辈:_________________
(38)生以乡人子谒余 谒:___________________
(39)撰长书以为贽 撰:___________________
书:__________________
(40)言和而色夷 和:___________________
夷:___________________
(41)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 诋:___________________
给予,赠送
饥饿 
同辈
拜见


谦和
平易
诋毁,毁谤
6.重点虚词
①无从致书以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计日以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以衾拥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以中有足乐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生以乡人子谒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当余之从师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无鲜肥滋味之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以
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
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 介词,可译为“用” 
连词,表因果,可译为“因为” 
介词,凭借
(2)之
指示代词,这(抄录书)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结构助词,的
①则又请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故余虽愚/今虽耄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足肤皲裂而不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久而乃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而承天子之宠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今诸生学于太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则
连词,表顺承,可译为“就” 
连词,表转折,可译为“却”
连词,表转折,虽然
(5)而
(6)于
连词,表转折,可译为“却” 
连词,表顺承,可不译
连词,表递进,可译为“而且”
介词,表比较,可译为“比” 
介词,在
二、特殊句式翻译
1.状语后置句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正常语序为“每于藏书之家假借”)
2.宾语前置句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正常语序为“弗怠之”)
就经常向有书的人家去借。
天气特别冷的时候,砚池里的墨水结成坚冰,手指不能屈伸,也不放松抄录书。
3.省略句
(1)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寓”后省略介词“于”)
(2)撰长书以为贽。(“以”后省略介词宾语“之”,代指长书)
4.判断句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者,……也”表判断)
寄居在旅店,店主人每天供给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的东西可以享受。
写了一封长信作为礼物。
因为内心有值得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1.作者写这篇文章,讲述自己的求学经历,赠送同乡后学,主要是想表达什么意思?
【答案】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明了为学之难。意在强调:要想学业有成,必须克服种种困难,抵制各种享乐和物质诱惑,勤勤恳恳,专心致志。
教材经典设问
(九年级下册P56“思考探究”)
2.课文多处运用对比手法,找出来,谈谈这样写的好处。
【答案】反比:示例1:“乡之先达”的倨傲严厉,与作者的谦卑恭敬形成对比,突出作者一心向学、不怕训斥的学习态度;
示例2:“同舍生”的华丽装束,与作者的“缊袍敝衣”形成对比,突出作者内心的充实和强大;
示例3:太学生优越的学习条件,与作者求学的种种艰辛形成对比,突出专心学习的重要性。
正比:示例:作者的“嗜学”与马生的“用心于学”的对比。抄书时“手指不可屈伸”与访学归来“足肤皲裂”的对比,这些对比造成了一种同类叠加的效果,使文意前呼后应,相得益彰。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4分)
黄生借书说
清 袁 枚
黄生①允修借书。随园主人②授以书而告之曰:书非借不能读也。
对接课内
一材多设问
【参考译文】读书人黄允修来(向我)借书。我把书交给他,并且告诉他说:书不是借来的就不能(认认真真)去读。
【课内对接点】主题相关:读书学习 实词对接:假、俟、致
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③,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④,富贵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⑤人逼取,而惴惴⑥焉摩⑦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
你没听说过那些藏书的人(是怎样读书的)吗?《七略》《四库》,是天子的藏书,然而天子中读书的人有几个?藏书极多的,是富贵人家的书,然而富贵人家中读书的有几个呢?其他祖辈和父辈积累,子辈孙辈丢弃(书籍)的就更不用说了。不只读书是这样,天下的事情都是这样。不是自己的东西却勉强借来,一定担心别人催着要还,因而就显出恐惧的样子,抚摸玩赏那东西不停止,说:“(它)今天存放(在我这里),明天(就要给人)拿回去,我不能再看到它了。”
若业⑧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⑨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
如果(这东西)已经被我拥有,(我)一定会(把它)捆扎好放在高处,收藏起来,说“姑且等待另外的日子再看吧”这样的话。
我小时候爱好读书,但是家里贫穷,很难得到书读,有个姓张的人藏书很多,(我)前往借(书),(他)不给(我),回来以后我在梦中还出现向他借书的情形,我那种迫切求书的心情就像这样。所以(只要)有看过的书就记在心里。
通籍⑩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 ,素蟫 灰丝 ,时蒙卷轴 。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 ,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我)做官以后,薪俸花出去了,书籍买来了,屋里到处堆积着书籍,书虫、虫丝常常覆盖书册。这样以后我(才)感慨借书读的人是(那么)用心专一,而自己少年时候的时光是(多么)值得珍惜啊!
如今的黄姓读书人像我(从前)一样贫穷,他借书(苦读)也像我(从前)一样;只是我把书慷慨出借,和张氏吝惜书籍(不肯出借),似乎并不相同。
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为一说,使与书俱。
(353字)
这样看来,那么是我不幸运遇到了张氏,还是黄姓年轻人本来幸运遇到了我呢?(黄生)懂得了(借到书的)幸运和(借不到书的)不幸运,那么他读书也一定会专心,而且他还书也一定会快。(我)写下这篇文章,把它和书一起(交给黄生)。
【注释】①生:古时对读书人的通称。②随园主人:指袁枚。③七略、四库:指内府藏书。④汗牛塞屋:书运输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可放满整个屋子。形容著述或藏书极多。⑤虑:担心。⑥惴惴:恐惧的样子。⑦摩:抚摸。⑧业:已经。⑨庋(guǐ):放置,收藏。⑩通籍:记名于门籍,这里指做官。 落落大满:这里指屋里到处堆积着书籍。 素蟫(yín):白色的蛀虫,这里指书虫。 灰丝:指虫丝。 卷轴:古代图书都以贯轴舒卷。所以卷轴成为书籍、著作或裱好装轴的书画的泛称。 公书:把书借给别人。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每小题1分,共4分)
(1)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 假:__________
(2)姑俟异日观 俟:__________
(3)家贫难致 致:__________
(4)往借,不与 与:__________

等待
得到 

实词迁移
实词 本课同义项句 意思



实词 教材其他篇目同义项句 意思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借
俟其欣悦  等待
无从致书以观  得到
呼尔而与之  给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2)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不只读书是这样,天下的事情都是这样。
这样以后我(才)感慨借书读的人是(那么)用心专一,而自己少年时候的时光是(多么)值得珍惜啊!
1.独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独:__________
2.左侧(2)句句式为:________________
教材相同句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断句
示例: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翻译关键词/句式迁移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2分)
(1)今黄生贫类予 类:__________
(2)惟予之公书 惟:__________
像 
只是
课外实词 课内迁移 实词解释
类 佛印绝类弥勒(《核舟记》) 像
惟 惟手熟尔(《卖油翁》) 只是
拓展设问
【课内外链接】
3.(创新设问)作者就青年黄允修向自己借书一事发表________(表达方式),借此勉励他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清楚阐明了______________的中心论点。(3分)
4. 请用《送东阳马生序》中的一句话来形容袁枚幼年借书的原因。(3分)
议论 
【答案】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珍惜机会、勤奋学习
书非借不能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