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在柏林
学科 六年级语文
学情 分析 《在柏林》是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15课的课文,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学习了本单元的前两篇小说,对小说这种文体已经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同时也掌握了一些小说的学习方法,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课前预习,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基本把握本课的主要内容,学会了通过查找资料了解故事的写作背景的方法。这些都为本课的学习提供了较好的基础,同时学生对于小说这种新文体充满了兴趣,学习积极性也较高。但是,由于本课所要体现的战争主题较难理解,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一定的距离,所以对于本课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学生也就较难理解,这会使学生在感受人物形象,体会战争这个沉重的主题产生一定的阻碍,所以教学时应特别关注学生对这些问题的理解和感悟。
教学 目标 通过环境,语言,动作等描写体会人物形象,感受战争的残酷。 初步掌握微型小说的写作特点。
教学 重点 通过环境,语言,动作等描写体会人物形象,感受战争的残酷。 初步了掌握微型小说的写作特点。
教学 难点 通过环境,语言,动作等描写体会人物形象,感受战争的残酷。 体会车厢环境描写句子的含义。
教学 准备 1.课件。 2.查找关于德国二战时期相关视频和图片。 3.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布置学生课前预习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录制一分钟朗读录音。 (2)通过各种方法查找关于德国二战的相关资料,并将搜集的资料发布在网络学习空间中。
教学 过程 课前交流: 打开网络学习空间,出示学生在学习空间上传的朗读录音及资料的搜集,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设计意图:准确掌握学生对于课文的预习情况,在家是否按要求完成预习,发现学生的薄弱点,以便清楚地掌握学情。 板块一:初识文体 一、谈话揭题 1.同学们,看老师板书一个词(板书:柏林),齐读。 柏林,是一个城市的名字,你对这个城市有什么了解呢?(百度百科:德国的首都,德国最大城市…… ) 寻找柏林这座城市的相关资料。设计意图:有助于学生更加了解这座城市的相关信息,为后面的学习课文作铺垫) 小结:是的,柏林是德国的首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柏林曾经发生过大规模的战争,多次遭到空袭。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美国作家奥莱尔写的小说《在柏林》(补齐课题)。 2.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现在,请同学们快速地打开课本,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和本单元的前面两篇小说相比,这篇小说又有什么不同呢?开始吧! 2.学生自读 3.交流反馈 (1)谁能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呢?(随机点名回答) 利用随机点名功能,抽取学生,并进行点评。 设计意图:能够让老师更好的关注所有学生,做到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同时也能提醒学生集中注意力,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提升课堂的趣味性。 (2)PPT出示课文主要内容。 (3)同样是小说,你发现这篇课文和前面两篇课文相比,有什么不一样吗?是的,像这样篇幅短小,情节简单的小说,叫做微型小说(板书),这篇小说只有310个字,一分钟的时间就可以读完。所以我们又叫它“一分钟小说”,“小小说”。(PPT出示) (4)理解“战时后备役”。百度百科查找相关资料。设计意图:对词语进行理解,同时学生可以掌握更多理解词语的方法。 (5)在这个故事中,谁是战时后备役的军人?(老兵。) 板块二 自主感悟 一、初谈发现 1.过渡语:同学们,这篇小说被称为是反映战争灾难的一篇力作,你们认为一般写战争的小说会写些什么呢?但是这篇描写战争的小说虽然出现了这样一个老兵的角色,却没有对战争场面的任何描写,而只是写了一节火车车厢里发生的一个小插曲,情节也十分简单。那么,透过这篇小说的字里行间,作者是如何表现战争这个主题的呢?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重点关注小说中的人物,小组合作完成这个表格。(计时4分钟)课件出示 人物外貌语言动作我们的发现老妇人两个小姑娘老兵其它乘客
2.反馈表格 人物外貌语言动作我们的发现老妇人身体虚弱而多病“一、二、三”一遍又一遍地数数刻画人物形象 通过人物描写 感受战争的 残酷两个小姑娘指手画脚, 嗤笑 傻笑老兵头发灰白“当我告诉你们……”狠狠地扫了一眼 挺了挺身板其它乘客听着老妇人数数
选取两个小组的表格,进行拍照上传,投影至班班通,展示表格填写情况。此环节这样设计能够更好地展示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并进行分享。(课件出示表格) 二、图表发现 1.同学们,表格填写完后,大家有什么发现吗?人物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一篇小说,总是离不开对人物的描写,这篇小说就是抓住人物的外貌和言行来刻画人物形象的。 但是,作者这样写仅仅是为了记录当时人物的言行吗?会读书的孩子,能够读懂文字背后的意思。透过这些人物描写,你还能读出什么? 2.交流反馈 预设: 你们关注到了人物的语言和动作细节。老妇人反复数着“一、二、三”,暗示着老妇人失去的三个儿子,可这样一个简单的情节,作者为什么要写三次呢?在电子课本中,利用画笔,将文中出现的三次老夫人数“一、二、三”的句子画出,重点进行体会。(体会作者通过小说人物言行的反复再现,写出战争对老百姓的伤害,非常有表现力。)板书:情节反复 同样是语言描写,为什么作者对老兵的语言描写要如此详细呢?(体会老兵的无奈和痛苦) 打开电子课本,用聚焦功能将老兵的语言描写段落放大,重点体会老兵的人物形象。 (3)从外貌描写体会战争的残酷。 (4)为什么只有这两个小姑娘笑,其它乘客不笑呢?(体会人们对战争的麻木。作者通过这样的人物对比,在正常的表现中折射出的反常的行为,让我们感受到战争,泯灭人性!) 3.小结:短短三百多个字的小说,对战争不着一笔,而是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多方面刻画,不同人物之间的对比,写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从而表现出战争这个沉重的主题。 三、悬念设置 1.一篇优秀的小说,是值得一读再读的。读到这,同学们有没有想过,作者在写这篇小说的时候,为什么不让老兵一开始就道出真相呢?(板书:设置悬念)这是小小说的一个特点。 2.默读课文,找找看这篇小小说还有哪些情节设置了悬念?(出示电子课本) A.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 B.老妇人一遍遍地数 C.老妇人的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咔嚓咔嚓” 学生说到哪处就用画笔画哪处,感受文中设置悬念的地方有很多,更深入感受微型小说文体的特点。 当我们回过头来找到这些情节中的悬念时,我们会发现不管是车厢里异常的环境,还是老妇人老兵反常的举动,都能最后老兵的话中找到的答案,让我们来读读老兵的话。 打开电子课本,用聚焦功能将老兵的语言描写段落放大,再次体会老兵的人物形象。 反转的结局(板书:结局意外),出人意料,这样的结局,在前文中,都有对应的伏笔照应。 4.感悟主旨 (1)出示文中最后一段话“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 (2)关于车厢中静的描写课文中还有一处,同学们快速找一找.这两个静的含义是一样的吗?为什么?(体会两处“静”的不同含义。) 用聚焦功能将文中两处描写环境的句子放大,学生对环境描写进行体会,并感受“静”的不同含义。 (3)可为什么说这样的“静”会“可怕”呢?(体会战争的可怕。) 板块三 联系感悟 一.链接历史 1.战争带来的伤害,仅仅只降临在这一对老夫妇的身上吗?仅仅只降临在这一车厢乘客的身上吗?一起来看看战争的现场吧! 2.找到关于二战的视频,提前将其加入电子课本中并进行播放。设计意图: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战争的残酷,给人们带来的深重灾难。 3.出示补充材料: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作为二战法西斯力量的代表,侵略了许多的国家。他们用施放毒气、枪杀、活埋等方法杀害被侵占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在战争中,德国军队死亡人也达350万,平民死亡人数达160万,德国本土80%以上的面积被毁。作为一个侵略国伤亡如此的惨重,可想而知被侵略的国家会是怎样的场景。让我们看看这些血淋淋的数字,被杀害的波兰人就有530万,犹太人则多达570万。许许多多的孩子无家可归,妇女们失去丈夫,母亲失去孩子。同学们,你们听到了废墟中的哭泣声吗?看到了孩子们无家可归惊恐无助的表情吗?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 3.生交流。(随机点名功能) 4.这就是给无数人民和家庭带来痛苦的战争。难怪小说的最后会写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此时此刻,车厢的乘客们会想些什么呢?请你动笔写一写。课件出示: 老兵静静地沉思着,他在想: 妇女陷入了回忆,她在想: 可爱的小姑娘,她也在想着: 二、以小见大 1.让我们再回到开课时的那个问题,既然小说要表现战争的残酷,为什么不直接描写战争的场面,不直接描写士兵,却要写这节火车车厢里的普通人呢? 2.小结:奥莱尔的这篇微型小说就像一双眼睛,让我们看到了一场战争,一段历史,一个世界。简单的情节,迭起的悬念,反转的结尾,直击人心的情感,全是透过一节小小的车厢来表现的。这,就是以小见大。这就是好作品的魅力。(板书:以小见大) 三、布置作业 老师课外也搜集了一些小小说,已经分享在我们的网络学习空间中,请同学们及时登录进行阅读,并尝试写一写小小说,并将你们的作品分享在学习空间中,大家互评欣赏,互相学习! 设计意图:因学生刚接触到这类文学作品,课后作业这样安排学生能够阅读到更多这类文学作品,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加以内化,增加课外阅读量。小说创作与分享则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给大家提供更好的展示自己的平台以及沟通交流的机会。 板书设计: 15*在柏林 微型小说 情节反复 设置悬念 结局意外 以小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