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慈母情深 表格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8.慈母情深 表格式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0-25 21:35:11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课题 《慈母情深》教学设计
学科 五年级语文
学情 分析 对于五年级的孩子来说,对母亲的爱在他们幼小的内心已经存在,但对母亲的感恩之情还需要引导,虽然孩子在平常的生活中能够感受亲情,但大多数孩子却忽略了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和感动,对父母的付出常感到理所当然,缺少心存感激,因此,在学习过程中,除了体会慈母情深,还要引导学生学会感恩父母。 因课文描述的是20世纪60年代初发生的事情,现在的孩子对那时的生活状况比较陌生。所以,课前课中需要做补充说明,了解当时作者家庭生活窘迫的境况。
教学 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2个字,读准多音字“龟”。 2.默读课文,想像描写的场景、细节,体会“慈母情深” 3.体会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的表达效果。 4.能联系生活实际,写出自己“鼻子一酸”的经历。
教学 重点 想像描写的场景、细节,体会“慈母情深”。
教学 难点 体会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的表达效果。
教学 过程 一、导入课文 1.板书:慈母 读词,当“慈母”这个词映入眼帘时,你很自然地想到什么?(一句话、一个画面、一首诗、一句名言、一个故事) 2.总有一个人默默将我们支撑,总有一种爱让我们泪流满面。这个人就是母亲,这种爱就是母爱。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着当代作家梁晓声一起,走进一位普通的母亲,感悟一份浓浓的慈母情深。我们来读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聚焦“情深” 1.刚才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发现有几个词语比较难读,我们一起来读读 失魂落魄 震耳欲聋 龟裂 攥 数落 2.用上这几个词语来说说课文的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随机点人,来回答。设计意图:随机点人,让所有孩子都参入思考中。)(我一直想买《青年近卫军》,想得整天失魂落魄,来到母亲工作的地方,那里噪声震耳欲聋。我发现母亲极其瘦弱,当知道我想要买书时,母亲用龟裂的手将钱塞给了我。我的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用钱给妈妈买了一罐子水果。妈妈数落我后又给了我钱买书。) 3.同学们,“鼻子一酸”是一种什么感觉?按说母亲把一元五角钱交到“我”手里的时候,“我”应该感到----为什么“我”会鼻子——(电脑演示突出“鼻子一酸”)?请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用心悟,课文中哪些地方、哪些描写令“我”鼻子一酸。请你把这些地方恭恭敬敬地画下来。 三、自主学习,体悟“情深” 师:哪些描写折射出慈母情深,让人鼻子酸酸的。 (一)、出示:“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 1.你看到一位怎样的母亲? 2.知道这个极其瘦弱的母亲在怎样的环境下工 作吗?出示:“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躁声震耳欲聋。”(使用聚焦功能,把这句话放大。设计意图:更好的让孩子联系上下文,体会母亲工作的环境。) 3.什么是震耳欲聋?听到过震耳欲聋的声音过吗?什么滋味?带着这种感觉再读这句话。 4.母亲工厂里这震耳欲聋的声音响了多久?(没停过)找出依据。 5.作者一遍又一遍提醒我们,母亲就在这样一个震耳欲聋的环境中挣钱。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当作者看到这一幕的时候,心里是什么滋味? (二)、“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使用聚焦功能,把这句话放大,反复诵读,体会情感。) 1.自由读,交流发现了什么? 2.其实梁晓声的这三句话可以改成一句话,出示修改后的句子: 我的母亲,背直起来了,转过身来了,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 3.说说你的感觉。(同样的意思,表达方式的不同,表达的感情也就不同。) 4.看过电影吗?记得电影中的慢镜头吗?这几句话中,哪些画面带给你慢镜头的感觉?闭上眼睛,让慢镜头再放一遍。慢慢来,“背直起来了”你看到了一个怎么样的背?那是一个瘦骨嶙峋的背。不对,这是“我”母亲的背吗?在“我”的记忆当中,母亲的背可不是这样的,母亲的背应该是——?在“我”的心中,母亲的背应该是那样的坚挺而宽阔,然而,“我”现在看到的却是这样的背。闭上眼睛继续看。(有感情地朗读)“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师:当母亲的眼睛正对着“我”的时候,“我”看到了怎样的一张脸?师:这是“我”母亲的脸吗?在“我”的心中,母亲有一张——(有感情地朗读)“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你看到了一双怎样的眼睛?怎么会是这样呢?(板书:疲惫)在“我”的记忆里,母亲的眼睛应该是——看到母亲瘦成这样,看到母亲憔悴成这样,“我”的鼻子怎能不为之一酸呢?所以,作者一次次地呼唤“我的母亲”。(师生合作读)把书合上,把眼睛合上,这个形象进入了你的脑海,你的心灵。(生齐读) (三)、“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伏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1.如果说刚才的这个片断就像电影里的慢镜头的话,那么除了这个慢镜头,其实文中还有一个快镜头。 2.其中哪个词带给你快镜头的感觉?一共几个立刻?能给它找找近义词吗?太多了,既然“立刻”有那么多的同义词,我们完全可以把“立刻”换掉几个,让整个句子在用词上变得更丰富一些,更有变化一些。是吧?读一读,想一想有什么体会?你有非常好的感觉。这四个“立刻”,带给我们排比句的气势,一种连气都不能喘的感觉。我们一起读一读。仅仅是忙碌吗?(板书:忙碌)还有那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单调和枯燥啊!再读。 3.其实母亲疲惫、辛劳远不止这些,请看我多年后对那一段生活的回忆: “父亲远在外地,三年才回来一次。母亲是临时工,在一个街道小厂上班。她每天不吃早饭,带上半饭盒生高梁米或大饼子,悄无声息地离开家,回到家里的时间总在七点左右。吃过晚饭,往往九点来钟了。我们上床睡,母亲则在床角凑着昏暗的灯光为我们五个孩子缝补衣裤。有时我醒夜,仍见灯光亮着,仍见母亲一针一针、一线一线地缝补。母亲加班,我们就一连几天,甚至十天半月见不着母亲的面孔,就为了那每月27元的工资。” 4.从这段文字中,你又读出了什么? 5.师:这就是“我”的母亲,尽管她那样劳累,眼神那样疲惫,但她仍拼命的干活,从没有停止过。而母亲的工资不是2700块,不是270块,而是只有可怜的27块,平均每天大约9毛钱,而“我”一口气要了1.5元钱,你知道一元5角钱意味着什么吗?(母亲一个月拼命工作,得来27元工资。分到30天,平均每天0.9元,我们兄妹五个,加上母亲共6口人,平均每天的生活费为0.15元,而一元五角就相当于我家一个人10天的基本生活费。)这个时候,如果是你,还想要钱吗?再读。 (四)、“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对那个女人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1.虽然这样,但“我”的母亲确实怎么做的? 2.读读这两个句子,说说那些文字打动“掏”。说明妈妈把钱放得很牢,很看重这一点钱。“揉得皱皱”说明这钱不知拿了多少回,可能妈妈就一直不舍得用。“龟裂”体会到这是一位劳苦的母亲,板书:劳苦) 3.师:“塞”字可以换成放吗?母亲为什么要塞钱给我?“塞”的后面是什么?母亲塞的不仅仅是钱,塞的是希望,是鼓励,是理解……这一塞,塞出的是4个字,读——慈母情深。 4.如果说“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是广角镜头,3个“我的母亲”是慢镜头,4个“立刻”是快镜头,那么这两幅画面,你会拍成什么镜头?你会将照片定格在哪个画面?。一起读。 5.这一“掏”,这一“塞”,又让我们读出了一位怎样的母亲?(无私的,宽厚的,善良的,对儿女百般关爱的……) 四、拓展延伸,升华感情 1.这是一位真实的母亲,这位母亲就是当代著名的文学家——梁晓声的母亲。作家梁晓声,他有着一个辛酸的童年和一份深沉的母爱。正是因为这种美好的情感,一直激励着作者,也成就了作者。多年以后,作家梁晓声在回忆母亲时,这样写道: “忘不了我的小说第一次被印成铅字时的情景,我避开人躲在一个地方哭了,那一刻,我最想我的母亲。” 作者会想念母亲什么呢?我仿佛看到了 ,仿佛又看到了 ,仿佛还看到了 ,仿佛听到了母亲说:“ ”。 2.多年以后,我满怀激情地写下了这篇——(再读课题)。作者是通过哪些描写将慈母的一片深情流淌在我们的眼前的?(作者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这些都叫作细节描写,没有细节就没有艺术。同样,没有细节描写,就没有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个性的人物形象。) 3.由作者的母亲,你自然的想到了一个人,是谁?想到了母亲的什么? 4.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拿起你手中的笔,把你想对妈妈说的话用笔写下来。 5.结束语:纵有千言万语也表达不完母亲和我们之间的感情! 五、板书设计: 18、慈母情深 瘦弱 疲惫 鼻子一酸 忙碌 无私 伟大 劳苦 神态 动作 语言 环境 细节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