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圆的认识
学科 六年级数学
学情 分析 圆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多种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也是小学阶段认识的最后一种常见的平面图形。低年级教学中虽然也出现过圆,但只是直观认识,现在是算深入的学习和认识这种区别与别的平面图形的新图形,它是由一条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增大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圆规的使用也是第一次,但是圆规身上附带的知识点,学生还需要学习和掌握,才能正确使用圆规。
教学 目标 1.了解圆各部分名称以及正确表示圆心直径半径, 2.正确使用圆规画圆 3.知道圆的直径半径之间的关系 4.培养学生的观察、整理和归纳的能力
教学 重点 会用相应的字母表示圆的各部分 学会使用圆规画圆。 明确圆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教学 难点 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半径。 在同一个圆内或在等圆中,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
教学 准备 学生准备学习用具圆规,和课前每人准备两张圆片
教学 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都学过哪些平面图形 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 师:现在看到这幅图,从图中你能找出什么图形? 生:圆形 师:哪里有圆形 (放大聚焦,更直观的看到圆形) 师:看来圆形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呢,那你们会画圆吗? 看你们信誓旦旦,那你们就在本子上画下一个圆来,一分钟倒计时(设置计时器) 二、认识圆规 师:在你们画圆时,我观察巡视了一圈,找到这两个同学画的(手机助手上传图片),作图是一个同学徒手画的圆,右图是一个同学利用他旁边圆形杯子轮廓画出的圆,看到这两个同学画的圆,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师:哦,徒手画的圆不够圆,不标准,不规范,用杯子画圆,只能画跟杯子大小一样的圆,不能画更大的,或者更小的圆了。 师:原来这些画圆都有弊端,那老师想画一个标准的圆,又能想画多大就画多大,有什么好办法吗?(你说) 设计意图:直观上明白这些画圆方式的弊端局限性,引出使用圆规画圆的好处 哦,用我们的专业学具——圆规 师:大家拿出圆规,摸一摸,观察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触摸圆规,初步认识圆规身上的特点,对规范使用圆规起到一个铺垫作用 师:哦,圆规有两只脚,一端插着锋利的针尖,一端插着铅笔,我们把它叫作针尖与笔尖,你们猜猜这个锋利的针尖有什么用处(固定位置)那它所在的位置叫什么呢? 笔尖用来画圆,还有什么发现吗?(你说) 师:哦,原来,圆规这两只脚可以随意掰动的,当我掰的越大,画的圆就(越大),当我把它合的越拢,画的圆就(越小),孩子们,那你们知道,圆的大小跟什么有关了吗?(你说)那针尖与笔尖之间的距离叫什么呢?(圆的半径) (跟针尖与笔尖之间的距离有关) 设计意图:激励学生课堂的积极性和学习的兴趣,掰动更直观,更形象 三、认识圆心半径,直径 那咱们赶紧用起来吧,在本子上用圆规画一个圆,(我在课件上用圆规画圆)拿出课前准备的圆片,大家多对折几次,打开看看有什么发现?(你说) 师:这些折痕都会相交于一个点,我们把这个点叫作圆心,用字母0表示,在黑板上贴原片,标出0。你们知道圆心就是刚刚画圆是针尖的位置,所以圆心可以决定什么?(圆的位置) 那你们知道什么叫圆的半径,什么叫直径吗?(小组讨论和交流)(你说)其实 设计意图:思想的交流和碰撞达到知识分享的效果 师:哦,针尖笔尖之间的距离就是半径,半径: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圆的半径,用字母r来表示 师:既然是圆上任意一点,我可以在圆上找几个点(无数个点)所以我们就可以说,在一个圆内,有无数条半径,他们的长度你有什么发现吧? 哦,都相等,半径有什么作用呢(你说)(哦,半径能决定圆的大小) 师:继续观察我们的这些折痕,你有什么发现?(你说) 师:哦,这些折痕都经过圆心,两端在圆上,其实,我们把它们就叫圆的直径,那你会概括什么叫直径了吗? 师:经过圆心,两端在圆上的线段叫作圆的直径,用字母d表示。直径有多少条?(无数条) 在这个圆内,这些直径长度都怎样? 哦,(都相等都一样) 我们来回顾一下,什么叫半径,什么叫直径?(不知不觉中,你发现直径和半径有什么关系尼?) 师:直径是半径的两倍,半径是直径的一半,一定成立吗?在什么情况下都成立吗?我迅速聪学生中随意找出几个圆片,让孩子们发现,要在同圆中或者等圆中,黑板板书:d=2r,r=d除以2 四、用圆规画一个半径为2厘米的圆。 视频展示用圆规画一个半径为2厘米圆的方法 学生归纳总结:1.定圆心点 2.定半径长 五、练习 课堂活动,设计了三道判断题 1.直径是4厘米的圆,半径是8厘米 2.经过圆心的线段叫作圆的直径 3.圆的半径都相等 (达到交互式效果) 4.老师在我的网络学习空间中出了几道习题,请同学们课后进老师的个人空间查看并完成!还有什么疑问和想法可以发至你的个人空间中,老师课后会去查看 六、课堂小结 把今天的学习内容绘制成思维导图(利用希沃绘制思维导图)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整理归纳能力,和知识的扩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