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6和7解决问题
R·一年级上册
?只
图里有什么?
左边有 只,
右边有 只。
4
2
?只
大括号
就是“合起来”的意思。
一共有几只?
= (只)
4
6
2
+
怎样解答?
?只
求一共有几只要怎样解答呢?
4 只
2 只
一共有 只。
6
解答正确
解答正确吗?
?只
1
2
3
4
5
6
?只
左边有 只,
右边有 只。
一共有几只?
= (只)
2
7
5
+
2
5
【课本46页“做一做”】
一位游泳家,
说话呱呱呱,
小时有尾没有脚,
大时有脚没尾巴。
(打一动物)
青蛙
7只
?只
图里有什么?
7只
?只
一共有 只,跳走 只。
7
2
有一些青蛙。
“?只”表示求还剩几只。
怎样解答?
= (只)
7
5
2
-
一共有7只青蛙,跳走2只,还剩几只?怎样计算?
7只
?只
7只
解答正确吗?
还剩 只。
5
解答正确
1
2
3
4
5
还可以这样检查:
因为5+2=7,所以还剩5只。
?只
?只
6只
一共有 只,
右边有 只。
左边有几只?
= (只)
6
2
4
-
6
4
【课本47页“做一做”】
1.
2. 观察下面两道题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分别列出算式并解答。
?只
7只
讨论:这两题在计算时有什么区别?
3+4=7
7-3=4
合起来
一共有几只?
2+4=6(只)
4+2=6(只)
1.
7-2=5(只)
一共有7只青蛙,跳走2只,还剩几只?
2.
(一)看图列算式。
车上有3人,车下有 人,一共有几人?
= (人)
3
3
+
3
6
= (只)
(二)看图列算式。
4
+
3
7
(三)看图列算式。
一共有 条鱼,左边有 条。右边有几条?
= (条)
7
3
7
-
3
4
(四)看图列算式。
= (个)
6
-
5
1
(五)7个同学排成一队,元元前面有2人,她后面有( )人。
4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课时 解决问题(1)
教学内容
教科书P46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知道图中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能正确列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收集信息的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兴趣。
教学重点
能看懂图意,会正确地口述题意和列式,并正确进行运算。
教学难点
理解大括号和问号所表示的意思。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演示,导入新课
出示课件PPT(教科书P46情境图)。
【设计意图】直接出示情境图,在情境中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逐步探索,发现新知
1.认识大括号。
2.认识问号。
3.完整表达图意。
4.画一画,加深对图画问题的理解。
学生独立思考,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图意。教师可选取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展示,并在黑板上板书:
5.列式解答并理解算式表示的意思。
学生独自尝试写出算式,教师指名汇报。
6.检验反思。
学生思考后与同桌交流,再集体汇报。
7.总结解决图画问题的一般步骤。
教师引导学生表达,并适时指出重点:图里有什么?怎样解答?解答正确吗。
【设计意图】抓住有层次的三句话——“图里有什么”“怎样解答”“解答正确吗”,对在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的学生给予指导,引导学生体会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所要经历的一般步骤,学习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三、巩固练习
出示课件PPT(教科书P46“做一做”)。
【设计意图】已经有了解决例题的经验,所以在巩固阶段,更多的是采取学生互动合作的方式进行。如果学生还有困难,教师可以适当提示,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加法含义的理解,并逐步培养学生回顾反思的习惯。
四、猜谜激趣
出示课件PPT谜语。
出示课件PPT(教科书P47情境图)。
【设计意图】通过猜谜语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五、自主探究,发现新知
1.完整表达图意。
请大家仔细观察图,这里的大括号表示什么?问号又表示什么呢?
2.分析和解决问题。
明白图表示的意思,求还剩几只要怎样解答呢?
3.检验反思。
我们的解答正确吗?应该要怎样检查呢?
六、巩固练习
1.出示课件PPT,完成教科书P47“做一做”。
2.出示课件练习题。
【设计意图】通过加强比较,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加减法的认识。四、课堂小结师:同学们,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
七、课堂小结
出示课件1、2
备选练习
出示课件PPT(一)、(二)、(三)、(四)、(五)
教学反思
1、本节课是教科书中第一次出现用情境图呈现数学问题的形式。通过情境图配以大括号和问号,呈现了一个简单求和的数学问题。教学中需要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大括号和问号所表示的意思,并会用三句话来清晰、完整地表达图意,再根据加法的含义列出算式。部分学生可能在反思这个环节有困难,不知道怎样检验,教师要注意加强指导。
2、对减法的理解是本课的难点,教学时注意强调大括号表示合起来的数,还可以通过手势等帮助学生理解题意,让学生明白表示去掉一部分时,就用减法计算。通过比较,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加、减法之间的联系,感受知识结构的完整性。针对剩余部分的“?只”,学生在表达上可能有困难,要注意指导。
PAGE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