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动物的行为 同步练习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3.4动物的行为 同步练习 (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10-26 20:47: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动物的行为
一、单选题
1.动物的动作、声音的气味等都可以起传递信息的作用.下列各种现象不是通过群体内信息传递来完成的是(  )
A. 雌性美国白蛾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蛾 B. 狼通过灵敏的嗅觉追踪猎物
C. 蚂蚁根据同伴分泌的化学物质的指引找到食物 D. 蜜蜂通过舞蹈告知同伴蜜源的方向
2.繁殖季节.雄棘鱼腹部颜色由银白色变成红色,并会对侵入其领地的其他雄棘鱼发动攻击性行为。某人为研究引发雄棘鱼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做了如下实验:在雄棘鱼活动的水域中放置了多种颜色的鱼形蜡制模型,并观察和记录雄棘鱼在单位时间内对这些模型进行攻击的次数,实验结果如下表。根据实验结果所作的推论正确的是( )
模型特征 攻击频率
腹部银色 低
腹部红色 高
腹部有红色条纹 高
A. 雄棘鱼的攻击性行为是一种条件反射
B. 有条纹的模型更容易引发雄棘鱼的攻击性行为
C. 雄棘鱼的攻击性行为是先天性的,由基因决定
D. 腹部有红色的模型更容易诱发雄棘鱼的攻击性行为
3. 从今年5月1日起,在我国盲人可带导盲犬乘火车,北京公交地铁还允许导盲犬进入.下列对“导盲犬导盲”的认识,你不认同的是(  )
A. 属于学习行为 B. 是非条件反射
C. 要走盲道,因此任何人不得破坏和占用盲道 D. 说明动物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
4.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A. 小鸟喂金鱼 B. 大山雀偷饮牛奶 C. 蚯蚓走迷宫 D. 成年黑猩猩堆叠木箱取高处的香蕉
5.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A. 大山雀偷饮牛奶 B. 蚯蚓走迷宫 C. 猕猴做花样表演 D. 母鸡“哺育”小鸡
6.下列各项属于动物学习行为的是( )
A. 黑猩猩通过堆叠箱子摘下悬挂在高处的香蕉 B. 狼将捡到的婴儿哺育成“狼孩”
C. 蜘蛛结网捕捉昆虫 D. 鸟类的筑巢、孵卵和育雏
7.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先天性行为是由动物的遗传因素所决定的 B. 具有社会行为的蜜蜂能通过舞蹈通讯
C. 鸟类的迁徙属于学习行为 D. 蜘蛛织网属于先天性行为
8.猫头鹰蝶因其翅上的圆斑酷似猫头鹰而得名,这样可以吓唬鸟类,以保护自身免受伤害。对这种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这是防御行为 B. 这是本能行为 C. 这由遗传物质所控制 D. 这是学习行为
9.渔民利用鱼类的趋光性用灯光捕鱼,鱼类的趋光性属于( )
A. 先天性行为 B. 后天性行为 C. 攻击行为 D. 繁殖行为
10.有关动物“语言”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动物的语言就是动物之间有联系作用的声音
B. 动物之间起传递信息作用的动作、声音、气味等信号
C. 动物之间交流思想、感情的信息
D. 动物的各种行为
11.下列动物的行为中不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A. 公鸡打鸣 B. 海参遇敌会将内脏中的一部分喷出 C. 壁虎遇敌会断尾 D. 海狮表演
12.一只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一连几个星期总是给鱼池里浮出水面求食的金鱼喂它捕来的昆虫。就像喂自己的雏鸟一样,这行为属于( )
A. 节律行为 B. 先天性行为 C. 后天学习行为 D. 社群行为
二、填空题
13.回答白蚁社会性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1).白蚁群体内有 、 、 和 四种.
(2).白蚁的分工很明确,如不能生育的是 , 它的职能是 ;颚特别大的是 , 它的职能是 ;雌蚁的专职是 , 又叫 .
(3).白蚁群体成员之间分工明确,相互依存,这是白蚁的 行为.
(4).白蚁群体中的分工合作主要依靠 来随时交流信息.
14.请回答蜜蜂社会性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1)蜂群内有蜂后、工蜂、雄蜂三种蜂.它们分工明确,相依为命,这是蜜蜂的________行为.
(2)蜂后和雄蜂交配、产卵.从功能上看,这是________行为.
(3)蜜蜂白天采蜜,夜间回巢休息,这是动物的________行为.
(4)新、老蜂后相遇,会咬杀至剩下一个.这种行为,从功能上看是蜂后的________行为.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B
【解析】【解答】解:动物通讯是动物间的信息交流,常表现为一个动物借助自身行为或身体标志作用于其他动物(同种或异种)的感觉器官从而改变后者的行为.同种动物之间通过动作、声音、气味、性外激素等进行信息交流,鸟类或昆虫用特殊的鸣叫声来传递信息;蚂蚁或某些蛾类以腺体的特殊分泌物来传递信息;蜜蜂以跳舞的方式来传递信息;狼通过灵敏的嗅觉追踪猎物不是通过群体内信息传递来完成的.
故选:B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动物的通讯,解答时可以从动物通讯的方式方面来切入.
2.【答案】 D
【解析】【分析】分析题意可知,此实验中设置了不同颜色的模型鱼。通过比较表中的实验现象,雄棘鱼对银色的模型鱼攻击率较低,不管是有条纹还是无条纹,对红色的模型鱼的攻击率都很高。由此现象可得出如下结论:雄棘鱼更容易攻击腹部为红色的模型鱼。
【解答】B、有条纹的模型更容易引发雄棘鱼的攻击性行为,有题中提供的信息不正确。A和C雄棘鱼的攻击性行为是一种条件反射,以及雄棘鱼的攻击性行为是先天性的,由基因决定的等内容虽然正确但不是本实验的结论。可见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3.【答案】 B
【解析】 【解答】A、导盲犬导盲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A正确.
B、非条件反射为动物生来就有的.条件反射不是先天就有的,是动物在个体生活过程中所获得的,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建立和存在,导盲犬导盲是条件反射,B错误.
C、要走盲道,因此任何人不得破坏和占用盲道,C正确.
D、导盲犬导盲能说明动物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D正确.
故选:B
【分析】(1)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
(2)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4.【答案】 A
【解析】【解答】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例如:蜜蜂采蜜,蚂蚁建巢,蜘蛛织网,鸟类迁徙等。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后天性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后天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大山雀偷饮牛奶、蚯蚓走迷宫、成年黑猩猩堆叠木箱取高处的香蕉是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属于后天性行为;小鸟喂金鱼,是动物生来就有的,不学就会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故选:A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先天性行为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记住所学的知识,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5.【答案】 D
【解析】【解答】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后天性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后天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大山雀偷饮牛奶、蚯蚓走迷宫、猕猴做花样表演是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属于后天性行为;母鸡“哺育”小鸡,是生来就有的,不学就会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故选: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习行为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记住所学的知识,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6.【答案】 A
【解析】【解答】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例如:蜜蜂采蜜,蚂蚁建巢,蜘蛛织网,鸟类迁徙等。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学习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黑猩猩通过堆叠箱子摘下悬挂在高处的香蕉,是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狼将捡到的婴儿哺育成“狼孩”、蜘蛛结网捕捉昆虫、鸟类的筑巢、孵卵和育雏,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故选:A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习行为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记住所学的知识,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7.【答案】 C
【解析】【解答】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例如:蜘蛛织网,鸟类迁徙等。 是动物生来就有的,不学就会的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学习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蜜蜂在发现蜜源以后,就会用特别的“舞蹈”方式(如“8”字形摆尾舞),向同伴通报蜜源的远近和方向。因此蜜蜂能通过舞蹈通讯。故选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先天性行为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记住所学的知识,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8.【答案】 D
【解析】【解答】动物行为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受遗传物质的控制,这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动物的行为使其能适应环境变化,提高其存活和繁殖的机会。动物行为从获得的途径上分为:先天性行为(不依赖生活经验)和后天学习行为(借助经验经历)。先天性行为又称本能行为,是生来就有的,通过遗传、自然进化而来,如:蜜蜂跳舞、酿蜜、蜘蛛结网、母鸡营巢孵卵、昆虫的趋光趋热行为、动物的抚育行为。后天学习行为则是在后天的学习过程中获得的行为,如:小狗算加法。学习行为的意义更有利于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防御行为是指不同种动物之间保护自己,防避敌害的行为。猫头鹰蝶因其翅上的圆斑吓唬,保护自己不受伤害,这是不同种动物的关系,属于防御行为,同时这是一种本能行为,是受遗传物质的控制,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故选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动物行为的调节和控制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记住所学的知识,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9.【答案】 A
【解析】【解答】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例如:蜜蜂采蜜,蚂蚁建巢,蜘蛛织网,鸟类迁徙等.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学习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攻击行为:同种动物个体之间常常由于争夺食物、配偶、领地或巢区而发生相互攻击或战斗;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渔民利用鱼类的趋光性用灯光捕鱼,鱼类的趋光性,是生来就有的,不学就会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记住所学的知识,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10.【答案】 B
【解析】【解答】动物通讯,就是指个体通过释放一种或是几种刺激性信号,引起接受个体产生行为反应.信号本身并无意义,但它能被快速识别,更重要的是它代表着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属性,如性别、年龄、大小、敌对性或友好性等等.动物通过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进行信息交流.因此把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叫做动物语言.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群体中的信息交流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记住所学的知识,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11.【答案】 D
【解析】【解答】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如羊羔一出生就会吮吸乳头吃奶、鸟会筑巢、蜜蜂采蜜、公鸡打鸣、海参遇敌会将内脏中的一部分喷出、壁虎遇敌会断尾等都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如:海狮表演、惊弓之鸟、老马识途、鹦鹉学舌等都是一种学习行为。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记住所学的知识,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12.【答案】 B
【解析】【解答】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例如:蜜蜂采蜜,蚂蚁建巢,蜘蛛织网,鸟类迁徙等,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学习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美国红雀,总是给养鱼池边浮到水面张口求食的金鱼喂它捕来的昆虫,是生来就有的,不学就会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故选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动物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记住所学的知识,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二、填空题
13.【答案】 (1)兵蚁;工蚁;雄蚁;雌蚁
(2)工蚁;建造和扩大巢穴;雄蚁;负责和雌蚁交配;产卵;蚁后
(3)社会
(4)气味
【解析】【分析】社群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
【解答】解:(1)白蚁群体有兵蚁、工蚁、雄蚁、雌蚁几种,个体之间有分工.(2)工蚁一般为群体中最小的个体,但数量最多,为没有生殖能力的雌性蚂蚁,工蚁的主要职责是建造和扩大巢穴、采集食物、伺喂幼蚁及蚁后等;兵蚁主要是保卫蚁穴;雌蚁的职能是产卵,雄蚁负责和雌蚁交配.(3)社群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白蚁群体成员之间分工明确,相互依存,这是白蚁的社会行为.(4)动物之间通过动作、声音、气味、性外激素等进行信息交流.白蚁群体中的分工合作主要依靠气味来随时交流信息.
故答案为:(1)兵蚁;工蚁;雄蚁;雌蚁;(2)工蚁;建造和扩大巢穴;雄蚁;负责和雌蚁交配;产卵;蚁后;(3)社会;(4)气味
14.【答案】 (1)社会
(2)繁殖
(3)节律
(4)攻击
【解析】【分析】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
【解答】解:(1)蜂群为蜂王、雄蜂、工蜂三种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这种行为属于社会行为.(2)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蜂后主要职责是和雄蜂交配、产卵,从功能上看,这是繁殖行为;(3)节律行为:随着昼夜交替、季节变化、潮汐涨落产生有规律的行为.节律行为分为昼夜节律行为、季节节律行为、潮汐节律行为.蜜蜂白天采蜜,夜间回巢休息,这是蜜蜂的昼夜节律行为,是由体内的生物钟控制的.(4)攻击行为:同种动物个体之间常常由于争夺食物、配偶、领地或巢区而发生相互攻击或战斗.新、老蜂王相遇,会咬杀至剩下一个,这种行为,从功能上看是蜂王为了争夺王位而发生的攻击行为.
故答案为:(1)社会;(2)繁殖;(3)节律;(4)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