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4.8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10-26 20:48: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一、单选题
1.下列实验中,可验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A. 木炭吸附 B. 闻气味
C. 石墨导电性 D. 纸花变色
2.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确定用途的是( )
A. 氮气做灯泡保护气 B. 汽油做燃料 C. 用铝做导热材料 D. 镁做照明弹原料
3.下列关于石蜡物理性质描述错误的是( )
A. 熔点很高 B. 不溶于水 C. 硬度不大 D. 不能导电
4.下列描述中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A. 胆矾是蓝色的固体 B. 在常温、常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C. 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后变浑浊 D. 矿石粉碎
5.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只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 用氦气充灌广告气球 B. 液氮用作保护气 C. 稀有气体用作电光源 D. 二氧化碳参与光合作用
6.下列各物质的用途中,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A. 氮气 B. 铜 C. 铁 D. 二氧化碳
7.下列性质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 耐腐蚀性 B. 毒性 C. 挥发性 D. 可燃性
8.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
A. 用铜作导线 B. 氢气做燃料 C. 登山运动员要携带氧气 D. 用氮气作食品包装袋的填充气
9.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由物质的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
A. 氧气用于支持燃烧 B. 氖气用于制航标灯
C. 氢气用作火箭、宇宙飞船的燃料 D. 焊接金属时用氮气、氩气作为保护气
10.下列物质的用途仅与其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
A. 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 B. 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C. 用生石灰作干燥剂 D. 农业上用氯化钠溶液来选种
11.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 木炭在空气中能燃烧 B. 氨气具有剌激性气味
C.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D. 铜有良好的导电性和传热性
12.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 氧气可以支持燃烧 B. 活性炭可以吸附水中的颜色,异味
C. 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 常温下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二、填空题
13.下表是市场上销售的一种加碘盐包装袋上的部分文字说明:
配料 保质期 含碘量
氯化钠、碘酸钾 18个月 20~40毫克/千克
储存指南 食用方法
避热避光、密封 勿长时间炖炒
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加碘盐通常的颜色和状态分别为白色、 态,这是加碘盐的 (填“物理”或“化学”)性质。由储存指南和食用方法可推测加碘盐在受热时 (填“易”或“不易”)分解,这是它的 性质。
14.1806年英国化学家戴维用电解法从苏打中得到一种新金属。他对新金属做了以下实验:取一块金属,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小块金属投入水中,它浮于水面,并与水发生剧烈的反应。它在水面上急速的游动,发出嘶嘶声,立即熔化成一个闪亮的银白色小球,并逐渐缩小,最后完全消失。阅读后,归纳出这种金属的物理性质: , , , 。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D
【解析】【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等,化学性质一般包括可燃性、氧化性、稳定性、还原性等.
【解答】解:A、吸附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气味,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纸花变红,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故选:D.
2.【答案】 C
【解析】【分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
【解答】解:A、氮气做灯泡保护气是利用氮气化学性质稳定,故A错;
B、汽油做燃料是利用汽油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B错;
C、用铝做导热材料是利用铝的导热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C正确;
D、镁做照明弹原料是利用镁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属于化学性质,故D错.
故选C.
3.【答案】 A
【解析】【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可以据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A、石蜡的熔点较低,故A描述错误;
B、石蜡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物质,故B描述正确;
C、石蜡的硬度不是很大,用小刀即可切断,故C描述正确;
D、石蜡是不能导电的,故D描述正确.
故选A.
4.【答案】 C
【解析】【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分析物质的性质.
【解答】解:A、胆矾是蓝色的固体,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不符合题意;
B、在常温、常压下水的沸点是100℃,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不符合题意;
C、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后变浑浊,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符合题意;
D、矿石粉碎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答案】 C
【解析】【分析】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解答】解:A、用氦气充灌广告气球,是因为氦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不容易和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该选项即利用了氦气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氦气的化学性质;
B、液氮用作保护气,是因为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同时液氮蒸发时会吸收热量,能够降低温度,该选项即利用了氮气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氮气的化学性质;
C、稀有气体用作电光源,是因为充有稀有气体的灯具通电时会发出五颜六色的光,该选项只利用了稀有气体的物理性质;
D、二氧化碳参与光合作用,是因为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葡萄糖和氧气,该选项利用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故选:C.
6.【答案】 A
【解析】【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氮气用作保护气,是利用了氮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B、用可以作导线,是利用了铜的导电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铁可以作铁锅,是利用了铁的导热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干冰用作人工降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A.
7.【答案】 C
【解析】【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等,化学性质一般包括可燃性、氧化性、稳定性、还原性等.
【解答】解:A、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B、毒性,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C、挥发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
D、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C.
8.【答案】 A
【解析】【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化学性质有:可燃性、还原性、氧化性、稳定性、不稳定性、酸碱性、金属的活泼性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延展性等;性质是物质表现出来的特性.
【解答】解:A、用铜作导线是利用铜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
B、氢气做燃料是氢气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C、登山运动员要携带氧气,是氧气能供给呼吸,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D、用氮气作食品包装袋的填充气,是氮气化学性质稳定,故选项错误;
故选A
9.【答案】 B
【解析】【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等.
【解答】解:A、氧气用于支持燃烧是利用氧气的助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B、氖气用于制航标灯是利用氖气的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
C、氢气用作火箭、宇宙飞船的燃料是利用氢气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D、接金属时用氮气、氩气作为保护气是利用它们的化学性质稳定,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B
10.【答案】 D
【解析】【分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
【解答】解:A、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是利用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利用了化学性质,故A错;
B、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是利用氢氧化钙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利用了化学性质,故B错;
C、用生石灰作干燥剂是利用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利用了化学性质,故C错;
D、农业上用氯化钠溶液来选种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利用了物理性质,故D正确.
故选D.
11.【答案】 A
【解析】【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解答】解:A、木炭在空气中能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正确;
B、氨气的气味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错误;
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错误;
D、铜有良好的导电性和传热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错误;
故选A.
12.【答案】 B
【解析】【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解答】解:A.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表现了氧气的助燃性,在燃烧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所以属于化学性质,故A不正确;
B.活性炭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过程中并不生成新物质,所以活性炭的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故B正确;
C.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过程生成了碳酸钙和水,属于化学性质,故C不正确;
D.稀有气体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不易和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属于化学性质,故D不正确;
故选B.
二、填空题
13.【答案】 固;物理;易;化学
【解析】【分析】结合生活经验和从图表中获取有效信息解答。
【解答】(1)由生活经验可知,碘盐通常的颜色和状态分别为白色、固态,受热时易分解;
(2)不通过化学变化就可以表现出来的性质就是物理性质,如:颜色、气味、状态、熔点、沸点、硬度、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所以白色、固态是物理性质;
(3)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才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如:可燃性、稳定性、酸性、碱性、氧化性、还原性、助燃性、腐蚀性、毒性、脱水性等,易分解是它的稳定性差,所以是化学性质。
故答案为:固;物理;易;化学
14.【答案】 银白色固体;硬度小(软);熔点低;密度比水小
【解析】【解答】用小刀切下一小块,说明该物质为固体且质软;把小块金属投入水中,它浮于水面,说明密度小;并与水发生剧烈的反应。它在水面上急速的游动,发出嘶嘶声,立即熔化成一个闪亮的银白色小球,该物质熔点低且颜色为银白色。
【分析】本题考查物理性质的应用,以具体物质的性质描述总结出其物理性质,只要掌握物理性质定义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