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变化
一、单选题
1.“一带一路”是跨时代的伟大构想,赋予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古丝绸之路将中国的科技发明传递到国外.如图所示关于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中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稻草造纸 B. 冶炼金属
C. 蚕丝织布 D. 使用火药
2.下列质量增加的变化有一种与其他三种存在着本质的区别,这种变化是( )
A. 长期放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质量增加 B. 久置在空气中的生石灰质量增加
C. 久置在潮湿空气中的铁钉质量增加 D. 长期敞口放置的浓硫酸质量增加
3.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没有利用化学变化的是( )
A. 家庭自酿葡萄酒 B. 夏日洒水给路面降温 C. 点燃生日蜡烛渲染气氛 D. 84消毒液漂白织物
4.如图是2016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第31届夏季奥运会的活动场景,其中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点燃圣火 B. 女排夺冠升国旗
C. 场馆金属生锈 D. 泳池水变绿
5.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海水晒盐 B. 酚酞遇碱变红 C. 盐酸挥发 D. 干冰升华
6.下列食品、调味品制作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糯米酿甜酒 B. 水果榨果汁 C. 鲜奶制酸奶 D. 黄豆酿酱油
7.下列事实中,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 普通玻璃属于易碎品 B. 食品包装中充氮气可以防腐
C. 金刚石硬度大 D. 盛有水和植物油的试管振荡得到乳状浑浊液体
8.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
A. 稀盐酸用于除锈 B. 镁粉用于制作照明弹 C. 铝用于制造铝箔 D. 液氧用作火箭助燃剂
9.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干冰升华 B. 海水晒盐 C. 浓硫酸吸水 D. 瓦斯爆炸
10.下列能量转化过程,通过化学变化实现的是( )
A. 地热发电 B. 电热器取暖 C. 火力发电 D. 太阳能供热
11.硫磺在氧气中燃烧,说明它发生了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
A. 有剌激性气味气体产生 B. 放出热量 C. 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D. 硫磺熔化了
12.下列发生在厨房中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鲜奶制酸奶 B. 米醋除水垢 C. 葡萄酿成酒 D. 脐橙榨果汁
二、填空题
13.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有 , 属于化学变化的有 .
A.电灯发亮 B.镁条燃烧 C.酒精燃烧 D.白糖受热变成炭
E.白糖熔化 F.铜铸成铜器 G.铜器生锈 H.卫生球消失
14.①二氧化碳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②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③点燃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燃烧;④冒黑烟、发光、生成白色固体;⑤生成了氧化镁和碳;⑥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制冷剂等。上述叙述中: 是物理性质; 是化学性质; 是化学变化; 是现象; 结论; 是用途.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C
【解析】【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稻草造纸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冶炼金属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蚕丝织布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使用火药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C.
2.【答案】 D
【解析】【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生石灰和空气中的水分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铁钉生锈质量增加的过程中铁生锈,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长期敞口放置质量增加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D.
3.【答案】 B
【解析】【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家庭自酿葡萄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夏日洒水给路面降温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点燃生日蜡烛渲染气氛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84消毒液漂白织物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B.
4.【答案】 B
【解析】【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点燃圣火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女排夺冠升国旗冰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场馆金属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泳池水变绿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B.
5.【答案】 B
【解析】【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海水晒盐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酚酞遇碱溶液变红是生成了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C、盐酸挥发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干冰升华的过程中只是物质由固态变为气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B.
6.【答案】 B
【解析】【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糯米酿甜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水果榨果汁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鲜奶制酸奶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黄豆酿酱油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B.
7.【答案】 B
【解析】【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等.
【解答】解:A、普通玻璃属于易碎品,易碎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食品包装中充氮气可以防腐是利用氮气的稳定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C、金刚石硬度大,硬度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盛有水和植物油的试管振荡得到乳状浑浊液体,乳化现象不是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B.
8.【答案】 C
【解析】【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等.稀盐酸用于除锈是利用盐酸的酸性,属于化学性质;镁粉用于制作照明弹是利用镁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铝用于制造铝箔是利用铝的延展性,属于物理性质;液氧用作火箭助燃剂是利用液氧的助燃性,属于化学性质.
【解答】解:A、稀盐酸用于除锈是利用盐酸的酸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B、镁粉用于制作照明弹是利用镁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C、铝用于制造铝箔是利用铝的延展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
D、液氧用作火箭助燃剂是利用液氧的助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C
9.【答案】 D
【解析】【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A、干冰升华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海水晒盐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浓硫酸吸水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瓦斯爆炸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
10.【答案】 C
【解析】【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判断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A、地热发电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B、电热器取暖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C、火力发电过程中,煤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D、太阳能供热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11.【答案】 A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化学变化概念的理解,并应用到解题当中,根据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它的本质特征是有其他(新的)物质生成,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解答】根据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它的本质特征是有其他(新的)物质生成,硫磺在氧气中燃烧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根本依据是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其余均是伴随的现象,辅助判断,但不是根本依据。
故选:A
12.【答案】 D
【解析】【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鲜奶制酸奶有酸性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米醋除水垢是醋与碳酸钙发生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葡萄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脐橙榨果汁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只是将其汁液提取出来,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D.
二、填空题
13.【答案】 AEFH;BCDG
【解析】【解答】A.电灯发亮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B.镁条燃烧生成了新物质氧化镁;C.酒精燃烧生成了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水;D.白糖受热变成炭生成了新物质;E.白糖熔化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F.铜铸成铜器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G.铜器生锈生成了新物质铜绿;H.卫生球消失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
所以:答案为:物理变化为:AEFH 化学变化 为:BCDG。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14.【答案】 ①;②;③;④;⑤;⑥
【解析】【解答】①二氧化碳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是物理性质;②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化学性质;③点燃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燃烧是化学变化;④冒黑烟、发光、生成白色固体是化学现象;⑤生成了氧化镁和碳是结论;⑥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制冷剂等是用途。
【分析】变化与性质的区别看叙述中有没有“能”或“可以”或“易”“会”“难于”“有”等词语,若有则是性质叙述,没有则是变化叙述;现象是变化过程中感官直接感知到的,如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气体、沉淀等。结论指生成了新物质,用途是指该物质有何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