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神经调节 同步练习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3.3神经调节 同步练习 (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10-26 20:59: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神经调节
一、单选题
1.当我们的手无意中碰到高温物体时,会立即缩回来,这个过程称为缩手反射。它由如图所示的反射弧来完成。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手部的皮肤属于感受器 B. 如果传入神经受损,将有感觉但无法缩手
C. 该反射活动神经中枢位于脊髓灰质内 D. 手臂的肌肉属于效应器
2.下列反应中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 )
A. 当你看到某物体快速向你飞来,你会马上眨眼
B. 当你听到上课的铃声响起,你会马上回到教室
C. 当你知道新冠肺炎来袭,你会马上感到恐慌
D. 当你看见某人在你面前吃杨梅,你会马上分泌唾液
3.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是( )
A. 吃到梅子流唾液 B. 看到梅子流唾液 C. 听到梅子流唾液 D. 嗅到梅子流唾液
4.下列不属于反射活动的是( )。
A. 强光照射下,瞳孔缩小 B. 手被针刺,立即缩回
C. 尝到美味,分泌唾液 D. 脚被钉刺,皮破血流
5.行人看到“前方修路,请绕行”的告示牌后改变了行走路线,而一只小狗却照样前行,这种差异的本质是人类有( )
A. 听觉中枢 B. 视觉中枢 C. 语言中枢 D. 躯体感觉中枢
6.婴儿排尿是无意识的,这是因为( )
A. 脊髓中排尿中枢发育不完整 B. 脊髓中的信号没有传导到大脑
C. 排尿反射的反射弧发育不完整 D. 大脑发育不完整
7.做较长时间的功课后,积极的休息方式是( )
A. 唱支歌或做体操 B. 睡觉 C. 做另外一门功课 D. 服用镇静剂
8.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生命活动的调节使人体能够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 生命活动的调节是人体特有的生理功能
C. 生命活动的调节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D. 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主要系统是神经系统
9.下列现象中,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 )
A. 膝跳反射 B. 望梅止渴 C. 画饼充饥 D. 谈虎色变
10.下列不属于人类特有的反射活动的是( )
A. 谈虎色变 B. “望梅止渴” C. 吃食物分泌唾液 D. 看小说感动得流泪
11.桑兰受伤的是颈部,但她的颈部以下都没有了正常的运动、感觉功能,这是因为损伤了( )
A. 小脑 B. 脊髓 C. 大脑 D. 脑干
12.脊髓的功能是( )
A. 感觉和反射 B. 仅反射 C. 反射和传导 D. 仅传导
二、填空题
13.如图是人脑结构示意图。据图作答:
(1)A表面有许多沟回,其意义是________。
(2)骑自行车时平衡身体,使运动协调准确的部分是[________]________,控制心跳的部分是[________]________,产生视觉和听觉的部分是[________]________,能进行语言、艺术思维、逻辑思维的部分是[________]________。
14.“植物人”脑干功能是正常的,昏迷只是由于大脑皮层受到严重损害或处于突然抑制状态,病人可以有自主呼吸和心跳,“植物人”不同于“脑死亡”。
(1)“植物人”小便会失禁,原因是脊髓下部的排尿中枢________;这一实例说明脊髓具有________功能。
(2)________是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它可以调节全身各器官的活动。人类神经活动最突出的特征是能够对________的刺激建立条件反射。
(3)如图为人的反射弧模式图,请据图回答:当手偶然接触到针尖,手就会立刻缩回来,这种反射方式属于________,假如反射弧丁处受损,其余部分完好,对反射活动的影响是________.
三、解答题
15.巴甫洛夫曾获得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1902 年,他通过研究狗产生唾液的各种方式揭示了一些学习行为的本质,他每次给狗吃肉的时候,狗即流口水,而且看到肉就流口水。此后,巴甫洛夫每次给狗吃肉之前总是按蜂鸣器。于是,这声音就如同让狗看到肉一样,也会使它们流下口水,即使蜂鸣器响过后没有食物,亦如此。
(1)高等哺乳动物神经系统中有很多如图一所示的细胞,以下对这种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这种细胞叫神经元
B.这种细胞没有细胞核
C.这种细胞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
D.这种细胞有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的功能
(2)如图二为狗唾液分泌的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建立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参与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是________
②图A中表示狗吃食分泌唾液,这属于________反射,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参与完成。
③用图中的字母表示出条件反射建立过程的正确顺序: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B
【解析】【分析】图中的反射属于缩手反射,缩手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也称为简单反射。
【解答】A、感受器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然后神经冲动由传入神经传导神经中枢,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央的灰质内(神经元细胞体集中的部位),能接受神经冲动,产生新的神经冲动(即做出指令),传出神经再将来自神经中枢的神经冲动传至效应器,最后由效应器接受神经冲动并作出相应的反应,那么结合图片可知,手部皮肤属于感受器,A不符合题意;
B、如果传入神经纤维受损,则不能形成感觉,B符合题意;
C、膝跳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神经中枢在脊髓的灰质,C不符合题意;
D、反射的基础是反射弧,当手被高温物体烫到后,手上皮肤里的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冲动,手上冲动沿着传入神经到达脊髓中的神经中枢,由此发出神经冲动通过传出神经传到手臂上的效应器,引起肌肉收收缩,使手避开高温物体,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答案】 A
【解析】【分析】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也称为简单反射;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也称为复杂反射。
【解答】当你看到某物体快速向你飞来,你会马上眨眼,这是不需要经过后天学习,而是人先天性反射,因此属于非条件反射,BCD这些情况都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下完成的,这是复杂反射,属于条件反射,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3.【答案】 C
【解析】【分析】(1)人和动物都能对具体刺激建立反射如简单反射和具体条件刺激的复杂反射,如常打针的小孩看到穿白衣服的护士就会哭,狗看见拿木棍的人会逃跑,表明人和动物都能对具体条件引起的刺激建立条件反射。
(2)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类有特有的语言中枢,因此人类特有的反射是通过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对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特征建立的条件反射。
【解答】反射是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刺激作出的有规律的反应。如人和动物吃东西都会流口水,表明人和动物都能对具体刺激建立反射,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类有特有的语言中枢,人类通过语言中枢建立条件反射,动物是不可能建立的,如谈到梅子分泌唾液。
故答案为:C
4.【答案】 D
【解析】【分析】反射是指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的刺激做出有规律的反应活动。
【解答】强光照射、瞳孔缩小、 手被针刺,立即缩、 尝到美味,分泌唾液,都是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作出的有规律的反应活动,都属于反射;ABC不符合题意;
D、脚被钉刺,皮破血流,没有描述出机体的反应,而是血液流出的现象,所以不属于反射活动。
故答案为:D
5.【答案】 C
【解析】【分析】语言中枢是人类大脑皮质所特有的,多在左侧。临床实践证明,右利者(惯用右手的人),其语言区在左侧半球,大部分左利者,其语言中枢也在左侧,只少数位于右侧半球。
【解答】行人能够识别告示牌的文字内容,而狗不能识别文字内容,这是因为人类特有的语言中枢的功能;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6.【答案】 D
【解析】【分析】该题主要考查低级反射和复杂反射之间的关系;
【解答】排尿反射属于低级反射,婴儿是无意思的,主要是因为婴儿的大脑发育不完整,不能控制低级反射;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7.【答案】 A
【解析】【分析】休息的意义在于能够促进健康,减轻或消除疲劳,维持机体生理调节规律性,促进机体正常生长发育等等。所谓“积极休息”,就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按时更换不同的活动内容,用另外一种活动来促使疲劳部位的体力恢复,有宜于健康长寿。谓“消极休息”,是和积极休息相比较而言的,不是指情绪上的消极,而是方式的单一,缺乏灵活性,不能更好的达到休息的目的。消极休息是以“静”为主,主要由玩、坐、卧组成。玩包括欣赏各种艺术表演、慢速散步等;坐包括静坐、气功之类。休息应该是动静结合,且以“动”为主。睡眠就是消极休息的一种方式。
【解答】做较长时间的功课后,积极的休息方式是做自己感兴趣的轻微的体力活动,如唱歌、弹琴、做体操、画画等。
故答案为:A
8.【答案】 B
【解析】【分析】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也受激素调节的影响。正是由于这两种调节方式的相互协调,相互影响,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活动才能协调一致,使人体成为一个复杂、协调、统一的整体,能够感知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并作出相应的反应。
【解答】A、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使人体能够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A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生命活动的调节是所有生物都具有的生理功能,B叙述错误,符合题意。
C、生命活动的调节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C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D、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主要系统是神经系统,D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9.【答案】 A
【解析】【分析】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膝跳反射、眨眼反射等都是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活动是人与生俱来、不学而能的,不会消退。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
【解答】A、膝跳反射是一生下来就有的先天性的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属于非条件反射,A符合题意;
B、吃过梅的人见到梅林,联想梅子的滋味就会流出唾液,从而起到止渴的作用,因此,“望梅止渴”是对具体事物作出的条件反射,B不符合题意;
C、画饼充饥,画个饼来解除饥饿.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是通过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形成的高级反射(条件反射) 人类的条件反射,C不符合题意;
D、通过大脑皮层的人类特有的语言中枢对抽象的文字、符号、特征建立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因此,“谈虎色变”的反射中枢是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属于条件反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0.【答案】 C
【解析】【分析】条件反射是人和动物都具有的神经调节方式,物体的形状、大小、硬度、气味、声音、颜色等可以建立条件反射,是由具体的信号刺激建立起来的反射,人与动物都可以建立;同时语言中枢是人类特有中枢,以语言、文字作为条件刺激建立起来的反射,是人类特有条件反射。
【解答】谈虎色变、“望梅止渴”、看小说感动得流泪等是与语言文字抽象信号建立起来的反射,是人类特有的。吃食物分泌唾液是非条件反射,动物吃食物也能分泌唾液,这不是人类特有的反射活动,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1.【答案】 B
【解析】【分析】脊髓在椎管里面,上端连接延髓,两旁发出成对的神经,分布到四肢、体壁和内脏,脊髓里有许多简单反射的中枢,这些中枢的活动受大脑皮层的控制,脊髓的结构包括位于中央部的灰质和位于周围部的白质;脊髓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脊髓包括灰质和白质两部分,灰质在中央,呈蝶形,在脊髓的灰质里,有许多低级的神经中枢,可以完成一些基本的反射活动,脊髓里的神经中枢是受大脑控制的;白质在灰质的周围,白质内的神经纤维在脊髓的各部分之间、以及脊髓与脑之间,起着联系作用.因此脊髓具有反射和传导功能.
【解答】脊髓灰质里有一些低级的神经中枢,当人体受到内、外刺激时,可由这些神经中枢完成一些反射活动,但这些反射活动是受大脑控制的;如膝跳反射,神经中枢在脊髓内,因此当脊髓受伤后,人的反射活动都无法完成,因此没有正常的运动、感觉功能了,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2.【答案】 C
【解析】【分析】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位于椎管里面,上端连接延髓,两旁发出成对的神经,分布到四肢、体壁和内脏;脊髓里有许多简单反射的中枢;脊髓的结构包括位于中央部的灰质和位于周围部的白质;白质内的神经纤维在脊髓的各部分之间、以及脊髓与脑之间,起着联系作用。
【解答】脊髓具有反射和传导的功能.脊蛙(去除脑的蛙)会出现搔扒反射、脊髓横断的病人仍有排尿和排便反射,都说明了脊髓具有反射功能;人能有意识的控制排尿和排便,这说明脊髓具有传导功能,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和协调运动的功能,躯体感觉中枢和躯体运动中枢位于大脑皮层,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二、填空题
13.【答案】 (1)增大大脑皮层的表面积
(2)B;小脑;C;脑干;A;大脑;A;大脑
【解析】【分析】脑分为大脑、小脑、脑干,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即大脑皮层,约2~3毫米厚,大脑皮层表面有许多凹陷的沟和隆起的回,这样就大大增加了大脑皮层的表面积,图中A是大脑,B是小脑,C是脑干。
【解答】(1)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即大脑皮层,约2~3毫米厚,大脑皮层表面有许多凹陷的沟和隆起的回,这样就大大增加了大脑皮层的表面积。
(2)小脑具有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因此骑自行车时平衡身体,使运动协调准确的部分是[B]小脑, 脑干中具有专门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的生命活动的部位,因此控制心跳的部分是[C]脑干。如果这些部位受到损伤,心跳和呼吸就会停止,从而危及生命。产生视觉和听觉的部分是[A]大脑,能进行语言、艺术思维、逻辑思维的部分是[A]大脑。
故答案为:(1)增大大脑皮层的表面积(2)B;小脑;C;脑干;A;大脑;A;大脑
14.【答案】 (1)失去了大脑的控制;传导
(2)大脑皮层;语言和文字
(3)非条件反射;能感到疼痛,但不会缩手
【解析】【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的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其它各处的神经中枢要受大脑皮层的控制。
【解答】 (1)在脊髓的灰质里,有许多低级的神经中枢,可以完成一些基本的反射活动,如膝跳反射、排便反射、排尿反射等,脊髓里的神经中枢是受大脑控制的。“植物人”的大脑皮层受到严重损害或处于突然抑制状态,已不能控制脊髓内的神经中枢,因此“植物人”会出现大小便失禁的现象;在正常情况下,人不会出现大小便失禁,而在脊髓横断或大脑皮层受损的情况下,人就会出现大小便失禁,这说明脊髓除具有反射功能外,还能够将神经冲动传导给大脑皮层,即具有传导功能。
(2)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大脑皮层上比较重要的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其中语言中枢是人类特有的中枢,人类可以建立由语言文字的刺激而形成的条件反射,这是人与动物的区别。
(3) 缩手反射是人与生俱来、不学而能的,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因此手偶然碰到针尖后,会发生缩手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丁是传出神经,假如反射弧丁处受损,其余部分完好,对反射活动的影响是能感到疼痛,但不会缩手。 因为手偶然碰到针尖后,神经冲动传到脊髓时有一部分沿着脊髓里的白质上行传导大脑里的躯体感觉中枢产生痛觉,所以感到疼痛 。
故答案为:(1) 失去了大脑的控制 ;传导 (2)大脑皮层;语言和文字 (3) 非条件反射;能感到疼痛,但不会缩手

三、解答题
15.【答案】 (1)B
(2)反射弧;非条件;A C B D
【解析】【分析】条件反射指在一定条件下,外界刺激与有机体反应之间建立起来的暂时神经联系。后天形成,有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两种形式。非条件反射是条件反射形成的基础。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解答】(1)A、由图可知,图一的细胞是神经元;故A正确;
BC、神经元是由细胞体和突起构成,细胞体中有细胞核;故B错误,C正确;
D、神经元主要是用来接受外界刺激,并产生和传导兴奋;故D正确;
(2) ① 参与完成反射的结构是反射弧;
② 吃食分泌唾液,属于非条件反射;
③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完成的,即摇铃喂食,并经过多次强化后,只摇铃也能分泌唾液,即ACBD;
故答案为:(1)B;(2)反射弧;非条件;AC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