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总复习 古诗词 第12首 过零丁洋 课件(共1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语文总复习 古诗词 第12首 过零丁洋 课件(共1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1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0-26 22:01: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4张PPT)
过零丁洋
原文呈现
1
写作背景
2
古诗词曲鉴赏
4
文学文化常识
3
5
常考名句理解
6
知识过关检测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原文呈现】(红色加线字为重难点易错字词)
【写作背景】这首诗见于文天祥《文山先生全集》,当作于公元1279年(宋祥兴二年)。公元1278年(宋祥兴元年),文天祥在广东海丰北五坡岭兵败被俘,押到船上,次年过零丁洋时作此诗。随后又被押解至崖山,张弘范逼迫他写信招降固守崖山的张世杰、陆秀夫等人,文天祥不从,出示此诗以明志。
【文学文化常识】
文天祥,字宋瑞,一字履善,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公元1256年(宋理宗宝祐四年)举进士第一。公元1278年(宋末帝祥兴元年)兵败被俘,誓死不屈,就义于大都(今北京)。能诗文,诗词多写其宁死不屈的决心。有《文山先生全集》。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赏析】首联写了两件事:一是受到皇帝选拔,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二是在频繁的抗元战争中已度过四年。
【古诗词曲鉴赏】
指遇到朝廷选拔。
指战争。
稀少。指宋朝抗元战事逐渐消歇。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赏析】承上从国破家亡和身世坎坷两个方面,继续抒写事态的发展和深沉的忧愤。
形容大宋国势如风中柳絮,失去根基,即将覆灭。
修辞:对偶、比喻,将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抒写了国破家亡的悲哀,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诗人的遭遇,表达了诗人对国势危亡的担忧,对自己坎坷命运的悲叹。
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同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修辞】双关、对偶,巧妙设计了地名与心情的双关:前面的“惶恐滩”和“零丁洋”是地点,而后面的“惶恐”与“零丁”则描写了诗人的心情,概括了诗人难忘的经历。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渲染形势的险恶和境遇的危苦。
孤苦无依的样子。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赏析】以议论的表达方式、反问的句式直抒胸臆,由悲而壮、由郁而扬、慷慨激昂、掷地有声,抒发了诗人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充分体现了他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
指史册。
【主旨】这首诗通过追忆自己抗元的艰辛经历,既叹国运又叹自身,把国家之恨、艰危困厄渲染到极致,表现诗人的忧国之痛和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常考名句理解】
(1)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表达舍生取义,以身报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零丁洋》中表现文天祥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和昂扬斗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此诗是南宋诗人文天祥兵败被俘后所作,表现了其深切的忧国之痛和以死报国的壮志豪情。
B.首联写诗人回顾了自己一生中的两件大事:一是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二是在频繁的抗元战争中已度过四年。
C.颔联先后从个人和国家两方面抒写遭遇,对仗工整,比喻贴切,形象鲜明,感情挚烈。
D.这首诗格调沉郁悲壮,浩然正气贯长虹,是惊天地、泣鬼神的爱国主义伟大诗篇。
知识过关检测
课堂检测提能力
【解析】颔联“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先写国家命运,后写个人命运,C项中“先后从个人和国家两方面抒写遭遇”的表述有误。
【答案】C
2.请简要赏析“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3分)
3.“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构思巧妙,寓意深刻,请简要赏析。(3分)
【答案】(3分)示例一: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用“风飘絮”来比喻南宋王朝破碎的山河(无可挽回的败局),用“雨打萍”来比喻自己浮沉不定的身世,表达了对国势危亡的担忧和对自己坎坷命运的悲叹。
示例二:运用对偶的修辞方法,“山河破碎”对“身世浮沉”,“风飘絮”对“雨打萍”,句式整齐,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3分)示例:运用双关的修辞手法,巧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险恶、境况危苦的处境,表达了诗人视死如归、忠贞不屈的心情。(意思对即可)
4.(教材“思考探究”)《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千古名句,试结合全诗及作者生平,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南宋末年,文天祥在潮州与元军作战,被俘,途经零丁洋时,元军逼迫他招降坚守崖山的宋军,他写下了这首诗。此句慷慨陈词,直抒胸中正气,表现出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和昂扬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