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课件 (21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课件 (21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0-26 08:08: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世界人口最多的民族——汉族
汉族是因中国的汉王朝而得名
第11课西汉建立与”文景之治“
一、西汉的建立
西汉的建立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公元前202年
刘邦(汉高祖)
长安
汉初的社会状况是怎么样的?
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半
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初社会状况 残破荒凉
人民流离失所
人口锐减
田地荒芜
汉高祖采取什么政策来改变这种状况呢?
二、休养生息政策
什么是“休养生息”政策?
汉初“休养生息”的目的是什么?
就是指在战争或社会大动荡之后,减轻人民负担,恢复元气,以达到恢复社会经济的政策
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
休养生息的具体措施
连一连
汉初社会状况 残破荒凉 鼓励农桑
汉高祖治国方略
人民流离失所 解甲归田 人口锐减 释奴为民 田地荒芜 轻徭薄赋 作用:增加农业劳动力,减轻百姓负担,稳定民心
三、“文景之治”
朕乃汉文帝刘恒,汉高祖刘邦第四子,西汉第三位皇帝
朕乃汉景帝刘启,汉文帝刘恒长子,西汉第四皇帝
文、景帝的统治措施有哪些共同点?
注重农业生产,以农为本
秦、汉初年田赋与徭役概况
田赋 秦朝
汉高祖
文帝二年
文帝十三年
景帝元年
徭役 秦朝
文、景帝时期
三分之一
十五税一
三十税一
免除赋税
三十税一
一年数次,从17岁开始
三年一次,从20岁开始
轻徭薄赋
历史故事
汉文帝的四年中,有人上书告发淳于意受贿。按照刑法应当专车押送他向西到长安去,砍掉手脚。为了救父,小女儿缇萦就跟父亲向西到达西安。
上书说:“我的父亲担任官吏,齐地的人都说他清廉公平,如今犯法应当获罪受刑。我为(受刑而)死的人不能复生感到悲痛,而受过刑的人不能再长出新的肢体,即使想改过自新,也没办法了。我希望舍身做官府中的女仆来赎父亲的罪过,让(他)能改过自新。”她的书信被皇上听到后为她的意愿感到悲伤,这一年也废除了肉刑法。
概况汉文帝和汉景帝有关刑法的统治措施
当劓者,笞三百,当斩左止者,笞五百
改笞刑五百为二百,三百为一百
废除酷刑
这段史料体现了汉文帝什么品质?
年八十以上,赐米人月一石,肉二十斤,酒五斗。其九十以上,又赐帛人二匹,絮三斤。不满九十,啬夫、令史致。
文帝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圃,车骑服御无所增益......治霸陵(汉文帝陵寝)皆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
以德化民
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注重农业生产,以农为本
轻徭薄赋 废除酷刑,以德化民 勤俭治国,发对奢侈
文、景帝的治国的成效如何?
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注重农业生产,以农为本
轻徭薄赋 废除酷刑,以德化民 勤俭治国,发对奢侈
文景帝之治
想一想:秦朝二世而亡,西汉却存在两百多年,这是为什么?
历史启示
汉初社会现状 高祖治国方略 高祖治国成效 文景治国方略 文景治国成效
残破荒凉 鼓励农桑 汉初经济恢复与发展 以农为本 轻徭薄赋
文景之治
人民流离失所 解甲归田 以德化民 人口锐减 释奴为民 社会局势稳定 废除酷刑 田地荒芜 轻徭薄赋 勤俭治国 本课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