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忆江南
学情 分析 本年级学生通过课内外积累,对古诗已非常熟悉,但对“词”这种文学样式接触的比较少,真正地理解古诗词的意思,感悟古诗词所表达的情感还不够深入。其次,正确、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词的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和提高。另外,中高年级学生读写结合的训练和语言思维训练已成为阅读教学的重点,所以,虽然学生是陌生的,但我还是尽最大可能地去抓住课堂生成,以便于更好地引导学生完成对诗意、诗情的领悟,对语言思维的拓展。
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 1、训练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查看注释等方式理解词的意思。 2、通过领会作品中创设的情境,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3、通过课堂答问,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 1、激发学生热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2、通过对词中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通过感悟作品的无穷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 重点 理解词的意思;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出词中所创设的情景。
教学 难点 感悟作品的美。
教学 过程 一、空间点评:了解诗人,揭题解题 1.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都知道哪些描写自然风光的诗句?课前学生把内容分享到自己空间,让老师进入你们空间看看。(展示2、3个学生的空间截图) 2.揭题解题: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描绘江南美景的古诗词——《忆江南》。(板书课题)这是唐代一位著名的诗人白居易的代表作,请大家一起来读读课题。 (2)请同学们打开书,快速地读一读,看看这首古诗词和前两首在形式上有什么不同?(生交流,相机介绍“词”) 设计意图:利用网络空间分享孩子的积累资料,让师生有了初步交流。以交流熟知的写景诗句引入课题,唤醒学生已有的学习积累,激发兴趣;通过比对,借助注释认识“词”,初步了解“词”的知识。 二、初读感知,读出词韵 1.这首词会写些什么?描写了怎样的美景呢?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指名读,正音,教学生字“谙”) 2.请同学们听老师试着读一读,划一划诗歌的节奏。(范读。大屏幕出示) 3.谁来按照画好的节奏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4.引导找出“韵脚”,了解“押韵”。(引读、齐读) 5.说说这首词描写了怎样的美景?(生交流) 播放美景视频 设计意图:在今后的信息化时代,微课学习会成为孩子课前课后的学习常态,通过视频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节奏和韵律是读好古诗词很重要的因素,通过范读、画出节奏读、指名读、齐读等方式,以及引入押韵的知识,既加深学生对文本的感知,也指导学生读好古诗词,掌握古诗词的节奏和韵律。同时在熟读文本的基础上整体了解文本意思,培养学生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在检测朗读时随机正音、释义、指导书写,体现随文识字的思想。 三、领悟词意,品味词情 (一)读中悟意 1.词中哪个字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的赞美?(圈出来,交流。板书:好)诗人的记忆中江南有哪些美丽的景色?请同学们自由读词,边读边画出相关语句。(交流,小结,板书:江花 红;江水 绿) 2.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修辞手法。(同桌合作探究、指名交流、小结批注) 3.借助插图,说说你看到的江南美景。(交流,小结) 4.诗人记忆中的江南美景仅仅是“江花”、“江水”吗?(补白想象,仿说仿写)(大屏幕出示:江南景色图片,仿写句式) 5.情感朗读,体会诗人赞美之情。(相机板书:!) (二)读中悟情 1.这么多的美景,诗人为何单单写这两处呢?除了赞美,诗人对江南还怀有怎样的情感呢?(大屏幕出示:创作背景) 2.引读,体会诗人对江南的眷恋之情。(引导体会反问的修辞手法并批注,相机板书:忆) 3.此时此刻,你觉得诗人回忆的还仅仅是江南的美景吗?(相机板书:? 生交流,小结,相机板书:……) 4.诵读诗词,升华情感。(自由背诵,指名诵读,集体诵读;配音乐) 设计意图:有了视频学习的基础及音乐配乐的熏陶,孩子们能增加对知识学习的乐趣。紧扣词中关键词句,理解诗词意思。借助插图,通过补白想象、铺陈引读、仿写仿说,加深对词意的品味和体会。借助补充资料,为深入领悟诗人情感做好铺垫。通过指导有感情地诵读,进一步加深对诗人所表达情感的体会,并完成当堂背诵的要求。 四、拓展补充,延伸文本 1.小结梳理文本写法特点。(结构、修辞等) 2.了解另外两首《忆江南》。(大屏幕出示,齐读) 3.课后作业: (1)搜集并诵读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 (2)画出你眼中的江南美景,并配上简单的文字描述。 设计意图:梳理文本写法特点,做到举一反三,学以致用;补充和文本相关的阅读资料,达到类文印证的目的;作业设计使课内阅读延伸至课外,以达到对学生思维的拓展,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动手操作性的作业灵活地给学生创造思维的空间,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同时也是从不同渠道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板书 设计 忆江南(词牌名)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人 情 珍惜 景
教学 反思 这一课的教学,我只是想改变传统的“逐字逐词逐句讲析”的呆板做法,进行一些古诗词教学方面的尝试,没想到会收到这么好的效果。在整个40分钟的时间内,我始终被学生的激情感染着,我不仅为与学生一起欣赏《忆江南》这名篇佳作而获得精神上的愉悦,我更为学生在课堂中的出色表现而感到高兴。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我感触颇深: 1、对于语文教学,教师应引导学生去感爱作品的美,引导学生走进作者丰富的情感世界,去获得精神上的愉悦,从而凸现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的价值取向。 2、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是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学生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 3、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的学习,转变教师自身的教育观念是前提。有的教师说:“我也想进行教学尝试与改革,可是我的学生素质太差,跟不上。既费事又耽误时间,还不如按老一套进行来得稳当。”作为教师,要相信自己的学生。其实,学生是很棒的,关键是看我们教师如何去引导学生,放手发动学生去进行自主探究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