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偷”着乐》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偷”着乐》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0-26 11:37: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偷”着乐
学科 五年级语文
执教人 赣州市文清实验学校 张燕芬
学情 分析 “那一刻,我长大了”是统编版教材五年下册第一单元的习作, 具体要求是写童年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情。重点突出“最深”,同时要求把事情经过写清楚,把受到触动、感到长大的那个时刻的情形写具体,记录自己当时的真实感受。 虽然学生的童年生活中有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事情,但是要挖掘深藏在学生脑海中的事情是很不容易的。根据这一主题,我缩小了写作范围——童年“偷”着乐的趣事。虽然题目很贴近学生生活,也能激发他们的兴趣,但是要再现偷偷做事情时的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生动画面,不是简单的。
教学 目标 1.古诗导入,体会“偷”字含义,进行拓展延伸。 2.品读、赏析古诗《池上》和现代文《“偷”捡蚕宝宝》片段,体会作者“偷”时矛盾、紧张的心理和敏捷、隐蔽的动作。 3.课堂上学习写“偷偷”做事情的片段,知道开头要简洁新颖,过程要清楚,写出当时的真实感受。学生写片段时,老师要进行巡视、适时点评。 4.课后能写一篇完整的《“偷”着乐》的习作,真实表达,突出“乐”或“趣”。
教学 重点 能生动描写“偷”做事情时的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写清楚过程,突出“乐”和“趣”。
教学 难点 挖掘“偷”的有趣话题,写出当时的真实感受。
教学 准备 学生准备:作文本 教师准备:制作好课件
教学 过程 一、古诗导入,激发兴趣 1.我们在“难忘往事”这一单元中,认识了宋代诗人范成大笔下的乡村儿童(天真可爱),宋代诗人杨万里笔下的幼童(弄冰玩耍,自得其乐),宋代诗人雷震笔下的牧童(调皮天真、悠闲自得)。 现在请看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出示《池上》,全体同学读读看,要读得字正腔圆。 池上 (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2.这首古诗写的是什么?(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一个小孩儿偷偷撑小船采几个莲蓬赶紧划船回来,他不知道隐藏自己,小船划过留下了一道明显的水线。) 3.同学们特别容易把“偷”字写错!仔细看看,“偷”是会意字,古代时指偷窃者划船过河越界进行盗窃财物,因此书写时注意左边是个单人旁,右上方“人”字下面的一横千万不能少。(板书:偷)请同学们在作文本上书写一个“偷”字。 4.原来诗人白居易想赞美一个小偷啊,同意吗?提出你的见解。(写出了小孩子的顽皮、天真的情态。) 5.这“偷”字跟我们平时说的“小偷”“偷东西”中的“偷”一个意思吗? “偷”字在字典中有四种意思,读一读。(①私下将别人东西占为己有;②瞒着别人做事情;③抽出时间;④只顾眼前)看看诗中的“偷”是哪种意思?(②瞒着别人做事,板书:偷字上加双引号) 他瞒着谁偷采白莲? 6.是呀,瞒着这么多人偷采白莲,现在我们再现小孩儿偷采白莲的画面,老师说台词,请4位同学当演员,演演当时小孩子偷采白莲的情景,其他同学看看谁演得最形象。 (荷叶碧绿,荷花洁白,更多的荷花已经结了莲蓬,真让人垂涎欲滴啊!他看看四周,空无一人,就毫无顾忌地开始采摘了。只见他朝左边扯下一个,赶紧剥(bao)开莲蓬,取下又嫩又白的莲子,迅速塞进嘴里,有滋有味地嚼着。朝右边也拽下一个,嘴里的还没有吃完,索性放进裤袋里。) (1)师生合作表演 (2)你觉得谁演得最形象?为什么?这一(“扯、剥、取、塞、嚼、拽、吃、放”)一系列连续的动作就把小孩偷采白莲的画面生动再现了。(板书:动作) (3)我问问表演“偷”采白莲的孩子,你有什么感受? 7.我想这孩子偷采白莲时,心理一定是很不平静的。(板书:心理)让我们当回心理分析师,一同来揣摩孩子不平静的内心世界。 (1)撑着小艇去采白莲时,他犹豫了,心想:( )。 (2)采白莲时,他害怕了,心想:( )。 (3)采到白莲时,他担心了,心想:( )。 8.再把这首诗读读,读出孩子偷采白莲时的犹豫、害怕、担心。 二、赏析佳作片段,领悟写作方法 1.这“偷”的画面,在我们生活中有吗?现代著名女作家林海音写的《窃读记》中“我”偷偷干什么?(偷偷地看书)林海音在文中这样写到“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点击赣教云教学通2.0出示这句话) 2.现在我们看看当代女作家黄蓓佳写的《我要做好孩子》这本书中的片段,自由读读这段话。想想:这是写谁偷什么? 3.谁“偷”什么?(偷蚕宝宝,还不够准确!偷捡蚕宝宝)文中有“偷”字吗?没有“偷”字,却能让我们感受到她“偷”,你从哪个动作看出来的?能说一个,算一个(弯、拿、瞄……) 4.全体同学起立,老师说动作,你们做金铃偷捡蚕宝宝的动作。 5.谈谈你们怎么做金铃“偷蚕宝宝”时的动作的?(隐蔽、敏捷、快速……)板书:隐蔽 敏捷 6.金铃不仅偷动作,还偷心理啊!(谁来读读心理描写的句子?)读着读着,你觉得金铃偷时心理是怎样的?(纠结,犹豫……)除了矛盾,还有什么?(紧张、担忧、害怕……)板书:矛盾 担忧 小结:作者黄蓓佳写的动作十分敏捷、隐蔽,写的心理无比矛盾、担忧。 三、挖掘素材,进行习作训练 1.像这样“偷”的乐事趣事在你们的童年生活中有吗?说说你都偷偷做过什么事情?(偷吃棒棒糖、偷偷去玩、偷看电视、偷着上网玩游戏、偷看课外书、偷戴眼镜、偷玩剃须刀、偷用化妆品、偷带手机、偷玩隐形眼镜、偷摘花、偷吃零食、偷吃菜、偷玩打火机、偷放爆竹……)请同学们来到讲台前,把作文题目写在黑板上。 2.小结:虽然瞒着别人做事很有乐趣,但也会带来不少负面效应,因此少做为宜。 3.童年中的乐事趣事很多,现在把你童年中“偷”着乐的事写一写。(板书课题:着乐)读一读写作要求:我与作家PK (1)从你的童年生活中选择一件与“偷”有关的往事写一写(比一比,谁写的生活更鲜活。) (2)通过敏捷而隐蔽的动作,矛盾而担忧的心理描写,将事情最精彩部分写清楚生动。(比一比,谁的故事更具体)板书:过程清楚 4.俗话说:“开好头,一半文。”好的开头是文章成功的一半。文章开头要简洁明了,可以是简单一句话吸引读者。(比如“这次,我成功了!”“啊,真险!”“哎呀,这次我完了!”或者以象声词开头”哈,哈,哈!”,我最不喜欢“有一天”“有一次”这样的开头,毫无新意。 5.文章写得再好,都得快快完成,给你们8分钟记录“偷”着乐的过程,写出当时的真实感受(板书:真实感受)。看看谁的笔尖更顺畅,写作时遇到困难请举手,老师来帮助你。 6.谁读读你写的片段,老师点评,提出修改意见。 7.时间有限,趁你此时文思泉涌时,赶紧一气呵成把作文写完,这就是今晚的作业。 8.这节课我们上了一节作文习作课“偷”着乐。(对着板书总结) 四、作业:继续完成习作。 五、板书设计: 动作 敏捷 隐蔽 过程清楚 过程清楚 “偷”着乐 心理 矛盾 担忧 真实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