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威尼斯的小艇
学科 五年级语文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孩子,在平常的教学中,我发现孩子大部分基础还可以,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比较浓厚。班中发言比较积极的只有一少部分,大部分学生很少发言。同时,学生发言凭借兴趣,对所学知识点比较感兴趣,就积极发言。对于朗读,学生感悟不深,对于深层次的东西比较难感悟。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比较弱,题目难度加大,理解得到的孩子更少。在教学中,我注重方法的渗透,加强课外书的指导,阅读理解得提高。扎实进行语文训练,朗读训练,理解力,表达力的训练。家长的重视程度和孩子的学习成绩有很大的关系。注重和家长的联系,通过微信群、电话等方式和家长沟通,以提高孩子各方面的表现。
教学目标 1.课文的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学习课文内容,了解威尼斯独特的地理风貌、小艇的特点。受到热爱大自然与热爱生活的教育。 3.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具体描写等写作技巧。
教学重点 了解威尼斯独特的地理风貌、小艇的特点。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具体描写等写作技巧。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一)同学们,三年级的时候老师带你们在网络空间里一起领略了我国少数民族的民族风情,让我们感受到了民族风情的多姿多彩。今天,老师再带你们到国外走走,去感受一下独特的异域风情。看看老师要带大家到哪里去走走?生:威尼斯。(课件出示网络学习空间的截图)设计意图:把孩子们网络空间的留言讨论截图在课堂上呈现出来,让孩子们多关注网络空间的动态,对已经发表看法的孩子进行表扬,激发孩子们参与网络空间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二)知道威尼斯吗?请跟随着我们的视频去领略了解一下威尼斯(点视频课件,解说了解)同学们,看了刚才的视频,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生自由表达:到处是水、建筑、人多、小艇特别)那就让我们走进威尼斯,去领略一下那儿独特的异国风光。(板书)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三)(课件出示小艇图片)这是威尼斯的小艇,知道小艇的船舱和船艄在哪吗?出示:小艇 船舱 船艄 出示:艇 舱 艄(展示书写) 设计意图:在白板的工具版中使用田字格功能,让学生学会正确书写汉字。学科运用中的识字功能,让学生认识汉字,加深印象。观察这三个字,说说你有什么发现?追根溯源,因形求义。是的,它们的部首都是“舟”。了解舟的意思,在古时候,“舟”字是写成这个样子的,出示古字体的演变。舟作为部首,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在白板中写上“舟”,并采用翻译功能,搜索舟的意思。所有知识的运用都是采用课本和课外知识相结合。 我们走进课文,去领略一下威尼斯的水上风光。二、理清脉络,整体感知合作探究请同学们小组内朗读课文,并互相交流一下:课文围绕“威尼斯的小艇”写了哪几个方面?各有什么特点?生交流,师相机板书。你能用这些连接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吗?(先……接着……然后……最后……)学生交流,随机点名。三、总体感知课文(一)谁愿做小导游为大家解说一下小艇的样子?(出示课件:A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播放朗读示范,再指导朗读,注意重读、声音的延长。 设计意图:用标准的普通话做示范,能培养孩子们正确的语感。让孩子们快速明白自己哪些地方需要改进,能改进。(二)小艇有什么特点?预设1:比作独木舟,写出了小艇长、窄、深的特点。二三十英尺是多长,一英尺大约等于0.3米,二三十英尺约6——9米,相当于我们教室的宽。你们瞧!(出示独木舟和小艇图片)小艇和独木舟还真有点儿像!你能读出小艇的特点来吗?你强调了长、窄、深,读出了小艇的特点。你们一起读吧。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一艘又长又窄又深的小艇。预设2:比作新月,写出小艇翘的特点。“新月”是指什么时候的月亮?(农历每月初的弯形的月亮)大家看,(新月图片)这就是新月。预设3:比作水蛇,写出小艇行动轻快灵活的特点。作者在这里运用了三个比喻句,把威尼斯小艇比作独木桥、新月和水蛇。从不同的角度把小艇三个主要的特点融合在一起,展现了小艇独特的样子。可见作者是经过细致的观察,抓住了小艇的主要特点,所以才写得这么精彩。(板书:抓住特点细致描写)写文章时,同一个意思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同样也可以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这样读起来, 才不觉得重复,才有味。(板书:巧妙运用比喻修辞)威尼斯的小艇为什么要这样设计?也就是说对于威尼斯而言,“大街”指的是威尼斯的河道,“汽车”指的是河道中的小艇。要想在窄小的河道中自由穿梭,小艇只能是又窄又长。(三)过渡:小艇的样子这样独特,坐在这样的小艇中,有什么样的情趣?1.同学们,就让我们一起坐上去吧。我们坐在船舱里,皮垫子软软的像沙发一般。师采访同学:这种感觉怎么样?是的,这种舒服的感觉,就是——(情趣) 。2.同学们,都坐好了吗?现在我们乘坐着的小艇正在缓缓地前进着,(播放石桥图片,师配乐解说)3.小艇继续往前行驶,现在,我们正经过威尼斯的古建筑群,同学们,打开窗帘看看,你看到什么?生交流,点学生回答并表扬。船依然前进着,看,迎面而来的小艇有我们的熟人,同学们你们跟他们打打招呼吧,(生打招呼)整条运河充满了欢声笑语,这感觉可真是——(说不完的情趣)4.让我们带着这种情趣,读出乘坐小艇的情趣吧。生配乐读文。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船夫的驾驶技术吧!(出示课件)在行船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的情况下,他----在拥挤的情况下,他能-------在极窄的地方,他能-----补充: 据我所知,威尼斯最窄的河道只有1.4米,两岸人家打开窗户可以相互握手问好,在这种情况下,船夫不仅没有减速,还在玩特技,所以作者由衷地称赞道: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5.坐在这样的船里,眼睛忙得看不过来,你能想到哪个词?(目不暇接、应接不暇)正面的直接地对船夫的驾驶技术进行描写,侧面的间接地来写,衬托船夫驾驶技术高。二者结合起来,更具说服力!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也可以借鉴。(板书: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6.船夫的技术这样高超,那人们会坐着小艇干什么呢?。快速浏览课文第5自然段。看看课文中写了哪些人,学生用横线画出,他们坐小艇去干什么呢?小组合作完成表格。什么人坐小艇干什么商人做生意青年妇女高声谈笑保姆带着孩子去郊外呼吸新鲜空气老人全家去教堂做祷告看戏的人回家那么多人都会乘坐小艇,难怪作者说它是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人们不仅白天离不开小艇,就连晚上也同样离不开小艇。半夜,戏院散场了……(引出第6段,齐读) 7.简单概括为,艇动城闹,艇停城静。这样一动一静,动静结合的手法,让你感受到了小艇与人民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小艇对于威尼斯来说非常重要,小艇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8.作者在这里通过描写白天和夜晚情景,将描写事物与人们的活动联系起来,将静态与动态的描写相结合,真是十分巧妙。无论是动也好,静也好,古老的威尼斯都是那么美。男同学读前半部分,女同学读后半部分,让我们再来一起感受威尼斯的夜景。(板书:事物与人们的活动联系起来、静态与动态相结合)四、课堂总结,升华主题:1.课文学到这里,请你用5分钟时间一段话来说说收获。内容上:我了解了小艇的特点、小艇与威尼斯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写作方法上: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细节描写;将静态和动态的描写相结合;将描写事物与人们的活动联系起来写;巧妙地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2.播放音乐,倒计时5分钟,学生写小收获。3.随机点名,抽到的同学分享自己的收获。用拍照讲解功能展示,评价学生的小练笔。五、拓展法国作家乔治桑也写过一篇著名的文章《威尼斯之夜》。它从另一个侧面介绍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名城的独特风光。文章语言优美生动,景物描写特点突出。课后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比较两篇文章写法的不同之处。课后,请把你对文章的看法分享到到网络空间。设计意图:充分利用网络空间,让孩子们所学所想,同学们交流发言,加强线上交流。六、板书威尼斯的小艇 重要地位:主要交通工具抓住特点细致描写 样子特点:长、窄、深、翘、灵活巧妙运用比喻修辞 驾驶技术:操作自如正面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小艇作用:和生活息息相关